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0分]

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闻(jian)不容发。

B.凤姐本是心虚,听见此事,眼前发晕,便歪倒了,两眼却只是发住(zheng)»

C.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厚(cheng)能!

D.他们前(卜(pii)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2.(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韦搴,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J

B.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佟辑,坐下。

C.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播目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D.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探猩一个少年的心思。

3.(2分)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是第一吗?”获得奥运冠军的徐梦桃大声呐喊着。四届冬奥会,12年的漫长等待和

埋头苛于,曾经厚不可农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她披上国旗,朝着跳台的方向,跪倒在

雪地里,想起那些经历过的不是为期的艰难,她情不自辇,声声呐喊响彻滑雪公园的上

空。

A.埋头苦干B.遥不可及C,不足为据D.情不自禁

4.(2分)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B.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迅速组织线上教学工作,开启“云上课堂”。

C.经过不断升级优化,青岛地铁设备的日均节电量已超过1600千瓦时。

D.为了防止冬天下雪路滑,同学们再次摔倒,学校在主要路段撒上了沙土。

5.(2分)下列对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

B.谪守,指的是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D.词,又称长短句,《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这首词的题目。

6.(7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诗文整理表格。

第1页共27页

思想情感相关诗句出处

自信乐观①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李白

忧国忧民②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乐观豁达③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旷达乐观④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忠君之心⑤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7.(3分)阅读如图所示的图表,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全校学生“双减”前后阅读时长统计

日均阅读半小时以上日均阅读一小时以上

主要信息:Q"双减'前・"双濡'后

二、阅读。[本题满分5()分]

8.(6分)小白同学未读《水浒传》之前,认为108将上梁山的原因是相同的,当他读

完原著之后,有了新的认识。请你帮助小白同学梳理出其中的三种原因,并各举一个代

表人物。

9.(3分)诗词阅读。

相见欢

李煜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①975年,南唐被宋朝所灭,后主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忍屈负辱地

过起了囚徒生活,本词即作于此期。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第2页共27页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下列对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如钩”,“如钩”不仅写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残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

别恨。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非常茂盛,遮蔽在小院上空,锁住了美妙的秋色。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写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诸多愁苦悲恨。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李煜对愁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无法言说,常人难以体

会。

10.(3分)诗词阅读。

行路难(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①,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②,汉朝公卿忌贾生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④,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注释]①战国时期,冯谖投孟尝君门下为门客,三番弹剑而歌,抱怨不被重视、待过太低。

②韩信未得志时,曾受到市井无赖的嘲笑。③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但受

到大臣灌婴等忌妒,竞遭贬逐。④战国时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纳

士,剧辛、乐毅等归附,燕国强大起来。

本诗表达的作者情感与《行路难(其一)》相同的有哪些?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1.(12分)文言文阅读。

[甲]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

第3页共27页

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而园之北,因城以为

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②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

蔬,取池鱼,酿秫酒,渝脱粟©而食之,日: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日“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

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钱塘:即今杭州。胶西:即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②放意肆志:纵情快意。

③渝(yue):煮。脱粟:只去皮的糙米。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讼充斥狱:诉讼案件

B.处之期年期年:一年

C.稍茸而新之葺:修理

D.渝脱粟而食之食:喂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A.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D.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3)下列对乙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B.雨雪之/朝风月之/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C.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D.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4)把乙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

(5)甲、乙两文表达的作者情感,有何异同?

12.(8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①“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

达服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第4页共27页

②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

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

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

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

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③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为什么呢?原因或许有二:一

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

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大多是碎片化的资讯。唯有书籍,能给人以系统化的

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

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

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

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

④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甲1与朱熹、张械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

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

子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

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乙1杜甫

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⑤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有“诗和远方”,也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

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阅读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

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

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

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文章结构表。

引出论题(第1段)

展开议论第2段:阅读润泽心田阅读给人知识

(第2-5段)第3段:①②

第4段:③

第5段:阅读让人亲近生活,笑迎挑战

得出结论:④

(第6段)

第5页共27页

(2)小智同学认为,第④自然段甲、乙两处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应该删去。请你运用

学到的议论文相关知识,推测是哪一处,并简要分析理由。

13.(18分)文学作品阅读.

父亲的味道

宋一川

①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我小时候很久才能见父亲一次,对父亲的记忆只是几个零

散的片段。最早的场景是某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在灯光下双手交叉做动作,一只

活灵活现的兔子便映在了墙上。这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很震撼,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

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记。

②如果说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是零散的,那对于父亲的味道的记忆,则是连续不断

且极其强烈的。父亲的包里总有一种淡淡的、悠长的味道,那就是令人向往且难以忘怀

的苹果香味。

③记忆中最幸福、最其乐融融的时刻,就是父亲削苹果分给一家人吃。每次我都是

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削苹果,急切地想早点吃到,美中不足的是每次总感觉没吃够,甚

至刚尝到一点苹果的味道就没可吃的了,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着能一个人吃一个

大苹果!

④父亲与苹果的渊源,也许是因为个人偏好,也许更多是职业的原因。父亲一辈子

“学林造林护林”,与农林事业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与苹果自然有了近水楼台之缘。

⑤父亲早年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奔赴甘肃兰州参加工作。早先在林业

勘察部门工作,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跋山涉水,西出河西走廊祁连山麓,东进六盘山区

陇东老区,北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南下“黄河九曲第一弯”水草丰美的甘南

牧区,几乎跑遍了陇原大地的主要林牧区。从兰州去甘肃东部和东南部,父亲像那时候

的很多人一样常常几经家乡而不回。

⑥每次大老远回来,父亲总要给全家老小买不一样的东西,但从来不变的就是苹果。

记得父亲带回来的苹果红得特别诱人,现在想来应该是甘肃特产花牛苹果。花牛苹果散

发着独特的馥郁香气,放上几天后更是香味浓郁、沁人心脾。那时候交通不便,父亲坐

车回家需要一两天时间,苹果前前后后在父亲的包里待了四五天,果香便久久地留驻在

了这个临时的“家”里。

⑦调回家乡后,父亲在林场工作,研究苹果种植。在林场的山坡上,拾阶而上种植

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苹果树,整整齐齐又错落有致,到了暑期便挂满了又大又圆的青苹

果。有一年暑假,我去看父亲,写完作业后偷偷爬上树摘青涩的苹果吃,现在想起来牙

都发酸,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青苹果也是挡不住的美味诱惑。

⑧90年代以后,父亲从林口转向农口,负责多种经营工作,重点推广苹果种植。那

些年,父亲或骑车深入田间地头推广苹果种植,或赴外地学习观摩先进经验,或赶场参

第6页共27页

加会展评比,为家乡苹果事业发展而奔忙。慢慢地,家里也就有了我们家乡自产苹果的

独特味道。

⑨现在,黄土高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苹果优势产区和世界苹果产

业发展风向标。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奇迹的一个具体写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

个侧面缩影,凝结着千千万万干部群众的无穷智慧和无尽汗水。

⑩父辈的不懈努力和忘我付出,使我们这代人脱离了物资匮乏,实现了温饱,迈向

了小康,也使我们实现了“苹果自由”。苹果从难得一吃的稀缺品变成了寻常百姓家的日

用品,不再需要几个人分吃一个苹果,更不需要等到节假日甚至年关才能吃上苹果,我

们可以随心所愿吃苹果了.

⑪父亲不在后,我们整理父亲的东西,打开父亲的书箱,翻阅父亲读过的书籍、父

亲在田间地头的照片、各类奖状证书,居然闻到了久违的苹果香味!想必其中既有悠长的

花牛馥香,也有淡淡的元帅、国光香,也许还有些许红富士的清香,经过多年的混合发

酵,形成了一种历久弥新又极具穿透力的特别果香。

⑫这就是父亲特有的味道,伴随了父亲的一生,永远地留在了这个世界,留在了我们的

心扉和灵魂深处。

(1)文章回忆父亲,写了哪些与“父亲的味道”相关的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写“我”看父亲削苹果的神态以及吃苹果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3)小语同学认为,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过于看啰嗦,不必列出到过的所有地方,小文

同学不同意。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小文同学的理由。

(4)文章主要写“父亲”,第④段却将称谓改为“父辈”,有什么深意?

(5)第②段说“这就是父亲特有的味道”,联系全文分析,“父亲特有的味道”有哪些含

义?

三、作文。[本题满分50分]

14.(50分)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半身小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

叫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是卡塔尔世界杯大使,患有先天性尾椎退化综合征,出生时便

没有下半身。但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认为“应该利用一切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

执拗于自己没有的”。在父母的帮助下,他学会了用手行走,参加各项运动,目前正在大

学主修政治学,目标是成为一名外交官。

[材料二]计算机,高铁,芯片,航空母舰,北斗卫星,天宫空间站……为了更好地服

务于国计民生,维护国家安全,我国的专家团队“聚焦于自己没有的技术领域“,潜心钻

研,努力攻关,使我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需在材料包含范围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

第7页共27页

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第8页共2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0分]

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回(jidn)不容发。

B.凤姐本是心虚,听见此事,眼前发晕,便歪倒了,两眼却只是发性(zheng),

C.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学(cheng)能!

D.他们前(卜(pU)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

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

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间不容发”的“间”应读作“jidn”;

B.正确;

C.有误,“逞能”的“逞”应读作“ch丽g”;

D.有误,“前仆后继”的“仆”应读作“pU”。

故选:Bo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

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

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韦搴,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J

B.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辑,坐下。

C.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目爆目多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D.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擦罩一个少年的心思。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

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

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顿开毛塞”的“毛”应为“茅”;

B.有误,“作辑”的“辑”应为“揖”;

C.有误,“自爆自弃”的“爆”应为“暴”;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

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第9页共27页

3.(2分)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是第一吗?”获得奥运冠军的徐梦桃大声呐喊着。四届冬奥会,12年的漫长等待和

理头芮干,曾经避不可及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她披上国旗,朝着跳台的方向,跪倒在

雪地里,想起那些经历过的不足为般的艰难,她值不自辇,声声呐喊响彻滑雪公园的上

空。

A.埋头苦干B.遥不可及C.不足为据D.情不自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

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

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

境不符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用在“那些经历过的艰难”这个语境不恰当。

故选:C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2分)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B.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迅速组织线上教学工作,开启“云上课堂”。

C.经过不断升级优化,青岛地铁设备的日均节电量已超过1600千瓦时。

D.为了防止冬天下雪路滑,同学们再次摔倒,学校在主要路段撒上了沙土。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

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

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可以改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培养劳动习

惯”。

B.有误,缺少主语。可以在“迅速组织线上教学工作”前面加“各班”。

C.正确。

D.有误,“为了防止冬天下雪路滑,同学们再次摔倒”语序不当,应为“冬天下雪路滑,

为了防止同学们再次摔倒”。

故选:Co

【点评】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

的发生。

5.(2分)下列对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0页共27页

A.《儒林外史》是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

B.谪守,指的是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D.词,又称长短句,《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这首词的题目。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

常识积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

熟记于心。

6.(7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诗文整理表格。

思想情感相关诗句出处

自信乐观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行路难(其一)》李白

济沧海。

忧国忧民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岳阳楼记》范仲淹

乐而乐。

乐观豁达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文璃锡

头万木春。

旷达乐观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水调歌头》苏轼

圆缺,此事古难全。

忠君之心⑤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残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长风破浪会有时(注意“破”的书写)

(2)先天下之忧而忧(注意“忧”的书写)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注意“侧”的书写)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肯将衰朽惜残年(注意“衰朽”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第11页共27页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3分)阅读如图所示的图表,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主要信息:实施“双减”后,学生的阅读时间充裕,同学们的阅读时长变长。

全校学生“双减”前后阅读时长统计

日均阅读半小时以上日均阅读一小时以上

0“双减”前・“双减”后

【分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认真观察图标表,分析比对表中有关数据可知:“双减”前,

学生日均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仅占27.50%;日均阅读一小时以上的仅占5.10%»“双减”后

学生日均阅读半小时以上的占60.3%;日均阅读一小时以上的占16.30%。这说明,实施

“双减”后,学生的阅读时间充裕,同学们的阅读时长变长。

【解答】答案:

示例:实施“双减”后,学生的阅读时间充裕,同学们的阅读时长变长。

【点评】概括图表信息,可遵循以下步骤:阅读图表的标题,明确图表内容;观察表头,

明确比较项;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增加、减少、保持平

稳等)。

二、阅读。[本题满分50分]

8.(6分)小白同学未读《水浒传》之前,认为108将上梁山的原因是相同的,当他读

完原著之后,有了新的认识。请你帮助小白同学梳理出其中的三种原因,并各举一个代

表人物。

第12页共27页

【分析】《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

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

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

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解答】本题考查信息筛选。108将最终聚义梁山泊,有各种原因。如林冲、武松、鲁智

深等,是因吃了官司被逼迫上梁山的。孙二娘等人,是本来就做偷盗打劫的勾当,主动

投奔梁山的。李逵等,因与梁山泊或其他山头好汉结交而随之上山的。被梁山用计赚来

的或硬拉上山的,如秦明等。被梁山打败后拉去入伙的,如扈三娘等。写出其中一种原

因及一个代表人物即可。

答案:

①被官府或者和官府有勾结的人的陷害逼上梁山,如宋江、林冲、花荣、柴进、武松、

戴宗、解珍、解宝、施恩等;

②触犯了法律,或杀人越货,或生意赔本,主动上梁山,如吴用、公孙胜、刘唐、李逵、

史进、穆弘、雷横、李俊、三阮、张横、张顺、杨雄、石秀等;

③被梁山人陷害哄骗而不得不上梁山,如卢俊义、杨志、秦明、李应、朱仝、徐宁、燕

青、萧让、安道全、金大坚、杜兴、李云;

④代表大宋攻打梁山被俘后,被迫上山落草的。如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

郝思文等;

⑤毫无直接理由地上山,只为好玩、只为能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就上了梁山。如邓飞、杨

林、蒋敬、皇甫端、鲍旭、朱贵、张青、孙二娘、时迁等。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

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3分)诗词阅读。

相见欢

李煜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①975年,南唐被宋朝所灭,后主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忍屈负辱地

过起了囚徒生活,本词即作于此期。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下列对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月如钩”,“如钩”不仅写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残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

第13页共27页

别恨0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非常茂盛,遮蔽在小院上空,锁住了美妙的秋色。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写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诸多愁苦悲恨。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李煜对愁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无法言说,常人难以体

会。

【分析】李煜的这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

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

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

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

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

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

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

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俯视

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

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

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故选:B。

答案:

B

译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

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

同的滋味。

【点评】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

空洞的阐述概念)。

第14页共27页

10.(3分)诗词阅读。

行路难(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①,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②,汉朝公卿忌贾生③。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④,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注释]①战国时期,冯谖投孟尝君门下为门客,三番弹剑而歌,抱怨不被重视、待过太低。

②韩信未得志时,曾受到市井无赖的嘲笑。③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但受

到大臣灌婴等忌妒,竞遭贬逐。④战国时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纳

士,剧辛、乐毅等归附,燕国强大起来。

本诗表达的作者情感与《行路难(其一)》相同的有哪些?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

的热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

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

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幻想。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本诗中“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

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六句诗歌中,“羞逐”

两句是写诗人的不愿意。唐代上层社会喜欢拿斗鸡进行游戏或赌博。但李白对此嗤之以

鼻。所以他声明自己羞于去追随长安里社中的小儿。这两句和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

有怀》中所说的“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干虹霓”是一个意思。都是说他不

屑与“长安社中儿”为伍。至于去和那些达官贵人交往,”曳裾王门不称情,弹剑作歌奏

苦声。”“曳裾王门”,即拉起衣服前襟,出入权贵之门。“弹剑作歌”,用的是冯谖的典故。

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他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

李白是希望“平交王侯”的,而现在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因而使他像冯

谖一样感到不能忍受。这两句是写他的不称意。“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李白借用了韩信、贾谊的典故,写出在长安时一般社会上的人对他嘲笑、轻视,而当权

者则加以忌妒和打击。这两句是写他的不得志。这与“其一”中的“欲度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有相同之处,都用来比喻人生道

第15页共27页

路中的艰难险阻,抒发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之情。“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筹折节无

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六句,

深情歌唱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理想的

君臣关系的追求。战国时燕昭王为了使国家富强,尊郭隗为师,于易水边筑台置黄金其

上,以招揽贤士。于是乐毅、邹衍、剧辛纷纷来归,为燕所用。燕昭王对于他们不仅言

听计从,而且屈己下士,折节相待。当邹衍到燕时,昭王“拥簪先驱”,亲自扫除道路迎

接,恐怕灰尘飞扬,用衣袖挡住扫帚,以示恭敬。李白始终希望君臣之间能够有一种比

较推心置腹的关系。他常以伊尹、姜尚、张良、诸葛亮自比,原因之一,也正因为他们

和君主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他的理想。这种情感和“其一”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情感有相同之处,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

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

人又增加了信心,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本诗中的

“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

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他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其

中包含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

的强大精神力量。与“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达的乐观

豪迈的气概有相同之处。

答案:

示例:本诗中“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六句中,分别写诗人的不愿意、不称意、不得志。

这与“其一”中的“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

安在”有相同之处,都用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抒发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之情。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

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六句,深情歌唱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种情感和“其一”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情

感有相同之处,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本诗中的“行

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其中包含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

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与“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达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有相同之处。

译文

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

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

心意的。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你看,古

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簪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

第16页共27页

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

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

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

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II.(12分)文言文阅读。

[甲]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

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而园之北,因城以为

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②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

蔬,取池鱼,酿秣酒,滴脱粟③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日“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

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钱塘:即今杭州。胶西:即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②放意肆志:纵情快意。

③渝(yue):煮。脱粟:只去皮的糙米。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期讼充斥狱:诉讼案件

B.处之期年期年:一年

C.梢茸而新之葺:修理

D.渝脱粟而食之食:喂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A.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第17页共27页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D.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3)下列对乙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B.雨雪之/朝风月之/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C.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D.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4)把乙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日“超然”。

(5)甲、乙两文表达的作者情感,有何异同?

【分析】译文:

甲: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

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

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

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

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

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

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

乙: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

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当然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

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

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

修补破败的房屋,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

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

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

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

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

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

第18页共27页

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ABC.正确。

D.有误,句意是煮糙米来吃。食,吃。

故选:D。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例句句意:人们当然都怀疑我会不快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句意:这实在是人间仙境啊。之,助词,的。

B.句意: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句意: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D.句意:渔人感到很诧异。之,代词。

故选:Bo

(3)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

句意: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

跟随着我的。可断为: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故选:Co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适,适逢。赋,为……作赋。名,命名。句意: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

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

(5)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两文以“乐”为主线,【甲】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句可知,表现了

欧阳修的政治理想与民同乐。【乙】文"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句

可知,表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知足常乐。

答案:

(1)D

(2)B

(3)C

(4)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

台子取名“超然”。

(5)【甲】文表现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与民同乐。【乙】文表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知足常

乐。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

第19页共27页

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

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

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

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

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

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

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2.(8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①“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

达服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②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

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

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

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

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③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为什么呢?原因或许有二:一

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

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大多是碎片化的资讯。唯有书籍,能给人以系统化的

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

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

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

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

④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甲1与朱熹、张械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

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

子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

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乙1杜甫

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20页共27页

⑤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有“诗和远方”,也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

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阅读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

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

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

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文章结构表。

引出论题(第1段)

展开议论第2段:阅读润泽心田阅读给人知识

(第2-5段)第3段:①阅读塑造性格②阅读给人智慧

第4段:③读书提高修养

第5段:阅读让人亲近生活,笑迎挑战

得出结论:④阅读能让精神丰盈

(第6段)

(2)小智同学认为,第④自然段甲、乙两处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应该删去。请你运用

学到的议论文相关知识,推测是哪一处,并简要分析理由。

【分析】本文题目“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即为中心论点,然后作者又从“阅读能让心

灵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能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阅读能延展人

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阅读能够让人勇毅前行,笑迎挑战,

能带来希望和力量,带来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方面分别证明了这一论点。

最后深化中心,总结全文。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①结合“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

化,塑造我们的性格”概括可得:阅读塑造性格;②结合“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

慧”概括可得:阅读给人智慧;③结合“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概括可得:

读书提高修养;④结合“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

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概括可得:阅读能让精神丰盈。

(2)本题考查对论据的运用。结合“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文以化人,

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

淬炼意志品质”可知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读书能够提高修养”。甲处“吕祖谦,少时性

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的教

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这个事例正好论述了这一观点。而乙处的“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神”论述的是“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与“读书能够提高修养”的观点

第21页共27页

不符。所以应该删去乙处句子。

答案:

(1)①阅读塑造性格;②阅读给人智慧;③读书提高修养;④阅读能让精神丰盈。

(2)删去乙处。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读书能够提高修养”。甲处吕祖谦“通过阅读,

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这个事例正好论述了这一观点。而乙处论述的是“读书与写作之

间的关系”,与“读书能够提高修养”的观点不符。所以应该删去乙处句子。

【点评】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

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

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

13.(18分)文学作品阅读.

父亲的味道

宋一川

①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我小时候很久才能见父亲一次,对父亲的记忆只是几个零

散的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