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医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医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医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医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

1/18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中医学历史

◆四个主要学术活跃期:第一个学术活跃期:春秋时期,《黄帝内经》早期篇章,已经形成。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第二个学术活跃期: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匱要略方论》两部分,创建了辨证论治基本标准和大法。2/18第三个学术活跃期:金元时期,出现了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养阴派)。第四个学术活跃期: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3/18第二节中医学主要内容与特点一中医学主要学术内容(一)中医理论1指导对生命与健康进行认识基本标准。2对正常人体认识。3关于病因病机认识4养生和防治标准(二)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三)中药方剂知识与经验(四)养生保健技能及生活科学4/18二中医理论体系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就是重视事物本身所存在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络性。⒈人与外界环境统一性:

自然环境: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与地理环境原因。

社会人文环境。社会角色、地位不一样及社会环境猛烈变动等,都会对人体身心机能产生影响。5/18⒉人是一个有机整体:⑴就形体结构而言,机体是由若干脏腑器官所组成,任何局部都是整体一部分。⑵就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器官并维持其功效活动物质是同一。⑶就机能活动而言,各种机能活动之间互根互用,协调制约,相互影响。6/18(二)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止息运动、改变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在对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动态、改变、发展观点。◆中医理论用阴阳来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或现象,用五行来叙述事物分类、特征,构建了恒动世界模型。其运动形式为:阴阳消长转化和五行生抑制化。7/18(三)辨证论治◆完整表述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证”:指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征表现与概括。◆“辨”:是经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来症状和体征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综合分析,以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关系等过程。◆“论治”:是在辩证基础上,确定治疗标准、选择治疗详细伎俩和方法,并加以实施。◆辨证论治精华是:详细情况详细分析。8/18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是一个既要求了详细属性,又没有详细物质负担者理性概念。一、阴阳基本特征: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相反相成属性概括。凡是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无形、兴奋,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内向、下降、严寒、晦暗、有形、抑制,都属于“阴”。9/18二、阴阳是自然改变普遍规律: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阴阳两个方面。三、三阴三阳是中医阴阳学说基本形式三阴三阳,即“阳明、少阳、太阳、太阴、厥阴、少阴”。四、阴阳相关条件是指用阴阳所分析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在同一范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五、相对性和可分性阴阳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阴阳可分性,指阴或阳之中可再分阴阳。10/18六、阴阳之间相互关系,最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阴阳交感相错:交感是指阴阳交互作用,相错是指这种相互作用十分错综复杂。阴阳交感是万物得以产生和改变前提条件.(二)阴阳对立制约:即阴阳相反,一是指阴阳属性是对立、矛盾;二是指阴阳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特征。11/18(三)阴阳互根互用:即阴阳相成,一是指凡阴阳,皆相互依存。二是指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为用。(四)阴阳消长和平衡:消长指是阴阳二者一直处于运动和改变之中。其基本形式:一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二是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健康人主要标志就是阴阳消长动态平衡,“阳气”是这种平衡主导力量。(五)阴阳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向其各自对立面转化。阴阳消长是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量变基础上质变。12/18第二节五行学说一、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用”,即五种可用之物;二是指运动改变。◆五行定义是:木、火、土、金、水五种有用物质及与之相关不一样事物之间联络和改变。13/18二、五行特征◆木特征:“木曰曲直”。“曲直”是以树枝曲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生发姿态,来形容含有生长、开发、条达、舒畅等特征事物及现象。凡含有这类特征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火特征:“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含有温热、升腾、向上特征。凡含有温热、升腾等特征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火”。14/18◆土特征:“土曰稼穑”。“稼”指播种,“穑”指收获。“稼穑”指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凡含有承载、受纳、生化等特征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土”。◆金特征:“金曰从革”。“从革”似有变革之意。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等。凡含有这类特征事物及现象,皆可归属于“金”。◆水特征:“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含有滋润和向下流动特征。凡含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征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水”。15/18

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时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角平旦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呼徵日中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宫日西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商日入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哭羽夜半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16/18四、五行生克关系(一)五行相生◆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含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顺着木、火、土、金、水次序)(二)五行相克◆相克:是五行中某一行对于另一行事物含有抑制、约束、减弱等作用。◆其相克规律和次序是:木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