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_第1页
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_第2页
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_第3页
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_第4页
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中空纤维膜N₂-H₂分离器2008-03-04发布I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膜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中空纤维膜N₂-H₂分离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纤维膜N₂-H₂分离器(以下简称分离器)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本标准适用于中空纤维膜N₂-H₂分离器的生产、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174—1988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表观分离系数puregasseparationcoefficient不同纯气体渗透率的比值,用α值表达。4分类与型号等级类型。分离器的型号由类别代号、型式代号、膜元件直径、压力等级和表观分离号及型式代号由相应的英文单词首个大写字母表示。NFNF———膜元件直径(mm)—中空纤维膜(型式代号)—N₂-H₂分离器(类别代号)25要求5.1基本要求5.1.1分离器制作所选用的材料和配件须有供应厂商的合格证,应选用化学性质稳定、无毒、耐腐蚀、耐污染的材料。5.1.2分离器的外壳应有压力容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5.1.3分离器应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5.1.4分离器的膜元件表面应无折痕、无断丝、无污浊。5.1.5分离器的封头应采用环氧树脂和强度添加剂等材料,无内漏、无裂痕。5.1.6分离器的外壳应以碳素钢、不锈钢、玻璃钢和工程塑料等为材料。5.2技术要求5.2.1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分离器结构示意图5.2.2分离器的规格和尺寸。分离器的规格和尺寸如表1所示:表1分离器的规格和尺寸φML5.2.3分离器的技术内容、指标5.2.4分离器应标明工作介质,介质为H₂、N₂、Ar、CH₄等。5.2.5分离器工作温度为不大于50℃。6试验方法6.1型式检验按中空纤维膜元件检测的有关规定操作(见附录A),分离器的规格尺寸按表1尺寸规格要求加工制作和检验。6.2耐压试验按耐压检验的有关规定执行(见A.2)。6.3表观分离系数的检测按A.3规定操作。3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7.1.1检验项目耐压检验、规格尺寸检验和表观分离系数检验应达到附录A和表1检验标准要求。7.1.2组批原则分离器全部进行检验。7.1.3判定规则分离器按附录A中检验方法和表1尺寸要求作为判定标准,符合规定为产品合格,否则不予出厂。7.2型式检验7.2.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或产品升级时;b)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设备检修停产,恢复正常生产时;d)产品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正常生产时,每一批次进行一次。7.2.2检验项目附录A中规定的全部检验项目A.1、A.2、A.3和表1规格尺寸要求。7.2.3检验方法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按照附录A中各项检验操作规程A.1.2、A.2.2、A.3.2和表1规格尺寸要求7.2.4组批原则按照附录A中各检验项目组批原则A.1.1、A.2.1、A.3.1和表1规格尺寸要求执行。7.2.5判定规则按照附录A中各检验项目判定规则标准A.1.3、A.2.3、A.3.3和表1尺寸要求作为判定标准,达到规定标准为合格。8.1标志分离器出厂时应有标志,标志内容包括:c)生产日期;d)产品编号;e)生产企业的名称、详细地址;f)产品的执行标准号;g)分离器的主要技术指标。8.2包装8.2.1分离器的包装应符合GB/T9174—1988的规定。注意包装前分离器充干燥氮气保护,外壳及各接口处应给予保护性包扎,分离器用木箱或其他坚固箱体包装,并在箱内固定。8.2.2随机文件包括如下内容:a)装箱单;b)检验合格证,合格证的编写应符合GB/T14436—1993的规定;48.4.1分离器贮存温度为10℃~40℃。5(规范性附录)分离器的主要性能检验方法A.1分离器膜元件性能检验A.1.1组批规则分离器膜元件性能检验采用膜丝束取样测试。取所纺制的中空纤维膜丝束作为一批次,把一批次丝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取五束,每束50根,400mm,按制作工艺制作成膜试样组件,分别检测以下数据。测试温度为20℃~25℃,测试压力为0.5MPa。A.1.2检测方法A.1.2.1用氮气(纯度不小于99%)在0.5MPa压力下检测试样组件的氮气渗透率Jx,值。A.1.2.2用氢气(纯度不小于99%)在0.5MPa压力下检测试样组件氢气的渗透率Jn,值。数全部达到设计值为合格。A.1.3判定规则各组试样组件表观分离系数检测合格,此批次膜即为合格,该批次丝束用于组装分离器的膜元件。A.2分离器的耐压性能检验A.2.2检测方法A.2.2.1以氮气(纯度不小于99%)为气源,缓缓加压,测试出中空纤维膜N₂-H₂分离器在各压力测试点的渗透率JN,:A.2.2.2缓慢增加压力,每增加20%设计压力值为一个检测点,检测膜元件在每一检测点的耐压性、分离器的密封性,直至增压到设计压力值。A.2.2.3保持分离器压力在设计压力值30min后,检验分离器的密封性,膜元件有无击穿和压密A.2.3判定规则A.2.3.1膜元件无击穿和压密变形、分离器无气体泄漏、氮气渗透率Jv,不随压力明显变化为合格。A.3分离器表观分离系数(氧气/氮气)的检测A.3.2检测方法A.3.2.1以氧气(纯度不小于99%)为气源,缓慢增加压力至设计压力。A.3.2.2保持分离器承受设计压力10min后,缓慢减少压力,每减少20%设计压力值为一个检测点,测试各压力点的氧气渗透率Jo₂cA.3.2.3按分离器的耐压检验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