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_第1页
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_第2页
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_第3页
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_第4页
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3.1评价基础.........................................................................................5

3.2评价体系.........................................................................................错

误!未定义书签。

3.3评价方法.........................................................................................错

误!未定义书签。

4设计水平评价............................................................................9

5过程管理评价............................................................................10

6绿色建造评价............................................................................12

7科技进步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8综合效益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9实体质量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9.1一般规定.........................................................................................错

误!未定义书签。

9.2地基与基础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9.3主体结构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9.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21

9.5屋面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9.5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31

9.7通风与空调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9.8建筑电气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9.9智能建筑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9.9建筑节能工程.................................................................................51

9.9电梯工程.........................................................................................53

9.12其他工程.......................................................................................错

误!未定义书签。

10工程质量综合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10.1结构工程质量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10.2工程实体质量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10.3单位工程质量评价.......................................................................错

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工程建设程序合规性审核记录........................................错

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工程质量评价报告............................................................60

附录C工程质量评价确认表........................................................61

本标准用词说明..............................................................................62

引用标准名录..................................................................................63

附:条文说明..................................................................................6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5

3.1EvaluationFoundation................................................................5

3.2EvaluationSystem.....................................................................5

3.3EvaluationMethodology...........................................................7

4DesignLevelEvaluation............................................................9

5ProcessManagementEvaluation..............................................10

6GreenConstructionEvaluation................................................12

7Evalu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Progress...............13

8ComprehensiveBenefitEvaluation..........................................14

9PhysicalQualityEvaluation.....................................................15

9.1GeneralRequirements..............................................................15

9.2GroundandFoundationEngineering..........................................15

9.3MajorStructureEngineering.....................................................18

9.4BuildingDecorationEngineering...............................................21

9.5RoofsEngineering...................................................................28

9.6WaterSupplyDrainageandHeatingEngineering.........................31

9.7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ing.............................37

9.8BuildingElectricalInstallationEngineering.................................38

9.9IntelligentBuildingEngineering................................................48

9.10BuildingEnergyEfficientEngineering......................................51

9.11LiftEngineering.....................................................................53

9.12OthersEngineering.................................................................55

10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ConstructionQuality.............56

10.1QualityEvaluationofStructuralEngineering........................56

10.2QualityEvaluationofPhysicalEngineering........................56

10.3QualityEvaluationofUnitProject....................................57

AppendixA:RecordsofLookThroughForConstruction

Program....................................................................59

AppendixB:ReportofConstructionQualityEvaluation............60

AppendixC:ConfirmationSheetofConstruction

QualityEvaluation....................................................6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62

ListofQuotedStandards................................................................63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5

1总则

1.0.1为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活动,统一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方法,制定本标

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业主管部门或社会团体、施工企业、

咨询管理机构等组织机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建筑工程进行评价。

1.0.3本标准评价对象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建筑工程。

1.0.4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可在设计、施工或使用初期的各个阶段进

行评价,并应加强过程中的评价。

1.0.5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建筑工程buildingengineering

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线路、管

道、设备等的安装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0.2质量评价qualityevaluating

对有关建设过程、程序、组织、体系、人员、质量记录以及工

程实体所进行的检验评定活动。包括为确定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的程度而做的检查、量测、试验、评定等活动,这些活动针对工程

完成过程、原材料、操作工艺、功能效果、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资

料等多个方面。

2.0.3建筑工程资料engineeringdata

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信息记录的统称,简称

工程资料。

2.0.4结构工程structuralengineering

在房屋建筑中,由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组成的结构体系,能

承受预期荷载的工程实体。

2.0.5评价组织evaluationorganization

指依据本标准进行工程评价的单位或团体,如行业主管部门或

社会团体、施工企业、咨询管理机构等。

2.0.6评价指标evaluatingindicator

是表征本标准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的指标,包括设计水平、过

程管理、绿色建造、科技进步、综合效益、实体质量等六类评价指

标。

2

2.0.6必选指标selectedmetrics

指评价组织在依据本标准进行评价时必须进行评价的指标。

2.0.7可选指标optionalmetrics

指评价组织在依据本标准进行评价时可以选择进行评价或不进

行评价的指标。

2.0.8已选指标selectedmetrics

指评价组织在依据本标准进行评价时已经选择的指标,包括必

选指标和已经选定的可选指标。

2.0.9优良工程finebuildingengineering

在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合格的基础上,经过对工程评价指标

进行综合评价,达到本标准规定的优良标准的建筑工程。

2.0.10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

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

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

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

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1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

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

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

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

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

组成。

2.0.12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

3

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

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

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2.0.13绿色建造greencivilengineer

绿色建造是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

的建造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建造活动。

绿色建造统筹考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环保、生态等

要素,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策划、设计、施工、交付全过程一体化

协同,强调建造活动的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

的属性特征。

2.0.14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

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

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

材和环境保护)。

4

3基本规定

3.1评价基础

3.1.1建筑工程应实施目标管理,注重工程质量策划,贯彻过程控

制原则,提高项目综合建设水平,促进施工阶段质量保证能力提升,

促进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3.1.2参加评价的建筑工程已按相关标准进行自检,施工质量评价

已经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及相关专业规

范标准的规定验收合格。

3.1.3参加评价的建筑工程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资料、相关文件、证

明材料等。

3.1.4工程建设程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规定。工程建设

程序合规性审核可按本标准附录A记录。

3.1.5有以下情形的建筑工程不得参与评价:

1建设程序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规定;

2用户评价不满意的工程;

3有明显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的工程。

3.2评价体系

3.2.1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采取评分方式,总分设定为1000分。

3.2.2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设定为设计水平、科技进步、绿色建

造、综合效益、过程管理、实体质量等六类评价指标。

3.2.3六类评价指标的标准分值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5

表3.2.3评价指标标准分值

序号可选指标标准分值序号必选指标标准分值

1设计水平804科技进步50

2过程管理705综合效益50

3绿色建造506实体质量700

总分值1000

3.2.4六类评价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其中实体质量为必

选指标,其他五类指标为可选指标。

3.2.5在同一评价活动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保持一致。

3.2.6实体质量按分部工程进行评价,十个分部以外的工程内容可

列入其他项,各部分标准分值应符合表3.2.6的规定。

表3.2.6实体质量各部分标准分值

序号分部工程标准分值序号分部工程标准分值

1地基与基础707建筑电气70

2主体结构1508智能建筑30

3建筑装饰装修1209建筑节能60

4屋面4010电梯30

5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7011其他20

6通风与空调40总分值700

3.2.7设计水平、过程管理、绿色建造、科技进步、综合效益等五

类评价指标应分别包括若干项评价内容,每项内容的标准分值应符

合本标准第4章~第8章的规定,其判定结果为0~标准分值之间的

分值。

3.2.8分部工程及其他工程评价指标应包括若干项评价内容且应符

合本标准第9章的规定。

6

3.2.9分部工程及其他工程的每项评价内容的标准分值均为10分,

其判定结果为0~10分之间的分值。

3.2.10分部工程评价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F=H*B/(10*n)(3.2.10)

式中:F—分部工程评价结果得分

H—各项评价内容得分合计值

B—分部工程标准分值

n—评价内容项数

3.2.11实体质量评价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S=∑F*700/∑B(3.2.11)

式中S—实体质量评价结果得分

3.2.12工程质量评价的结果应为已选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的合计

值。

3.2.13工程质量评价结果达到已选评价指标标准分值85%及以上

的建筑工程应评为优良工程。

3.3评价方法

3.3.1设计水平、过程管理、绿色建造、科技进步、综合效益等五

类指标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达到本标准第4章~第8章规定的应为

100%的标准分值,按其达到标准的程度判定结果为标准分值~0之

间的分值;

7

2评价方法:核查相关资料和证书。

3.3.2实体质量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评价内容达到本标准第9章规定的标准,按其达到标准的程

度判定结果应为10~0分;

2评价方法:现场查看及资料核查确认。

8

4设计水平评价

4.1.1设计水平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

4.1.2按最高获奖等级加分一次,不重复计分。

4.1.3核查工程设计奖的符合性:除工程设计以外的其他专项设计

奖、设计大赛等均不符合计分要求。

4.1.4评价结果最高为本评价项目的标准分值。

4.1.5设计水平评价内容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设计水平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评价依据标准分值评价结果

设计取值合理,且非规范下限,满足使用和安全耐久功能20分

设计构造便于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明确10分

设计满足实际需要,施工期间无重大设计变更、建成交付时

无拆改10

获国家级奖项20分

获省部级奖项10分

非常满意10分

用户评价满意5分

一般3分

合计

评价结果:设计水平评价指标标准分值80分,本工程合计得分分,评价结果为分。

评价人员:评价日期:

9

5过程管理评价

5.1.1施工单位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健全,

有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度,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人

员安排合理,有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度。

5.1.2开工前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措施切实可行,

实施有效。

5.1.3施工组织设计、创优策划方案、各项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施工方

案落实到位。

5.1.4施工机械、周转材料等资源配置合理。

5.1.5过程管理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

5.1.6过程管理评价应符合表5.1.6的规定。

5.1.7评价方法:核查相关资料,配合现场询问和查看。

表5.1.6过程管理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序号评价依据标准分值评价结果备注

1项目部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体系10分

2质量责任制5分

3质量保证措施5分

4施工管理组织机构5分

5创优策划方案及实施效果5分

6分包单位管理制度5分

7物资及采购管理制度5分

10

续表5.1.6

序号评价依据标准分值评价结果备注

8机械设备配置5分

9人员配备5分

10施工方案、技术标准配置5分

11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5分

12检测试验管理制度3分

注:可另附材料说明。

11

6绿色建造评价

6.1.1绿色建造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

6.1.2本项内的各计分项的得分可累计。

6.1.3评价结果最高为本评价项目的标准分值。

6.1.3绿色建造评价应符合表6.1.3的规定。

表6.1.3绿色建造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评价依据标准分值评价结果

符合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标准,通过相关验收30分

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一星级5分

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二星级10分

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三星级20分

绿色建造水平评价为一等成果20分

绿色建造水平评价为二等成果10分

绿色建造水平评价为三等成果5分

通过相关国际认证体系20分

合计

评价结果:绿色建造评价指标标准分值50分,本工程合计得分分,评价结果为分。

评价人员:评价日期:

12

7科技进步评价

7.1.1科技进步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

7.1.2核查科技奖项本身设立的合规性、合法性,非法设立的奖项

不能计分。

7.1.3同一技术在不同评奖机构中获得不同等级奖项时,只按最高

获奖等级加分一次,不重复计分。

7.1.4评价结果最高为本评价项目的标准分值。

7.1.5科技进步评价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表7.1.5科技进步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评价依据标准分值评价结果

采用超低能耗、被动房等绿色建造和超低能耗建筑技术10分

A级10分

采用装配式建筑AA级15分

AAA级20分

应用BIM技术且在省级以上BIM大赛中获奖10分

获省级以上智慧工地示范工程10分

通过省(部)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15分

获得省级工法15分

获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得5分

获发明专利每项得10分

获得政府科技奖30分

获得社会力量科技奖10分

合计

评价结果:科技进步评价指标标准分值50分,本工程合计得分分,评价结果为分。

评价人员:评价日期:

13

8综合效益评价

8.1.1综合效益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

8.1.2本项内的各计分项的得分可累计,但本项得分最高不超过50

分。

8.1.3综合效益评价应符合表8.1.3的规定。

表8.1.1综合效益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评价依据标准分值评价结果

综合效益达到工程建设预期40分

每提高(不足按)

经济效益超过设计预期5%5%5%

加10分

合计

评价结果: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标准分值50分,本工程合计得分分,评价结果为分。

评价人员:评价日期:

14

9实体质量评价

9.1一般规定

9.1.1实体工程质量评价应对工程所有内容进行评价。

9.1.2对工程实体质量评价应采取抽查的方法进行,评价人员应依

据工程特点确定抽查的具体部位和数量。

9.1.3对工程资料应全部进行核查,对重要资料应详细查看。

9.1.4一般建筑工程各分部工程评价内容应符合本标准9.2-9.11条

的规定。特殊工程评价内容应符合本标准9.12条的规定。

9.1.5评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3.3节的规定。

9.1.6评价人员应对评价记录表中的评价内容进行核查和判定,对

评价工程不涉及的内容应在评价结果栏划“/”表示,对评价工程涉

及但表中未涉及的内容应进行补充。

9.1.7评价人员应认真进行评价,给出较为客观的打分,并应在表

中签名。

9.2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般规定

9.2.1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均必须满足有关工程建设强制

性条文的规定。

9.2.2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标准和方法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15

9.2.3地基基础安全、可靠、耐久,无不均匀沉降或不合理变形引

起的主体结构裂缝或倾斜。最大沉降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沉降变形

应处于均匀状态。沉降变形尚未进入稳定状态的工程,其沉降速率

应趋于稳定,且最终的总沉降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9.2.4变形缝的设置合理,且无开裂变形等情况。

9.2.5当地基与基础工程存在以下问题之一时,该分部工程不予进

行评价:

1存在违反强条现象;

2施工资料严重缺失;

3施工资料内容严重失真,无法依据施工资料所记录的内容和

数据确认其质量的可靠性;

4施工资料中所记载的内容或数据与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不符;

5工程实体有渗漏现象;

6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或沉降速率不稳定。

评价依据

9.2.6地基与基础工程评价依据主要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图

设计文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等现

行相关规范标准。

评价内容及标准

9.2.7地基与基础工程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6条的规

定。

9.2.8地基与基础工程评价内容及标准应符合表9.2.8的规定。

16

表9.2.8地基与基础工程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序号项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结果备注

沉降观测点位置、数量符合标准要求,沉降观测点制作规范,与

1建筑装饰协调一致

2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沉陷变形、裂缝

体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准确、线条顺直、表面平整、棱角方正,无

3裂缝等明显危及结构安全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

地下室、地下车库坡道底板、室外地面以下的顶板、外墙面无渗

4漏现象、渗漏痕迹或渗漏隐患

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钎探,钎探记录齐全,钎探孔布置、数量符

5合规范标准要求

6局部换填或复合地基的材料品种、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7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8单桩承载力的试验方法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9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10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方法、抽检比例等均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桩身质量检测一次检验结果为90%及以上达到I类桩,其余达到II

类桩的应评为10分,80%及以上但不足90%达到I类桩,其余达

11

到II类桩的应评为7分,经过处理或返工满足设计要求的应评为

0~6分。

验槽记录:附图齐全,基底土(石)质、地下水位、基底土扰动

12资

料等得到确认,基底标高、基坑尺寸标注完整、正确

沉降观测报告:最大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且沉降变形处于均匀

13状态

回填土密实度检测:分层厚度、取样数量、压实系数符合设计及

14标准规范规定

钢筋接头试验:工艺检验报告合格,试验批次、数量符合标准规

15范规定、接头质量检验合格

16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均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防水材料等各项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合格,品

17种、规格、性能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复验合格且抽样符合标准规

范规定

18技术管理文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等齐全

19施工记录记录齐全,内容详实具体

2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齐全,内容详实具体

17

续表9.2.8

序号项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结果备注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齐全,验收合格,

21资建设单位(监理)同意验收意见明确

料竣工图编制规范,变更标注齐全、字迹清晰,变更依据、日期等

22要素齐全,审核手续完备

合计得分

评价结果:地基与基础工程标准分值70分,本工程共评价项。

评价结果计算:F=H*B/(10*n)

评价结果得分分。

评价人员:评价日期:

9.3主体结构工程

一般规定

9.3.1主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均不得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规

定。

9.3.2结构用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设

计要求,钢材的进场检验全部合格。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钢材的

“屈强比”、“伸长率”、“冲击韧性”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或规

范、标准的规定。

9.3.3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

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

9.3.4结构构件应表面平整、几何尺寸准确、线条顺直、棱角方正。

9.3.5混凝土表面不应存在明显质量缺陷、不应存在有害裂缝;砌

体结构不应存在有害裂缝及危及结构安全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

装配式结构的接缝质量和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18

9.3.6钢结构焊缝无损探伤结果及外观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

范的规定。

9.3.7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螺栓的各项性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规

定,出厂时的各项性能检测报告、进场检验报告齐全。

9.3.8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均匀,材料品种、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及规范规定。

9.3.9当主体结构工程存在以下问题之一时,该分部工程不予进行

评价:

1存在违反强条现象;

2施工资料严重缺失;

3施工资料内容严重失真,无法依据施工资料所记录的内容和

数据确认其质量的可靠性;

4施工资料中所记载的内容或数据与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不符;

5工程实体有危及结构安全的裂缝、缺陷或隐患。

6工程实体(外墙、楼地面)有渗水、漏水现象。

评价依据

9.3.10主体结构工程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

文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3等相关现行规范标准。

评价内容及标准

9.3.11主体结构工程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6条的规

定。

19

9.3.12主体结构工程评价内容及标准应符合表9.3.12的规定。

表9.3.12主体结构工程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序号项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得分备注

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准确、线条顺直、表面平整、棱角方正,无

1裂缝等明显质量缺陷,无渗漏水痕迹

2混凝土结构构件无危及结构安全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

砌筑规范,构造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无明显质量

3实缺陷

4装配式结构无明显接缝及渗漏水痕迹

钢结构焊缝外观饱满,无明显质量缺陷,构件上无设计以外的焊

5接作业

6钢结构表面涂层(防火、防腐)完好,无脱落、破损

各项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合格,品种、规格、性能等

7均符合设计要求,复验合格且抽样符合标准规范规定

8结构钢筋:检验合格,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满足要求

钢筋接头试验:工艺检验报告合格,试验批次、数量符合标准规

9范要求、接头质量检验合格

10标养、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及评定:满足设计要求

11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耐久性等试验、检测报告,混凝土中碱、氯离子计算书:

12满足设计要求

13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14资钢结构钢材:物理性能、抗震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钢结构焊缝检测:焊缝等级、检测比例、检测方法符合标准规范

15要求、检测结果合格

钢结构高强螺栓: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进行了终

16拧扭矩检查、终拧扭矩值均满足设计要求、终拧扭矩检查抽检节

点数量、抽检螺栓数量、检查方法符合标准规定

劲性结构焊钉焊接质量抽检:记录齐全、抽检的构件数量、焊钉

17数量符合标准规定,且全部合格

普通钢结构构件防火、防腐:涂料的品种、涂层厚度、涂刷遍数

18均符合设计要求

19技术管理文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等齐全

20施工记录记录齐全,内容详实具体

2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齐全,内容详实具体

20

续表9.3.11

序号项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得分备注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齐全,验收合格,

22建设单位(监理)同意验收意见明确

资竣工图编制规范,变更标注齐全、字迹清晰,变更依据、日期等

23料要素齐全,审核手续完备

竣工图编制规范,变更标注齐全、字迹清晰,变更依据、日期等

24要素齐全,审核手续完备

合计得分

评价结果:主体结构工程标准分值150分,本工程共评价项。

评价结果计算:F=H*B/(10*n)

评价结果得分分。

评价人员:评价日期:

9.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一般规定

9.4.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施工均不得违反相关工程建设强

制性条文的规定。

9.4.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各种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配

件、成品、半成品的合格证、质保书、检验报告等资料齐全、有效,

产品进场检验合格。

外墙面装饰一般规定

9.4.3外墙面大角顺直、挺拔,无肉眼可见偏差;大面平整,横、

竖线条顺直,不应有明显错位,在阳光下无可见凹凸阴影。

外墙饰面砖一般规定

9.4.4外墙面砖粘贴牢固,无空鼓现象。面砖的缝隙应均匀,缝的

深度、宽度应一致;面砖的勾缝必须密实,勾缝砂浆或勾缝剂表面

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起砂、开裂现象。

9.4.5面砖的吸水率、抗冻性、粘接强度等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

21

规范规定。

幕墙装饰一般规定

9.4.6幕墙应安装牢固,缝隙均匀、顺直,幕墙整体平整无变形。

9.4.7石材幕墙的板块排布应合理、美观,并与外檐的门窗等洞口

相互协调,在门窗及洞口部位不应出现L形板块或洞口两侧板块尺

寸不一致的现象。

9.4.8幕墙用石材的抗弯强度、吸水率、抗冻性等重要物理性能必

须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

9.4.9石材幕墙的节点及细部构造必须合理,不得有渗漏现象或渗

漏隐患;石材幕墙边缘阳角部位的石材的大面与小面的表面处理方

式应保持一致。

9.4.10幕墙缝隙的耐候胶应表面平顺、饱满,无明显接头,无气泡、

开裂或污染现象,耐候胶的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9.4.11幕墙工程不同材质的金属结构件的表面不得直接接触,应釆

取有效的绝缘措施。

9.4.12幕墙用铝材、钢材主受力杆件的抗拉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9.4.13幕墙的防雷性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规定。

9.4.14幕墙的防火构造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墙面、地面、顶棚装饰一般规定

9.4.15各种材料的地面、墙面及顶棚应平整、线条顺直无偏差,饰

面材料安装或粘贴牢固,无空裂现象。

9.4.16块材排列合理,缝隙均匀;表面平整无变形,阴阳角方正顺

直,线条清晰。

9.4.17表面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光洁无污染;相同饰面材料或

22

不同饰面材料的交接处界线清晰、横平竖直、嵌缝饱满、无交叉污

染。

9.4.18地面砖缝隙的填嵌应密实、牢固,相邻板块之间的高差不应

超标,细节处理得当。

9.4.19湿法铺贴的石材、面砖及普通抹灰的面层不应有空鼓、开裂、

反碱等现象。

9.4.20非整砖使用恰当,墙、地面均为块材时,应尽量做到墙、地

块材尺寸一致,对缝铺贴。

9.4.21室内墙面石材如有纹理时应尽量做到纹理通顺,边缘部分的

石材的大面、小面的做法(光洁度)应保持一致。

9.4.22涂饰应色泽一致、无明显色差且不应有刷痕、透底、流坠、

起皮、脱落等现象;水溶性涂料不应有局部褪色现象;溶剂型涂料

应表面光洁、手感润泽;高级木作涂饰后,修补部位不应透出底层

的修补痕迹。

9.4.23壁纸、壁布的裱糊应平整,不应出现起鼓、起泡、翘边等现

象,花色、纹理的拼接应严密,阴角部位粘贴严密,不空鼓。

9.4.24木饰面板、地毯、软包、木龙骨等易燃材料必须进行防火处

理。

门窗工程一般规定

9.4.25门窗安装方法正确、连接牢固,密封严密,启闭灵活;表面

平整、洁净、无划痕、端正无翘曲变形现象,边框打胶饱满、平整、

无污染。

9.4.26门窗安装的留缝宽度应在允许偏差值以内;五金配件齐全,

安装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关闭严密;门扇应无走扇、变形、反弹

23

等现象。

9.4.27门窗的小五金安装应力求美观细致,木门的合页安装应在门

扇、门框上剔槽安装,不得直接安装在门扇和门框的表面。

9.4.28金属门窗的防雷、防腐处理及填嵌、密封处理应符合设计要

求。铝合金门窗与墙体及抹灰面不应直接接触,并采用密封胶密封。

楼梯工程一般规定

9.4.29踏步高度均匀,无明显高差;踏步面应有防滑措施。

9.4.30梯段、平台的滴水或挡水等防污染措施完整。

细部工程一般规定

9.4.31现场制作、安装的各种固定家具、窗帘盒、窗台板、门窗套、

护栏、扶手等均应精工细作,接头、接缝处的材料纹理通顺且不应

开裂或变形;细木的做工应精细,表面平整,净刨、砂纸打磨到位,

不应有锯、刨打磨的痕迹;钉眼、节疤的修补应平整无色差;油漆

涂刷的厚度、遍数应符合相应材料工艺标准的要求,且大、小面均

应一致。

9.4.32护栏和扶手的造型、尺寸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护栏

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9.4.33栏板玻璃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

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的规定。

评价依据

9.4.3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评价依据主要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

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幕墙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装饰装修工

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等相关现行规范标准。

评价内容及标准

24

9.4.3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评价标准分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2.6条的

规定。

9.4.3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评价内容及标准应符合表9.4.36的规定。

表9.4.3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评价记录表

工程名称:

序号项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得分备注

1散水、台阶、坡道设置符合设计要求,无明确缺陷

室轮椅坡道、残障电梯、残障卫生间等设施的设置、设备安装等均

2外符合标准规范规定

外墙雨棚齐全,建筑物入口部位有一定的室内、外高差,室内地

3面无雨水浸入痕迹或隐患

4大面平整,无脱落,无明显错台

5大角挺拔,线脚顺直,无明显缺陷

6檐口下、窗台下无流坠污染痕迹

7变形缝盖板安装正确,满足变形功能,且与装饰装修协调

8面砖的缝隙表面平整、光滑、均匀,无起砂、开裂、空鼓现象

9安装牢固,缝隙均匀、顺直,整体平整无变形

石材幕墙、复合保温板、陶板幕墙排板合理,无L形板块,板块

10无明显错台

胶缝位置设置合理,胶缝宽度、深浅一致,无水平向上开口的胶

11缝,胶缝表面平整、顺滑、无明显接茬,未污染板块表面

耐候胶厚度符合规范规定,粘接牢固

12墙

13金属结构件的表面绝缘措施有效

14防雷性能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规定

15防火构造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室内各部位墙、顶、地面大面平整,线条(用)顺直,无明显缺

16陷

室内墙面块材(石材、墙砖)铺贴平整,板块排布合理,拼缝严

17密

18面石材墙面无局部打磨现象,外露的板块侧面处理方式良好

涂料、油漆涂刷均匀,无明显接茬、透底、流坠,界限清晰,无

19交叉污染

地下车库地面平整,面层无空鼓、起皮、开裂,人流及车流导向

地面

20清晰

25

续表9.4.36

序号项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得分备注

水泥砂浆地面大面平整、光亮,无起砂、空鼓、开裂;板块化纤

21地毯铺贴平整、牢固、无翘边

石材、地砖地面铺贴平整、粘接牢固无空鼓,板块排布合理,无

22局部打磨现象

水磨石地面大面平整、坚实、光亮,无开裂,石子散布均匀,分

23

地隔条显露完整,边角部位无漏磨

面木地板地面大面平整、板块拼接严密、变形余量适当、油漆光亮、

24颜色均匀自然,行走无杂音,无明显变形

25整张地毯张紧适度、边缘固定牢固,无外露毛茬儿

室内变形缝部位装饰装修做法正确,满足变形功能,变形缝周边

26的装饰装修无损坏

室内明龙骨吊顶大面平整,板块整洁,无污染、水渍等缺陷,龙

27骨顺直、平整,主、次龙骨搭接做法正确,吊顶板四角与龙骨贴

合严密

28室内暗龙骨板块吊顶的面层板块拼接严密,大面平整

29吊石膏板吊顶平整,无开裂

吊顶上的灯具、风口、扬声器、喷头等末端器具布置合理,排列

30整齐有序

31吊杆设置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32吊顶内管线排布规整

33水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无渗漏或渗漏隐患

34卫生间地面低于相邻楼地面15mm

35卫生间地面排水坡度符合标准要求

卫生间墙、地面砖排布合理,墙、地砖对缝整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