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学设计5篇_第1页
《争吵》教学设计5篇_第2页
《争吵》教学设计5篇_第3页
《争吵》教学设计5篇_第4页
《争吵》教学设计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争吵》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争吵》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争吵》教学设计优秀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和好如初。2.学习本课13个生字;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防御、毕竟、不料”等词语,会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及内心的感受,以及父亲的话。【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之间常有争吵,而事后老师往往通过调查再处理,今天你们也帮老师处理一件争吵事件,行吗?2、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意大利学生身上的──“争吵”吧(板书课题)。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二、齐读课题,质疑导向齐读课题→当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疑问?1、“谁和谁争吵”2、“为什么争吵”3、“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三、初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①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②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③结果怎样?父亲对这件事满意不满意?2、学生自读。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五、先学后教,明白争吵的原因1、出示目标:自己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在书上画上不同的记号。2、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蒂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蒂吗?3、出示“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1)、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2)、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了吗?(3)、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这样的心里就是嫉妒心理。同学们平时有过这样的心理吗?举几个例子说说看。(4)、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5)、“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板书:报复)(6)、“我”的报复使克莱蒂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7)、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8)、老师总结危害: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9)、克莱蒂的恼怒使他们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蒂,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10)、学生自由发言。(11)教师总结: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4、分角色朗读1——4小节,注意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六、课堂小结,当堂练习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是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方的人。七、课堂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1、听写本课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提示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探究体验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b)他们为什么争吵?c)“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小结提出本节课目标: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第二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书,走入争吵现场、背后,找到自己还未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我们一起交流。3、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出示:阅读提示:找找“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句子,并想想你从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4、指名交流(1)请同学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2)随机体会“泡泡”的意思: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3)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4)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5)感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6)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7)交流读后感想,学习升华①完整地朗读课文。②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三、拓展学习1、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2、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和别人争吵过吗,你觉得该怎么对待“争吵”?四、课堂练习完成《课堂作业本》4、5题五、作业1自己和同伴间发生过争吵吗?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争吵,写清楚争吵是如何化解的,自己的感受。2、推荐阅读《爱的教育》。【板书设计】15.争吵争吵争吵后↙↘我克莱谛重归于好故意报复不小心微笑火骂气缩宽容待人父亲的教育《争吵》教学设计优秀2一、教学目标:1、被崛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3、碧寤岣盖姿档幕暗暮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指认生字卡片。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克莱谛和我为什么争吵?)二、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师他们两个是怎样争吵的呢?2、学生自读1—4自然段。3、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②理解“嫉妒”一词。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4、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a。“我觉得……多好!”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c。指读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尽力维护朋友的自尊心)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5、解决“争吵的结果”。①自读9—13自然段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③指读9—13自然段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⑤分角色朗读6、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①自读14自然段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7、请学生组内说一说。(二)、说读后感受: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三、布置作业。四、课堂小结。《争吵》教学设计优秀3【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和学习中,一定因为一些原因产生过矛盾,甚至发生过争吵吧。最后是怎样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争吵》,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板书课题,齐读,质疑。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2、出示生字词:替扛骂瞟哼抄用齐读、个别读的方式检查。石匠墨水缩回承认肩上缘故毕竟戒尺既然服侍防御愤怒用齐读、个别读的方式检查。3、请同学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检查读书情况。4、同位同学合作读书,边读边想: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和克莱蒂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一件事。)⑵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样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先写我的本子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本子弄脏了。也就是吵架的原因;再写我为吵架而感到不安,但又没勇气承认错误;最后写克莱蒂用真情化解了矛盾,两人重归于好以及我受的教育。)⑶你能根据这样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吗?(1~4为第一段,5~8为第二段,9~14为第三段)三、指导书写替承缘戒既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生字,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很大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理解内容1、指名读第一至四自然段。⑴我和克莱蒂吵架的原因是什么?(他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究竟是谁对谁不对?为什么?⑵克莱蒂弄脏我的本子是故意的吗?从哪儿看出来?(不是故意的,因为他做了解释)那么,我弄脏他的本子是为什么呢?(我是故意的,我想报复他)⑶课文开头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⑷从争吵的'过程中,看出我和克莱蒂是怎么样的人?(我嫉妒心强,他宽待他人)2、默读课文第五到八自然段,在文中画出争吵之后我的心情的句子:⑴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后悔,不该那样做。我在争吵过后为什么不安,又觉得后悔呢?从哪里可证明他是个好人?指导朗读⑵读了这些话,你有什么发现?(我心理很矛盾,想认错,又觉得太丢脸,道歉的话说不出口。)⑶克莱蒂不时的用眼睛瞟我,瞟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不愤怒,而是流露出悲哀?(瞟:斜着眼睛看。因为他们平时很要好,他对我今天所做的一切行为表示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⑷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你!,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议一议。3、分角色读第九至十三自然段:⑴挨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换成等行不行?⑵当克莱蒂走过来时,我为什么举起戒尺呢?(因为父亲说过,做错了事,别人打你,不要还手,只要防御。)⑶而克莱蒂是怎么的表情呢?找出描写克莱蒂表情神态的词。(微笑、温和)说明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你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⑷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思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了什么反应?为什么?(连说了两次再也不了!)4、齐读第十四段:⑴这段写了什么?⑵把本想不料换成别的词,让句子意思不变,可不可以?(原本想,本来想;没想到,没料到。)⑶读父亲说的一句话,想想什么意思?三、总结课文1、学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3、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向克莱蒂学习,学会宽待别人,与朋友和平相处,团结友爱。《争吵》教学设计优秀4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1.概括自然段段意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2.讨论划分结构段: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课文主要内容:“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四)阅读分析第一段。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三、教学过程(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二)阅读分析第三段。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三)小结读后感受: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争吵》教学设计优秀5【学习目标】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