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开物中学2008年人教版高二上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1页
长沙县开物中学2008年人教版高二上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2页
长沙县开物中学2008年人教版高二上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3页
长沙县开物中学2008年人教版高二上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4页
长沙县开物中学2008年人教版高二上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学号姓名长沙县开物中学2008年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请注意: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内,只收卷二〕一、基础知识:〔18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尴尬(gān)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B、蕴籍(jiè)匹配(pǐ)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C、流憩(qì) 险衅(xùn)央浼(miǎn) 茕茕孑立(qióng)D、参差(cān)下乘(chéng)精髓(suǐ)载欣载奔(zǎi)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际社会1日对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发生的数百名同学遭劫持事件进行__谴责,要求武装分子马上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②美国副总统切尼1日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他接受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与布什一起____11月2日的下届总统大选。③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一次新闻公布会上,阐述了目前国家关于高校收费的总体原则和有关政策,他表示:“目前,高校收费政策应该说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基本上还是____合理的。〞A、热烈争夺相对B、热烈角逐相对C、激烈角逐比较D、激烈争夺比较3、以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困难!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深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储存到解放。4、以下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见笑于大方之家B.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①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5、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了解,中国孔子网是由中国了孔子基金会投资创办的,这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B.德国有句谚语:生活犹如一册书,愚者草草翻阅,而智者孜孜攻读,因为他知道,他只能读它一次。C.建设新乡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需保持以壮大乡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解放乡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继续增收。D.“十一五〞期间山东高校将不再建设新校区,将来几年则着眼于内涵发展,着重提升高校教学质量。6、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怎样提升学习效率,克服懒怠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B.“我的伞。〞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C.她的父、母亲都是文艺工作者,从小就对她进行教育和培养。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叶廷芳我们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而欧洲人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都不满足,敢于向前人挑战,设法超越他们。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着重在前人基础上渐进发展,少有革新;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革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丰叶起,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近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同意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不免囫囵吞枣。整个20世纪我们在总体上就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既没有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也没有在世界新思潮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到世纪末一看缺少自己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反思,马上又求助于老祖宗,把前人留下的那些遗产,即把“大屋顶〞风格当作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到处用钢筋水泥搞复古。传统是必需继承的,怎么能割断历史的延续性呢?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物质条件很简单、相关的理论很缺乏的条件下,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今天在更优越的条件下,还只知去重复它们,那确实是太“没有出息〞了!任何民族只有重视今天的创造才有利于推动历史的发展。另外,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了《十建筑书》,不仅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作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作了理论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建筑理论著作。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四书》等对欧洲建筑理论作了认真而详尽的梳理和阐发,对尔后的欧美建筑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相比之下,作为木构建筑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在这方面的建树就要逊色得多。直到汉代我们才有了一部《考工记》,还属于政策、法规一类。之后过了上千年,到五代至北宋才有了一部《木经》,之后元代的《经世大典》《梓人遗制》,又多半失传。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只着重在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记述,理论升华和探究仍较缺乏。〔节选自2006年6月9日《光明日报》〕7.以下对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B.20世纪我们的建筑由于客观形势的制约,在总体上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C.建筑理论总结和理论建设的滞后性,制约着我们建筑的发展.D.创造意识淡泊,鲜见图变求新的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这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反省。8.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大屋顶〞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B.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C.“继承传统〞其实是对前人的形式和风格的模仿和重复。D.作为我们的民族遗产,扎扎实实地搞好木构建筑是无可厚非的。9.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建筑文化心态上,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模仿前人,而不善于探讨未知。B.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仍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C.我们的相当多的建筑师都在试图摆脱“工匠心态〞的束缚,力图在建筑理论方面有所建树。D.热衷于“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其实就是承袭思维的一种极端表现。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繻①。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够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够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注:①繻:用作通行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草:使草倒下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吏予繻 予:动词,给 B.今天下为一 一:数词,一个C.当发使匈奴 发:动词,出发 D.干名采誉 干:动词,求取1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武帝异其文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①弃繻而去

②水浅而舟大也C.①还当以合符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①且盐铁,郡有余藏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组是〔

〕①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②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③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④驽下不习金革之事⑤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⑥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1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B.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确保完成任务。D.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遵守法律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14.把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3分〕〔2〕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5分〕四、课文默写15、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秋水共长天一色。〔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3〕,知来者之可追。〔4〕,烟光凝而暮山紫。〔5〕,临清流而赋诗。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16、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17、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良心的安抚困难时期,粮食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粮食去。“民以食为天〞的平淡警句,在那个时候,彻头彻尾地被我们所理解,牢牢地记在心上。在一般的家庭里,一天要吃几两粮食,一顿又该怎样分配,成了大家要反复掐算计较的事情,决不可以有半点疏忽。就是在粮食如此困难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意外地扛回了一袋粮食,是捡来的。天上掉馅饼!足足三十斤重的白面。我们全家都愣了,呆呆地望着那袋粮食,不是大喜,而是惶恐。是谁丢的粮食?奶奶说,或许是从自行车上掉下来的,或许是毛驴车上掉下来的,或许是大卡车……奶奶伸出冻红的手,说我守着这袋粮食,在路边等了两个小时。我们心情复杂地望着这袋粮食,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奶奶说,要不,咱就跟这个人买点粮食,只买一碗,只一碗!我们都不明其意。奶奶拿起碗,从口袋里舀出一碗,又将口袋扎紧,拿出十块钱来,将粮食又扛了出去。全家人如释重负。奶奶拿着钱,背着粮食,又到路边上去等候了。直到黄昏,夜幕降临,奶奶又将口袋背了回来。没有人认领这袋粮食。第二天,我们又从口袋里“买〞了一碗粮食,奶奶又拿出十块钱……整整三个月,我们全家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将一口袋粮食“买〞光了。小柜上放下了一百多块不知该给谁的钱。在那个冬天,奶奶的心情一直很不安,像做了天大的错事。空空的粮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她甚至神经质地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空粮袋子,三番五次地站在路边,等候那个丢粮的人。岁月如梭,奶奶的不安,似乎一直都没有化解。后来的年份里,奶奶总要拿出家里的吃食送给邻居。甚至无故地塞给小孩子们钱,为他们买糖果。有一天,奶奶将父亲给她的工资一分不剩地全丢了。奶奶回来不是丧气,而是有些兴高采烈。她不断唠叨着,这就对了,这就对了,就算是还上了。原来,她还是想着那袋粮食。两件事情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奶奶却像是做了某种道义上的补偿。奶奶的这种“交换〞虽然可笑,甚至近于迂腐,但我们却能理解她的心情。在奶奶的晚年岁月里,她因那一袋粮食,而做了许多的善事,很投入地去帮助别人。她经常帮得生硬过火,令人不解。但在奶奶的这些善举里,她的眉眼慢慢地舒展了,脸上慢慢地多了笑容。在她临去世的那年,她终于开心地说:奶奶到底还上了那袋粮食,一定是还上了,你们说呢?我们随声附和,使劲说,还上了,还上了!奶奶是用了多少代价去偿还那袋粮食,我们说不清,奶奶心里自然有她自己的计算,或许是十倍,或许还不只十倍。从她津津乐道的言语中,我们觉得她是还上了!是多少倍地还上了!这件事,让我记了许多年,印象之深,永不可磨灭。无论奶奶的做法近于可笑和迂腐,无论她的举动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左右考量,却又觉得十分对称。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后来我发现,凡是世上的好人,忠厚的人,都会有这般的迂腐。仿佛冥冥之中,与上帝早已签好的一张契约。守规矩,讲良心的人,都会遵守着这张冥冥中的契约。班级学号姓名世上有些事,我们大概永远也找不到债主,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我们该去感恩报德的人是谁。甚至两下里,谁都不被对方所知晓。但我们却躲不过良心的自审。关于善良的人,活一生,莫过于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种温暖,一种可靠,一种约定,人生是万万不能失去的。人自然需要许许多多物质上的东西,但往往更离不开良心上的安抚。班级学号姓名奶奶在还清了“债务〞之后,每晚睡得特别踏实,夜夜香甜。记得有一句话: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无论窗外有什么样的响动,我们都可以安然入眠。18.“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良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19.文章把仁慈守信、感恩图报的奶奶作为中心人物来表现,为什么还要写到家庭其他人的“愣了〞“惶恐〞“惶恐不安〞“尽情复杂〞以及“如释重负〞?〔4分〕20.为了安抚自己的良心,奶奶付出了哪些代价?请分条表述。〔4分〕21.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我们怎样完好安抚自己的良心?请结合实例谈一谈。不少于100字。〔5分〕七、语言知识表达22、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看法。例如钉子。甲: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乙:自己从来不知道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请另选择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分别写两段活。要求:语言精练,对比鲜亮,富含哲理。〔5分〕事物:甲:乙:23、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依据要求,在以下横线处填出相应内容。〔任选两小题,4分〕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抽象表达:做事果断〔1〕形象表达:抽象表达:大度宽容〔2〕形象表达:眉毛胡子一把抓抽象表达:〔3〕形象表达:抽象表达:事物彼此毫不相干24、(4分)给下面的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CCTV2007年11月7日消息: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今天上午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马上进行绕月探测活动。今日8时24分,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点火,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8时35分,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关机,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卫星已成功进入周期127分钟、高度2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从而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通过在轨测试后,卫星将开始进行各项科学探测活动。八、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要求作文。(60分)快乐的理由是什么?一个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不吃补品,天天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的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快乐。〞一个下岗女工:“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快乐死了。〞一个小保姆:“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一个小女生:“哎呀呀,星期天早上能让我睡够了,最快乐!〞那么:你认为快乐的理由是什么?请以“快乐的理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题目自拟;⑷800字以上。2008年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答卷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答案选择题

〔39分〕14、〔1〕〔3分〕〔2〕〔5分〕15、〔6分〕〔1〕〔2〕____________;〔3〕〔4〕〔5〕16、〔4分〕17、〔4分〕18、〔3分〕19、〔4分〕20、〔4分〕21、〔5分〕22、事物:〔1分〕甲:(2分)乙:(2分)23、〔任选两小题,4分〕〔1〕形象表达:〔2〕抽象表达:〔3〕形象表达:24、〔4分〕25、请以“快乐的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800字答案:B〔B项“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马上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AA项中“而〞表示承接,连词。B、C、D三项中“而〞均表示并列,连词。6.B〔文不对题。B项谈的是中国目前建筑的形状,而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7.A〔B项“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错;C项“继承传统〞不仅仅是“模仿和重复〞;D项文中无此意〕8.C〔依据文意推断不出有人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答:〔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9-139〔3分〕B10〔3分〕C〔A项中第一个为代词“他的,终军的〞第二个为语助,强化语气。B项中“而〞都是连词,但前者表承接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C项中“以〞都可解为“用、拿〞。D项中“且〞都是连词,前者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后者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反而〞〕11〔3分〕D〔①表达其求取官职的信心,不当。②表达冲锋陷阵的心愿。③表达要求出使的心愿。④说明自己不熟悉军事,不当。⑤“请缨〞是投军报国的决心。⑥是行动,不是心愿,不当。故凡有①④⑥任何一项者,均不选。〕12〔3分〕D〔徐偃被派遣在国内巡视风俗民情,非“出使外国〞。〕16.指靠着别从丢失的粮食解决了暂时困难后始终感恩图报的心愿。17.全家人对“一袋米〞给予关注,这是用了映衬的手法。它说明:在充满仁爱的家庭里,良心都是相通的。18.①奶奶神经质般地寻找丢粮人。②奶奶主动送给领导小孩吃食和零花钱。③奶奶弄丢了爸爸一月的工资,赚得了道义上的补偿。④晚年的奶奶更投入地做善事。19.可举如下例子:①贫困学子受到他人的关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