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鲍免疫保护现象_第1页
杂色鲍免疫保护现象_第2页
杂色鲍免疫保护现象_第3页
杂色鲍免疫保护现象_第4页
杂色鲍免疫保护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鲍被称为海产“八珍之冠”,营养价值高,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近30年来,中国鲍养殖业快速发展,2021年中国鲍年产量21.78万吨,较2020年20.35万吨涨幅7.05%,占据全球养殖总产量的90%以上。福建、山东、广东是中国鲍养殖产量前三省份,2021年产量分别为17.24万吨、3.5万吨、0.8万吨。中国鲍产业主要经济品种有北方的皱纹盘鲍和南方的杂色鲍,杂色鲍自然种群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海南、中国台湾等气温和水温均较高的沿海区域。

▲实验用鲍

鲍病害及其防控虽然我国鲍养殖业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长期的累代繁殖,养殖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其快速发展。目前发现鲍常见疾病有裂壳病、鲍立克次体病、肌肉萎缩症、脓疱病、气泡病、溃烂病、脱板症等。裂壳病:病鲍腹足带有大量粘液,贝壳变薄,壳外缘稍向外翻卷,壳孔之间因贝壳的腐蚀而相互联通。该病是由球状病毒引起。鲍立克次体病:病鲍摄食量减少,活力下降,腹足肌肉萎缩呈水平匍伏,不愿垂直或倒置伏贴,易从附着物上将其取下。该病是由立克次体引起。肌肉萎缩症:病鲍症状主要表现为足部肌肉异常消瘦,颜色加深,部分腹足变得僵硬,外套膜和内脏团萎缩、无生气,附着力下降,最终死亡。该病是由哈维弧菌引起。脓疱病:病鲍足肌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破裂后流出大量白色脓汁。该病是由河流弧菌Ⅱ或溶藻弧菌引起。气泡病:病鲍吸附力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吸附能力,摄食量剧减甚至停食。鲍体浮于水面,口部色素退化,齿舌异常扩张。解剖可见其上皮组织全身肌肉和结缔组织中都有气泡。患气泡病的鲍往往继发性感染弧菌病。溃烂病:病鲍足部肌肉溃烂,运动缓慢,摄食量降低,吸附力减弱,最终死亡。皱纹盘鲍溃烂病主要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杂色鲍溃烂病是由亮弧菌引起。脱板症:幼苗从附着板上脱落死亡。多种弧菌均有可能引起该病。造成鲍疾病的病原大部分是弧菌,包括溶藻弧菌、哈维弧菌、河流弧菌、灿烂弧菌等。虽然弧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但并不一定引起感染。它们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来繁殖和产生病原性。通常,弧菌需要适宜的温度、盐度和pH值等条件才能生长和引发感染。为了保障鲍鱼的健康,维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并提高养殖效益,需要在养殖期间对鲍鱼细菌性病害进行防控。鲍鱼细菌性病害防控措施的总结如下:1.养殖设备冲洗、消毒:定期对养殖设备进行冲洗和消毒,以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存在和传播。2.适当减少饵料投放:控制饵料的投放量,避免过度投喂,以减少水体中的有机废物积累,降低病害的风险。3.监测水体溶氧:定期监测水体溶氧含量,确保水体中氧气充足,维持鲍鱼的健康生长,可以增加溶氧设备来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4.及时清理死鲍和发病鲍鱼:定期清理养殖水体内的死鲍和发病鲍鱼,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5.砂滤水消毒:采用砂滤水消毒等水体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细菌,提高水质的卫生状况,减少病原菌在水中的存在和传播。免疫保护现象传统免疫学将免疫系统分为两类: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只发生在脊椎动物中,并能产生免疫记忆。无脊椎动物曾经被认为完全依赖于非特异性的先天免疫反应来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异物,不具有免疫记忆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无脊椎动物的组织移植实验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容性因子导致组织免疫排斥,这种免疫排斥机制与脊椎动物的获得性免疫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先天免疫系统具有类似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记忆,这种记忆使多种生物对同种病原再感染具有更强、更有效的抵抗能力,在细菌、植物、无脊椎动物中均有发现。▲杂色鲍苗种杂色鲍免疫保护现象已有研究报道发现在贝类中存在特殊的免疫保护现象,研究人员发现虾夷扇贝在水产养殖饲养中经历了大规模死亡后,这些动物再次在海水中感染鳗弧菌,它们的存活率会提高;光滑双脐螺在经过一次曼氏血吸虫感染后,也能够提高其在曼氏血吸虫二次感染中的保护作用;接种灭活灿烂弧菌的长牡蛎,可显著提高其在二次感染中的存活率。除此之外,在中华绒螯蟹、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也有类似的免疫保护的情况发生。哈维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在海洋中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对鲍具有较强的致病性。2010年在我国南方发现由哈维弧菌引起的“肌肉萎缩症”会导致不同规格鲍鱼大量死亡。为了探究哈维弧菌能否通过注射方式使杂色鲍产生免疫保护现象,提高杂色鲍在第二次感染中的存活率。本文选取大小均匀的杂色鲍(平均壳长35.35±0.53mm)进行试验,每组杂色鲍设置两次注射实验,并设置对照组(注射两次无菌海水)。实验组分为只注射一次哈维弧菌(一次感染组)和注射两次哈维弧菌(二次感染组)两个实验组。发现第一次注射哈维弧菌杂色鲍存活率为40%,而两次均注射哈维弧菌的杂色鲍存活率为70%,说明第二次感染哈维弧菌的杂色鲍存活率高于第一次感染哈维弧菌的杂色鲍(表1)。▲表1哈维弧菌对杂色鲍存活率影响展望在鲍苗种培育及养成过程中出现的病害日益增多,鲍疾病防治采取的措施大多依靠广谱性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不利于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对微生物群体耐药性产生影响并对养殖环境造成破坏。如何使用免疫防治来提高鲍在生产养殖期间的存活率,并能有效对鲍病害提前做好免疫防治措施,更好地提升鲍产业绿色健康养殖,是鲍养殖业需要攻克的难点。本实验的结果通过注射感染能增强杂色鲍的存活率为我们开辟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