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_第1页
2022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_第2页
2022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_第3页
2022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_第4页
2022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PAGEPAGE10目 次总则 4术语、符号 5术语 5符号 5材料 74设计 10一般规定 10保护层设计 10节能设计 10构造措施 12一般规定 12构造要求 136施工 15一般规定 15施工准备 15网架板的入场及安装 16模板施工 16混凝土施工 16施工安全 17质量验收 18一般规定 18网架板分项工程 19工程验收 22附录A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4附录B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热工性能 28附录C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现场浇筑施工方法 30附录D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现场喷射施工方法 37附录E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的制作及强度合格判定 42本规程用词说明 44本规程引用标准 45ContentsGeneralProvisions 4andSymbols 55Symbols 5Materials 7Design 10GeneralRequirements 10StructureDesign 10BuildingandEnergyEfficiencyDesign 10DetailingRequirements 12GeneralRequirements 12DetailingRequirements 13Construction 15GeneralRequirements 15ConstructionPreparation 15AdmissionandInstallationofGridsSlab 16TemplateConstruction 16ConcreteConstruction 16ConstructionSafety 17QualityAcceptance 18GeneralRequirements 18InstallationEngineeringofGridsSlab 19AcceptanceofConstruction 22AppendixA 24AppendixB 28AppendixC 30AppendixD 37AppendixE 4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44ListofQuotedStandards 4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61总则墙体改革和节能政策,做到安全适用、耐久节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符号术语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 concretewallcompositewiththermalinsulation时浇筑混凝土结构层、防护层,是一种现浇混凝土外墙的隔热技术,称为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采用此技术的墙体简称为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thermalinsulationpanelwithweldedreinforcegrid由两层或两层以上钢筋焊接网中间夹以隔热板,用三维立体斜向钢筋(以下简称腹筋)焊接成的一种钢筋式网架板,简称网架板。结构层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中处于网架板室内一侧,起结构受力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保护层 tectoniclayer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中,起隔热层围护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边缘构件 fringingmember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周边的钢筋混凝土加强构件,如暗梁、暗柱等。符号A——截面面积λ——材料导热系数S——材料蓄热系数D——热惰性指标K——传热系数α——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SF——坍落扩展度VS——流动时间(T500)SR——离析率PA——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之差bw——约束边缘构件厚度(宽度)材料3.0.1。图3.0.1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组成1-保护层;2-结构层;3-隔热层;4、5-钢丝焊接网;6-斜向拉结钢丝(腹筋。GB500103.0.2283表3.0.2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自密实性能性能指标重要性性能等级技术要求填充性坍落扩展度(mm)控制指标SF3760~850扩展时间T500(s)VS2<2抗离析性离析率(%)SR2≤15间隙通过性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mm)可选指标PA20≤PA2≤25钢丝焊接网应满足以下要求:3.0.3-13.0.3-2的要求。表3.0.3-1冷拔低碳钢丝规格要求牌号符号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y(N/mm2)直径(mm)直径允许偏差(mm)CDW550фb5503203±0.064±0.08表3.0.3-2冷拔低碳钢丝性能要求项目直径(mm)抗拉强度(N/mm2)伸长率(%)180°反复弯曲次数(次)弯曲半径(mm)性能要求3≥550≥2.0≥47.54≥2.510注:1抗拉强度试样应取未经机械调直的冷拔低碳钢丝;2伸长率测量标距为100mm。3.0.3-3的规定。表3.0.3-3焊接网质量要求间距允许偏差(mm)±10焊点开焊数量总数量≤1%任一钢筋≤50%最外钢筋不允许注:钢筋间距大于250mm时,允许偏差可取10mm及规定间距5%的较大值。3mm3.0.4求;腹筋穿过隔热板部分应做表面防腐涂层,其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表3.0.4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腹筋规格项目要求材质CDW550级冷拔低碳钢丝最小直径≥隔热板厚度的1/60且≥3mm密度≥100个/m2最小配筋率0.07%角度三维立体端部连接与两端焊接网的焊点抗剪力不小于150As,开焊率不应大于5%防腐涂层伸出隔热板长度5mm~10mm注:焊点抗剪力中150的单位为N/mm2;As为腹筋截面面积,单位为mm2。3.0.5-1沫塑料(XPS)板及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时尚应3.0.5-2的规定;隔热板厚度应符合本规程及现行国家、地方建筑节能设计30mm。表3.0.5-1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隔热板性能要求项目厚度(mm)试验方法30~100>100压缩强度(kPa)≥200≥100GB/T8813燃烧分级B1级、B2级GB/T8626、GB/T86243.0.5-2XPSEPS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XPS板EPS板吸水率(%)≤1.5≤4.0GB/T8810透湿系数[ng/(m·s·Pa)]≤3.5≤4.5QB/T2411尺寸稳定性(%)≤2.0≤3.0GB/T8811导热系数[W/(m·K)]≤0.032≤0.039GB/T10294表观密度(kg/m3)——≥20GB/T6343熔结性断裂弯曲负荷(N)——≥25GB/T8812弯曲变形(mm)——≥20注:EPS板的断裂弯曲负荷或弯曲变形有一项能符合指标要求即为合格。设计一般规定(电分户墙等墙体,用于其它部位时可参照使用。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保护层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能承受自重、风荷载、地震等作用。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外饰面层宜采用涂装饰面层。采用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丙类建筑不同结构类型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4.1.5的要求,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表4.1.5采用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678(0.2g)框架-剪力墙130120100剪力墙140120100部分框支剪力墙12010080保护层设计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内部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30mm。50mm~70mm的范围内。总厚度。50mm。节能设计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相关规定外,其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及国家或地方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1.5W/m²·K。乘以综合修正系数4.3.3B进行选择。表4.3.3隔热材料导热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α腹筋直径(mm)φ3φ4数量(个/m2)10020050100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α1.301.501.351.3550mm70mm。构造措施一般规定范》GB50010保护层内钢筋(钢丝)0.2%3mm,间距不100mm。混凝土复合隔热墙的腹筋两端应与构造层和结构层内的非受力钢筋焊接网焊的相关规定,当锚固作用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增加腹筋设置的密度或增加连接钢筋。la5.1.4的规定。表5.14mm)钢筋焊接网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30C35≥C40CDW550级钢筋焊接网锚固长度内无横筋40d35d32d30d锚固长度内有横筋28d25d22d21d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30d27d25d23d注:1当锚固区内无横筋、焊接网的纵向钢筋净距不小于5d(d为纵向钢筋直径)且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d时,表中钢筋的锚固长度可乘以0.8的修正系数,但不应小于本表注2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值;200mm;锚固区内无横向钢筋时焊接网钢筋的锚固长度,对冷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200mm,对热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250mm;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mm)。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钢筋焊网的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5.1.4la1.3200mm;在搭接区内每张焊接网片50mm当搭接区内两张网片中有一片无横向钢筋或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作为附加绑5.1.4la1.3300mm。构造要求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保护层内钢筋焊网的水平向连接应搭接同规格的钢筋200(5.2.1U形U2506(5.2.12(a)墙中部位 (b)墙角部位图5.2.1-1 保护层内钢筋焊网水平向搭接1—保护层钢筋焊网;2—搭接钢筋焊网图5.2.1-2 保护层钢筋焊网端部搭接1—保护侧钢筋焊网;2—U形钢筋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保护层内钢筋焊网的竖向连接宜采用附加绑扎钢筋搭6mm250mm200mm(5.2.2。5.2.2(b。基础部位 (b)楼板部位 (c)屋顶部位5.2.2保护层竖向钢筋的连接1—附加绑扎钢筋;2—保护层钢筋焊网;3—基础或结构层;4—楼板;5—屋面板。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保护层的防裂引导缝宜设在主体墙与填充墙的交接部位,且不得影响建筑外观设计;引导缝间距水平方向不宜大于12m且在同一平面15m20mm钢筋焊网保护层厚度;引导缝可切割混凝土后用密封胶或弹性填缝材料填实(图5.2.3。图5.2.3 保护层引导缝1—主体墙;2—填充墙作为外墙的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预留的穿墙孔洞应设置两端带有止水环的金属套管。地下室或±0.000施工一般规定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GB50300GB50666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相关规定。证体系、环境保护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施工前应对从事相关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实际操作培训,并应抽取有代表性的墙板进行样板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消防安全技术规程》GB50720的规定采取可靠的安全防火措施。层同时喷射混凝土等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施工准备施工单位施工前应进行以下技术准备工作:性能指标、施工工艺方法等进行会审;3.0.2配工作。施工单位除应进行常规材料的准备外,还应确定网架板、专用垫块等材料及配件的供应计划。板存放场地,场地应进行平整和硬化、设置有组织的排水措施。网架板的入场及安装网架板应实行工厂化预制生产。普通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定位钢筋在结构层一侧与网架板接触位置应焊接限位卡件(6.3.2。图6.3.2 网架板限位卡件示意1-网架板;2-结构层;3-内置垫块;4-带限位卡件的模板定位钢筋(箱吊。求进行连接固定。穿墙孔洞宜采用加设不燃物套管等措施对隔热板进行密封。6.3.10网架板宜边安装边支设模板,并在具备浇筑条件后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缩短网架板暴露时间。模板施工GB50666执行。木胶合板等大型模板制作。堵。混凝土施工CD施工安全5作。装前应进行试吊。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施工应满足以下消防安全的要求:1应采用彩钢板等不燃物进行覆盖或喷涂防火界面剂;网架板安装开始后,施工操作面严禁电焊等明火作业;网架板的存放场地和施工操作面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规定外,还应遵守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各项要求。质量验收一般规定隔热墙体子分部工程。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网架板、钢筋、模板、混凝土、墙体节能分项工程。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可根据施工方法并入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中验收;墙体节能分项工程并入建筑节能分部的围护系统节能子分部工程中验收。除另有规定外,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收合格的基础上,可以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一并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在进场时或施工中按规定进行见证检验;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机构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在验收前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GB50300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实物检查对进场原材料的检查和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检查、抽样方案执行;对混凝土强度,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程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本规程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资料检查应检查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GB50300GB50204量验收规范》GB504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要求。《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要求。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要求。墙体节能分项工程应与网架板分项工程同时验收;网架板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墙体节能分项工程可不进行实体检测。网架板分项工程主控项目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网架板安装前,应按检验批对其力学性能及隔热层的性能进行复检。检查数量:同规格网架板每5000㎡,且持续供货时间不超过3个月为一个检验批。同规格网架板是指钢筋焊接网和腹筋规格及隔热板材质均相同的网架板。检验方法:力学性能复检应包括钢筋焊接网焊点的拉伸试验和钢筋焊接网与腹筋焊点的抗剪试验。每检验批中各规格钢筋焊接网各取纵、横向拉伸试件1个;腹筋与各规格钢筋焊接网焊点的抗剪试件各1组,每组3个,抗剪试件宜在工厂同条件生产工艺下加工。试件要求及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中相关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拉伸试件的试验结果应不小于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yk。每组抗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应符合下式计算的要求:F≥0.3Afy (7.2.3)式中:F——每组抗剪试件抗剪力试验结果的平均值(N);A——腹筋截面面积(mm2);fy——腹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冷拔低碳钢丝取320N/mm2。隔热板的厚度、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氧指数或燃烧性能应按国家相关标准试验,并满足本规程及设计的相关规定。要求时,应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2N/mm2或具有足够的支撑时方可进行安装。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本规程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网架板上隔热板两侧专用垫块安装应满足本规程相关规定。检查数量:同一检验批内抽检不少于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块。检验方法:观察。一般项目与网架板相邻的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偏差应符合表7.2.7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检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表7.2.7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构件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边缘构件、柱0,+10钢尺检查墙0,+5钢尺检查网架板的表观质量应符合表7.2.8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检网架板数量的10%,且不少于3块。检验方法:观察。表7.2.8网架板的表观质量要求项目要求钢筋焊接网平整,无明显翘曲、变形,最外边钢筋上的焊点不应漏焊、脱焊腹筋腐涂层应均匀、光滑、连续,无目视可分辨的小孔、裂缝、脱皮及其它有害缺陷隔热板无破损、掉角,拼接处粘接牢固注:当采用内置塑料垫块时,其排列应规律、间距均匀,与钢筋焊接网连接牢固、不松动。网架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7.2.9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检网架板数量的10%,且不少于3块。表7.2.9网架板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0和规定尺寸±0.5%的较大值长、高各取3个点钢尺检查±5周边选取6个点游标卡尺检查±0.05任取3处千分尺检查±10和规定尺寸±0.5%的较大值任取3处钢尺检查±0.05任取3处千分尺检查±2周边选取6个点游标卡尺检查±5任取3处钢尺检查网架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7.2.10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表7.2.10 网架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5任取3处2m靠尺、钢尺检查垂直度5任取3处吊线、钢尺检查隔热层距轴线位置4任取3个点钢尺检查隔热板间隙≤20任取3个点钢尺检查距门、窗洞口保护层厚度±5任取3个点钢尺检查工程验收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其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80%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均应合格;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观感质量验收合格;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设计文件;原材料及网架板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工程施工记录;混凝土试件的性能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验收记录;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有关安全、节能、环保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报告;其它必要的文件和记录。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位按有关标准进行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附录A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网架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见表A.0.1。墙体保护层混凝土浇筑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见表A.0.2。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报告见表A.0.3。表A.0.1网架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网架板安装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经理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DBJ15-检查项目质量验收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满足2竖向附加钢筋预留3质量证明文件齐全4编号信息具备5复检报告合格6专用垫块安装合格一般项目1受力钢筋保护层偏差(mm)墙0,+5柱0,+102外观质量合格3网架板尺寸允许偏差(mm)(1)长度、高度±10/±0.5%(2)总厚度±5(3)周边节点尺寸±5(4)焊网钢筋直径±0.05(5)焊网钢筋间距±10/±0.5%(6)腹筋直径±0.05(7)涂层伸出长度±5(8)隔热层厚度±2(9)隔热板位置±54网架板安装允许偏差(mm)(1)表面平整度5(2)垂直度5(3)隔热板位置4(4)隔热板间隙≤20(5)洞口保护层±5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表A.0.2 墙体保护层混凝土浇筑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墙体保护层混凝土浇筑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经理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DBJ15-检查项目质量验收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混凝土工作性测试合格2混凝土强度合格3浇筑时间合格4外观严重缺陷无5养护合格一般项目1外观一般缺陷合格2构件尺寸允许偏差(mm)(1)轴线位置5(2)垂直度层高≤5m8>5m10全高(H)H/1000且≤30(3)厚度±10(4)表面平整度83引导缝设置满足设计要求4穿墙孔洞处理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表A.0.3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报告外墙节能构造检验报告报告编号委托编号检测日期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委托人/联系电话监理单位检测依据施工单位设计隔热材料节能设计单位设计隔热层厚度检验结果检验项目芯样1芯样2芯样3取样部位轴线/层轴线/层轴线/层芯样外观完整/基本完整/破碎完整/基本完整/破碎完整/基本完整/破碎隔热材料种类隔热层厚度mmmmmm平均厚度mm围护结构分层做法1基层;23451基层;23451基层;2345照片编号结论:见证意见:抽样方法符合规定;现场钻芯真实;芯样照片真实;其他见证人:批 准审 核检 验检验单位(印章)报告日期附录B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热工性能B.0.1B.0.1。B.0.1-1(3mm,100/㎡)隔热板厚度(mm)保护层混凝(mm)结构层混凝(mm)墙体总厚度(mm)墙体平均传热系数K(W/m²•K)热惰性指标DEPSXPSEPSXPS3050501301.2661.0441.2951.3551001801.2211.0141.7891.8501602401.1720.9802.3822.4437050501700.6410.5131.5721.7131002200.6300.5052.0662.2071602800.6160.4972.6592.8008050501800.5710.4551.6411.8021002300.5620.4492.1352.2961602900.5510.4422.7292.8899050501900.5140.4091.7101.8911002400.5070.4042.2052.3861603000.4980.3982.7982.97910050502000.4680.3711.7801.9811002500.4620.3672.2742.4751603100.4550.3632.8673.068B.0.1-2(3mm,200/㎡)隔热板厚度(mm)保护层混凝(mm)结构层混凝(mm)墙体总厚度(mm)墙体平均传热系数K(W/m²•K)热惰性指标DEPSXPSEPSXPS3050501301.4021.1651.2671.3201001801.3481.1271.7621.8141602401.2881.0852.3552.4077050501700.7250.5821.5071.6291002200.7100.5722.0022.1241602800.6930.5612.5952.7178050501800.6470.5171.5671.7071002300.6350.5102.0622.2011602900.6210.5012.6552.7949050501900.5840.4651.6271.7841002400.5740.4592.1222.2781603000.5630.4522.7152.87110050502000.5320.4231.6871.8621002500.5240.4182.1822.3561603100.5150.4122.7752.949表B.0.1-3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热工性能(腹筋直径4mm,50个/㎡)隔热板厚度(mm)保护层混凝土厚度(mm)结构层混凝(mm)墙体总厚度(mm)墙体总传热系数K(W/m²•K)热惰性指标DEPSXPSEPSXPS3050501301.2301.0141.3031.3661001801.1880.9851.7981.8601602401.1410.9532.3912.4537050501700.6200.4961.5911.7371002200.6090.4892.0862.2311602800.5970.4812.6792.8248050501800.5520.4401.6631.8301002300.5430.4342.1582.3241602900.5330.4282.7512.9179050501900.4970.3951.7351.9221002400.4900.3902.2302.4171603000.4820.3852.8233.01010050502000.4520.3581.8072.0151002500.4460.3552.3022.5091603100.4390.3502.8953.103表B.0.1-4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热工性能(腹筋直径4mm,100个/㎡)隔热板厚度(mm)保护层混凝土厚度(mm)结构层混凝(mm)墙体总厚度(mm)墙体总传热系数K(W/m²•K)热惰性指标DEPSXPSEPSXPS3050501301.3011.0761.2871.3451001801.2541.0441.7821.8391602401.2021.0082.3752.4327050501700.6620.5311.5541.6891002200.6500.5232.0482.1831602800.6360.5142.6412.7768050501800.5900.4711.6211.7751002300.5800.4652.1152.2691602900.5690.4582.7082.8629050501900.5320.4241.6871.8611002400.5240.4182.1822.3551603000.5150.4122.7752.94810050502000.4840.3851.7541.9471002500.4780.3802.2482.4411603100.4700.3762.8413.034附录C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现场浇筑施工方法特点C.1.1层外围护层脱落、开裂等质量通病。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现场整体现浇工程的施工。工艺原理差超出一定范围,在侧压力作用下隔热板会产生侧向位移。通过在网架板两侧按一定间距浇筑混凝土垫块,并控制两侧混凝土浇筑速度可以确保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达到设计标准。工艺流程(暗柱板安装就位→网架板周边钢筋连接及管线敷设→模板支设→两侧混凝土同时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施工要点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必须熟悉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特点及施工工艺和相关标准。熟悉施工图纸,组织施工图纸的自审、会审和现场签证。准备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配工作。首次参与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人员要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合格。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技术规程学习、施工工艺标准、节点构造处理、现场施工学习等。场地准备工作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施工中,预制网架板混凝土垫块及存放网架板均需要一定面积的施工场地。场地宜设在施工现场,且在吊装设备工作范围之内。场地的面积根据网架板的数量、施工进度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1网架板的提料通过定单形式提前与专业生产厂家沟通生产及供货计划。2网架板的进场顺序存放在干燥平整的场地,搭设临时护架,并且采用斜立式存放。当存放时间较长时应作好防雨、防潮、防风等防护措施。混凝土垫块的制作3土垫块。还可采用专用塑料卡件代替混凝土垫块。材料为了减小垫块的干缩和缩短模具的使用周期,应采用低塌落度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个等级。混凝土应拌和均匀,配比准确,宜随用随拌。模具PVC间应尽量避免误差。模具的数量根据使用周期和完成任务量确定。形状垫块应为圆台形状或圆柱形状,垫块厚度(圆台高度)略小于该侧混凝土层5mm。较厚一侧垫块外表面(圆台上底)50mm~60mm(圆台下底80mm~90mm上底40mm~50mm圆台下底70mm位置及间距800mm50mC.5.3φ5钢筋将两侧垫块连为一体。图C.5.3 网架板混凝土垫块详1—混凝土垫块制作应按施工组织顺序制作网架板的垫块。垫块制作时,宜先制作较厚一侧,将网架板水平放置在场地中,将模具按要求扣放在网架板上,模具的豁口与钢丝相吻合,模具与隔热板接触紧密,混凝土垫块宜分两次填加和捣实。完毕后刮去多余混凝土,使垫块高度和模具高度一致,并将顶面抹平。一侧混凝土垫块预制完成后水平放置硬化,可适当浇水养护。至少两天后方可进行另一侧垫块的制作。另一侧垫块制作完成后硬化亦不少于两天方可开始网架板的安装支模。以上时间可根据施工现场气温及外加剂添加情况进行调整。存放垫块制作完毕后,如果不急于使用,可将网架板按使用顺序斜立或水平码放。码放时应加方木衬垫,注意保护好混凝土垫块,不得出现网架板架空。1网架板安装应根据施工段划分、安装顺序、网架板编号对应施工图轴线位置安装。安装采用塔吊吊装方式进行。在网架板吊装的过程中,采用在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上部结构层一排垫块下穿φ50C.5.4图C.5.4 网架板吊装1—吊环;2—吊索;3—钢架管或木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吊装一般采用逐间封闭式吊装或双间封闭式吊装。根据引测到施工平面的水平和垂直控制线,用墨线放出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及内隔墙的轴线和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暗柱等边缘构件结点线等,并在相应位置标注墙板编号。45如果墙板因开洞口太大导致墙板刚度不够时,应通过夹方木或钢管,挑在水平两块垫块下面增加墙板的平面稳定性。网架板就位墙板就位时,应对准墙板边线,尽量一次就位,以减少撬动。如果就位误差较大,应将墙板重新吊起调整。校正墙板垂直度时,可以采用在墙板底部垫铁楔或木楔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水平螺栓调节。临时固定墙板吊装就位后,采用钢管搭设临时护架,保证墙板的稳定性。临时护架可以采用操作平台法和工具式斜支撑法。无论使用何种支撑方法,护架必须具有自身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刚度、强度。大模板的安装在网架板安装就位后即要进行墙体大模板的支设,其中大模板安装的施工工艺参见《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及相关施工工法内容。而与此相关的工艺标准和工法有区别之处就是模板的密封措施。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与普通剪力墙结构最大的区别就是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要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因此,要求模板的任何一个边角部位都不得留有孔洞和缝隙,以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部返浆;对角支撑,以保证木框的整体刚度和防止角部变形漏浆。在所有模板的拼接缝部位均采用压海绵密封条的措施。水泥砂浆泄漏。后立即进行封堵。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工作性能行浇筑,也不得采用振捣器进行插入式振捣。因此,采用设计强度等级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该自密实混凝土应达到以下工作性能(5:坍落度扩展度2自密实混凝土材料要求胶结材料:水泥42.5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粗骨料:石子石或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细骨料:砂子≥2.6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水:采用洁净的饮用水。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中应掺加Ⅰ、Ⅱ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及少量膨胀剂等掺合料。掺合料使用前应作好试配,尽量使用需水比小的粉煤灰。混凝土浇筑C.5.6加串筒或溜槽,以免产生离析。浇筑时,应及时观测两侧混凝土浆面高差,并应400mm图C.5.6自密性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1—柱;2—梁;↓表示浇筑位置;a~d表示浇筑顺序混凝土的振捣插捣时不得触及网架板的腹筋。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中的混凝土截面较薄,通常室外侧只有50mm。为了防止产生干缩裂缝,应在模板拆除后立即涂刷养护剂或覆盖浇水进行养护,且养护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4小时以上。材料C.6.1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中网架板应满足本规程相关规定。机具C.7.120kg/m2,因此可采用普通塔吊进行吊装施工。劳动力组织C.8.1凝土垫块制作人员和吊装小组。模板工人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确定。安全要求5片吊装。不产生建筑垃圾;用于其浇筑的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必震捣,解决了普通混凝土浇筑噪音扰民问题。质量要求网架板按照本规程相关规定执行;混凝土浇筑质量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附录D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现场喷射施工方法特点D.1.1抗震性能提高;隔热层与建筑同寿命;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适用范围低层建筑网架板墙及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原理顺序、搅拌时间等,使混凝土工作性能达到喷射施工的要求。控制设备指标:通过控制混凝土喷射机的风压、喷注速度来达到混凝土密实的效果。控制施工方法:通过控制混凝土喷射的顺序、角度、距离、时间等达到混凝土粘接牢固、回弹量少、质地均匀、整体密实的要求。工艺流程的临时固定→网架板周边钢筋连接及管线敷设→混凝土的喷射→混凝土的养护施工要点准备工作1熟悉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建筑特点及注塞式稠密流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熟悉施工图纸。首次参与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建筑工程喷射施工的主要技术人员要节点构造处理、现场施工学习等。现场准备根据施工图纸放好轴线、墙边线及各门窗洞口的控制线。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基础及基础圈梁的施工,并在基础圈梁施工时按要求预留与网架板竖向连接的连接钢筋。应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及喷射机的调试检查工作。原材料准备胶凝物: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32.5;粉煤灰等级应在二级以上。1256050于8㎜。2.5。0.8‰~1.0‰。机械准备1)3m3/min,2.4m3/min0.4MPa2010mm。1网架板的提料通过定单形式提前与专业生产厂家沟通生产及供货计划。网架板的进场顺序存放在干燥平整的场地,搭设临时护架,并且采用斜立式存放。当存放时间较长时应作好防雨、防潮、防风、防火的防护措施。1网架板的检验2网架板的安装网架板检验合格后,进行安装就位。安装就位时,尺寸较小的可以采用人工直接安装;尺寸较大的可以采用设备吊装,人工辅助就位。安装就位后,应及时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焊网对网架板进行搭接固定。1为了保证混凝土层的厚度及墙体垂直度,应在网架板安装就位后在保护层安装控制件。控制件可采用方形钢管竖向绑扎在网架板钢筋焊网的外侧,起到冲筋的作用。方管的绑扎必须在焊点处,且不得产生水平方向及墙面外的位移,间距在2米左右。较厚侧可采用固定短钢筋等方式设置喷射厚度标志,其间距宜为1000~1500㎜。2网架板临时固定冲筋完毕后,应根据控制件对网架板进行垂直校正,并采用钢管脚手架对其进行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完毕,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螺栓、锚固钢筋、搭接焊网的安装及绑扎。1钢筋间距较大部位应根据控制线支设边模。和水交替冲洗干净。3)调试混凝土喷注机,测试气压、油压是否满足说明书要求。2混凝土1)原材料:骨料使用前应进行过筛,含泥量大时应进行冲洗。2)配合比:水灰比宜为0.5~0.55、砂率宜为0.45~0.55、胶骨比宜为1:3.5~4.5。配合比应通过试喷结果确定。80~1204)投料顺序:粗、细骨料→水泥→外加剂(搅拌90秒)→水(搅拌120秒)→出料混凝土喷射400喷枪口至墙面距离大于600㎜,快速移动喷射使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1.5m~2.0m3)喷射厚度保护层(一般为40~50㎜)一次性达到设计厚度。结构层(80~100)分两次进行喷射达到设计厚度。第一次喷射25往返两次完成。第二次喷射时,喷枪与墙面垂直,水平移动迅速,喷枪移动速度0.8m/s,达到整体平整的目的。4)喷射轨迹:喷枪移动轨迹可采取水平移动、往复喷射的方式。200喷射前对构造柱分层支模、分层振捣的方式浇筑,并在混凝土终凝后拆除与墙体12h45混凝土刮平及养护混凝土喷射后应在初凝后终凝之前进行刮抹修平,修平不得扰动新鲜混凝土的内部结构。2h14摄氏度时,不宜喷水养护,应采取保水养护。抹灰混凝土终凝后,喷射抗裂砂浆进行找平并压光。抗裂砂浆宜采用聚丙烯等聚合物纤维,掺量为1.0~2.0㎏/m3。质量检查及验收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喷射混凝土的质量验收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GB50204CDCS161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中网架板应满足本规程相关规定。劳动组织D.7.1以每台混凝土喷射机正常工作量为2~4m3/小时计算,需要的各工种人数见表D.7.1。表D.7.1 每台混凝土喷射机需要的工种人数喷射工2人管道辅助工2人抹灰工人4人设备控制2人混凝土原材料供应(现场搅拌)5人合计15人安全及环境保护5对现场的气泵系统采取防护措施。3现场搅拌要做好胶凝物、砂料的临时覆盖工作,防止扬尘。喷枪口不得对人,管道堵塞时,喷枪前方不得站人,且先需要泄压再拆管。施工完毕,应及时对喷射机进行冲洗,防止混凝土结块。经验配合比D.9.1经验配合比按表D.9.1要求。表D.9.1经验配合比 单位:㎏/m3材料水泥砂石粉煤灰硅灰减水剂水用量400820880125253.82205~10SiO285%系高效减水剂。附录E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的制作及强度合格判定标准试块的制作80°,置于墙角。先在模具外试喷,待操作正常后,将喷头移至模具位置,由下而上,逐层向模具内喷射混凝土。7dC10(底面可不切割)100mm2°。采取取芯法时,用芯机钻取φ100mm的芯样,将芯样端面切割并磨平,端面不平整度为每100mm长度不大于0.05mm,垂直度不大于2°。28d标准试块强度合格的判定33315%时,取中间值;3时,该组试块不应该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应按承重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分别进行。当同批试块组数n≥10时,mfcu-λ1sfuc≥0.9fcu,k (F.0.2-1)fcu,min≥λ2fcu,k mfcu——同一验收批喷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N/mm2;fuccu,ks——同一验收批喷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标准差f ——设计的喷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fuccu,kcu,minf ——同一验收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值λ1、λ2E.0.2取用。cu,min表E.0.2合格判定系数试件组数10~1415~24≥25λ11.701.651.6λ20.900.85当同批试块组数n<10时,mfcu≥1.5fcu,k (F.0.2-3)fcu,min≥0.95fcu,k (F.0.2-4)该批混凝土的质量应判定为合格:mfcu≥fcu,k (F.0.2-5)fcu,min≥0.85fcu,k (F.0.2-6)当对喷射混凝土试块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直接从喷射混凝土构件上钻取芯样的方法,对受检构件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现浇混凝土外墙复合隔热技术规程条文说明PAGEPAGE47目次1总则 482术语、符号 493材料 504设计 52一般规定 52保护层设计 52节能设计 53构造措施 54一般规定 54构造要求 546施工 55一般规定 55施工准备 55网架板的入场及安装 56混凝土施工 561总则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建筑体系可集承重、隔热、隔声于一体,具有隔热系统与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相同、耐火极限高、施工速度快、外墙可装饰性强等特2000年由河北省颁布第一个工程建设标准,并首次在工程实践中应用;2002年经建设部鉴定,其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山东、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湖北、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颁布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并在9000余万m2工程中应用。广东省地处我国夏热冬暖地区,每年新建的近亿平米建筑中虽然采取了一定的专项节能措施,但是在节能效果、使用年限、耐火极限及产业化生产方面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进空间。广东地区气候炎热,建筑热工设计的重点在于防热,目前广东省普遍采用加气混凝土等自保温体系,基本可以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但东西向剪力墙的隔热问题却没有成熟的技术解决,而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建筑体系恰好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为规范该类技术在广东地区的应用,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只对新建及既有建筑扩建部分的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进行了规定,改建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可参照本规程的规定执行。2术语、符号本规程所述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或喷抹的墙体,与普通混凝土墙相比,该混凝土墙内部按要求放置了隔热层,且隔热层外侧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要求。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核心连接件是腹筋和沿楼板处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拉结点。腹筋与隔热板两侧的钢筋焊接网通过焊接形成空间桁架,在增加墙体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可有效保证腹筋在运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可靠度。钢筋焊接网架隔热夹心板(网架板)是一种在工厂内预制生产的部品,其中不仅包含了墙体的隔热层、保护层的钢筋焊接网,还可能包含了部分或全部的结构层受力钢筋。鉴于综合性价比和施工便捷的原因,隔热层主要以模塑聚苯乙烯板和挤塑聚苯乙烯板为主。在采用其他材质的板材时,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施工特点进行研究。材料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隔热板两侧有不等厚的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保护层应位于室外侧;现浇混凝土结构层应位于室内侧,并与结构构件相连;混凝土层在施工现场同时浇筑或喷抹完成;隔热板外侧的混凝土层内放置有冷拔低碳钢丝焊接网;保护层混凝土通过与其内部冷拔低碳钢丝焊接网连接的腹筋与主体结构连接;腹筋与隔热板两侧的构造或受力钢筋焊接网焊接成网架;混凝土保护层自重通过自身传递到基础。50mm~60mm有钢筋焊接网,难以实现插入式振捣;而且,为了防止机械振捣对腹筋等拉结件产生破坏,因此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应选择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需外力振捣就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充满模板空间的自密实混凝土。粗1/450mm10mm60mm15mm。自密实混凝土是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其硬化后的强度、弹性模量、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等其他性能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的要求。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内的钢筋分为施工现场绑扎钢筋和钢筋焊接网两种。现场绑扎钢筋的所有性能要求均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GB50011内容。钢筋焊接网根据在结构中所起作用,分为结构层焊接钢筋网和保护层焊接钢筋网。结构层钢筋焊接网的技术要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保护层钢筋焊接网主要是用于保护层的钢筋焊网和结构层中的锚固焊接网,为了有效控制保护层混凝土的收缩和形成空间桁架,钢筋最大间距进行了控制,材质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腹筋屈服强度的提高,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内钢筋骨架刚度增大,腹筋所起的作用也增大。腹筋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钢筋间距加密比直径加大引起的作用要明显一些。因此,控制腹筋的直径、数量、配筋率是保证复合混凝土墙两片混凝土层协同工作的基本条件。隔热板内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长期有冷凝水的存在,穿过隔热板的腹筋应进行耐久性处理。由于冷拔低碳钢丝镀锌层在调直过程中会受到损伤,故应在其外侧进行二次防腐处理。防腐涂层的做法为第一层(内层)金属镀层为锌,第二层(外层)非金属层可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氨酯,各层质量或厚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 腹筋表面防腐涂层质量及厚度项 目镀锌层平均质量(g/m2)涂塑层厚度(mm)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要 求>90>0.15>0.076试验方法GB/T1839GB/T4956混凝土复合隔热墙体的隔热板应该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易产生较大的位移或挤压变形,而且对其憎水性、吸水率也应严格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