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2.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3.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价的盐,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动性:M<NB.相对原子质量:M<NC.消耗盐酸质量:M=ND.生成氢气质量:M=N4.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装有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B.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热蒸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C.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能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6.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生活调味品,我国政府推行的铁强化酱油采用发酵法生产的主要过程是:将豆饼粉与20%的盐酸混合加热沸腾数十小时,得到酱色液体,冷却后加入适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充分搅拌后再经脱色处理即可得到食用酱油,添加适量的含铁物质就能得到铁强化酱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的含铁物质可以预防人的贫血B.盐酸在加热沸腾过程中加速了豆饼粉转化为酱油的速率C.加入NaHCO3的目的是除去盐酸D.酱油中添加的含铁物质为颗粒极小的铁粉7.下列常见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大小改变B.硫在氧气中燃烧——分子种类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不停运动D.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分子变成原子8.如下图所示,往固体中加入少量液体。能够使气球先膨胀,一段时间后又能恢复到原状的是(固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硝酸铵固体和水 B.氯化钠固体和水C.石灰石和稀盐酸 D.氢氧化钠固体和水9.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42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是一种氧化物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11.比较、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事实推理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12.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微溶物不形成沉淀)()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B.溶液X中只含溶质NaCl和Na2CO3C.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D.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13.如图为固体物质X、Y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0°C时,物质X的溶解度为50B.当Y中混有少量X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YC.30°C时,向50g20%的X溶液中加入50g水可获得10%的X溶液D.20°C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物质Y的溶液14.下列物质中氧元素仅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空气 B.水 C.氧气 D.氯酸钾15.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第74次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上表所列的7种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有_____种。(2)氧原子得到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3)11号与16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4)金属铍(Be)与铝化学性质相似,在空气中,铍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e.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①化学式:A___________;②操作名称: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以初级铜矿粉(主要成分为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备活性CuCl。实验过程如下:①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氧化为单质硫;②Cu(OH)2可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溶液;③[Cu(NH3)4SO4]常温稳定,在热水中会分解生成NH3;④CuCl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点);“酸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u2S+2MnO2+4H2SO4=2______+2MnSO4+S+4H2O、②______。从后续生产的角度分析,酸浸时稀硫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除杂过程中加足量氨水的作用①使Fe3+沉淀;②中和过量的硫酸;③______。①“分解”实验条件及现象如下表所示。温度/℃压强/kPa时间/min残液颜色A110101.360浅蓝色B10074.640很浅C9060.030无色透明则“分解”实验条件应选______(填字母)。②“分解”生成的NH3可以回收利用。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来收集NH3,当集气瓶收集满NH3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请补充从“合成”所得混合物中得到CuCl的实验操作步骤:过滤、洗涤、______。A真空干燥B在氩气中干燥C在空气中烘干若要制得99.5gCuCl,理论上至少需要硫化亚铜含量为60%的铜矿粉多少克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如今我们的化学教育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先后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1)实验装置漏气;(2)_____,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3)……(1)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在集气瓶里先装进a体积的水,其作用: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二是_____。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①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②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测得实验结果如下(气体体积):(单位:mL)反应前玻璃管内反应前注射器内反应后注射器内403018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1)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是在密封容器内进行。该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燃烧后的产物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若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详解】A.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有气体参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无气体参加或产生,此选项符合题意;C.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有气体产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有气体参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元素,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正确;C、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错误;D、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不是1:1,错误。故选B。3、B【解析】

A、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M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N,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N,故说法错误;B、M、N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M>N,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N>M,故说法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稀盐酸的质量:M>N,故说法错误;D、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M>N,故说法错误;故选:B。4、A【解析】

A、根据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分析;B、根据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分析;C、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D、根据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详解】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反应正确,故A正确;B、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所以最终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反应错误,故B错误;C、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反映错误,故C错误;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明确选项中的变化过程是正确答题的根本。5、C【解析】

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C、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不会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符合题意;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A正确;B、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成氨基酸,即盐酸促进蛋白质的水解,加速了豆饼粉转化为酱油的速率,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可以中和“将豆饼粉与20%的盐酸混合加热沸腾数十小时,得到酱色液体”这步中过量的盐酸,故C正确;D、酱油中添加的含铁物质是无机盐的形式,不是铁单质,故D错误。故选D。7、B【解析】

A.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分子大小不改变,只改变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选项正确;C.热胀冷缩,是温度变化时分子的间隔改变,选项错误;D.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故选B。8、D【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气球会变瘪,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气球不会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气球不会恢复原状,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常温,又恢复原状,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往固体中加入少量液体,观察到气球膨胀,说明药品接触生成了气体或放出了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说明是药品接触放出热量,进行分析解答。9、B【解析】

A、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易与金属反应,故不能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正确;C、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较少,故错误;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较少,故错误。故选B。10、B【解析】

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选项A错误;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质量比=质量分数之比,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B正确;C、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故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C错误;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11、C【解析】

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项A正确;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选项B正确;C、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等,选项C不正确;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选项D正确;故选C。12、A【解析】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选项正确;B.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过量,溶液X中含溶质NaCl和Na2CO3及氢氧化钠,选项错误;C.加入Ba(OH)2溶液和粗盐溶液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Ba(OH)2+Na2CO3=BaCO3↓+2NaOH,选项错误;D.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会导致最终所得氯化钠中有氢氧化钡杂质,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3、C【解析】

A、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属于质量,有单位,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X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幅度大,Y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基本不变,因此,当Y中混有少量X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假设加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z,则50g×20%=(50g+50g)z,z=10%,因此,向50g20%的X溶液中加入50g水可获得10%的X溶液,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20°C时,Y物质的溶解度小于40g,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100%可得,20°C时,Y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28.6%,因此,20°C时,最大能配制28.6%的物质Y的溶液,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4、C【解析】

A、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等,则氧元素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错误;

B、水是化合物,氧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错误;

C、氧气为单质,氧元素只以游离态存在,正确;D、氯酸钾是化合物,氧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错误。故选C。15、C【解析】

A.铜表面会有银白色固体析出,错误;B.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错误;C.根据生成物一定有CuSO4生成,硝酸银溶液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只有部分发生反应,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在铜之后,银和硫酸铜不发生反应,错误。故答案是选项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3O2-Na2S2Be+O2=2BeO【解析】

(1)原子的所在周期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上表所列的7种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有3种,即铍元素、氧元素、氟元素。

故填:3。

(2)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所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O2-。

故填:O2-。

(3)11号(钠元素)与16号(硫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化学式是Na2S。

故填:Na2S。

(4)在空气中,铍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e+O2=2BeO。

故填:2Be+O2=2BeO。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db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3CO+Fe2O32Fe+3CO2Ca(OH)2冷却(或降温结晶)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溶液B中析出,形成浑浊【解析】(1)由于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可将一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利用。由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排出的气体中除了有一氧化碳外,还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要将二氧化碳除去,再将溶液排出集气瓶以收集一氧化碳,故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e,如果导管连接错误,那么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CO+Fe2O32Fe+3CO2,故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通过流程图可知最终要得到的是氢氧化钠,故要将碳酸钠除去,那么可将其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沉淀和通过过滤除去。①加入的试剂A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表示为Ca(OH)2;②反应后通过过滤可将碳酸钙沉淀除去,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要得到固体氢氧化钠,可先加热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即可,故操作Ⅲ是降温结晶;③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溶液B中析出,故可能会形成浑浊。点睛: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认真阅读题干,画出重点,知道流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化学方程式,最后根据问题返回到流程图中进行解答。18、矿石粉碎或者适当升高温度或者搅拌CuSO4Fe2O3+3H2SO4═Fe2(SO4)3+3H2O避免除杂步骤中消耗更多的氨水和碳酸氢铵使铜离子转化为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溶液C漏斗中的液面忽上忽下AB133.3g【解析】

(1)酸浸时,由于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为了提高浸取率,也就是反应更彻底,可以采取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的方法比如矿石粉碎或者搅拌,同时由于温度高一些反应更快更彻底,所以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同时实施。所以可采取的措施有矿石粉碎或者适当升高温度或者搅拌;①根据化学方程式Cu2S+2MnO2+4H2SO4=2______+2MnSO4+S+4H2O可知,反应前铜原子数为2,硫原子数为5,锰原子数为2,氧原子数为20,氢原子数为8,反应后硫原子数为3,锰原子数为2,氧原子数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