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_第1页
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_第2页
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_第3页
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_第4页
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8/20241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目录引言1救护车应用的类型现状2我国救护车产业的发展状况34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5影响救护车产业发展因素与问题建议与对策65/8/20242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一、引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在建设发展中。5/8/20243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二、救护车应用的类型现状转运型急救型负(正)压救护型5/8/20244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二、救护车应用的类型现状5/8/20245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1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医疗机构数量:308969医院:192145/8/20246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1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卫生院:407915/8/20247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1我国医疗机构数量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站):

226565/8/20248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2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和国外救护车配置5/8/20249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3我国医疗机构中救护车的配置急救中心:省市级365个,配备标准1辆/5万人县级急救中心设在医院国债项目配备标准1辆/10万人。5/8/202410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我国救护车目前保有量11万辆(院内3.2万辆),在我国开展国债项目进行医疗卫生基本建建设以后,全国地市级以上共设立了365个急救中心,(全国地级市、区总数333个)覆盖率达100%以上,比2006年底全国地市级以上的急救中心(站)171个覆盖率达51%;2003年底年全国地市级以上的急救中心(站)146个,覆盖率达44%;现在比以前覆盖率增加近一倍。2.4我国医疗机构中救护车的需求5/8/202411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4我国医疗机构中救护车的需求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重大灾难5/8/202412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4我国医疗机构中救护车的需求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重大灾难5/8/202413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医疗物资保障车2.4我国医疗机构中救护车的需求5/8/202414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5国民经济发展为救护车业提供了发展空间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373万高速公路6.03万公里。5/8/202415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5国民经济发展为救护车业提供了发展空间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5/8/202416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2.5国民经济发展为救护车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只有日本的1/3,交通事故的死亡总数却是日本的14倍,是美国的近3倍。5/8/202417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三、我国救护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全国救护车生产(改装)厂家共有30多家,目前,真正形成规模占领市场优势的不到10家。市场曾经出产过的救护车品牌30个左右,型号达144个。年产量2万辆左右。5/8/202418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1救护车厂家品牌种类型号总量5/8/202419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3.2.1为提高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车辆技术)⑴数字化自动化操纵系统,再如数字化的总线组合仪表盘设计⑵弹射座椅设计、车辆及担架、座椅的隔振技术⑶为了提高可靠性的维修自动化技术5/8/202420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3.2.2为保证及时性有效性而采取的技术(医疗技术)⑴信息化的卫星追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规定协议)⑵生命信息检测与M2M技术的融合5/8/202421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远程医疗会诊车09年技术改造,优化改进外接电气接口板设计,增加RCA接口,增配音视频转接线。5/8/202422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⑶医疗设备的智能化、模块化。

⑷生命支持系统供氧、供气(负压)的模块化及集中供应设计。5/8/202423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3.2.3为提高适应性所需技术(防护技术)⑴空气滤毒装置。⑵舵室正、负压控制系统及高效、长寿过滤器研制。⑶车厢外壳的防弹性能设计(用于军用及反恐)。三防空调一体化通风滤毒装置5/8/202424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人机工程:担架台的二次隔振英国已开始研制将伤病员裹围起来的可塑变担架(真空垫方案)。5/8/202425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救护直升机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5/8/202426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履带式装甲救护车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5/8/202427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救护车的先进的设施,医务人员的良好素质,快速应急的反应能让病人有足够安全感,为救治成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5/8/202428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3.2国内救护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5/8/202429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四、影响国产救护车产业发展因素与存在的问题4.1无标准实施执行及面临的挑战4.2国内救护车行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4.3救护车标准唯一配套车标准空白

5/8/202430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4.1无标准实施执行及面临的挑战市场呈现的是无序化竞争,直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行业产品无部门进行归类,无相关标准。救护车行业同样存在市场占有率分散。救护车品牌价值没有建立。行业人才开发与技术能力不足。5/8/202431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4.2国内救护车行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汽车行业的150多个生产厂家,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汽车研究中心,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生存状态很难维持。目前除军队外,国内尚无企业有专业的救护车或医用车专门研究机构(院、所),包括国内大型企业。国内医用车行业唯一做到的是,按产品要求进行改装,形成产品型号多年单一陈旧,生产往往处于低水平的重复,低质低价,利率微薄。5/8/202432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4.3救护车标准唯一配套车标准空白2008年4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卫生部救护车行业标准》在A、B、C三型急救车上只有C型有配置起搏器的要求。不足:在医疗方面虽然做的很细,但是大多只是指导性的,需要逐步完善。其它急救配套的医用车辆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标准。5/8/202433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五、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5.1救护车产品及使用标准存在多头管理5.2标准修订工作未得到重视5.3标准技术内容未全面体现产品技术发展5.4跟踪先进国家标准法规不及时5.5生产企业标准实施问题5.6救护机构在标准实施方面的问题5.7标准执行力不足5/8/202434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五、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我国存在产品标准与使用标准脱离、生产行业与应用部门各自制定产品标准。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车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修订包括救护车在内的专用车标准。卫生部作为救护车的使用和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包括救护车在内的部分医疗设备器械方面的标准。5/8/202435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五、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救护车产品标准一直属于行业标准,尚未上升到国家标准的高度。《救护车标准》尚未体现先进技术内容。美、日、英、法、德等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完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行业的监督和企业自律行为规范。专业团体、学会和协会在标准化领域的作用和地位方面也刚刚引起重视。5/8/202436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五、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车标准落后于整个汽车工业标准,标准落后于产品,不够重视标准化。有时在实施中救护车业的发展搞“一刀切”。行业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效力。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救护车监督、裁定时的依据不充。标准的要求在产品检验、认证时未得到体现。5/8/202437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六、建议与对策推行制定标准模式,建立救护车标准体系标准前瞻性、制定和执行准备期的充分性自主创新形成品牌精心合理配置寻找合适发展目标、战略、方式和路径加强企业行业管理降低采购成本123455/8/202438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六、建议与对策推行协会制定标准的模式,是许多标准化工作者的共识。标准的前瞻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要有个很好的准备期。大规模引进外资,兼并其他品牌的成败得失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的价值。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