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2018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_第1页
科睿唯安:2018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_第2页
科睿唯安:2018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_第3页
科睿唯安:2018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_第4页
科睿唯安:2018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睿唯安:2018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科睿唯安发布研究报告《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专利分析》,分析显示,中国有众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申请过机器人技术专利,机器人技术专利家族数量排名前1000的机构中有524家来自中国,其中前5家机构的机器人技术专利家族数量约占总量的34%。尽管中国拥有大量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专利,但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少。如果研究机构和大学拥有的机器人专利开始向企业转移,将在较短时间内对机器人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研究影响力美国依旧强势领先通过对2007~2016年间WebofScience核心版集合收录的全球机器人技术论文数量分析显示,美国以15161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中国以15007篇位列第二。同时结合过去10年间发表的全球研究人员引用最多的论文分布来看,在研究影响力方面,美国依然强势,而中国正不懈提升研究影响力,努力成为世界级机器人科研强国。结论二: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新兴研究领域的潜力报告中通过对机器人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据的一项高级分析得知,某些特定学科近年来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些研究学科已经在较短时期内吸引了全球大量研究人,比如美国、瑞士几个世界顶尖科研机构正在研发的无缆柔体机器人、群体机器人、仿生微型机器人等,这些研究学科不断创新,正向更先进的研究领域迈进。结论三:研究界与商业界紧密合作是科研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或研究机构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核心源泉。产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考虑与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以吸收创新理念,并共同合作研发机器人技术。研究界正在创造大量研究和发明,但在许多国家/地区,这些知识向商业领域的转移仍然有限。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接近产业界,了解机器人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达成更佳的研究方向。结论四:多学科团队协作是顶尖科研的关键数据分析显示,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包括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甚至是医疗应用,仅计算机人工智能就占到了整个学科的26%。而且不少企业也发布了机器人技术研究成果,特别汽车行业在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颇为活跃,以三星、英特尔和谷歌为代表的IT企业的活跃度紧随其后。因此,跨领域合作是实现机器人技术成功创新的关键。随着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明的成熟,机器人技术创新的下一个阶段是对多个机器人无缝集成技术的需求。考虑到系统集成的复杂性,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通信、建模和仿真,拥有一个强大的研发战略,整合各类技术,多个研究团队协同行动是引领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关键成功因素。报告还指出,在美国有30~40%的专利申请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存在现有技术)被驳回。机器人技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人们一直在进行不同领域的新研究。创新投资始终与风险为伴,研究人员必须小心谨慎避免犯重复研发的错误。通过对机器人研发和专利形态分析所示,在很多国家/地区和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