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手册_第1页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手册_第2页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手册_第3页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手册_第4页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手册

1总则

1.0.1为加强和规范村镇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安全

供水和经济运行,制定本手册。

1.0.2本手册适用于设计供水规模100m3/d以上(含)的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其他规模的村镇供水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本手册引用的法规及标准主要有: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SL689)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

《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

《次氯酸钠发生器》(GB1217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化学法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GB/T206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臭氧发生器》(HJ/T264)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法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

(HJ/T27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

《村镇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技术规程》(T/CECS493)

《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导则》

《XX省村镇供水条例》

《XX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XX省村镇供水水质管理暂行办法》

《XX省村镇供水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导则》

《XX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1.0.4村镇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渗渠infiItrationgaIIery

壁上开孔,集取浅层地下水或地表水体渗透水的水平管渠。

2.0.2泉室springchamber

集取泉水的构筑物。

2.0.3混凝coaguIation

通过混合、絮凝,使水中胶体以及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

2.0.4沉淀sedimentation

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2.0.5澄清clarification

通过与高浓度泥渣层的接触而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2.0.6气浮airfloatation

运用絮凝和浮选原理使水中杂质分离上浮而被去除的过程O

2.0.7过滤fiItration

水流通过粒状材料或多孔介质以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2.0.8消毒disinfection

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过

程。

2.0.9预处理pre-treatment

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前所设置的处理工序。

2.0.10膨月长率percentageofbed-expansion

滤料层在反冲洗时的膨胀程度,以滤料层厚度的百分比表

o

2.0.11冲洗强度washrate

单位时间内单位滤料面积的冲洗水量,以L/(s,m2)为单

位。

2.0.12空床接触时间emptybedcontacttime(EBCT)

在没有填装滤料的情况下,单位水量通过滤床所占空间需

要的时间,一■般以min表示。

2.0.13冲洗周期washingperiod

滤池冲洗完成后,从开始运行到再次冲洗的间隔时间。

2.0.14反渗透reverseosmosis(RO)

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

过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的过程。

2.0.15电渗析eIectrodiaIysis

在外加直流电场的的作用下,利用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

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一部分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而迁移到

另一部分水中,从而使一部分水淡化而另一部分水浓缩的过程。

2.0.16再生regeneration

离子交换剂或滤料失效后,用再生剂使其恢复到原型态交

换能力的工艺过程。

2.0.17混凝剂coaguIant

为使胶体失去稳定性和脱稳胶体相互聚集所投加的药剂。

2.0.18脱盐率rateofdesaIination

在采用化学或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阴、阳离子过程中,去

除的量占原有量的百分数。

2.0.19一1体化净水装置integratedwaterpurifier

将絮凝、沉淀(澄清)、过滤等水处理工艺组合在一起的净

水装置。

3基本规定

3.0.1村镇供水工程应明晰产权,确定工程管护主体和管

理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

3.0.2村镇供水工程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其中

集中式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表3.0.2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分类

3.0.3供水单位应根据相关要求取得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

可证,制水等岗位从业人员应具有健康合格证,并定期健康体

检。

3.0.4供水单位供应的生活饮用水,其水质、水量、水压

等指标应分别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及《室

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3.0.5村镇供水工程的卫生管理应符合《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卫生学评价技术细则》(全爱卫办发〔2008〕4号)和《生活

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卫监发〔2001〕161号)的

规定。

3.0.6供水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

制、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

3.0.7直接从事制水、水质检验和管网维护等岗位从业人

员应具有健康合格证,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传染疾病

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均不得直接从事

供水生产和运行管理工作。

3.0.8供水单位的各类技术、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

专业知识的岗前培训,持资格证上岗。

3.0.9供水单位应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检修和大修三

级维护检修制度。

3.0.10村镇供水中与水直接接触的材料、药剂、设备、

产品等,均应具有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

证及检验报告;采购、储存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使用说明

书的要求,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3.0.11供水单位应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

听取用水户意见,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3.0.12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应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主

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应落

实运行管理责任,并将以上“三个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公示。

3.0.13各县(市、区)应建立健全并完善县级农村饮水

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

4生产管理

4.1水源管理

4.1.1水源保护

1I〜川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源应依法划定饮用

水源保护区,设立保护区地理界标及围栏等设施,保护区内禁

止设置排污口。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

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I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

水源应划定水源保护范围,设立水源保护标志并采取保护措施,

水源保护范围内禁止设置排污口。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应

明确水源保护范围,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供水单位应根据划定的水源保护区或水源保护范围,定

期巡查,及时并妥善处理影响水源安全的问题。

3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放养畜禽、

停靠船只、洗涤、游泳、旅游或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2)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禁止工业废水

和生活污水排放、网箱养殖,严格限制上游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沿岸50nl的防护范围内,禁止有产生污染的活动。

3)感潮河段水源地,保护区上游侧范围不得小于1000m,

下游侧范围应视具体河段水流状况确定。

4)以水库和湖泊为供水水源时,应根据水库、湖泊规模

及供水功能,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及其沿岸划为

保护区范围。

5)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输水渠道,应严防污染、破坏,

减少水量损失,原则上应加盖密封,防人为投毒或杂物进入。

4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应根据

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开

采量和污染源分布等情况划定;单井保护半径不小于井的影响

半径,且不小于HJ/T338规定的上限值。

2)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畜禽饲养场和

垃圾处理场,禁止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难降解

或剧毒农药,禁止修建渗水厕所和污废水渗水坑、堆放废渣或

垃圾、粪便或铺设污水管(渠)道,不得从事农牧业活动或破

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3)雨季应及时疏导地表积水,防止积水入渗或漫流到水

源井内。

4)易受地表水影响的渗渠、大口井、辐射井等取水设施,

其水源卫生防护应符合本条中第3点的要求。

5供水单位如发现在水源保护区内有违规进行生产、建设

活动等行为时,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采取处理措施。

4.1.2水源管理

1供水单位应巡查、记录(水源水量)?的变化情况,发

现水量不足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告知用

水户,必要时,应及时采取应急供水措施。

2地表水源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日观察取水口附近的水位,汛期应适当增加观测次

数。

2)每日记录总取水量,有条件时应每日定时记录取水流

量。

3)汛期应及时了解和掌握上游来水情况,包括水文、水

质、含砂量变化情况和洪水来量。

4)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查清原因,妥善处理。

5)I〜III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取水保证率不应低于

95%,并设置有备用水源。IV〜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取水保

证率不应低于90%。

3地下水源的水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日记录水源井的取水量,定期观测水源井的静水位

和动水位。通过观测分析,掌握水源井出水量的变化趋势,确

定防止水量枯竭的措施。

2)水源井实际取水量应小于该井的涌水量。

4.2取水管理

4.2.1取水许可。供水单位应按要求取得取水许可证,并

在供水工程适当位置张贴。

4.2.2地下水源的水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时记录水源井的取水量,定期观测水源井的静水位和

动水位。分析水源井出水量的变化趋势,向主管部门提出防止

地下水超采的措施和建议。

2水源井实际取水量不宜大于设计开采量。

4.2.3水源井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持井内外良好的卫生环境,防止水质污染。

2水源井停用时,应定期进行维护性抽水。

3每半年至少量测1次井深。

4出水量减少或出水中含沙量明显增加时,应查明原因并

及时维修。

5每次维修后,应对水井进行消毒。

6水源井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时,应按GB/T50625或GB

50296的规定修复:

1)因滤水管、辐射管堵塞等,单井流量比上一次洗井后

的流量减少了30%以上。

2)管井淤积达5m以上。

3)井管、过滤器或辐射管损坏,井内大量涌砂。

7水源井报废条件、审批程序、报废处理方法和要求,应

符合GB/T50625或GB50296的规定。

4.2.4渗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期观测、记录渗渠检查井或观测孔的水位、出水量。

2渗渠运行初期,每隔5d观测、记录渗渠检查井或观测

孔的水位、河水水位和取水水泵的出水量,在降雨前后应适当

增加观测次数。

3渗渠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及时清理渗渠集水管、检查井、集水井内淤积的泥砂。

2)汛期应防止渗渠冲刷或淤积。

3)渗渠产水量减少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4)对于易淤积的河道,应及时清除河床上的淤积层。

4.2.5泉室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期观测泉室水位,水位应在限定区间内运行。

2经常检查泉室顶盖的封闭状况,防止泉水遭受污染。

3泉室的通气管、溢流管、排水管和人孔应有防止水质污

染的防护措施。

4应保持泉室周边排水畅通,防止地表径流入室。

5泉室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期对水尺或水位计进行检查;每年检修1次。

2)定期检查泉水收集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生堵塞应及时

疏通。

3)定期检查泉室室壁、室底的密封状况,如有渗漏应及

时处理。

4)定期启闭阀门,每年检修保养阀门1次。

5)定期检查各种管道有无渗漏、损坏或堵塞现象,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

6)每年对泉室放空、清洗和消毒不少于1次。

4.2.6地表水源的取水口水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时观察取水口附近的水位是否符合设计情况。汛期应

及时获取天气预报,掌握上游来水情况,包括水质、含沙量和

洪水来量,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2定时记录取水流量,分析计算取水量。

3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查清原因,妥善处理。

4.2.7地表水取水设施的防汛,应符合下列要求:

1汛前对取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汛期加强对取水设施及其附近堤防、岸坡的巡查,发现

险情及时处理。

3汛后对取水设施的防汛效果进行检查总结,提出除险加

固意见。

4.2.8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自流引水管(渠)进水口段应

定期进行清淤冲洗;虹吸管运行时应防止漏气,发现问题应及

时维修。

4.2.9寒冷地区,在冰冻期间地表水取水口应有防冻措施,

流冰期应有防冰凌措施。

4.2.10固定式取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格栅应定时检查,汛期还应增加检查次数。格栅前后的

水位差超过0.3m时,应及时清除格栅污物。发现格栅栅条与格

网有松动、变形、脱落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2检查丝杆、齿轮等传动部件、阀门的运行状况,按规定

加注润滑油脂,调节阀门填料,并擦拭干净。

3检查水位计是否正常。

4集水井泥砂应及时清除。

5格栅、格网、阀门及其附属设备每季度检查1次;长期

开或关的阀门每季度启闭1次,并进行保养。

6取水设施的构件、格栅、格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等每

年检修1次,并清除垃圾、修补易损构件,对金属结构进行除

锈防腐处理。

7取水口河床深度每年至少锤测1次,做好记录,若有淤

积应及时进行疏浚。

4.2.11移动式取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安全防护和航道警示装置。

2经常检查泵船锚固设备、缆车制动装置及牵引钢缆的完

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坡道基础沉陷、轨道梁变形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定期检查和维护缆车取水轨道、输水管及法兰接头。

5每年对泵车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6每2年对泵船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4.2.12固定式、移动式取水设施及其附属设备应每3〜5

年大修理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重要部件进行修复或更

换;大修理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3净水管理

4.3.1一般规定

1净水构筑物或净水装置应按设计参数和水质情况运行,

运行水位或水压和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净水构筑物运行时,应及时查看沉淀池及滤池(或净水

装置)出水浑浊度,不满足要求时,应查明原因,采取适宜处

理措施。

3新建供水工程投产前或既有供水设备设施修复改造后,

应进行冲洗、消毒,供水水质指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供水。

4水厂生产区和单独设立的生产构(建)筑物,其安全卫

生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净水构筑物上的主要通道应设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

低于1.1m。

2)防护范围不小于30m,并有明显标志。

3)防护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应设置生活居住

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应堆放垃圾、粪便和

废渣等废弃物;有条件时应进行绿化美化。

4)各类生产构(建)筑物和设备应保持清洁。每年应对

调节构筑物进行1次消毒清洗。

4.3.2各净水构筑物(或净水装置)及其附件的运行维护,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日检查各净水构筑物、阀门、机械设备、传动部件、

仪器仪表的运行状况,做好设备、环境的清洁和传动部件的润

滑保养。

2阀门、机械设备、传动部件、电气装置、计量仪表等,

每月检修1次;每1〜2年解体检修1次,更换易损部件。

3每年对金属设备及部件防锈涂漆1次。

4定期检测构(建)筑物的冻涨、沉降和裂缝等情况,发

现异常时应妥善处理。

5寒冷地区,在冰冻期间净水构筑物(或净水装置)及其

附件应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6过滤设施,每季度应测量1次砂层厚度;减少10%以上

时,应及时补砂。

7滤池、机械设备5年内应至少大修理1次。

4.3.3混凝剂、助凝剂等药剂投加设施的运行维护,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按规定的浓度用清水配置药剂溶液;根据原水水质和流

量确定加药量,原水水质和流量变化较大时,及时调整加药量;

采用计量投加方式,保证药剂与水快速均匀混合。

2每日检查投药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储存、配制和传输设

备是否有堵塞、泄漏现象。

3每半年检修投药设施或设备1次,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4每5年对药剂仓库进行大修和防腐处理。

4.3.4混合设施每半年检查1次,每年检修1次,及时处

理存在的问题。

4.3.5絮凝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经常巡查观测絮凝池絮凝效果,及时调整加药量,保证

絮体密实而均匀。

2定期监测积泥情况,及时排除絮凝池的积泥。

3每年检查隔板、网格1次。

4.3.6沉淀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运行水位,防止沉淀池出水淹没出水槽的情况发生。

2根据原水浑浊度实时调整排泥周期。

3出水浑浊度应控制在5NTU以下。

4启用或停运时,操作宜缓慢进行。

5平流沉淀池,每年人工清洗1〜2次;斜管沉淀池,每

3〜6月人工清洗1次。

6平流沉淀池,每年排空检修1次;斜管沉淀池,每半年

排空检修1次。

4.3.7澄清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连续运行。

2原水浑浊度偏低时,在投药的同时可投加黄泥。

3初始运行水量为正常水量的50%〜70%,投药量为正常

运行投药量的1〜3倍;增加水量应间歇进行,间隔时间不少于

30min,每次增加水量应为正常水量的10%〜15%;搅拌强度和

回流提升量应逐步增加到正常值。

4短时间停运后重新运行时,应先开启底阀排除积泥;适

当增加投药量,进水量控制在正常水量的70%,待出水水质正

常后逐步增加到正常水量,同时减少投药量至正常投加量。

5机械搅拌澄清池在正常运行期间,至少每2h测定1次

第二絮凝室泥浆沉降比值,使沉降比值控制在10%〜15%,当第

二絮凝室内泥浆沉降比达到20%时,应及时排泥;水力循环澄

清池正常运行时,水量应稳定在设计范围内,保持喉管下部喇

叭口处的真空度,保证适量泥渣回流。

6出口浑浊度宜控制在5NTU以下。

7每年放空清泥、疏通管道1次;变速箱每年解体清洗、

更换润滑油1次,每年检修传动部件1次;搅拌设备、刮泥机

械等易损部件,每3〜5年大修理1次;加装斜管(板)时,每

3〜6月清洗1次,每3〜5年大修理1次。

4.3.8普通快滤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冲洗前,当水位降至距砂层20cm时,应及时关闭出水

阀,缓慢开启冲洗阀。

2冲洗时,排水槽、排水管道应畅通,不应有壅水现象。

3初次运行或冲洗后上水时,池中的水位不应低于排水槽,

严禁暴露砂层;运行中,滤床的淹没水深不得小于1.5m。

4滤后水浑浊度应小于1NTUo

5新装滤料应在含氯量30mg/L以上的水中浸泡24h消毒,

用清水冲洗,并经检验滤后水质合格后使用。

6滤池停运7d以上,应将滤池水放空,恢复运行时应进

行反冲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4.3.9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初次运行或检修后,应排除滤池中的空气。

2初次反冲洗前,应将冲洗强度调整器调整到虹吸下降管

直径1/4开启度,进行反冲洗,随后逐次放大开启度,直至规

定的冲洗强度为止。

3定期检查滤料层是否平整或结泥球、板结等,及时处理

相关问题。

4滤后水浑浊度大于1NTU时,应进行强制反冲洗。

4.3.10生物慢滤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水浑浊度不宜大于20NTUo

2宜24h连续运行;控制滤速不应超过0.3m/h。

3初期滤料应半负荷、低滤速运行,15d后可逐渐增大到

设计值。

4定时观测水质、水位和出水流量,适时调整阀门开启度。

5当滤料板结堵塞影响设计出水量时,应对表层滤料进行

人工清洗。

6每隔5年,应对滤料和承托层全部翻洗或更换1次。

4.3.11超滤膜装置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期对预处理设备进行排泥和清洗,排泥和清洗周期不

宜大于3d。

2每日检测出水浑浊度、流量和跨膜压差,异常时应进行

化学清洗。

3每日检查电磁阀的工作情况,确保自动反冲洗和正冲洗

正常。

4.3.12颗粒活性炭滤池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冲洗水宜采用活性炭滤后水。

2冲洗时的滤料膨胀率及运行时滤床上部的淹没水深应符

合设计要求。

3空床接触时间宜为10min以上。

4出现水头损失达到1.0〜1.5m、滤后水浑浊度大于标准

规定限值、冲洗周期大于5〜7d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冲洗。冲

洗前,将水位降至距滤料表层20cm,关闭出水阀。

5初用或冲洗后进水时,池中的水位不得低于排水槽,不

得将滤料暴露在空气中。

6当颗粒活性炭吸附池出水水质超过设计指标时,或颗粒

活性炭的碘值指标小于600mg/g、亚甲蓝值小于85mg/g时,应

更新池中的颗粒活性炭。

4.3.13一体化净水装置的运行维护,应参照同类净水构

筑物确定,并每日查看是否有漏水,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每

年对防腐层进行检查修补。

4.3.14除铁、除镒装置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运行一个设计周期或出水水质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对

滤料进行反冲洗。

2每年对滤料进行翻砂整理1次;有氧化水箱时,至少每

半年清洗1次;每5年应对除铁、除镒装置进行大修理1次。

4.3.15吸附法除氟、除硅装置和离子交换法除硬度处理

装置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水浑浊度应小于1NTUo

2定期检测出水中的氟、种含量或总硬度含量,大于标准

规定限值时,应对吸附滤料或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处理。

4.3.16反渗透膜或纳滤膜除盐、除氟、除碑和除硝酸盐

等处理装置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期观察并记录膜装置的压力、温度、流量和电导率等

运行参数。

2短期停运时,每日至少通水2h。停机72h以上时,应

根据有关要求对膜系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定期检查与更换预处理设施,确保反渗透装置的进水水

质达到设计要求。

4出现总压差比运行初期增加0.15〜0.20MPa、脱盐率比

上次清洗后下降了3%以上、产水量比上次清洗后下降了10%以

上情况之一时,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化学清洗。

5膜元件因堵塞、老化、损坏或超过使用年限,经清洗或

修复仍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应进行更换,更换时宜采用相同型

号或性能参数的膜元件。

4.3.17饮用水消毒设施及消毒间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应按时记录各种药剂的用量、配制浓度、投加量及处理

水量。

2消毒剂的固定储备量宜按15〜30d的最大用量确定。

3按操作规程要求巡查消毒设备与管道的接口、阀门等渗

漏情况,及时更换易损部件,每半年维护保养1次。

4消毒剂投加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出厂水水泵和管网末梢

水的消毒剂余量综合确定。

4.3.18采用次氯酸钠、液氯、漂白粉等氯消毒方法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时,应定期测定产出物有效氯

浓度,作为调节加注量的依据。

2采用液氯等消毒时,应符合GB50013的规定。

3采用漂白粉消毒时,应配置成1%〜2%的溶液后投加。

4.3.19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原料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硫酸等严禁相互接触,

应分类贮存。

2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料需要人工配制或稀释时,应按产

品使用说明要求操作,同时操作人员应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二氧化氯发生器长期不用时,应彻底排空,清洗原料桶、

计量泵和反应器后存放。

4.3.20采用臭氧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电晕法发生器时,定期维护空气过滤器,更换分子

筛,将溶解罐的尾气排到室外;采用电解法臭氧发生器时,应

及时添加纯净水。

2经常察看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指示灯、电压、电流,

管路是否堵塞,以及室内、尾气管和溶解罐内的臭氧气味等。

当发现溶解罐内无任何臭氧气味或室内有明显的臭氧气味时,

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3.21采用紫外线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日查看灯管指示灯,发现不亮时,应及时检查灯管或

整流器。

2选用有自动除垢的装置时,应每周手动检查1次其工

作状态。无自动除垢装置时,灯管运行500h左右,全面清洗

1次。

3选用有光强检测仪的装置时,当光强衰竭到50%以下时,

应及时更换灯管。无光强检测仪时,灯管每运行1000—2000h,

检测1次光强。

4.4输配水管理

4.4.1输配水管道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水单位应建立完整的供水管网档案资料,绘制输配水

管网平面布置图,并在图上标注管网信息,宜逐步建立供水管

网管理信息系统。

2输配水管道通水前,应先检查空气阀、减压阀等是否正

常,处理存在的隐患。

3供水单位应制定完善的输配水管道巡查方案,包括巡查

范围、路线、频次、重点、组织措施等内容。

4输配水管道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落实巡查制度,按照巡查方案组织管线巡查,发

现压、埋、占等问题应及时处理。

2)管道出现故障,应判别情况,拟定方案,组织检修,

尽快恢复供水。

3)输配水管道的运行压力不应超过管道的设计供水压力。

4)定期测读配水管网中的测压点压力,测流点流量,每

月至少2次。管道压力或流量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管道中的水流在输送过程中不应受到环境水体的污染,

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6)管道及其附件更换或修复后,应冲洗、消毒,水质合

格后方可恢复通水。

7)管道的泄水阀应半年排除淤泥并冲洗一次;管网末梢

的泄水阀应定期排水冲洗,每月至少开启1次。

4.4.2输配水管道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时巡查管道有无漏水、腐蚀、地面塌陷、人为损坏等

现象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定期对管道漏水进行检测,发现漏水应及时修复。

3每年对金属管道的外露部分进行防腐处理。

4管道附属设施的检查、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支管上的闸阀每年维护和启闭不少于1次;经常

浸泡在水中的闸阀,每年至少维护和启闭2次。

2)每月至少对空气阀检查维护1次,及时更换易损部件;

每2年对空气阀解体清洗、维修1次。

3)每年对泄水阀、止回阀维护1次。

4)定期清理阀门井,修复、配齐或更换井盖、井座、井

圈及踏步。

5)定期检查支墩、镇墩,发现异常沉降、位移时,应查

找原因,及时加固修复。

4.4.3清水池和高位水池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操作运行规程要求观测水池水位;水位应在设计水位

区间内运行。

2检查人孔、通气孔和溢流管是否保持完好,并应用防护

网封闭。

3池顶及周围不得堆放可能造成池内水质污染的物品和杂

物;池顶覆土绿化时,严禁使用肥料和农药,并应保持排水顺

畅。

4汛期应经常检查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四周排水是否通畅,

发现存在污染池内水质风险情况,及时处理。

4.4.4清水池和高位水池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半年至少清洗水池1次。

2在水池运行前、清洗后,应进行消毒,经检验合格后方

可使用。

3每月对阀门检修1次,每季度对长期开或关的阀门操作

1次,水位计或水尺检修1次。

4电传水位计检修应根据相关规定的校验周期进行;机械

传动水位计宜每年校对和检修1次。

5高位水池的防雷接地装置应每年检查1次,并检测接地

电阻。

6每年对池内壁、池底、池顶、通气孔、伸缩缝和各种管

件检修1次,并检修阀门,对金属结构进行防腐除锈处理。

4.4.5清水池和高位水池的大修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3年对池底、池顶、池壁、伸缩缝和各种管件进行全

面检查修理,更换易损部件。

2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大修理后,应进行满水试验。

4.4.6水塔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限定水位区间内运行。

2经常检查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水管有无漏水、

损坏或堵塞以及塔身有无裂缝现象。

3水塔周围保持环境卫生良好。

4.4.7水塔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年清洗水箱1次。

2在清洗水箱后、恢复运行前,进行消毒处理。

3每月对水塔各种阀门和管道接头检修1次;经常开或关

的阀门,每月润滑保养1次;每月检修水位计或水尺1次。

4防雷接地装置检查和接地电阻检测,应符合本手册第

5.4条的规定。

5汛期应保持水塔周围排水畅通,防止雨水冲刷水塔基础。

6定期观测水塔基础的稳定。必要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7寒冷地区,入冬前应对水箱、管道等进行检查和维修,

使其保温性能良好。

8每1〜2年对水塔建筑物以及管道、扶梯、平台、栏杆、

照明等设施检修1次。

5设备管理

5.1一般要求

5.1.1供水设备运行与日常保养应由运行值班人员负责,

经常进行观测、记录及设备的保养和除尘。

5.1.2供水设备定期维护应由维修人员负责,每年进行

I―2次专业性的检查、清扫、维修、测试。

5.1.3供水设备大修理应由专业检修人员负责,大修理周

期应根据有关标准、使用说明书及实际运行状况综合确定。

5.1.4机电设备应保持运转正常、平稳、无异常噪声;设

备及附属装置完好无损;阀门启闭灵活,密封良好,无漏水、

漏油、漏气现象;电机及电气系统齐全,启动装置灵活,保护

装置可靠,接地符合要求。

5.1.5裸露在室外的金属设备及附属装置应定期除锈涂漆,

无腐蚀,基础牢固。

5.1.6应做好设备的防冻、防腐、防盗等措施。

5.1.7机电、仪表和监控设备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易损零配

件。

5.1.8I〜I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应设置备用电源。

5.1.9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应对现有设备按相关要求

进行管理。

5.2水泵机组

5.2.1泵站运行维护应明确责任人,制定运行维护制度,

并符合GB30948的有关规定。

5.2.2机组运行时应无异常噪声或振动,各运行参数应正

常。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5.2.3泵房内,除止回阀外,其他各类控制阀,应均匀缓

慢开启或关闭。

5.2.4电机吸风口、联轴器、电缆头等危险部位应安装人

身安全防护设施。

5.2.5机组启动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排除

故障,不可强行启动。

5.2.6发生突然断电或设备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作

好相关处置。

5.2.7环境温度低于0℃、水泵机组不工作时,应关闭阀

门,将水泵、管道及其附件内的存水排净。

5.2.8离心泵及电机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泵应在泵体充满水、出水阀门关闭的状态下启动,达

到正常转速后2〜3min内打开出水阀门。

2机组运行时,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35℃,最

高温度不宜超过75℃;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宜超过70℃。

3停机时应先关闭出水阀门。

5.2.9潜水泵及电机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潜水泵前,应确保泵出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2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允许偏差为±10%。

3潜水泵两次启动应间隔5min以上。

4定期检查电机下盖是否有裂纹,橡胶密封环是否损坏或

失效,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5潜水泵提放时,应确保电缆不受力。运行中应确保电缆

不被吸入泵内。

6潜水泵应直立浸入水中,不得倒卧使用。

7潜水泵最大、最小浸入水中深度及含沙量应符合潜水泵

运行参数要求。

8潜水泵应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5.3电气设备

5.3.1电气设备的操作、运行维护应符合DL408、DL409

的规定。

5.3.2应定期检查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5.3.3高压真空开关分闸时,应由两人以上确认,开关的

分、合闸位置指示牌是否与实际位置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

分闸。

5.3.4应保持配电装置区域内的整洁和通风,定期清除积

尘或污垢。

5.3.5电气设备每年应检查、清扫、维修和测试1次;继

电保护装置应每年校验1次,在环境潮湿或湿度较高的季节应

根据需要增加巡检次数。

5.3.6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完好,接地线完好测试每年不应

少于2次;出现故障时,应立即进行维护检修。

5.3.7应保持各控制件、转换开关动作灵活、可靠,接触

良好。

5.3.8电气安全用具的检查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缘手套、绝缘靴每半年进行电气试验1次。

2高压测电笔、绝缘毯、绝缘棒、接地棒每年进行电气试

验1次。

3电气安全用具定点放置。

5.3.9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应符合DL/T572

的规定。

5.3.10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应符合DL/T596的规定。

5.4防雷保护装置

5.4.1防雷保护装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雷器外绝缘及金属法兰应清洁完好,无裂纹及放电痕

迹。

2避雷器引线连接螺栓及结合处应严密无裂缝;接地线不

应锈蚀或断裂,与接地网连接可靠。

3避雷器5m范围内不得搭设临时建筑物。

4避雷针本体不得有断裂、锈蚀或倾斜现象,接地引下线

及其保护管应完好无损。

5避雷保护装置的架构上不应装设未采取保护措施的通信

线、广播线或低压照明线。

5.4.2防雷保护装置出现异常音响、放电以及有接触不良、

烧痕、裂纹等现象时,应查明原因,进行更换或妥善处理。

5.4.3过电压保护装置检查清扫周期应与供配电装置或电

力线路的检查清扫同步进行。

5.4.4变配电间的接地网、各防雷装置的接地引下线、独

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每年检查1次;设备间电气设备的接地

线及中性线每年至少检查2次。

5.4.5接地装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脱落、砸伤、碰断及腐蚀

现象。

2接地线截面、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接地体被扰动露出地面,应及时进行恢复维修,其周围

不得堆放腐蚀性的物质,对装设在腐蚀环境的接地装置,应加

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5仪器仪表

5.5.1仪器仪表的日常保养和运行维护,应由持有有效证

件或经过专业培训的计量人员或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按相关

标准和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拆装。

5.5.2仪器仪表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持各部件完整、清洁无锈蚀,玻璃透明,表盘标尺

刻度清晰,铭牌、标记和铅封完好。

2应定期更换干燥剂,保证电气线路元件完好无腐蚀。

3仪器仪表周围环境应清洁、无积水。

5.5.3计量装置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行时应检查其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

维修或更换。

2智能仪表,应定期检查接地线、传导电缆、连接导线等

是否完好有效。

3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期清洗检查仪表;检查电池是否完

好,自动充、断电系统是否有效。

4插入式涡轮流量计,应根据水质状况每季度或每半年将

涡轮头检查修理。

5超声波流量计,每年检查探头、管道与连接处的锈蚀情

况,并妥善处理;安装时测量波形信号是否正常。

6电磁流量计,每季度检查转换器的零点漂移情况,零点

漂移时,应查明原因并修复正常。

5.5.4仪器仪表的检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相关标准和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发

现损坏或计量不准时应立即送检或更换。

2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仪表,应在检定周期内送往法定计

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

3自行检定的仪器仪表,应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

后方可进行检定。

6水质管理

6.1一般要求

6.1.1供水单位应根据供水规模及具体情况建立适宜的水

质检测制度。

6.1.2村镇供水工程应根据有关要求接受卫生部门监督检

查。

6.1.3水质检测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并应及时归档、

统一管理,并按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上报。

6.1.4水质检测人员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6.2检测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

6.2.1各县(市、区)可依托规模较大水厂化验室组建或

者依托卫生、环保、水利、城市供水等部门现有的水质检测、

监测机构合作共建等方式建设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对集中式和

分散式供水工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测,

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6.2.2I〜川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应根据供水规模及具

体情况配备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

梢水进行水质检测,不能检测的水质指标项目应委托具有CMA

资质或相应检验能力的单位检验。

6.2.3IV、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应安排专人负责水质

检测工作。

6.2.4当检测结果超出水质指标限值时,宜立即复测,增

加检测频率。水质检测结果连续超标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

取措施解决,应启动供水应急预案。

6.3水质标准

6.3.1地下水水源水质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的规定,地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的规定。当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优先考虑

寻找合适水源替代,或采用相应的净化处理措施。

6.3.2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6.4水质检测项目和频率

6.4.1I〜III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检测项目及频率

应根据原水水质、净水工艺和供水规模等综合确定,出厂水水

质检测项目及频率不宜低于表6.4.1的规定,水源水和末梢水

水质检测项目及频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表6.4.1出厂水水质检测项目及频率

6.4.2暂不具备水质检测条件的IV、V型村镇集中式供水

工程,水质检测项目及频率由当地主管部门在保证供水质量的

前提下,根据当地水源水质存在超标风险的指标、供水人口数

量、运行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检测项目及频率。

6.5水质检验方法

6.5.1水样采集、保存和水质检测方法应符合GB/T5750

的规定。水质检测也可采用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卫生部门认可

的简便设备和方法。

6.5.2水质采样点应有代表性,选在水源取水口、水厂(站)

出水口、水质易受污染的地点、居民经常用水点及管网末梢等

部位。I〜III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末梢采样点数可按供

水人口每2万人设1个,但每个工程至少1个;IV、V型村镇

集中式供水工程可根据工程数量、类型和检测能力确定。

7自动化监测与控制

7.1一般规定

7.1.1I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宜配置自动化控制系统;

I〜III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宜配置自动化监测系统;I〜IV

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宜配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有条件的村

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可视情增设。

7.1.2管理单位应配备人员,制定自动化监测和自动化控

制系统运行操作、维护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对人员进行技术

培训。

7.1.3自动化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进行

授权管理,运行操作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掌握系统的组成、

功能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并按设计文件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进行操作使用。

7.1.4任何设备、软件接(装)入系统前应进行病毒检测

和审核批准,不应安装与系统无关的软件和设备。

7.1.5系统设备应保持完好与正常使用,机房和周围环境

应整齐清洁;处理系统故障、重要测试或操作时,不得交接班。

7.1.6每年应对自动化监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系统

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7.1.7自动化系统维护或检修时,不得影响正常供水,并

应将控制装置由自动位置切换到手动位置。

7.1.8管理单位应建立和保存系统运行、管理故障和检修

等各项记录。

7.1.9管理单位宜建立系统故障应急响应制度,根据工程

改扩建、系统运行状况、技术发展动态等需求,适时对系统进

行改造与升级。

7.1.10未配备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V型村镇

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不作要求。

7.2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

7.2.1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应

符合下列规定:

1保持机房和环境整洁。

2保持自动化监控系统、设备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3保持供电正常。

4使用UPS电源时,应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保持通

风。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充、放电操作。长期闲置不用

时,应3〜6月充电1次。

7.2.2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期维护,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定期对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进行巡视、

检查、测试、校准和记录,核对准确性、完整性、联动性,确

保水位、水量、水压、水质等在线监测数据能及时传送到上位

系统。

2对关键自动化监测指标数据,应每周进行1次数据库备

份,并在系统中保留1年以上,不得修改和删除。

3每年分析系统日志和业务操作日志不少于2次。

7.2.3故障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动化监控设备维护和检修时,不应影响正常供水,并

应将控制装置由自动位置切换到手动位置。

2运行管理维护人员在处理系统故障、进行重要测试或操

作时,不得交接班。

3发现系统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

理并做好记录。

4控制软件出现乱码提示、死机等情况时,应由专业维修

人员进行处理,并填写记录。

5常规故障处理时间不超过4h;管理人员难以处理的故

障,应由专业人员在24h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

7.2.4控制柜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日常使用过程中,应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旋钮和按钮

时用力不应过猛。

2开机时不得触碰控制柜内电器元件,进行检查和接线时

应先关掉电源。

3每月清扫控制柜1次,宜用吸尘器除尘,控制柜顶不得

堆放杂物。

4连续72h以上不运行或在环境较潮湿情况下连续36h

不运行,再次通电前应做主回路绝缘检查。

5定期检查柜内设备的指示灯、开关、按钮是否处于正常

工作状态;若控制柜功能失效时,应由专业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6每半年检查并紧固控制柜内接线端子及元器件端子1

次,确保线路连接良好。

7.3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设备管理

7.3.1仪器设备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的自动清洗装置每月检查1次。

2仪表安装牢固、接线可靠,现场保护箱完好;余氯、二

氧化氯等在线检测仪宜安装在防腐、防晒和干燥的室内。

3仪表显示正常,显示值异常时,应及时维护并做好记录。

4供电和过电压保护良好。

5密封件防护等级应符合环境要求。

7.3.2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投入式水位计宜每3个月对探头进行清洗1次,确保探

头不堵塞。

2超声波流量计如使用外贴探头,宜每年更换硅胶1次。

3投入式浊度仪,宜每月对探头进行清洗1次;对于流通

槽方式的浊度仪,宜每月对流通槽清洗1次,发现测值不准时

及时校准。

4余氯/二氧化氯测量仪,采用电化法监测仪时宜每年更

换电解液1次,采用化学法监测仪时宜应定期更换药剂,发现

测值不准时及时校准。

5PH检测仪宜每年更换电极1次,并按说明书的要求清

洗电极和去除附着物,发现测值不准时及时校准。

6电导率检测仪宜每3个月清洗电极1次。

7CODMn检测仪宜每月清洗1次。

8其他仪器运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使用说明书的规

定。

7.4视频安防系统管理

7.4.1视频安防系统应连续运行,图像存储设备应满足各

监控点3个月的存储容量,关键部位宜连续录像。

7.4.2应每年对下列项目检查、调整和维护1次。

1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显示器、与其他系统联动接口及

通信接口的检查。

2视频安防系统的供电系统检查、维护。

3手动和自动(遥控)控制功能和控制级的优先权等检查。

4防雷设施检查和维护。

5视频安防系统的自诊断、报警、图像显示、通信等功能

测试。

7.4.3摄像头、云台应定期进行清洁、除垢,及时修剪遮

挡“视线”的树枝、清理障碍物。

8运营管理

8.1日常管理

8.1.1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生产运行、水质检验、维护保

养、卫生防护、计量收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1生产运行规章制度应包含岗位职责、值班及交接班、设

施设备操作等内容。

2水质检验规章制度应包含水质检验人员配置、项目、频

次、方法、要求等内容。

3维护保养规章制度应包含设施设备维护保养项目、时间、

方法、要求等内容。

4卫生防护规章制度应包含卫生防护标准、方法、要求等

内容。

5计量收费规章制度应包含水价测算、计量抄表、水费收

取、奖励处罚等内容。

6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应包含财务预算、经费收支、成本核

算等内容。

7规章制度应装订成册,并摘要制作制度牌,在适当位置

张贴上墙。

8.1.2供水单位参加值班值守人员应具备处置突发事件的

应急能力,保持在岗在位,严禁脱岗漏岗,严格遵守值班规定。

8.1.3供水单位应结合实际在办公环境、办公用品、生产

环境、工作服装、安全导视等方面开展视觉形象识别工作,展

示单位良好形象。

8.1.4供水单位应加强痕迹管理,建立完善生产运行的各

种记录、日报、报表、报告、分析等台账资料,提升精细化管

理的水平。

1运行类台账主要记录一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

交接班、设备运行、在线监测设备第三方维护、生产药剂使用

管理、危险废物处置记录和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报表、月生产汇

总报表等。

2化验类台账主要记录日常水质化验的各项指标数据、药

品使用情况,包括化验室库房管理记录、剧毒和易致毒化学药

品管理记录表、水质分析日报表、水质分析原始记录表、药品

配置记录表等。

3设备类台账主要记录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包括

设备保养记录、设备维修记录。

4台账管理要求:

1)封面统一采用白色铜版纸打印,活页装订。

2)表格填写禁止出现空表格,如无填写内容请画

3)填写时务必保证正确率,尽量避免涂改。如需涂改,

必须用红色笔横向划掉,用红色笔重新填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