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亚洲、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亚洲、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亚洲、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亚洲、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亚洲、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亚洲、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欧洲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地理位置目录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课堂建构戳:欧洲3D地形一览,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现代文明发源于此导入带领学生观看下面一则视频,试总结归纳建构欧洲地形地貌,并结合自己想法阐述欧洲如今经济发达和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一、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北纬40°以北的温带地区,濒临海洋、三面环海,似伸向大西洋的大半岛二、地形地貌1、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均海拔最低冰川地貌分布较广拓展延伸:冰川湖冰川湖:是指小型山地湖泊,尤其是冰川侵蚀而成的围椅状洼地(即冰斗)中的湖泊拓展延伸:冰川地貌角峰刃脊冰斗U形谷拓展延伸:冰川地貌

案例:挪威峡湾地貌2、主要地形区:三大平原:两大山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斯亚山脉东欧平原西欧平原中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斯亚山脉复习回顾:阿尔卑斯山思考:在欧洲西部有一条重要的河流就起源于阿尔卑斯山莱茵河(世界航运量最大的河流)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流域面积(包括三角洲)超过22,0000平方千米(85,000平方英里)。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沿途的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和荷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它已成为国际航运水道,通航长约869公里(540哩),远至瑞士—德国边境上的莱茵费尔登(Rheinfelden)。复习回顾:莱茵河基本情况:起源:阿尔卑斯山汇入地:流经鹿特丹,注入北海上游:河谷狭窄,坡度较大(源头~瑞士巴塞尔)中游:以季节性溶雪为主要的水源补给(瑞士~德国波恩)下游:流经平原、低地,水流平缓(德国~北海)经过的国家: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列支敦士登流经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水系特征:自南向北流全年水量丰富(上游水量丰沛,中游春末涨水,夏季为枯水期,下游水量平稳)含沙量小(流经植被覆盖率高,地形平坦)无结冰期(流经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河网密集(支流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水量大,且地形平坦)复习回顾:莱茵河三、气候特点1、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自西向东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2、在各大洲分布中范围最大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点回顾拓展延伸: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拓展延伸: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欧洲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特征:深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自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主要分布在西部大西洋沿岸,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临北冰洋沿岸一带属寒带气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拓展延伸: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属于温带气候海陆和风带的影响:西临大西洋,且位于西风带,盛行西风将大西洋湿润空气输送到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脉的东西走向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暖流影响:北大西洋暖流由南向北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和增湿的作用主导因素拓展延伸:地中海气候看图小技巧:气温:最冷月气温>0℃气温与降水相反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正好相反分布: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拓展延伸:地中海气候分布特征: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和湿润:最低月气温高于0℃,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在400-800mm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成因: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产业发展:适合发展园艺业、葡萄酿造业1.对气候、水文(海水的盐度)的影响【自然】暖流增温增湿增盐,寒流减温减湿减盐2.对渔场分布的影响【自然】寒暖流交汇以及上升流处易形成渔场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农业:渔业工业:渔业的加工交通:航行:顺水航行速度加速,减少时间,减少能源损耗,逆水航行速度减慢,增加时间,增加能源消耗海雾: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影响能见度,不利于航行浮冰:洋流容易带来极地的浮冰,给航运带来安全隐患环境: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复习回顾: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明显,带动营养物质上泛,促进蜉蝣生物的生长,或者饵料丰富,鱼群集中上升补偿流:底层海水上泛,带动营养物质上泛,促进蜉蝣生物的生长,或者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浅海大陆架:水比较浅,光照充足,利于蜉蝣生物的生长,鱼群集中陆地径流入海处:会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促进蜉蝣生物的生长,或者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渔场成因=海水扰动+营养物质+蜉蝣生物+饵料复习回顾: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影响四大渔场形成的洋流名称北海道渔场:千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