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1.(4分)看拼音写词语。pāndēngpíjuànyōngdàipéngpài2.(2分)加点字的注音、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目的(dí)蒙古(měng)幽雅居高临下 B.参差(cī)紧绷(bēng)豪迈威风凛凛 C.笨拙(zhuó)单薄(bó)干燥粉身碎骨 D.卡住(qiǎ)暴露(lù)考查不加思索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踩脚拍手,咋昨呼呼真热闹。 D.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4.(2分)下面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张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B.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C.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脸。 D.博物馆正在展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5.(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可联系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想开去。 B.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阅读。 C.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大体相当。 D.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突显。6.(6分)句子练习。(1)桑娜对渔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2)他一直盯着手上的书,一会儿表情愉悦会儿紧皱眉头,一会儿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嘴里还说着:“怎么能这样呢!”同桌叫了他好几声,他也没反应。(照样子写一个人听音乐入迷的样子)(3)有一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7.(13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将一场骤雨描写得淋尽致的两句是“,”。(2)在《七律•长征》中,最能体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3)来到乡下,看到村边绿树环绕,远方群山披翠,你想到的诗句是:“,”。(4)爱国我们要学习曹植“,”的舍身报国,还要学习陆游虽职位低微,但却“”。(5)《桥》赞颂了老支书的品质。(6)草原的作者是,那里的风光令人陶醉。因为这种境界,,又叫人舒服,,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8.(3分)口语交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蔓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坚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李明寒假一直在家隔离,已经好久没有出门和同学玩了,他烦躁地说:“限制通行,小区封闭,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不可取!”你该怎样说服李明,请他理解并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9.(10分)课内阅读。ㅤㅤ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需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周密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ㅤㅤ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照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5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用对号画出文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时,可采用找出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这几个条件分别,,,。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时,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可以知道。(3)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谈谈你的理解。10.(11分)课外阅读。ㅤㅤ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ㅤㅤ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①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ㅤㅤ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顿时不安起来。ㅤㅤ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ㅤ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ㅤㅤ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ㅤㅤ“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ㅤㅤ“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ㅤㅤ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ㅤㅤ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ㅤㅤ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ㅤㅤ“同志们,永别了!”ㅤㅤ“江姐!江——姐——”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的一下打向签子门。ㅤㅤ②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看圣洁的光辉……——选自《红岩》,有删改(1)梳理内容。1)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B.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C.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D.反动派最后的疯狂时刻2)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小标题排序:①江姐奔赴刑场②江姐和同志们告别③离开前收拾打扮④江姐即将被转走(2)品析写法。①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牢房的同志们同其他狱友告别的场面,其中,“面”是对的描写,“点”是对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②画横线的句①中的“不慌不忙”表现了江姐的。③画横线的句②中的“挺立”一词能换成“站立”吗?为什么?(3)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了这篇选文,你还想到了哪位革命英雄?11.(15分)阅读。心底盛开一朵花ㅤㅤ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ㅤㅤ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得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小伙子,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皱纹,身穿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上穿着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ㅤㅤ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ㅤㅤ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1)请你用简洁的语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尴尬典型慌忙(3)说话不用“说”。请你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表示“说”的词或说话时的心理、神态等来替代“说”(4)想一想,画波浪线的部分“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中的“这样”具体指的是。(5)仿写句子,并在方框内补充恰当的标点符号。微微一笑□把心灵照亮□微微一笑□把悲伤挤掉□微微一笑□(6)对文章题目“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B.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D.题目主要写出了“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12.(30分)ㅤㅤ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想想看,你在生活、学习中都看到或感受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要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分)1.(4分)看拼音写词语。pāndēng攀登píjuàn疲倦yōngdài拥戴péngpài澎湃【解答】故答案为:攀登疲倦拥戴澎湃二、我会选。(每小题2分,8分)2.(2分)加点字的注音、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目的(dí)蒙古(měng)幽雅居高临下 B.参差(cī)紧绷(bēng)豪迈威风凛凛 C.笨拙(zhuó)单薄(bó)干燥粉身碎骨 D.卡住(qiǎ)暴露(lù)考查不加思索【解答】A.有误,“目的”的“的”应读“dì”,指箭靶的中心。读“dí”时,指真实;实在。B.正确。C.有误,“笨拙”的“拙”应读“zhuō”。D.有误,“不加思索”应改为“不假思索”,指用不着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故选B。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踩脚拍手,咋昨呼呼真热闹。 D.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解答】A.把“河”比作“带子”,运用了比喻修辞。B.把“木桥”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修辞。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D.句式相同,结构相似,运用了排比修辞。故选:C。4.(2分)下面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张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B.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C.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脸。 D.博物馆正在展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解答】A.用词重复,去掉“往”。B.用词矛盾。“肯定”“大概”删其一。C.词语搭配不当,把“和”改为“看到”。D.正确。故选:D。5.(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可联系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想开去。 B.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阅读。 C.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大体相当。 D.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突显。【解答】A、B、D正确。C选项有误,不同文章应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故选:C。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2分)6.(6分)句子练习。(1)桑娜对渔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桑娜对渔夫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2)他一直盯着手上的书,一会儿表情愉悦会儿紧皱眉头,一会儿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嘴里还说着:“怎么能这样呢!”同桌叫了他好几声,他也没反应。(照样子写一个人听音乐入迷的样子)他一会儿微微地闭着眼睛,一会儿手跟着音乐轻轻地打着拍子,一会儿忍不住轻声哼唱,还时不时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盯着台上的演奏者,全然不顾旁边人好奇的目光。(3)有一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不迷上斗竹节人的。【解答】(1)考查了句子改写。直述句改成转述句,提示语前面的内容不变,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咱们”改为“他们”,“我”改为“她”。(2)考查了情景写话。根据题目要求,写一个人听音乐会投入的情景,可以写他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还可以通过周围人的表现从侧面衬托。(3)考查了句子改写。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找到句子中表示范围的词“都”,换成双重否定词“没有不”即可。故答案为:(1)桑娜对渔夫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2)他一会儿微微地闭着眼睛,一会儿手跟着音乐轻轻地打着拍子,一会儿忍不住轻声哼唱,还时不时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盯着台上的演奏者,全然不顾旁边人好奇的目光。(3)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不迷上斗竹节人的。7.(13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将一场骤雨描写得淋尽致的两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2)在《七律•长征》中,最能体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来到乡下,看到村边绿树环绕,远方群山披翠,你想到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爱国我们要学习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身报国,还要学习陆游虽职位低微,但却“位卑未敢忘忧国”。(5)《桥》赞颂了老支书舍己为人的品质。(6)草原的作者是老舍,那里的风光令人陶醉。因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解答】(1)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3)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4)分别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和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5)选自课文《桥》。(6)选自老舍的散文《草原》。故答案为:(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5)舍己为人;(6)老舍既使人惊叹既愿久立四望。8.(3分)口语交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蔓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坚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李明寒假一直在家隔离,已经好久没有出门和同学玩了,他烦躁地说:“限制通行,小区封闭,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不可取!”你该怎样说服李明,请他理解并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疫情期间限制通行,小区封闭的好处有:1、封闭式管理,可以有效地隔绝病毒;2、封闭式管理,百姓生活更有安全感。请你理解、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解答】根据题干要求完成作答。故答案为:疫情期间限制通行,小区封闭的好处有:1、封闭式管理,可以有效地隔绝病毒;2、封闭式管理,百姓生活更有安全感。请你理解、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六、阅读选段,完成练习。(36分)9.(10分)课内阅读。ㅤㅤ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需必须)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周密紧密)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ㅤㅤ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照射)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5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用对号画出文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时,可采用找出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这几个条件分别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时,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可以知道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上没有生命存在。(3)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水星的温度之高,进而说明水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谈谈你的理解。①生命的存在需要氧气和二氧化碳,而金星是一颗缺氧的行星;②生命的存在需要水分,而金星是一颗缺水的行星;③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在﹣50~150℃之间,而金星表面的温度极高。【解答】(1)考查了选词填空。必需: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有的。必须:必定;一定要。根据语境应选“必须”。周密:周到细密。紧密:密不可分。根据语境应选“紧密”。辐射:热的一种传播方式。光或热由一点向四周直线发散出去。照射:映照。根据语境应选“辐射”。(2)考查了提取选文信息。通过阅读可知答案。(3)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从“300~400℃”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是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水星的温度之高,进而说明水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故答案为:(1)必须紧密辐射;(2)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上没有生命存在;(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水星的温度之高,进而说明水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①生命的存在需要氧气和二氧化碳,而金星是一颗缺氧的行星;②生命的存在需要水分,而金星是一颗缺水的行星;③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在﹣50~150℃之间,而金星表面的温度极高。10.(11分)课外阅读。ㅤㅤ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ㅤㅤ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①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ㅤㅤ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顿时不安起来。ㅤㅤ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ㅤ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ㅤㅤ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ㅤㅤ“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ㅤㅤ“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ㅤㅤ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ㅤㅤ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ㅤㅤ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ㅤㅤ“同志们,永别了!”ㅤㅤ“江姐!江——姐——”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的一下打向签子门。ㅤㅤ②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看圣洁的光辉……——选自《红岩》,有删改(1)梳理内容。1)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B.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C.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D.反动派最后的疯狂时刻2)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小标题排序:①江姐奔赴刑场②江姐和同志们告别③离开前收拾打扮④江姐即将被转走④③②①(2)品析写法。①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牢房的同志们同其他狱友告别的场面,其中,“面”是对牢房里的同志们的描写,“点”是对江姐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了江姐的形象。②画横线的句①中的“不慌不忙”表现了江姐的沉着、冷静。③画横线的句②中的“挺立”一词能换成“站立”吗?为什么?不能,“挺立”能让读者感受到江姐面对死亡时英勇无畏的精神,“站立”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了这篇选文,你还想到了哪位革命英雄?刘胡兰。【解答】(1)1)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同志们,永别了”可知,题目《最后的时刻》,其意思是指江姐牺牲前的时刻。因此,A、B、D正确。C.有误,“最后的时刻”不是指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可知,这里写江姐即将被转走;从“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可知,这里写离开前收拾打扮;从“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同志们,永别了”可知,这小段是写江姐和同志们告别;从“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可知,这段是写江姐奔赴刑场。(2)①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文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是对其他同志的描写,如其他同志和江姐告别的场景;“点”是对江姐的描写,如江姐整理衣物的动作,和同志们告别时说的话。文章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了江姐的形象。②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从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可知,“不慌不忙”表现了江姐的沉着、冷静。③查了对语言特点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挺立”一词不能换成“站立”“站立”意思:久立:站立。“挺立”意思:直立,多指持身正直。“挺立”能让读者感受到江姐面对死亡时英勇无畏的精神,“站立”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因此不能去掉。(3)考查了思维拓展。根据积累写出一位即可。故答案为:(1)1)C;2)④③②①;(2)①牢房里的同志们江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了江姐的形象;②沉着、冷静;③不能,“挺立”能让读者感受到江姐面对死亡时英勇无畏的精神,“站立”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刘胡兰。11.(15分)阅读。心底盛开一朵花ㅤㅤ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ㅤㅤ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得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小伙子,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皱纹,身穿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上穿着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红着脸、又带着些许的感激:“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ㅤㅤ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ㅤㅤ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1)请你用简洁的语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我”坐公交车忘带公交卡,一位老人帮助我挽回尴尬的局面,并且让“我”为遇到忘带零钱的人投票以示对她的报答。(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尴尬自然典型一般慌忙从容(3)说话不用“说”。请你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表示“说”的词或说话时的心理、神态等来替代“说”(4)想一想,画波浪线的部分“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中的“这样”具体指的是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5)仿写句子,并在方框内补充恰当的标点符号。微微一笑□把心灵照亮□微微一笑□把悲伤挤掉□微微一笑□把快乐营造。(6)对文章题目“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题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B.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D.题目主要写出了“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运用“人物+事件法”概括内容。本文主要写了“我”坐公交车忘带公交卡,一位老人帮助我挽回尴尬的局面,并且让“我”为遇到忘带零钱的人投票以示对她的报答。(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理解与积累。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尴尬:表情不自然。反义词:自然。典型:具有代表性或概括性的人或事件。反义词:一般。慌忙:急急忙忙;不从容。反义词:从容。(3)本题考查提示语的运用能力。说话不用“说”。要求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表示“说”的词或说话时的心理、神态等来替代“说”。示例:我红着脸、又带着些许的感激:“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4)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