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17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主题一发展与制约-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17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主题一发展与制约-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发展与制约——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史料实证——明朝农业经济的新发展史料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推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提示]突破了单一的自给自足性质的经营格局;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专业化、区域化趋势;粮食生产纳入市场网络;生产中心发生转移;商品性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历史解释——明清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1)土地制度: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2)农业发展趋势: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棉花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发展。(3)人地矛盾: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开垦荒地,土地面积增加。(4)总体特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学者观点——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史料一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经营地主;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史料二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嘉定县(今嘉定区)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提示]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提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历史解释——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1)货币经济活跃: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3)工商业市镇兴起:在运河沿岸和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4)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5)人身依附关系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