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精练本3.1 分子和原子_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精练本3.1 分子和原子_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精练本3.1 分子和原子_第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精练本3.1 分子和原子_第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精练本3.1 分子和原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湘潭又名“莲城”,初夏时节,荷花盛开,花香怡人,这主要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花香怡人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使人们闻到花香,故体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C。2.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答案】A【解析】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三部分组成C.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A【解析】A.原子和分子均能直接构成物质,A正确;B.11H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B错误;C.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保持不变,但分子种类一定改变,C错误;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原子借助物理方法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如质子、中子、电子等,D错误。故选A。4.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解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故选C。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解析】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篮球内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引起的,错误。C.0℃时水分子依然在运动,错误。D.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被压缩。所以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正确。故选D。6.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答案】A【解析】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蔗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错误;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闻到花香,正确;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正确。故选A。7.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答案】C【解析】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是永远在不断运动的,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故选C。8.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D【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D。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铁在空气中只发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明矾可以净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杂质【答案】C【解析】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正确;B.铁在空气中只发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错误;D.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杂质,正确。故选C。10.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D.1克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C【解析】A.十里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符合题意;D.1克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11.“荷花送香气”说明了()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具有一定质量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A.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荷花香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选项说法不正确;B.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荷花香与分子具有一定质量无关,选项说法不正确;C.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荷花香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无关,选项说法不正确;D.荷花送香气,是因为荷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所以人们能闻到荷花香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B【解析】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该说法正确;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故该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不变,微观解释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说法正确;D.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说法正确;故选择B。13.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图中气体分子的模型表示的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选项错误;B.图中气体分子的模型表示的是由三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选项错误;C.图中气体分子的模型表示的是多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C选项错误;D.图中气体分子的模型表示的是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故D选项正确。14.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答案】B【解析】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水分子的间隔在增大,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A.水分子本身不变,故A选项错误;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B选项正确;C.水分子的数目不变,故C选项错误;D.水分子受热不会集中到容器的一端,故D选项错误。15.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答案】B【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A错误;B.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B正确。C.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故C错误;D.分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B。16.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所有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氧化汞受热时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答案】B【解析】由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可知: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正确;B.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由此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有分子,还有原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C.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故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说法正确;D.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故说法正确;故选:B。17.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任写一点)。【答案】(1)烧杯,试管;(2)对比;(3)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4)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5)有利于环境保护。【解析】(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故填:烧杯,试管;(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做对照试验,故填:对比;(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故填: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填:有利于环境保护。18.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未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具有挥发性。【答案】(1)吸取和滴加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