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期施工冬季主要施工方法_第1页
冬期施工冬季主要施工方法_第2页
冬期施工冬季主要施工方法_第3页
冬期施工冬季主要施工方法_第4页
冬期施工冬季主要施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办公区及生活区保温措施 16.2施工道路及车辆防滑措施 26.3现场施工人员保暖及防滑措施 36.4钢筋工程 36.5模板工程 46.6桩基混凝土保温措施 56.7混凝土工程 66.8热工计算 156.9大体积混凝土 18PAGE6.1办公区及生活区保温措施6.1.1供暖措施⑴办公区供暖采用1匹空调+1.2KW电暖气(会议室及门卫室采用2KW电暖气)进行供暖,共计38间办公室,配备空调38台,1.2KW电暖气36台,2KW电暖气4台(会议室及门卫室各两台)。⑵生活区宿舍供暖采用1匹空调+电锅炉+散热器进行供暖,共计184间宿舍,配备空调184台,散热器每个宿舍2片,共计368片。为增强宿舍温度,宿舍过道走廊处采用封闭措施,只预留两端通道。⑶工人生活区宿舍采用空调、电锅炉配暖气片联合供暖,每间宿舍一台1.5P空调制热外加10片/2组暖气包供热,所有板材接缝处打玻璃胶封堵,窗户采用塑料薄膜包封,保证宿舍内温度在20°,暖气主管道采用聚氯乙烯保温管地下1.5米冻土层敷设,下水管采用橡塑保温棉加电伴热保温,自来水管采用橡塑保温棉加电伴热保温,厕所、洗漱、洗浴等场所门挂棉被门帘防止强风灌入,食堂采用移动式电暖器取暖,旁边配备灭火器为增强宿舍温度,宿舍过道走廊处采用封闭措施,只预留两端通道。宿舍通道封闭6.1.2临水保温办公区及生活区供水管采用橡塑保温材料或包裹,并设置10m3应急水箱,水箱周围应包裹橡塑保温材料或棉被。6.2施工道路及车辆防滑措施=1\*GB2⑴施工道路陡坡路段,有积雪时应及时清理,不能清理干净或有结冰时,在积雪或结冰路面处应洒工业盐,待开始融化时及时清理;=2\*GB2⑵硬化路面积雪应随时清理,路面不得有堆积,以免冻结成冰;=3\*GB2⑶混凝土运输车或其他重型车辆,轮胎应采取防滑措施,如在轮胎上绑扎防滑链等。6.3现场施工人员保暖及防滑措施=1\*GB2⑴现场作业人员应有防寒配备:即防寒服、防滑鞋、手套(配备的手套应柔软防滑)以及其他相应的防寒设施;=2\*GB2⑵登高(高度≥2m)作业人员的应配备安全带、防滑鞋,且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现场安排专职人员巡视检查;=3\*GB2⑶进行加工作业的人员应提前将使用的机械及加工厂所加温预热,待温度适宜时进行作业;=4\*GB2⑷上下人通道应及时清理积雪,避免时间过长形成结冰。6.4钢筋工程=1\*GB2⑴钢筋加工温度不能低于0℃,环境温度低于0℃后在钢筋棚内顶和四周挂设塑料篷布防风、保温,同时防止雨雪浸入钢筋棚内部。钢筋棚四周挂设的塑料篷布(防火A级)采用门帘式,以满足进出钢筋棚和棚内外运料。=2\*GB2⑵在运输和加工钢筋特别在搬运和装卸时,要防止猛烈撞击,堆放时下方应垫以木方或钢管支架,禁止人员在钢筋上行走。=3\*GB2⑶钢筋使用前要清除冰雪。=4\*GB2⑷钢筋负温焊接(负温焊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遇到下雪或刮三级以上风时,若要进行施焊作业,施工部位采用塑料膜、编织布等对焊接钢筋部位进行遮挡,避免焊接部位接触冰雪使焊接处温度骤降造成钢筋的焊接质量,焊接后未冷却的钢筋也不得碰到冰雪。=5\*GB2⑸钢筋焊接施工控制=1\*GB3①冬期钢筋焊接前必须分部位、分型号进行试焊。根据已确定的施焊工艺及焊接参数,进行试焊。=2\*GB3②焊工在冬季室外环境进行焊接时,携带的焊条必须放在保温桶内,焊条必须经过烘焙。保温桶使用时接上电源,焊条取出后立即盖上盖子,做到随用随取。=3\*GB3③焊接后的接头,要注意保温,缓慢冷却,切不可立即与冰雪、雨水接触,防止接头处淬裂。=4\*GB3④当钢筋在室外焊接,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同时应有防雪挡风措施=6\*GB2⑹梁、剪力墙纵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时,冬期施工中直螺纹连接设备的仪表、液压工作系统应能满足负温使用要求。油泵在使用前对油缸加热,并进行保温。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加工直螺纹连接用的套丝机冷却系统在使用前应注入温水并掺入15%-20%亚硝酸钠溶液,加工好的丝头拧上保护帽,套丝机使用后应将水放尽。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不得进行直螺纹接头加工操作。=7\*GB2⑺对于机械连接、绑扎成型安装好的钢筋,如因天气等因素暂停浇筑混凝土的或停建的,用塑料布包裹、覆盖成型钢筋,以避免钢筋严重锈蚀。在浇筑混凝土或复工时应对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成型钢筋符合设计和质量标准。=8\*GB2⑻钢筋工程施工的同时还应遵守设计文件、现行混凝土施工规范、钢筋连接规程、钢筋施工方案等的要求:钢筋可以在负温条件下冷拉和冷弯,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当温度低于-20℃时则不能对钢筋进行冷拉和冷弯,以避免由于钢筋伸长率和韧性降低造成钢筋脆断。=9\*GB2⑼钢筋绑扎现场施工控制=1\*GB3①钢筋绑扎前,首先应清除钢筋表面的冰霜,绑扎好的钢筋应用防火布进行覆盖,做好防雪、防霜措施,钢筋上的冰霜消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防止撞击和刻痕,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将钢筋上的积雪清扫干净,避免浇筑混凝土时雪水融化导致钢筋与混凝土握裹不牢。=2\*GB3②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吊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碰撞,避免发生脆断。=3\*GB3③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及时注意天气变化,遇雨雪天立即用防火布覆盖钢筋,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积雪,防止钢筋表面结冰。6.5模板工程=1\*GB2⑴冬期施工模板的安装形式、支撑体系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执行,必须保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覆面木模板施工时应尽量使用整装整拆方法。=2\*GB2⑵冬施中的模板或木方在加工时不得带有冰雪,含水率要控制在12%以内,防止翘曲。木胶合模板和木方加工机具要运转良好,有必要的防火防电措施。=3\*GB2⑶模板支完后模板表面和模板内部不得存在冰屑,隔离剂要擦匀擦薄,装拆模板要轻拿轻放。=4\*GB2⑷当环境温度较低,需要对模板采用浇热水的方法加热时,必须在清除模板内的积水,保持模板的干燥并及时浇筑混凝土。=5\*GB2⑸拆模除满足现行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外,还应遵守以下要求:模板和混凝土保温材料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浇筑混凝土时要做好试块,在同条件下养护7天,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成熟度数据确定拆模时间,拆模板时不可硬撬硬砸,防止破坏混凝土构件边角。①模板拆除的时间,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②拆除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抗冻要求。③将试块及时送交试验室,进行试块强度检验。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均不得拆除保温加热设备。混凝土冷却到5℃,且超过临界强度并满足常温混凝土拆模要求时方可拆模。现场负责人根据试验结果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报项目总工程师和相关人员批准。④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应不大于10℃,当温差在10℃以上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棉毡或棉被进行保温,防止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⑤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冻害现象,应暂停拆卸,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卸。6.6桩基混凝土保温措施桩基成孔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运输与浇筑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1\*GB2⑴混凝土出厂时的温度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确定(≥20℃),确保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时的温度适合现场浇筑(≥13℃),若温度过低不得进行浇筑,应退回搅拌站;=2\*GB2⑵混凝土运输时,运输罐车辆应增加保温套,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温度散失;=3\*GB2⑶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覆盖: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覆盖棉毡或棉被(视实时温情况确定覆盖一层或两层),表面覆盖彩条布或塑料布,避免保温棉毡或棉被因被雪打湿降低温度。=4\*GB2⑷桩基注浆用水泥原材料的存放应防寒防潮,底部用方木模板垫高,用塑料布包裹严实,防止雪雨进入;=5\*GB2⑸桩基注浆使用水应采取保温措施,或是使用水箱存储拌合用水,使用水箱时,水箱应使用棉毡或是棉被包裹保温,并使用简易的暖棚遮盖(暖棚简易但必须保证有有效的保温措施);=6\*GB2⑹注浆应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时间段进行。6.7混凝土工程6.7.1混凝土材料要求⑴混凝土冬期施工选用普通42.5R水泥,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6%,水泥温度控制在40℃左右;⑵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³,水胶(灰)比不应大于0.55。⑶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宜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对拌合水及骨料进行加热;⑷当水和骨料加热后的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到100℃,但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⑸小于42.5的水泥拌合水不得大于80℃,骨料不得大于60℃.⑹大于等于42.5或42.5R的水泥拌合水不得大于60℃,骨料不得大于40℃.⑺拌合混凝土骨料(石子)不得有冻结或冰块,砂不得有大于10mm的冻结或冰块。⑻混凝土出厂时的温度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确定(≥20℃),确保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时的温度适合现场浇筑(≥13℃),若温度过低不得进行浇筑,应退回搅拌站。6.7.2混凝土主要施工方法在气温不低于-15℃时,北指廊部分采用综合蓄热法,当气温低于-15℃时,采用暖棚法。=1\*GB2⑴北指廊采用综合蓄热法:=1\*GB3①综合蓄热法: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棉毡+篷布)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2\*GB3②混凝土采用添加早强剂(低于0℃时添加防冻剂),混凝土出厂时应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提供热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应采取保温措施;外加剂的掺用量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按试配后确定,防冻剂应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防冻剂,并应具有减水、引气作用。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采措施保证。混凝土添加剂计划如下(具体按商混站出具的冬施措施进行):室外温度早强剂添加量防冻剂添加量-5℃~-10℃3%8%-10℃~-15℃4%10%低于-15℃5%12%=3\*GB3③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汽车泵泵送入模。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要作好保温,混凝土搅拌车用棉被或岩棉袋包裹保温。=4\*GB3④当气温低于-10℃时,采用热风幕作为辅助热源持续供暖,热风幕单独连接用电线路,与主体施工线路分别设置,保证混凝土环境温度达到+5℃以上。F区段基础施工热源布置图如下图所示:E区段地下室施工热源布置图如下图所示:⑤冬期施工外界温度低于-10℃时,综合蓄热法不能满足正常施工所需温度,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因此采用搭设暖棚的方式进行冬季施工。暖棚的搭设如图所示:=2\*GB2⑵高架区采用暖棚法:=1\*GB3①冬季施工期间承台保温采用搭设保温棚,为确保保温棚施工区域内空间,项目拟搭建长12.8m,宽12.8m,高6m的承台施工保温棚,采用A48*3.5mm钢管植入地下1.2m,且设置扫地杆,垂直于施工便道方向开设宽*高(1m*1.2m)进入通道,采用篷布进行四周围挡及封顶,四周拉设缆风绳。为确保承台施工质量安全可控,施工期间保温棚内放置六台电热幕进行升温。棚内设置四站LED灯进行照明,分别设置在保温棚顶部四角的位置处(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承台保温棚搭设示意图=2\*GB3②模板安装完成后,当温度低于5℃在模板外使用棉毡包缠严密,当混凝土浇筑完毕且终凝后立即覆盖棉毡,防止热量散失。拆除模板后及时进行防寒保护,防寒保护分两层:第一层采用塑料薄膜(电热毯)对承台进行覆盖,第二层采用棉毡对承台进行包裹,起到保温作用,中午气温较高时,适当洒水保湿,如采用电热毯进行加热养护时,禁止洒水,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均不得拆除保温设备。6.7.3混凝土的养护及保温措施=1\*GB2⑴温度、湿度和时间是混凝土养护的三大因素,因此在对新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应满足其要求;本工程主要采用综合蓄热法与掺少量防冻剂相结合。=2\*GB2⑵养护措施十分关键,正确的养护能避免混凝土产生不必要的温度收缩裂缝和受冻。在冬施条件下必须采取冬施测温,监测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不超过20℃。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要求如下:①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柱);②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地下室内);③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4\*GB3④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强度。=3\*GB2⑶当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的水泥硬化凝结速度降低,其中的水分也不易蒸发出来,混凝土不会发生脱水(失水)现象,故规定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而应覆盖保温,以加快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凝结速度。保温材料有棉被、棉毡、土工布等,应保持干燥,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钢模表面可先挂棉被等保温材料并绑扎牢固,然后再浇筑混凝土。=1\*GB3①柱、墙、梁、板模板应延迟拆模时间进行养护;并在混凝土楼板板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棉毡、塑料篷布保温。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应注意以下要求:对交接处、混凝土构件外侧和棱角等薄弱部位的混凝土必须加强保温养护(增加一层棉毡),以防止混凝土受冻或温差过大引起裂缝。=2\*GB3②混凝土构件在养护和越冬维护期间,模板不拆除,作为保温用,模板及其支架在2021年4月中旬拆除。=3\*GB3③混凝土构件采用热风幕加热养护混凝土,热风幕应调整好位置,边角处必须设一个。混凝土加热必须缓慢加热并安排专人及时移热风幕,控制好升温速度,混凝土的温升控制在15℃/小时之内。当受烘烤的局部混凝土颜色与周边不同时(即混凝土颜色发白时),应移动或调整热风幕,烘烤另一处混凝土,以避免长期烘烤一处混凝土而产生龟裂。=4\*GB3④在气温≤-10℃而已浇筑混凝土又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时,混凝土内除掺用负温抗冻早强剂外,还应对浇筑完的混凝土采取相应的保温、加热措施。=5\*GB3⑤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养护水量不宜太大,避免积水。=6\*GB3⑥当混凝土强度经养护达到4MPa后,可把侧模轻轻脱离混凝土后,再合上继续养护到拆模。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4\*GB2⑷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上,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盖棉毡或棉被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棉毡或棉被;0℃~-5℃铺二层棉毡或棉被;-5℃~-15℃铺三层棉毡或棉被。=5\*GB2⑸对于楼板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薄膜,然后再覆盖棉被后覆盖防水篷布。并根据内外温差及时调整保温层厚度。=6\*GB2⑹对于墙体、柱混凝土,根据浇注时的环境温度,墙顶、柱顶先覆盖一层塑料布,再覆盖两层阻燃棉毡进行保温。=7\*GB2⑺对于楼板、梁板、墙柱上口等薄弱部位,应加重点覆盖、不留死角。=8\*GB2⑻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绑好钢筋的部分加盖塑料布,减少积雪清理难度。对于支好模板且绑完钢筋,但未浇筑混凝土时,应先用阻燃棉毡被(或篷布)覆盖好,待雪停后再浇筑混凝土。6.7.4温度监测测温职责一览表序号测温内容测温人员姓名备注1混凝土出罐温度专业工程师李宁、邵伟、梁毅恒2混凝土入模温度专业工程师李宁、邵伟、梁毅恒3大气温度试验工程师熊又娇、赫云鹏4测温孔测温试验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熊又娇、杨建强、赫云鹏、许丰野5夜间构件测温、大气温度测温专业工程师当夜值班人员6混凝土出厂温度试验工程师熊又娇、赫云鹏=1\*GB2⑴室外温度监测:采用温度计监测室外大气温度。每天监测4次,监测时间为每天04:00、09:00:14:00、21:00。=2\*GB2⑵施工环境温度监测:采用温度计监测暖棚内温度。每天监测4次,监测时间为每天04:00、09:00:14:00、21:00。监测温度不得低于+5℃以下。=3\*GB2⑶监测室外气温与施工环境温度昼夜定时、定点观测4次,监测温度应在结构迎风、离热源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定。=4\*GB2⑷混凝土入模温度监测:每车检测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监测不得低于5℃。=5\*GB2⑸成型混凝土温度监测:在新浇筑混凝土表面预留测温孔,孔深50~100mm。每2小时用温度计探入测温孔测温。成型混凝土监测温度不得低于5℃。=6\*GB2⑹成型混凝土表面温度监测孔留设原则:易受冻害的结构迎风处、离热源较远的结构、混凝土结构楼板多设置温度监测孔。=7\*GB2⑺结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期间建立温度监测记录。定人按上述要求进行温度监测。发现监测温度低于规定的温度时,及时进行处置(如增加热源的方法)确保混凝土不受冻害。6.7.5测温孔布置要求⑴测温孔的形成—采用棒式温度计及电子测温计进行测温,在各测温点设置孔洞,为在混凝土中形成测温孔,可用PVC管,直径为10-15mm,底部封闭,上口敞开,长度根据结构不同而定。也可采用8—10mm钢筋棒,设在浇筑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转动,确保在混凝土终凝前和测温时可以拔出。.混凝土表面温度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测量⑵测温孔平时用棉花或毛毡塞实,测温时,温度计顺孔壁放入孔底,待3—5分钟后取出,与视线平行快速读数并记录。⑶测温孔的布置一般选择在温度变化较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受冻的部位、西北部或背阴处的地方应增加设置。⑷现浇混凝土梁、板、圈梁、雨棚、柱头、筏基、独立基础、剪力墙上口、阳台、楼梯等测温孔都应设在与构件垂直面,现浇柱应设在柱侧立面,与柱侧立面为45度。⑸梁测温孔每3m长设置1个,且每夸至少设置2个,孔深为1/2—1/3梁高。圈梁每4m长设1个,每垮至少1个,孔深1/2梁高。楼板每15㎡设置1个,每间至少设置1个,孔深为1/2板厚。⑹现浇混凝土柱,在每个柱子的柱头和柱脚各设1个测孔,大于4m应设3个测孔,且设在迎风面,孔深1/2—1/3柱子侧立面。⑺框架梁柱现浇接头,每个柱上端接头设测孔1个,孔深为1/2混凝土接头高度。⑻剪力墙结构板墙(大模板工艺),横墙每条轴线测一块模板,纵墙轴线之间采取梅花形布置。每块板单面设测孔3个,对角线布置,上、下测孔距大模板上、下边缘30—50cm,孔深为10cm002E⑼剪力墙结构(滑膜工艺)板墙测孔参照大模板工艺板墙设置。⑽楼梯间休息平台及踏步,每层设测孔不少于3个。⑾现浇阳台、雨棚、室外楼梯休息平台等零星构件每个设测孔2个。⑿钢筋混凝土柱基,每个设测孔2个,孔深15cm。条形基础,每5m长设测孔1个,孔深15cm。箱形基础底板,每20㎡设测孔1个,孔深15cm。厚大的底板应在上、中、下都设2层或3层测量点,以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⒀室内抹灰工程测温:将温度计设置在楼房的北面房间,距地面50cm处,每50-100㎡设置1个。⒁测温孔应编号,并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现场应有明显标识。6.7.6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测量要求⑴混凝土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4h—6h测量1次,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方可停止测温。①混凝土浇筑完及时测温一次温度作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个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个小时测温一次。②混凝土冬施养护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测温、并绘画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点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各测温点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③测温时,测温元件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元件测量位置应处于结构表面下20mm处,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不应少于3min;④采用非加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置在易于散热的部位;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应分别设置在离热源不同的位置。6.7.7混凝土运输及浇筑=1\*GB2⑴混凝土采用添加早强剂(低于0℃时添加防冻剂),混凝土出厂时应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提供热混凝土(不应小于20℃),混凝土运输杨采取保温措施,并掺加抗冻早强剂,及时覆盖保温,外加剂的掺用量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按试配后确定。防冻剂应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防冻剂,并应具有减水、引气作用。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采措施保证。=2\*GB2⑵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汽车泵泵送入模。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要作好保温,混凝土搅拌车用棉被或岩棉袋包裹保温。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不应小于13.38℃)时应实时测温。=3\*GB2⑶在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混凝土接头部位提前进行预热,并将钢筋、模板、混凝土接头部位的冰雪、污垢清除干净后,方可浇筑混凝土。=4\*GB2⑷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按以下要求选用:=1\*GB3①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2\*GB3②掺用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MPa。=6\*GB2⑹冬期施工中混凝土试块应在常温留置试块数量的基础上增加二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确定拆模时间,另一组试块用于转入常温28d的强度。=7\*GB2⑺混凝土冬期施工除满足《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和本方案的要求外,还应遵守设计文件和现行混凝土施工规范等的要求。6.7.8混凝土检试验=1\*GB2⑴塌落度试验方法:先用小车或其它容器从混凝土罐车内放出一定量的混凝土,然后将塌落度筒放置在钢板上或操作平台上,把混凝土倒入塌落度筒内用钢筋振捣密实后把塌落度筒慢慢提起并放置在一边(放置位置应与放置被试验混凝土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让混凝土自由向下塌落,然后用钢卷尺量塌落度筒上口延伸的水平线至塌落后混凝土上皮的垂直距离既为混凝土的塌落度,试验人员应按照要求认真填好记录。=2\*GB2⑵凝土试件的制作本工程试块制作数量要求情况如下: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件的留置,除应符合常规留置外,冬期施工期间掺有防冬剂的混凝土尚应增设不少于三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比正常温度至少多留置2组),其中一组用于检验受冻前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同条件养护28天、再标样28天的混凝土强度;未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尚应增设不少于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其中一组用于检验受冻前混凝土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6.8热工计算6.8.1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浇筑热工计算书6.8.1.1计算依据=1\*GB2⑴《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GB2⑵《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6.8.1.2基本参数运输参数混凝土运输及输送至浇筑地点的输送方式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室外环境气温Ta(℃)-15装卸式工具运输温度损失系数α(h-1)0.25装卸式工具运输时间t1(h)0.5装卸式工具运转次数n2混凝土比热容Cc(kJ/(kg•K))1.047混凝土质量密度ρc(kg/m3)2400透风系数ω1.3浇筑参数模板比热容cf(kJ/(kg•K))1.5钢筋比热容cs(kJ/(kg•K))0.48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mc(kg)2400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模板重量mf(kg)30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ms(kg)150模板的温度Tf(℃)-15钢筋的温度Ts(℃)-156.8.1.3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计算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搅拌站提供数据,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为:T1=20℃6.8.1.4混凝土运输至浇筑地点的温度计算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地点时的温度:T2=T1-(t1α+0.032n)(T1-Ta)=20-(0.5×0.25+0.032×2)×(20-(-15))=13.385℃6.8.1.5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的温度:T3=(ccmcT2+cfmfTf+csmsTs)/(ccmc+cfmf+csms)=(1.04×2400×13.39+1.5×30×(-15)+0.48×150×(-15))/(1.04×2400+1.5×30+0.48×150)=12.119℃≥5℃满足要求。6.8.2综合蓄热法热工计算书6.8.2.1墙体热工计算书=1\*GB2⑴计算依据=1\*GB3①《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GB3②《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GB2⑵基本参数蓄热法计算方法吴氏蓄热法混凝土体积V(m3)29.057混凝土冷却表面积A(m2)163.033混凝土的比热Cc(kJ/kg·K)1.047混凝土的质量密度ρ(kg/m3)240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mce(kg)3601kg水泥在冷却期间的水化热Qce(kJ/kg)350水泥水化速度系数Vce(h-1)0.015混凝土入模温度T3(℃)12.119室外大气平均温度Tm,a(℃)-15平均传热系数K(W/m2·K)4.727透风系数ω1.3=3\*GB2⑶综合参数计算结构表面系数:M=A/V=163.033/29.057=5.611m-1θ=ω×K×M/(Vce×Cc×ρ)=1.3×4.727×5.611/(0.015×1.047×2400)=0.915φ=Vce×Qce×mce/(Vce×Cc×ρ-ω×K×M)=0.015×350×360/(0.015×1.047×2400-1.3×4.727×5.611)=588.447η=T3-Tm,a+φ=12.119-(-15)+588.447=615.566=4\*GB2⑷混凝土冷却时间计算T=ηe-θ×Vce×t-φe-Vce×t+Tm,a=615.566e-0.915×0.015t-588.447e-0.015t+(-15)混凝土冷却到T=0℃时,采用逐次逼近的方法进行计算得:t0=161h=6.7d加入早强剂及防冻剂的混凝土在0℃时,达到受冻临界强度(50%设计强度)所需时间为4.5d≤6.7d,满足要求。6.8.2.2梁、板热工计算书=1\*GB2⑴计算依据=1\*GB3①《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