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第1页考点1汉字演变(识记)[七上P41、P57、P122;七下P38]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基本形式,是一个比较成熟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金文(铭文,商周青铜器上文字)→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统一标准字体)→隶书(秦朝推广,流行于汉代)→草书、行书(代表:王羲之《兰亭序》)、楷书(魏晋成熟起来)考点速查第2页考点2孔子、老子(了解)[七上P46~P47]孔子介绍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言论被统计在由其弟子整理《论语》一书中[长沙:.13]第3页孔子思想主张(1)政治主张:提出“仁”(“仁而不佞”)学说(思想关键)。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珍惜民力;[长沙:.43(1)](2)“为政以德”(即以德治国,强调道德教化对百姓作用),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其次是“礼”;[长沙:.40(1)](3)教育主张: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界限,表示了教育平等思想;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索问题;③“温故而知新”;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4)文化上:整理《诗经》,还依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第4页孔子治国思想实践(1)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徭役和赋税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2)唐朝: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社会环境安宁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人际关系改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老子介绍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学说统计在《道德经》里思想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索问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第5页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改变,许多问题亟待处理,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春秋》关键思想“仁”和“礼”孟子(孟轲,有“亚圣”之称)《孟子》(1)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2)提出了“春秋无义战”;(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么自然资源才能被连续利用[长沙:.14]荀子(名况)《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考点3“百家争鸣”(了解)

[七上P48~P49]第6页道家老子(李耳)《道德经》(《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庄周)[长沙:.40(1)]《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墨翟)[长沙:.40(1)]《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第7页法家[长沙:.40(2)]韩非《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兵家鼻祖,“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膑《孙膑兵法》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解放了人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基础第8页【知识拓展】诸子百家思想在今天现实意义(1)团结友爱(“仁爱,爱人”;“兼爱”、关心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利于构建友好社会;(2)保护环境(孟子——自然资源连续利用),有利于可连续发展;(3)舍生取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利于培养坚韧不拔意志和高尚爱国主义精神;(4)辩证对待问题(老子——从正反两面思索问题),有利于客观公正全方面地对待问题等。【地方特色】周敦颐,道州营道人,以儒家思想为关键,糅合道教、佛教思想,形成自己思想体系,开理学之先河,成为理学创始人。第9页考点4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识记)

[七上P92~P93]佛教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域道教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宗教。东汉时期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太上老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长生不老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知识拓展】儒、释、道:“儒”指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即儒学;“释”指释迦牟尼创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成带有中国特色宗教。对佛教及经典研究,称为佛学;“道”指东汉末年张陵依据《道德经》创建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长沙:.40(1)]第10页代表人物朝代代表作/特点唐诗李白<→“诗仙”>唐代(诗歌创作黄金时代)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他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杜甫<→“诗圣”>他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三吏”“三别”是诗史里不朽篇章。他诗,有气魄雄浑,有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他写诗往往表示出对统治者不满和对人民同情,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示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痛恨[长沙:.14]白居易提倡诗歌要反应现实生活,抵达教育目标。《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刺社会,同情人民,是这类诗代表作。他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考点5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识记)[七下P35~P36、P78~P79、P127~P128]第11页宋词苏轼北宋扩展了词内容,着重表示豪放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景物,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两宋之交格调委婉,感情真挚,善于利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如梦令》辛弃疾南宋把词豪放格调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悲痛。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第12页元曲关汉卿元朝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是最具代表性悲剧作品明清小说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波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张家界:.4]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长篇小说。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了许多被逼上梁山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斗争精神第13页明清小说吴承恩明朝中期《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长篇神话小说,是依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创作。他经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精神曹雪芹清朝《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高峰。书中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定瓦解历史趋势。含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明清小说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主要地位第14页考点6《史记》《资治通鉴》(识记)[七上P94;七下P77]著作作者朝代概况《史记》司马迁西汉《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成为后世编写史书典范,也是一部优异文学著作,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常德:.5]《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按年代次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历史,快要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主要参考价值,书名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史记》《资治通鉴》共同记述了从战国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历史)第15页【知识图解】第16页类别人物朝代成就/代表作书法王羲之东晋集书法之大成,他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颜真卿、柳公权唐颜真卿创建了雄浑敦厚“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大书法家。代表作《颜氏家庙碑》;柳公权以楷书见长,他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自成“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宋朝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董其昌明朝明朝书法较为普及,当初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董其昌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考点7书法、绘画、雕塑、京剧(识记)[七下P38~P40、P80~P81、P129]第17页绘画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阎立本唐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画,笔力刚健,线条像盘曲铁丝,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步辇图》吴道子后世称他为“画圣”,他画,重视线条改变,立体感强,格调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张择端北宋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作品,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荣景象[常德:.3]赵孟頫(fǔ)元代元代最著名画家。他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当初人称颂他画属于“神品”。名作有《秋郊饮马图》徐渭明朝善用泼墨。他画,挥洒自如,气势磅礴第18页雕塑秦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明珠。这些俑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造型精美,个个表情丰富,神态逼真,生动传神。是秦汉时期雕塑作品出色代表北朝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格调,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优点隋唐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彩色塑像,窟内保留了大量极为宝贵佛经、文书等,堪称世界上最大艺术宝库之一京剧清朝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曲调和演出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第19页第20页【地方特色】书法艺术成就1.怀素,长沙人,以草书著名,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书帖有《自叙帖》等,李白盛赞怀素“草书天下独步”。2.欧阳询,潭州(今长沙)人,形成独具一格“欧体”,其传世碑刻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3.何绍基,清代道州营道人,因其执笔悬肘,若开劲弩,世人称他为“猿臂翁”。第21页1.(长沙13)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提倡“君子和而不一样”思想。60年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利用这一思想很好地处理了不一样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该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孙子D.韩非子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B第22页2.(长沙14)党十八大汇报首次提出建设“漂亮中国”,“漂亮中国”首重生态文明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D第23页3.(长沙40)(10分)选择怎样治国策略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有着主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论语·为政》材料二当代国家当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唐志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当代选择》请回答:第24页(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主要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这一治国思想在汉、唐时期被统治者采取,举一例说明。(2分)(2)依法治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