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了解创作背景;抓住诗眼,体会思想情感变化;分析文中“比兴”手法的用法;体会作者在门阀制度下对命运不公的愁苦心情。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东海,久居建康(今南京),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xū]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诗、赋、骈文都有名篇,长于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文人。其诗反映出庶族地主对当时士族专权政治现状的不满。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乐府《拟行路难》十八首较有名,著有《鲍参军集》。与北周庾信并称“南照北信”,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魏晋南北朝的文人社会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这些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钟嵘《诗品》拟:摹仿,仿照行路难,乐府旧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多言“仕路艰难及离别伤感之意”。鲍照《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解题初读本诗,把握节奏初读本诗,把握节奏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作者“愁”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表达“愁”的?

拟行路难

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愁命酒歌整体感知这两句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作用?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兴手法。②诗人以“水”起兴。“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用平地上的水向不同的方向流淌,比喻人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抨击了不合理的门阀制度。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句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的方向流淌。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①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②作者用反问句“安能行叹复坐愁”自我宽慰,表现了他面对因门阀不同而不能受到重用的人生态度:不哀叹,不忧愁。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讽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句意:人生也自有命数,怎么能走着坐着都叹息发愁呢!怎么理解诗句中的“断绝”?打断的只是歌唱嘛?一语双关,“断绝”既指表面上作者因饮酒无法歌唱《行路难》,也指作者已然醒悟,一味的哀叹命运,抱怨眼前“行路难”的处境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远不如“举杯”更能慰藉作者内心,浇灭作者愁绪。表达作者对现实境遇无能为力的苦闷,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喝点酒来自我宽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用反问的手法,吐出真情。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无奈和抗争不平,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句意:人心又不是草木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只是忍气吞声、想说不敢说啊!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前句“岂无感”——激昂,后句“不敢言”——痛苦深沉。前面越是激昂,后面“不敢言”,痛苦越显深沉。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无奈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句意:人心又不是草木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只是忍气吞声、想说不敢说啊!全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断绝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愁泻水兴愁行叹坐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命知命认命抗命认命吞声咽愁→→→→→课堂小结对比阅读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把本诗与李白的《行路难》进行比较鉴赏。对比阅读

鲍照《拟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感情诗人形象

时代语言风格

深受乐府影响,语言清新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愁愁,失意怀才不遇,悲怆苦闷满腹愁绪,但潇洒自如,乐观积极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让人充满希望小结:作者情感由“屈从”到“不平”再到“认命”到“借酒浇愁,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与徘徊无奈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情境默写】(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