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保健与护理课件_第1页
第三单元 保健与护理课件_第2页
第三单元 保健与护理课件_第3页
第三单元 保健与护理课件_第4页
第三单元 保健与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一节生长发育婴幼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形态指标;身高、体重生理功能指标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的评价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及坐高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体重的测量方法测量体重;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其代表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和。也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标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千克,出生后2-3天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1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满2岁时达4倍,2岁后到7-8岁,体重每年增长值不足2千克,7-8岁后体重增涨值维持在2千克以上,到青春期增长又加速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身长(身高)身高测量法:脱去宝宝的帽子、鞋子、袜子,躺在专业测量板上,测量人员帮助两手扶定宝宝头部,膝关节伸直,读取数值,精确到0.1厘米。身高是代表;脊柱及下肢长的总和。3岁以内徜着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站立时测量称身高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头围头围测量法:宝宝仰卧,测量人员站在右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顶点固定于额部眉脊之间。经过(枕节节),脑后最突出点再围回顶点,读取0.1厘米,操作时请注意将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头围的大小间接的反映了颅骨及脑的发育。出生后两年头围增加迅速,新生儿头围平均34厘米,6个月时平均42厘米,1岁时约为46厘米,2岁时约为48厘米;以后头围增加速度缓慢,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过大病变可能性增加;宝宝头围过大,脑积水、脑部肿瘤、脑炎等疾病病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虽然这还要结合宝宝的其它异常反应,如烦躁、哭闹等,并进行辅助性检查后才能确诊,但宝宝的头围过大确实是值得特别重视的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头围头围过小可能预示疾病;宝宝头围过小的话,也预示宝宝的脑发育有一定问题,同时,宝宝的其它表现如抬头、坐、走、讲话等均不能跟上同龄宝宝,那医生就要判断,宝宝的脑发育是否迟缓。一旦宝宝的头围小于3个标准差的话,医生会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以最后确诊。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头围因为如果宝宝的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的头围2个、甚至3个标准差,那么也可能存在着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小头畸形、脑发育落后、脑萎缩等,一样也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胸围胸围代表肺、胸廓及胸部肌肉的发育,新生儿时胸围32厘米,比头围小1-2厘米。一般在12-18个月时胸围与头围相接近胸围测量法:脱去宝宝衣服,将软皮尺经过宝宝两乳头平行绕一周读取数值,精确到0.1厘米。3岁以下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上臂围反映上臂肌肉、皮下脂肪、骨骼发育的综合测量,间接的反映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两上肢自然放平或下垂,取左上臂肩峰至骨鹰嘴突起连线的中点,然后将软尺轻贴皮肤绕臂1周,读数精确到0.1厘米。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囟门前囟测量法:前囟是指婴幼儿头顶前半部中央菱形状的十字骨缝和交界,是头颅上最大的古缝交点,因其无骨块的存在,所以摸起来很柔软。测量时,分别测出菱形两对边垂直线的长度,比如2厘米×1.5厘米。后囟门在出生后6-8周闭合,前囟门最迟18个月时闭合。过早闭合或超过18个月未能闭合均为异常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囟门鼓起囟门异常可谓形形色色,主要有以下几种: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是疾病及其他原因发出的信号。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宝宝的囟门突然鼓起,尤其是在哭闹时明显,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症状,家长应快带孩子上医院看急诊。2、颅内疾患。如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囟门凹陷囟门凹陷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致使囟门向下凹陷急性脱水。常见于严重腹泻、高热出汗过多等,宝宝体内因脱水而使前囟门凹陷下去。需立即为宝宝静脉补充液体。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多因宝宝患有脑部疾病颅内压升高,为了降低颅内压而使用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宝宝因长期营养不良,过度消瘦,前囟门也会出现凹陷现象。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囟门迟闭囟门迟闭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前囟还未关闭。佝偻病。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严重时呈现马鞍状头,头围增大。呆小病。主要是妈妈孕期缺碘,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出生后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如侏儒。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囟门过大囟门过大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脑积水。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脑积水,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2~3倍,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先天性佝偻病。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囟门过小囟门过小是指宝宝的前囟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门。头小畸形。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可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状畸形的头颅”。亦见于正常即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家长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二节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云南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种类预防疾病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备注卡介苗结核病出生时1乙肝疫苗乙型肝炎0、1、6月龄3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脊灰疫苗小儿麻痹症2、3、4月龄,4周岁4第1、2剂次,第2、剂次间隔均≥28天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4、5月龄,18-24月龄4第1、2剂次,第2、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白喉、破伤风6周岁1麻风疫苗(麻疹疫苗)麻疹、风疹8月龄1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18-24月龄1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云南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续表)疫苗种类预防疾病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备注乙脑疫苗(减毒)流行性乙型脑炎8月龄、2周岁2A群流脑疫苗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18月龄2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群流脑疫苗A、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周岁、6周岁2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疫苗(减毒)甲型肝炎18月龄1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预防接种的一般护理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硬块:注射后6-8小时发生肿痛,反应激烈者,会形成硬块。接种部位24小时内,可用冷敷减轻疼痛;24小时后,可用温敷消肿帮助吸收。一,注射疫苗后的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受凉和剧烈活动。二,接种卡介苗后二至三周,局部可逐渐出现红肿、脓疱或溃疡,三周后结痂。形成小疤痕,如果反应较重,可形成脓肿,则应速去医院处理,但禁忌切开排脓,否则切口不易愈合。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预防接种的一般护理四、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给孩子多喝些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与降温,切莫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若有高热或其它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三节常见急病的发现与护理早发现、早治疗婴幼儿年龄较小,还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病情,需要育婴师细心观察,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婴幼儿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要盲目处理,需要迅速去医院进行诊治。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注意辨别婴幼儿的啼哭及其原因婴幼儿感到不适的主要反应是啼哭。在排除饥饿、便溺等因素后,应仔细检查婴幼儿的全身:从头到颈、到躯干、到四肢,稍用力抚摸一遍,再查看后背、颈下、腋窝、大腿根等部位。如果手触到有病痛的部位,婴幼儿会加剧哭闹或把成人的手拨开、拒按等。反复做几次,就可发现病症的部位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善于从婴幼儿日常生活表现中发现异常如果婴幼儿口齿不如同龄儿童那样清晰,应观察是否因舌系带过短影响了发音;婴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突然出现的较大声响反应淡漠,应考虑是否有听力异常;婴幼儿经常看东西时歪头或靠得很近,应考虑是否有斜视或视力异常、斜颈等,只要细心观察,就可在早期发现疾病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婴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如果面色红润,眼晴有神,正常玩耍,食欲好,说明病情不重;如婴幼儿面色发白,眼晴无神,哭声无力或异常,不吃奶,烦躁不安或嗜睡,频繁呕吐或腹泻等,都表明病情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二、基本护理体温计的使用(1)确定使用的体温表:肛表用于肛门,口表用于口腔或腋下。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使用口腔测量体温。(2)试表前要检查保温计有无破损,甩表时不能触及硬物,否则容易破碎。检查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以下。(3)由于正常情况下每日体温有波动,一般早晨最低、傍晚最高,哭闹、活动和进食都可以使体温升高。所以在婴幼儿吃饭、喝水、运动出汗、等情况下要休息半小时后再测量体温。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体温计的使用(4)保证在安静状态下测体温,婴幼儿哭闹时应设法让其停止啼哭。(5)读数:取出体温计转动温度表,直到可以见到一条粗线为止,从水银柱上读取所指数字。正常体温,一般皮肤(腋下)测5分钟,为36~37℃;肛门测2~3分钟,为36.2~38℃;口腔(舌下)测2~3分钟,为36~37.4℃。高于前述体温,则为发烧。(6)体温计使用完毕用酒精棉擦拭。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体温计的使用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1)定时为患儿测量体温,便于观察体温升、降规律,有助于疾病的疹断。一般在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8时、午夜12时、清晨4时测体温。高烧病儿应在退烧药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各测量一次。(2)发热婴幼儿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多,要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体温计的使用当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无须处理。处理发热时,严禁吃退热片当休温超过39℃时,在家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物进降温:用清洁纱布或棉球蘸(75%的洒清兑一半的水)擦浴,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在10分钟左右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温水擦浴让婴幼儿平躺在床上,用清洁纱布蘸上温水给婴幼儿擦身。从上到下,先擦躯干,最后擦四肢。温水可以使血管扩张,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从血液中带走的热量越多,降温的效果就越好。用温水降温时不要擦胸腹部擦浴后,一定要擦干皮肤,防止再度感冒。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给患病婴儿喂药的方法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宝宝生病后给宝宝喂药可真是一个大难题,往往是全家都总动员了,但最后却是大人们忙得满头大汗,宝宝被呛得哭得声嘶力竭,而药却是撒得到处都是,让年轻的父母们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首先家长要选择合适儿童的药物剂型,比如糖浆剂或混悬剂,这类液体剂型服用方便,口感好,易被儿童接受。另外像滴剂,药物浓度高,服用容积小,只需要滴入口里即可,尤其适合婴幼儿服用。还有一些泡腾片,放入水中后会冒出神奇的气泡,儿童也乐于接受,还有一些药可以混着果汁吃,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药苦而不愿意吃了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滴药的方法滴眼药水;向下拉开婴幼儿的下眼睑,让药滴落到眼球与眼睑之间滴鼻药水;让婴幼儿平躺下来,使其头部略向后倾,把药剂轻轻滴入鼻内。滴管不可伸入鼻腔。滴耳药水;让婴幼儿躺下来,头偏向一侧,把药剂轻轻滴入耳道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患病婴幼儿的饮食照料(1)如果医生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可以给婴幼儿吃各种喜欢吃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如果婴幼儿没有食欲,就不要勉强。(2)婴幼儿生病期间,饮水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烧或者伴有呕吐,一定要给婴幼儿多喝水(每天不少于1升),最有营养的饮料是牛奶和水果汁。如果不喜欢喝牛奶,可以食用含牛奶的食品,如牛奶代用品、加味饮料、冰淇淋等。新鲜的水果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3)在恢复期,婴幼儿食欲会有所增加,能补偿生病造成的营养缺乏,体重也会很快恢复。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三、带宝宝去就医带孩子看病也是有很多技巧、细节,要多加注意,免得孩子生病时慌了手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看到这个标题或许会有很多家长惊讶:难道我还不会带孩子去看病吗?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或者过于紧张,慌乱了手脚,以至于在带孩子看病的过程中忘东忘西,回答医生问题时啰里啰嗦,或者干脆一问三不知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1、医院的选择有些家长一味地选择大医院,大医院的医疗条件比较好,但同时大医院也是患者最集中的地方,医院越大,患者就越集中,室内环境也污染得较严重。宝宝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医院逗留二三个小时,患病的宝宝本身抵。据统计,去儿童医院看病的宝宝,上呼吸道感染占60%~70%,其他常见病占10%~20%。其抗力就差,就很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染或直接接触等感染上其他病菌,造成旧病未愈又添新疾实,一些外感病和常见病只要是正规的医院都能诊治,除非疾病迁延不愈或者加重了,没有必要非得去追求大医院。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2、准备工作带孩子看病之前,应该先给孩子做做工作,给孩子讲清:"你现在生病多难受啊,我们到医院请医生看一看,听一听,拿点药回来吃,病就好了,就不难受了。"还可以说:"我们去看看医生是怎么给小朋友看病的,将来长大了你也当医生,给小朋友看病。"总之,要让孩子有思想准备,争取孩子合作,而不要抱起来就走。孩子本来就有病,突然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见到生人,自然会格外紧张。所以,有的孩子一进诊室就恐惧得大哭不止,既增加诊室噪音,又影响看病。较小的孩子,在进诊室之前,应先进厕所把把尿,免得看病时失禁。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3、去医院时必带物品:病历、社保卡、湿纸巾、尿不湿、水杯、新鲜大便(如果到医院后又拉便便了,用最新鲜的化验)、小毯子(医院空调温度比较低)如果孩子腹泻,可以找个火柴盒或装中药丸的小盒子,留取一点儿大便标本,带到医院;否则需要化验时还得等孩子大便再留标本,耽误时间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4、熟知医生问诊的要点,打好腹稿发烧

1.什么时候开始发烧,2.有无特殊情况,3.最高体温,4.持续了多久,5.有没有咳嗽、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腹泻

1.起病的急缓,2.大便的次数和量,3.大便的性状和颜色,4.有没有腹痛、呕吐、发热、咳嗽等其他症状,5.宝宝的日常饮食情况咳嗽

1.何时开始咳嗽,2.有无特殊原因,3.咳嗽的程度、音色和近期的改变,4.有没有咳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5.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痰中是否有血发病后的一般情况宝宝的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变化发病后的诊疗过程生病后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做过哪些检查,有哪些治疗,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婴儿个人史:

1.

出生史包括胎次、出生体重、产时和出生后的一般情况2.

喂养和生长发育状况3.

是否按时预防接种4.

既往有无与目前相关的病史5.

近期有无传染病接触史6.

家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是否有家族遗传病7.

药物过敏史8.

外伤手术史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四、婴幼儿皮肤护理婴幼儿湿疹的预防和护理多在1个月左右时发生,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好转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引起湿疹的病因是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过敏因素是,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小儿更容易发生湿疹。主要原因为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1.寻找并去除发病原因2.喂养和饮食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喂养和饮食(1)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小儿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小儿,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小儿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小儿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1)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3)有牛奶过敏的小儿,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4)对鸡蛋过敏的小儿可单吃蛋黄。(5)人工喂养的小儿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6)小儿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衣物方面

贴身衣服可选用棉质材料,所有衣领最好是棉质的,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小儿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4.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5.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6.保持小儿大便通畅,睡眠充足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痱子的预防和护理1.应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热,遇到气温过高(在30℃以上)时,可适当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或使用电风扇保持空气流通。

2.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看到宝宝大汗淋漓,就应关照及时擦干汗水,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果宝宝出汗多,又没有及时擦干,造成汗毛孔堵塞,也特别容易发生痱子。

3.勤给宝宝洗澡,洗澡时可在水中适当加些十滴水、花露水有防痱效果。

4.不要穿得过多,避免大量出汗,要穿宽松、透气性、吸湿性均好的棉质衣服,如背心、无袖的衣服更适合宝宝。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痱子的预防和护理

5.在炎热的夏天,不要一直怀抱着小宝宝,尽量让宝宝单独在凉席上玩,以免长时间在大人怀中,散热不畅,捂出痱子。

6.保持宝宝精神愉快,不要招惹宝宝大哭。

7.多饮水、尤其是凉开水,常喝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平时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湿疹与痱子的区别痱子是由于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稳定痱子发生在夏季,多见于儿童。而湿疹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痱子多出现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多汗部位。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等部位。痱子其实是汗腺的轻度发炎,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尿布疹的预防和护理;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称做“尿布疹”或“红屁股”宝宝出了尿布疹,要带他去看医生吗不需要。只要勤快些,即使不去看医生,也能在三四天后,宝宝摆脱尿布疹的困扰。

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紫草油滴剂3ml~5ml,均匀涂搽于病变皮肤表面。每日3次~4次,疗程7天~10天尿布疹跟很多症状都很像,分清病症,确保你能对症处理!你所认为的婴儿屁股上的尿布疹很有可能是另一种轻微的皮肤疾病。鉴于这个原因,认识尿布疹和其他常见疾病之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这样你才可以有效的治疗每种症状。脓疱病、脂溢性皮炎和痱子最常被误认为是尿布疹。要注意宝宝PP的日常护理经常给你的宝宝更换尿布,让他保持洁净和干爽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虫咬皮炎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第四节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护理第三单元保健与护理(2)铅中毒可谓孩子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大敌。孩子铅中毒、血铅超标等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令家长们寝食难安。前不久,更有新闻爆出南京一位2岁的男孩因为爱站在路边看汽车,被检测出血铅超标的新闻。难道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就得限制他们活动的脚步?生活在大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家长带宝宝外出需要注意些什么?血铅超标究竟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做到从源头预防?血铅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由于我们生活环境中铅的普遍存在,所以绝大数人体内存在一定量的铅,铅在人体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孩子正处于发育时期,因此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