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箱设计完整版本_第1页
减速箱设计完整版本_第2页
减速箱设计完整版本_第3页
减速箱设计完整版本_第4页
减速箱设计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Pro/E软件是PTC公司基于单一数据库、参数化、特征、全相关及工程数据再利用等概念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CAD/CAE/CAM软件,它能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所有用户同时进行同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作。这次通过减速箱的设计,讲解了齿轮和箱体的设计过程,从而掌握该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在这个实例中,首先给出设计目的,提出主要知识点,然后给出具体的设计步骤。在介绍设计过程时,注重实用技巧。这样的结构编排有助于使用Pro/E的逻辑思考方式,提高使用Pro/E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目录减速箱设计一、上箱体设计过程二、齿轮轴设计过程三、垫片设计过程四、通气塞设计过程五、小盖8设计过程六、端盖23设计过程七、调整环设计过程八、端盖26设计过程九、挡油环设计过程十、套筒设计过程减速箱的装配图减速器的爆炸图减速箱设计如图所示为一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表1所示为图中零件及序号对应表。减速箱输入轴为27,由电动机通过带轮带动,再通过Z1、Z2两齿轮啮合,而带动输出轴表1减速箱零件及序号对于表序号零件序号零件序号零件1下箱体13螺栓25调整环2反光片14螺栓26端盖3垫片15垫圈27齿轮轴4油面指示器16螺母28滚动轴承5螺钉17螺塞29挡油环6小盖18垫圈30销7垫片19齿轮31端盖8小盖20套筒32密封圈9螺钉21键33滚动轴承10通气塞22密封圈34端盖11螺母23端盖35调整环12上箱盖24轴轴27和24分别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承,轴承安装时的轴向间隙由调整环25和35调整。减速箱用稀油飞溅润滑,箱内油面高度通过油面指示器4进行观察。通气塞10是为了随时放出箱内油的挥发气体和水蒸气等气体,螺塞17是清理换油时用的。表2为减速箱所用的标准件明细表。表2标准件明细表序号名称件数序号名称件数5螺钉M3*14318垫圈1029螺钉M3*10421键10*22111螺母M10122密封圈(毛毡)113螺栓M8*65428滚动轴承214螺栓M8*25230销A3*18215垫圈8632密封圈(毛毡)116螺母M8633滚动轴承2上箱体设计过程(1)、新建shangxianggai.prt文件(2)、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Front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52,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2图2(3)、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图3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4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3图4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26,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5.图5图6(4)、基准平面单击基准平面按钮,以Front面为基准面,偏移26.得到基准面DTM1.设置与结果如图6.(5)、镜像在特征树中选择第3步绘制的拉伸特征,在过程特征中选择“镜像”,选择DTM1面为镜像平面,单击“完成”,结果见图7。图7(6)、圆角特征在工程特征工具栏中选择“圆角”,选择图8中的边线,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圆角半径R3,单击“完成”,结果见图9.图8图9(7)、拔模斜度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斜度”,单击图10(a)中的灰色面,然后单击图10(b)中得另一灰色面;选择操控板中得分割,选择分割选项为“根据拔模枢纽分割”,在侧选项中选择“独立拔模侧面”;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侧拔模角度6.6;选择“完成”。结果见图11(a).图10(a)图10(b)(8)、拔模斜度同第7步操作,对另一侧进行拔模,角度为6.6.结果如图11(b)。图11(a)图11(b)(9)、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TOP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2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2图13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7,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13。(10)、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图14中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5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4图15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20,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16。图16图17(11)、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图17中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8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穿透”,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19。图18图19(12)、拔模斜度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斜度”,单击图20(a)中的灰色面,然后单击图20(b)中得另一灰色面;选择操控板中得分割,选择分割选项为“根据拔模枢纽分割”,在侧选项中选择“独立拔模侧面”;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侧拔模角度5.7;选择“完成”。结果见图21.图20(a)图20(b)图21图22(13)、镜像按住Ctrl键,在模型树中选择第10步拉伸,第11步拉伸,第12步拔模斜度,然后在工程特征中选择“镜像”,选择DTM1面为镜像平面,单击“完成”,结果如图22所示。(14)、基准平面单击基准平面按钮,以RIGHT面为基准面,偏移29.得到基准面DTM2.设置与结果如图23.图23图24(15)、镜像按住Ctrl键,在模型树中选择第13步拉伸,第11步拉伸,第12步拔模斜度,第13步镜像,然后在工程特征中选择“镜像”,选择DTM2面为镜像平面,单击“完成”,结果如图24所示。(16)、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图DTM1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25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两侧对称”,拉伸40,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26。图25图26图27(17)、基准平面单击基准平面按钮,以曲面F6为基准面,偏移4.得到基准面DTM4.设置与结果如图27.(18)、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图28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29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穿透”,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30。图28图29图30图31(19)、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为DTM4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3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宽度为3,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32。图32图33(20)、镜像在模型树中选择第18步拉伸然后在工程特征中选择“镜像”,选择DTM1面为镜像平面,单击“完成”,结果如图33所示。(21)、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为图34(a)中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图34(b)中的面为顶参考视图,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35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34(a)图34(b)图35在下方的操控板的“选项”中设置第1侧拉伸方式为“盲孔”,拉伸深度为2,第2侧拉伸方式为“到选定的”,单击右侧的选择项,选择图36所示的灰色面为选定面,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37。图36图37(22)、圆角特征在工程特征工具栏中选择“圆角”,选择图38中得边线,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圆角半径R3,单击“完成”,结果见图39.图38图39(23)、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为图40(a)中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图40(b)中的面为顶参考视图,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4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40(a)图40(b)图41图42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穿透”,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42。(25)、圆角特征在工程特征工具栏中选择“圆角”,选择上一步拉伸特征的四条边,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圆角半径R3,单击“完成”,结果见图43.图43(26)、筋选择“筋工具”;单击参照,以RIGHT为草绘平面,绘制图44所示草图,注意直线的两端点分别和模型的两角点重合;单击“完成”。在操控板中设置筋板的厚度为10;循环单击“更改筋两个侧面的厚度选项”更改筋生成方式,直到两侧对称方式;单击“完成”,结果见图45。镜像另一侧。图44图45(27)、拔模斜度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斜度”,单击图46(a)中的灰色面,然后单击图46(b)中得另一灰色面;选择操控板中得分割,选择分割选项为“根据拔模枢纽分割”,在侧选项中选择“独立拔模侧面”;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侧拔模角度3.6;选择“完成”。图46(a)图46(b)(28)、拔模斜度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斜度”,单击图47(a)中的灰色面,然后单击图47(b)中得另一灰色面;选择操控板中得分割,选择分割选项为“根据拔模枢纽分割”,在侧选项中选择“独立拔模侧面”;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侧拔模角度3.6;选择“完成”。图47(a)图47(b)(29)、拔模斜度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斜度”,单击图48(a)中的灰色面,然后单击图48(b)中得另一灰色面;选择操控板中得分割,选择分割选项为“根据拔模枢纽分割”,在侧选项中选择“独立拔模侧面”;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侧拔模角度3.6;选择“完成”。图48(a)图48(b)(30)、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为图49中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FRONT面为顶参考视图,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50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穿透”,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图49图50(31)、基准平面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平行于FRONT面,穿过A-15轴的基准面.如图51.图51(32)、螺纹绘制从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螺旋扫描”---“切口”命令,弹出如图52所示的“切剪:螺旋扫描”属性对话框和如图53所示的“菜单管理器”属性对话框。在“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属性”菜单中的“常数”—“穿过轴”---“右手定则”---“完成”命令,系统弹出“设置草绘平面”菜单管理器,选择菜单上的“新设置”---“平面”命令。系统弹出“选取”对话框提示选取草绘平面,选取基准平面DTM5为草绘平面。单击“方向”菜单上的“正向”命令接受系统默认的方向。单击下一级子菜单上的“顶”,选择图54中的上表面;弹出“参照”对话框,选择图55所示的面,单击确定命令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56所示的螺旋扫描轨迹,轨迹与外圆母线重合,绘制一条与轴线重合的中心线,单击“完成草绘”,退出草绘模式。图52图53图54图55图56图57在提示框中输入修改的螺纹节距值“0.5”,单击完成图标,系统进入草绘器。绘制如图57所示的螺纹截面,单击“完成草绘”,退出草绘模式。单击“切剪:螺旋扫描”属性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螺旋扫描切剪实体操作,生成的螺纹如图58所示。图58(33)、阵列在模型树中,按住Ctrl键,将第30步拉伸特征和第32步螺纹绘制选中,右键单击,选择“组”命令。在模型树中选择该组,在工程特征中选择“阵列”;在操作板中选择“尺寸”,选择尺寸1是18,尺寸2是5,结果如图所示59图59(34)、基准平面单击基准平面按钮,以RIGHT面为基准面,偏移70,得到DTM9.(35)、筋选择“筋工具”;单击参照,以DTM9为草绘平面,绘制图60所示草图,注意直线的两端点分别和模型的两角点重合;单击“完成”。在操控板中设置筋板的厚度为5;循环单击“更改筋两个侧面的厚度选项”更改筋生成方式,直到两侧对称方式;单击“完成”,结果见图61.图60图61(36)、拔模斜度同第27、28、29步的拔模斜度(37)、镜像同时选中上两步,单击“镜像”,单击DTM1,单击“完成”。(38)、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图62中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63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62图63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穿透”,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对它进行拔模,设置与结果如图64。图64(39)、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图65中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66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深度为3,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67。图65图66图67(40)、保存shangxianggai.prt文件二、齿轮轴设计过程(1)、新建chilunzhou.prt文件(2)、旋转在基础特征中选择“旋转”,单击放置---草绘,以FRONT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所示的草绘图形,单击“完成”。保持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完成”。结果如图2所示。图1图2(2)、拉伸特征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Front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3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3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3,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4.图4(3)、圆角特征在工程特征工具栏中选择“圆角”,选择如图5中所示的边线,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圆角半径R3,单击“完成”,结果见图6.图5图6(4)、螺纹绘制从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螺旋扫描”---“切口”命令,弹出如图7所示的“切剪:螺旋扫描”属性对话框和如图8所示的“菜单管理器”属性对话框。在“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属性”菜单中的“常数”—“穿过轴”---“右手定则”---“完成”命令,系统弹出“设置草绘平面”菜单管理器,选择菜单上的“新设置”---“平面”命令。系统弹出“选取”对话框提示选取草绘平面,选取基准平面FRONT为草绘平面。单击“方向”菜单上的“正向”命令接受系统默认的方向。单击下一级子菜单上的“缺省”命令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9所示的螺旋扫描轨迹,轨迹与外圆母线重合,绘制一条与轴线重合的中心线,单击“完成草绘”,退出草绘模式。图7图8图9在提示框中输入修改的螺纹节距值“1.5”,单击完成图标,系统进入草绘器。绘制如图10所示的螺纹截面,单击“完成草绘”,退出草绘模式。图10单击“切剪:螺旋扫描”属性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螺旋扫描切剪实体操作,生成的螺纹如图11所示。图11(5)、坐标系从菜单中选择“插入”---“模型基准”---“坐标系”;系统弹出如图12所示的“坐标系”对话框;选择第二个标签“定向”,“定向”---“所选坐标轴”,设置关于Y轴角度为90;单击确定,系统生成坐标系CS0。图12(6)、渐开线选择工程特征中的“曲线工具”,如图13选择“从方程”——“完成”;系统弹出如图14所示管理器,选择“得到坐标”——“选取”,在特征管理器中选择第5步生成的CS0坐标系,在弹出的“设置坐标系类型”中选择“笛卡尔”如图15;系统弹出用笔记本打开rel.ptd文件,在文件上输入如下渐开线曲线,如图16,选择记事本中文件保存;在图17“曲线:从方程”中选择“确定”,如图18。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7)、拉伸特征选择“拉伸工具”,设置草绘面RIGHT面,在草绘工具中选择“通过边创简图元”,选择渐开线与大圆的轮廓线,绘制直径为30、34的两个圆,选择“中心线”绘制过30圆与渐开线交点和圆心点的一条中心线;过圆心绘制另一条中心线,两条中心线的夹角为7.5度;沿着第二条中心线绘制一条直线;删除30圆,使用“动态修建剖面圆”修剪绘制图,修剪结果如图19,在拉伸控制面板上设置拉伸高度为34。结果如图20.图20(8)、镜像将特征树中选择之前生成的渐开线曲线特征,右击“隐藏”。将特征树中刚才拉伸的特征选中,选择“镜像工具”选择如图21灰色面镜像,单击完成。结果如图22。图21图22(9)、倒角选择工程特征中的“倒角工具”,在操控板中选择“角度*D”,角度“30”,倒角距离为4.5。结果如图23。图23(10)、阵列将拉伸7,镜像8,倒角9组成“组”。选择该组,选择“阵列工具”,在控制面板上设置选择“轴”,在模型中选择中心轴线;输入第一方向上的阵列个数12,单击“阵列角度范围”,输入360;单击完成,结果如图24。图24(11)、保存chilunzhou.prt文件三、垫片7设计过程(1)、新建dianpian7.prt文件(2)、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Front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2,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2.图2图3(3)、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如图3所示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4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4图5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穿透”,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4)、镜像在模型树中选择第3步拉伸,然后在工程特征中选择“镜像”,选择TOP面为镜像平面,单击“完成”,结果如图5所示。(5)、保存dianpian7.prt文件四、通气塞设计过程(1)、新建tongqisai2.prt文件(2)、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Front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图2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10,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2.(3)、倒角选择工程特征中的“倒角工具”,在操控板中选择“角度*D”,角度“45”,倒角距离为2。结果如图3。图3(4)、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如图4所示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5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4图5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10,单击“完成”,结果如图6所示。图6图7(5)、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如图7所示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8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8图9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15,,单击“完成”,结果如图9所示。(6)、倒角选择工程特征中的“倒角工具”,在操控板中选择“角度*D”,角度“45”,倒角距离为1。结果如图10。图10(7)、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TOP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1图12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对称拉伸”,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结果如图12所示。(8)、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如图13所示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4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3图14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深度为23,单击“去除材料”,单击“完成”,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9)、螺纹绘制从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螺旋扫描”---“切口”命令,弹出如图16所示的“切剪:螺旋扫描”属性对话框和如图17所示的“菜单管理器”属性对话框。图16图17图18在“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属性”菜单中的“常数”—“穿过轴”---“右手定则”---“完成”命令,系统弹出“设置草绘平面”菜单管理器,选择菜单上的“新设置”---“平面”命令。系统弹出“选取”对话框提示选取草绘平面,选取基准平面TOP为草绘平面。单击“方向”菜单上的“正向”命令接受系统默认的方向。单击下一级子菜单上的“缺省”命令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8所示的螺旋扫描轨迹,轨迹与外圆母线重合,绘制一条与轴线重合的中心线,单击“完成草绘”,退出草绘模式。在提示框中输入修改的螺纹节距值“1”,单击完成图标,系统进入草绘器。绘制如图19所示的螺纹截面,单击“完成草绘”,退出草绘模式。图19图20单击“切剪:螺旋扫描”属性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螺旋扫描切剪实体操作,生成的螺纹如图20所示。(10)、保存tongqisai2.prt文件五、小盖8设计过程(1)、新建xiaogai8.prt文件(2)、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Front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1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1图2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伸高度为3,单击“完成”。设置与结果如图2.(3)、拉伸特性在工程特征中选择“拉伸工具”,单击放置,在“草绘”对话框中设置如图3所示的灰色面为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图4所示的草图,单击“完成草绘”。图3图4在下方的操控板中设置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