论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中火的意象_第1页
论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中火的意象_第2页
论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中火的意象_第3页
论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中火的意象_第4页
论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中火的意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F_Ref206\r\h[5]彝人将火视为生命的重中之重,在与火打交道的世世代代中,也形成了与火相似的精神品质,火的热情奔放、坚韧不拔在彝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凉山有着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不仅昼夜温差极大,而且大部分是山路,交通非常不便,再加上属于偏远山区经济落后,但是彝人凭借着火一般的精神,将生命与文化世代传承。所以火是凉山彝族的必需品,千百年与火亲密无间的相处中,他们早已将火放进生命、融入灵魂、注入精神,然后在火塘边虔诚地坚守着这份信仰,让凉山彝族的精神不灭,信仰永存。四、结语本文围绕凉山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集《火焰与词语》,深度挖掘其中所体现的火意象特征,共总结出“战胜死亡,燃烧生命”、“继承传统,坚守自尊”、“信仰永存,精神不灭”这三项主要的象征意义。探究此诗集火意象的象征意义,既是赞扬诗人吉狄马加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彝族汉语诗歌在中华诗歌乐谱上奏响美妙的音符表示强烈的认同和欣赏,但最根本的目的便是研究凉山彝族的火崇拜文化,彰显彝族文化独特的民俗魅力和彝族人民优良的精神品质。彝族是中国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彝族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了解彝族文化便能真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参考文献邢畅.现代体验式商业区的景观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7.杨甫旺;杨琼英.彝族火葬文化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向昌隆.中国历史上的各文身民族[D].海南师范大学,2013.肖先瑞.从不同时期传统文化看彝族妇女地位的变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毛颖.甘孜藏族民居艺术特点探析[D].四川大学,2005.

致谢感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四年来对我的辛苦培育,让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特别文学与传媒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文传院的领导、老师们四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让我得以在这四年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在此,我还要感谢16高文三班的同学以及我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给我支持和鼓励,感谢你们。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跃,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悉心指导,从论题研究开始到论文撰写结束的过程中,我遇到的很多困难都是陈跃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