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王仕骏_第1页
鉴真东渡-王仕骏_第2页
鉴真东渡-王仕骏_第3页
鉴真东渡-王仕骏_第4页
鉴真东渡-王仕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真东渡王仕骏.韩振华

4.5鉴真简介

鉴真和尚(688~763),唐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日本在758年曾经敕封他“大和尚”称号)是江苏扬州人,俗姓淳于,生于唐中宗嗣圣五年也即是武后的垂拱四年,其时正是盛唐时代,比李太白早十三年。他小时候在扬州大云寺出家,十八岁的时候从道岸律师受了菩萨戒,在三年之后又在长安实际寺从弘景律师受了具足戒。寻游两京,遍研三藏。在26岁的时候开始登座讲演律疏,就成为有名的律宗大师了。•其时日本政府很需一个律学专家,传授戒律,这事似乎属宗教问题,实关政治。虽然大化革新(646年)仿行中国古时的善政,但是奉行的官吏不良,结果反增加人民的苦痛,为免除租税课役,多削发为僧尼。那时佛教盛行,但因制度还未完备,为得要补救这个缺陷,必须从中国迎接杰出的戒师,建立起正确的传戒规范。鉴真像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路线图自743年起,鉴真在留唐日本僧人邀请下先后进行五次东渡,均遭失败。753年,已65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鉴真从苏州出发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受到日本僧俗各界的热烈欢迎,在九州总督府所在地太宰府作短暂停留后被邀请至都城奈良最著名寺院东大寺筑坛传戒,从而把佛教律宗和唐朝文化传入日本。第一次东渡

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得到鉴真门徒道航的引荐,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礼请大和尚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当时正是唐玄宗在位,唐玄宗崇扬道教贬抑佛教,许多佛家弟子转而屈顺于道教和朝廷。而一向坚心信仰佛教的鉴真和尚没有屈服。他接受了荣睿和普照的邀请,决心东渡日本,传律授戒,弘扬佛法。•唐天宝二年,鉴真率弟子道航、思托等21人准备东渡。由于道航是当朝宰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家僧”,于是,通过道航,鉴真一行获得李林

宗的介绍信,得到扬州仓曹(唐地方官)李凑的支持与帮助,建造船只,备

办干粮。当时唐律禁止僧人私渡日本,所以借口是准备去天台山进香用的。

不料,准备同行的僧人如海,因与道航意见不和,遂到官府报告,诬告道航、荣窖、普照他们是海贼。地方官立即将他们逮捕入狱。后来经过查实,放了

众僧,将诬告的如海革除僧籍,可是所造的船被没收。第一次东渡还没出海

就破产了。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第二次东渡

荣睿和普照又一次秘密到大明寺拜访鉴真。鉴真决意再次东渡,于是亲自出钱购买了一艘岭南采访使刘巨鳞的军用船舶,并雇用了18个水手,备办各种物品。他们于天宝二年十二月从扬州扬帆东行。当船航行到今江苏省南通市狼山江面时,遇到狂风恶浪,船只破坏严重,无法行驶。漂泊了一个多月,再次启航,不幸在衢州群岛触礁船沉,后被官船送回明州(今浙江宁波)。第二次东渡又以失败告终。第三次东渡

两度失败鉴真仍不甘心,准备再次东渡时,被一越州僧人觉察,向州官告发,说日本僧人引诱鉴真。荣睿遭到逮捕,押送长安治罪。到杭州后,荣睿患病,开释在外治疗,荣睿假装病死,才得脱难。第三次东渡尚在酝酿便又因被人告密而流产。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遇险第四次东渡

鉴真看到荣睿和普照为了请他东渡日本而不避生死,再次下决心东渡。为了避开众人的注意力,

这一次鉴真派人到福州打造船只,备办物资。唐

天宝三年冬,鉴真率领荣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秘密南下。鉴真一行刚到浙江黄岩县的禅林寺,便被官兵重重包围,将他们押回扬州大明寺。原

来,鉴真这次准备活动被他在扬州的弟子灵佑所

知,灵佑不忍心师父冒那么大的风险,所以与各

寺的僧人一起到官府通告鉴真等人准备出海东渡

的事。于是,江东道采访使下令各州县阻拦鉴真

一行。第四次东渡又告天折。第五次东渡

天宝七年六月,鉴真一行14人、水手18人等共35人从扬州出发,向东航行,沿江而下,出了长江口,在越州三塔山停留一个多月,然后驶到舟山群岛附近的暑风山。又停留一个多月,到十月中旬,船从暑风山启航,扬帆东驶。航行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只失去控制,一路上淡水用尽,每天靠嚼几粒生米充饥。又继续航行五天,才知道已经漂航到海南岛的最南端了。他们以后跟随商人到了振州(今海南省崖县),然后辗转北返。在路经端州时,荣睿病死。第五次东渡又成了泡影。第六次东渡

唐天宝十二年十月,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在回国前,到扬州拜见鉴真,代表日本国迎请鉴真去日本传

律授法。此时的鉴真经五次东渡失败,年届66岁高龄,但他仍然应允随使团东渡日本。听到鉴真

又要出海的消息,当地寺庙的和尚们为阻止鉴真

东渡,对他们严加防范。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

一行24人在弟子们的配合下,在黄泅浦(今江苏

常熟黄泅)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踏上了第六

次东渡的航程。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鉴真和尚

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的秋妻屋浦(今日本

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叮秋目村),得到当地官府

的迎接,并于次年(754年)二月到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港。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图鉴真在东瀛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为弘扬佛法6次东渡日本,屡遭磨难,终于达到日本。他的航海过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记载翔实的

航海经历。鉴真东渡,带去了盛唐的灿烂文化,

对日本的佛教、医药、建筑、文学、艺术、文字、出版印刷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被日本人民奉为“建筑之父、律宗之祖”和“日

本的文化恩人”。763年,面西而化,终年76岁。奈良城

公元759年,鉴真大师在平城京(今奈良)创建

唐招提寺。千百年来,鉴真大师在日本家喻户晓,被日本人民奉为律宗开山祖、天台宗先驱、医药

始祖、文化之父。在日本,鉴真和尚坐像有两

座,一座是陈列于奈良唐招提寺的鉴真干漆像,

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另一座是奈良东大寺木

质鉴真和尚坐像,也是日本国家级重要历史文物。鉴真的贡献

传播佛教: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广泛传播佛教文化,鉴真和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

医学方面:他又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留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建筑方面: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日本《特别保护建筑物及国宝帐解说》中评论说:“金堂乃为今日遗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建筑物”。经过一千二百余年的风雨,特别是经历1597年日本地震的考验,在周围其他建筑尽被毁坏的情况下,独金堂完好无损,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内。

雕塑方面:鉴真随船带有佛像,在日本又用“干漆法”塑造了许多佛像,著名的是唐招提寺金堂内的卢舍那大佛坐像、药师如来立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