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1页
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2页
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3页
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4页
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技术支持单位及技术负责人 41.3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71.4规范和标准 81.5可行性研究结论 9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02.1项目背景 102.2必要性分析 11第三章市场预测 153.1行业介绍 153.2产品特性 163.3销售模式 173.4风险预测及应对 17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84.1项目建设地点 184.2自然条件 184.3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19第五章原材料及燃料供应 215.1原材料概况及供应条件 215.2能源供应 21第六章总图运输及工程建设方案 236.1总图运输 236.2土建工程建设 246.3给排水工程 266.4供电工程 26第七章生产工艺 287.1生长环境 287.2生产真姬菇工艺及技术 307.3设备清单 33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及节能、节水 348.1设计依据 348.2环境影响分析 348.3节能措施 358.4节水措施 36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79.1编制依据 379.2安全措施 379.3卫生措施 389.4消防 38第十章公司组织及员工培训 4010.1机构设置 4010.2人员配置 4010.3员工培训 41第十一章实施方案 4211.1建设期 4211.2项目进度安排 4211.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42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412.1投资估算 4412.2资金筹措 48第十三章项目财务评价 4913.1财务评价依据 4913.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4913.3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4913.4成本费用估算 4913.5利润总额及分配 5013.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5013.7不确定性分析 5113.8财务评价结论 53第十四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54附表: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利润与利润分配表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件:1.××××××××××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有限公司项目平面布置图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10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1.1.2建设地点××市××1.1.3建设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法定代表人:1.1.4技术支持单位××1.1.5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资质:甲级证书:××编制负责人:××1.1.6项目建设期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1.1.7建设规模××有限公司租用土地22亩,用来建设该项目。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175m2。其中,拟建菇房4座共5520m2,仓库一座200m2、菌包车间一座400m2、锅炉房一座225m2、配电房项目建成达产后,年生产鲜菇约1000吨。1.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787.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86.60万元、安装工程费5.0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257.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7.56万元、预备费48.7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2.26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有限公司自筹。1.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总用地面积22亩2总建筑面积7175m2其中菇房5520m2仓库200m2锅炉房225m2菌包车间400m2宿舍及办公楼780m2配电房50m23产品方案3.1鲜菇1000吨4项目总投资787.22万元4.1建筑工程费386.60万元4.2安装工程费5.06万元4.3设备及器具购置费257.00万元4.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7.56万元4.5预备费48.74万元4.6铺底流动资金42.26万元5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0.54%6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10%)(所得税前)435.67万元7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5.57年8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22.07%9资本金财务净现值(Ic=10%)452.47万元1.2技术支持单位及技术负责人1.2.1××××××××××××是一所具有73年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2000年,××××××××和××××林学院合并为××××××××××。学校位于×××××市西郊,校园占地面积××××平方米。现有××个国家重点学科、××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第二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学校设有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个,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个,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合作中心××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个,国家部委研发测试中心××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个,省级工程中心××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个,部省级研发基地××个。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与台湾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深厚的地缘、血缘、学缘、亲缘优势,不断加强两岸交流,拓展教学空间。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友好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学校被评为××××××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年“××××五一劳动奖状”,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学校”(连续3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连续2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2.2技术负责人××××,男,教授,1986年毕业于××××××××微生物专业,现任××××××××××××××××××系主任,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等课程,先后培养研究生8人。现为××××食用菌协会理事、××××非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食用菌专业专家组成员,××××年被学校评为校优秀教师。几年来已参与了省教育厅、省农办、省科技厅计划的重点项目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与副主编教材2部,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2项,一项成果获得2006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教授部分论文及承担项目如下:××××××教授部分论文:1.3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200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4)《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2004)(5)《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2号)(6)《××××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8)××××××××××有限公司真姬菇栽培项目委托合同(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3.2编制原则(1)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的原则;(2)遵循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着眼发展的原则;(3)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公共利益;(4)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或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1.3.3编制范围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并参考其他地区的食用菌种植标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内容、市场、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和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供有关部门作项目运作前决策依据。1.4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真姬菇》DB35/574-2004(××××地方标)《食用菌卫生标准》(GB7096-200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产地环境标准》(NY5358-2007)《鲜食用菌卫生标准》(GB7097-86)《干食用菌卫生标准》(GB7096-86)《食品包装卫生标准》(GB9691-88)1.5可行性研究结论生产真姬菇采用人为提供真姬菇的生长的最适宜条件,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避免了自然条件下的不稳定因素对菇生长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菇的产量和品质,缩短了其生长周期。另外,生产与普通农民种植相比,能更好、更科学的分布空间,纵向发展,提高了单位亩产。符合国家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食物产量的要求,符合生产要走集约化道路的要求。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年生产鲜菇1000吨。项目建成达产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100人。此项目属于新型农业、设施农业范畴,对环境基本不会造成负担,该项目建设期短,抗风险能力强,制种、种植、深加工管理技术成熟先进,投资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将调整农业产业,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周围地区做出示范作用,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食用菌如今被世界各国人民誉为“绿色食品”、“保健食品”而受到青睐,成为21世纪的主要食品之一,这将为我省食用菌产品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但我国相当部分食用菌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与WTO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栽培多无规范的工艺,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菇农随意使用农药、化肥或添加剂,许多产品缺乏质量标准。由此导致产量不稳,质量不稳,甚至污染超标,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传统食用菌生产方式主要是利用自然季节来安排生产,靠天吃饭,缺乏市场竞争力。而目前真正能够工业化周年生产的只有如金针菇、鸡腿菇等几个少数珍稀食用菌品种。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市场的周年需求。真姬菇因品质优良,口感好而称为食用菌之王。但真姬菇是一种低温结实性品种,常规栽培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造成产量不稳定,质量低劣,商品价值低,无法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该项目真姬菇周年生产人工生态模拟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真姬菇的生物学特性,寻找最佳的栽培模式,在自动化控制条件下,通过人工生产模拟技术,组合最适宜真姬菇生长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CO2等环境因子,进行生产具有良好商品价值的真姬菇,该技术能打破传统的栽培模式,不受季节的限制进行周年生产及周年供应,以丰富消费者对食用菌鲜品的需求,提高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食用菌、集约化生产模式是食用菌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食用菌产品通往国际市场最有竞争力的条件之一,使人工、分散、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模式的食用菌产业得于优化和提高,促进食用菌产业的,这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物流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真姬菇周年项目是由××××食用菌推广总站、×××××××××××××××院等提供技术指导。采用农产品下脚料(棉籽壳、麸皮等)及野草(芦苇粉等)、采用冷库周年栽培,年生产真姬菇400万袋,项目建成达产后,企业可实现年平均净利润约143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100人。此项目属于新型农业、设施农业范畴,对环境不造成任何负担,并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公司采用新技术引用新品种,并采用严格的生产管理机制,生产和研究相结合,目标做到产业龙头。2.2必要性分析2.2.1符合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的规定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编制下发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以下简称《指南》),在此《指南》中提出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十大产业,分为130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本项目完全符合《指南》中第六大产业—“现代农业”中的第85项新型设施栽培技术中“设施农业标准化建棚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装备,设施专用农林作物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设施农业模式化、低能耗、低成本、无公害等”的有关规定,是国家鼓励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符合国家的产业优先扶持政策。2.2.2符合×××ד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的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10年,全县食用菌栽培规模达1.5亿袋以上,调整食用菌品种结构,以专业村为重点,建立各类食用菌试验、生产示范基地,稳定发展秀珍菇、蘑菇、香菇等当家菌种,培育壮大珍稀菌种,实现食用菌生产的良种化和多品种经营。当前,食用菌种植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小规模分散栽培正在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向规模化、方式转变。我国食用菌栽培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产以提高栽培的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提出的真姬菇周年栽培技术,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2.2.3真姬菇市场潜力大真姬菇是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因此该项目产品是符合现代人追求的健康营养食品和中药保健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在吃方面更注重营养和美味。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被排在了人类死因的前四列,其中又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而真姬菇是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在防癌、抗癌、保健、养生上有着独特的功效。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如食补,所以绿色保健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极具开发前景。本项目加工产品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在预防保健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现代生活节奏日趋紧张,大多数人都忙于工作而较少动手烧菜,特别是旅游和出差的人们,尤为喜爱美味的方便食品,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显得很有生命力,发展很快。但是截止目前,市场上精美的食用菌系列加工食品不多,因此顺应市场需要,及时推出精美的食用菌农产品加工系列食品尤为必要。可见该项目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较好,投资建设十分必要。2.2.4合理利用资源,引导农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辖3个自然村,以秀珍菇与花卉为主导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通过与希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食用菌推广总站、××××××××××生命科学院的合作,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2009年全村共种植食用菌1200万袋,为全村增收840万元,从而推动了全村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食用菌等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的发展不仅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全村多数农户掌握了熟练的食用菌种植栽培技术,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基础。其投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等特色资源产品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及产业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并且极大程度地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第三章市场预测3.1行业介绍我国的食用菌人工栽培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是香菇、银耳、黑木耳、草菇、茯苓、灵芝和竹荪的发源地。近十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报道,目前,中国的食用菌年产量已突破千万吨,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七成以上,中国已成为一个食用菌种植和出口大国。随着对食用菌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深入,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食用菌产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发展。2008年我国食用菌实现产值820亿元,产量达到1730万吨,占世界的80%以上;出口到119个国家和地区,创汇额14.25亿美元,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我国食用菌产量1800多万吨,出口额约1.5亿美元,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已成为国际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当前有1000多个食用菌种植村、500多个食用菌基地县、100多个食用菌亿元产值基地县、2000多家食用菌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500多万人。据农业部统计,在国内种植业中,食用菌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6位。在国内种植业产值排名中,食用菌产业居第6位。在食用菌的国际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量占到亚洲的80%,占到全球的40%。食用菌已成为种植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目前世界上日益视食用菌为一种理想的保健营养食品。世界相关组织曾提出“一荤一素一菌”的膳食保健方案。中国国内的营养学家也表示,食用菌的预防保健价值,抵得上“半个医生”。中国城市市民已把食用菌作为“家常菜”,菌菇汤、各种菇类炒菜都是餐馆饭店“点击率”很高的品种。此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等药用菌产品,已被证明对癌症及其它免疫类疾病有特殊疗效。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畅销国际市场。在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品种日益丰富,并且正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加工业。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但国内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食用菌不足0.5公斤,沿海地区可达1.0公斤以上。目前,香港年均最高达4.8公斤。而美国年人均为1.5公斤,日本年人均为3公斤。今后随着我国食用菌消费市场的扩大,产量增加,消费的前景是广阔的。3.2产品特性真姬菇是目前新兴的食用菌之一,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含有丰富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菇类,有助于青少年益智增高,抗癌、降低胆固醇。特别是子实体(即根以上部分)的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成份。其中真菌多糖、嘌呤、腺苷能增强免疫力,促进抗体形成抗氧化成分能延缓衰老、美容等等。子实体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而且从真姬菇中分离得到的聚合糖酶的活性也比其它菇类要高许多,其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因此,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独特功效。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正引起越来越多注重饮食健康的人们的关注。而其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之说,故又有蟹味菇一称。正在被越来越多高级餐馆列入菜谱中。由于真姬菇栽培技术要求较高,栽培的门槛相对更高。目前产品的价格在平时消费菇类中处于较高水平。属于较高端消费菇类,一般鲜菇市场价格在一公斤15元至20元之间。出厂价平均在10元/Kg左右。3.3销售模式栽培真姬菇,一般只负责生产,由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上门收购。或固定批发商将货物通过物流发往指定地点,通常为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珠海等市。实力雄厚的可以联系出口到海外。或者与超市等签订合作协议,为超市供货。3.4风险预测及应对风险包括:(1)生产中的管理导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受影响;(2)天灾人祸等不可预知因素;(3)原材料供应;(4)行业竞争等。经营过程中需做到科学的管理模式及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产品的品质。采用合格的原材料,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严格把关原材料,及稳定价格。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研究新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以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项目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以交通便利、食用菌种植丰富及辐射能力强为原则。××××××××××有限公司位于××××××××××××,厂区北面临县道,其他三面环山,地处×××××××××,距××××北高速路口月3公里,离城关约5公里,交通便利。4.2自然条件4.2.1气候气象××××依山濒海,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无霜期288~344天。多年平均气温1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9℃;××××绝大多数地区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冬季短约1个半月无严寒。多年平均降水量1649.5mm,历年最大降水量2552.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历年最大年相对湿度83%;强风向WNW,最大风速40m/s,次强风向NE,最大风速24m/s,主导风向SS和SE,频率13%,多年平均风速2.2m/s,历年大风日≥8级平均天数9.5天。××××日照时数1752.8小时。4.2.2水文状况××××水量来源于境内\o"降水"降水产生的径流及县外过境客水。全县多年平均年来水量22.833亿立方米,其中境内产流11.313亿立方米,外县过境客水11.52亿立方米。1990年按境内产流计,人均占有水量4941立方米。××××境内由6大河流13条支流,河道总长126.63km,流域面积333.6km2,年径流量11.313亿m3。主要河流有××××××、××××××、××××××、××××××、××××××。4.2.3地质、地形地貌××××湾城市呈东西侧火山岩,中部花岗岩分布的格局,出露侏罗上统南园组花岗岩和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第四系残积层和平原区的冲积,海积层岩,潮汐、漫滩区使××××湾城市分布最大的一个区,地势平坦开阔。××××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城市形态以中低山,海滨滩地为主,呈北、西、南部为中地山区,中部为滩地,东部滨海,地势高低起伏呈“W”状,腹部海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一般高出潮带2-8米。山地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山体多呈北东、北西走向,城区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4.2.4土壤××××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火山岩、花岗岩的残积物和运积物,红壤为主要地带性土壤,各类地壤按海拔高度呈垂直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草甸、黄壤、黄土壤和水稻土。4.3社会经济环境状况4.3.1社会经济状况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2008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工业总产值94.91亿元,增长2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58亿元,增长34.4%;农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长5.2%;财政总收入完成3.31亿元,增长33.4%,其中地方级收入1.93亿元,增长2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3.5亿元,增长5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62亿元,增长16.6%;实际利用外资211万美元,增长16.14%;外贸自营出口总值2473万美元,增长10.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1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5214元,增长12.0%。4.3.2交通状况 ××××海陆空交通便捷,开辟了直抵香港、日本、新加坡等航线,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国际机场仅58公里,×××××市区65公里,距××××仅25公里、××××××200多公里。温××××于2009年10月建成使用,并在××××湾开发区内设站,××××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从该站点连接贯穿港区三个作业区至××××××。第五章原材料及燃料供应5.1原材料概况及供应条件本建设项目栽培真姬菇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全部可在国内市场采购供应,辅料基本在就近在项目所在地均可采购,采购供应条件较为方便,完全能满足项目投产后对原辅材料的需要。5.1.1原材料种类主原料:木屑、棉籽壳、麸皮、玉米芯等。辅料:碳酸氢钙、葡萄糖、过磷酸钙等。5.1.2原材料来源棉籽壳、木屑等主料主要来自内陆地区如山东、湖南、湖北等地。辅料需要量不大,可就近购买。5.1.3原材料价格棉籽壳、木屑等主料价格也随季节性及供求关系不断波动,一般夏秋两季价格相对春冬低,棉籽壳2009年8月份1000元/吨,12月份1300元/吨。5.2能源供应5.2.1燃料××××××××××有限公司生产过程有使用到锅炉,公司规划使用一吨型立式燃煤或柴火锅炉。公司拟购2台锅炉,计划用煤或废弃菌包做燃料,预计一年用煤量约40吨。燃煤可从附近市场采购供应。5.2.2用电负荷及供电××××××××××有限公司项目工程用电由×××××高压电网提供电源。供电电网已敷设至该公司厂区用地界区。厂区设有配电房,装有250KVA变压器,将外来高压电转化为三相380V电,供厂区使用,月用电平均35000度到40000度。5.2.2供水××××××××××有限公司用水由××××××××自来水管网提供,供水管径为DN25,公司每天用水量约1.5~2吨。第六章总图运输及工程建设方案6.1总图运输6.1.1总平面布置(1)布置原则①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料流向要求,做到物料流程顺畅、短捷、连续、贯通,运输通畅;②平面布置应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③方便交通运输及人员的进出;④平面布置力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⑤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划分合理、分区明确;⑥满足生产、环保、安全条件下,尽量节省投资;⑦便于管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⑧兼顾到厂区的美观。(2)总平设计方案该项目厂区占地约22亩。厂区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宽5m)将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边主要是4座菇房,每座面积1380m2;厂区东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办公宿舍楼(390m2)、仓库(200m2)、菌包车间(400m2)和锅炉房(225m2)。仓库(10m×20m)1座,可以满足项目贮存原料的需要。菌包车间(20m×20m)1座,供拌料、打包使用;菌包车间与仓库贴邻建造便于原料的输出。锅炉房(15m×15m)位于厂区的东南角,与菌包车间相邻,便也对菌袋灭菌使用。6.1.2竖向布置原则和方案(1)竖向布置应不受洪水和地区积水的威胁。(2)场地竖向布置应满足生产和运输对高程的要求。(3)场地竖向布置应与公路纵向设计保持一致。6.1.3运输设计方案建筑物四周设计为环形车道,道路除主干道为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均为宽4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转弯半径为9米和6米,供厂区运输使用。6.1.4厂区绿化厂区周边及道路两侧进行绿化设计,在满足厂区功能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努力达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防护和保健功能,有层次、有重点地形成良好的绿化景观序列。6.2土建工程建设6.2.1土建设计依据(1)有关专业生产工艺要求(2)有关气象地质水文资料(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0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6.2.2基础方案项目为农业建筑工程,总体要求项目工程建设简洁实用,建构筑物为单层。本工程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本项目拟建菇房四栋,每栋为长60m、宽23m、高4.5m,钢结构保温大棚。菇房四周及隔墙均为泡沫保温层,在菇房水泥地面下加层塑料薄膜提高增加保温保湿效果,同时也防止了水泥对地下耕作层土壤的破坏。仓库面积和菌包车间分别为200m2和400m2,均为简单钢结构大棚。宿舍办公楼和配电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建工程具体建筑规格见下表表6-1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规格(m)主体结构数量(栋)层数建筑总面积(m2)1菇房60×23钢结构4单层55202仓库20×10钢结构1单层2003菌包车间20×20钢结构1单层4004锅炉房15×15钢结构1单层2255办公宿舍楼30×13砖混凝土1二层7806配电房10×5砖混凝土1单层50合计971756.2.3抗震设计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城区属地震烈度六度区。因此,工程设计案地震基本烈度六度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本工程所有构(建)筑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计。6.3给排水工程本项目厂区用水主要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厂区内绿化用水。厂区内生产及生活用水由工业区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水源,引入管管径为DN25。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2t/d。项目的给水系统基本可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的需要。厂区内新建1座50m3××××××××××有限公司生产用水主要用于生产原料配料和冷却循环用水,真姬菇栽培过程无生产污水的排放。生活用水包括:食堂餐饮用水、卫生间用水、办公室饮用水,另外其它用水包括绿化用水及消防水池补充用水。厂区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项目四周为新修建的水利工程,雨水由室外管道直接排至厂区外的明沟;生活污水经县埋放地下的排水管道排出,厂区排水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及大雨的疏通。6.4供电工程6.4.1供配电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本项目主要用电为动力及照明,属三级负荷,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用电属三级负荷。××××××××××有限公司工程用电由×××××高压电网提供电源。供电电网已敷设至该公司厂区用地界区。厂区设有配电房,装有250KVA变压器,将外来高压电转化为三相380V电,供厂区使用。6.4.2线路敷设方式场区内室外低压配电、控制线路均采用电缆设,各工房内动力、控制线路沿电缆桥架或穿镀锌钢管埋墙柱楼板敷设。根据工艺专业条件厂区内各建构筑物属无爆炸及火灾危险的正常场所。电缆采用阻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6.4.3防雷接地工程界区内建构筑物属第三类防雷建构筑物。上述建构筑物采用装设在建构筑物天面的避雷带作防直击雷保护,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天30欧。电源引入各建筑构物配电装置进线开关前其PE、N线须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所有平时不带电但事故时可能呈现电压的金属部分均作可靠接地。各泵类、机类现场操作箱,在处理站的每组机电设备旁设置现场操作箱,实现可在现场就地操作试运行及检修,在现场操作箱上设置紧急停止按钮,禁止遥控操作和自动操作,保障检修时的人身安全及避免损坏机电设备。第七章生产工艺7.1生长环境真姬菇又名蟹味菇、海鲜菇、鸿喜菇、玉蕈、胶玉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其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甚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真姬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常食真姬菇能起到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7.1.1真姬菇的形态真姬菇子实体丛生,每丛15~50株不等,有时散生,散生时数量少而菌盖大。菌盖幼时半球形,边缘内卷后逐渐平展,直径4~15厘米,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带有深色大理石状斑纹。菌褶近白色,与菌柄成圆头状直生,密集至稍稀。菌柄长3~10厘米,粗0.3~0.6厘米,偏生或中生。孢子阔卵形至近球形,显微镜下透明,成堆时白色。7.1.2培养特性真姬菇是北温带秋季和冬季发生的食用蕈菌。真姬菇的菌丝体白色,棉毛状,气生菌丝不旺盛,不分泌黄色液滴,不形成菌皮。在培养程中可产生节孢子和厚垣孢子。真姬菇抗逆性较强,其生活条件与香菇、平菇等其它木腐菌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而且真姬菇的不同菌株对各种生活条件的需求不完全相同,现将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介绍如下:(1)营养真姬菇是一种低温型的木腐菌,栽培原料比较广,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和棉籽壳等都可作为主要原料,以用棉籽壳的产量最高。在栽培过程中加少量的辅料,如米糠、麸皮、大豆皮、棉籽饼和玉米粉等可以提高单产。(2)温度真姬菇与金针菇、滑菇、香菇和平菇等一样具有变温结实特性。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9~30℃,适温22~24℃;子实体原基分化在4~18℃,生长适温为10~14℃。(3)水分真姬菇培养料含水量以调到65%左右为宜。因其发菌时间较长,培养料会逐渐失水变干,出菇前应补充水分,使含水量达70%~75%。菇蕾分化期,菇房相对湿度应调节到98%~100%。菇体发育时,菇房相对湿度应为90%~95%。(4)光线真姬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但菇蕾分化阶段应有弱光刺激。子实体生长时有向光性,如在地下室或山洞栽培真姬菇,每昼夜应开日光灯10~15小时。(5)空气真姬菇生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培养料的粒度要粗细搭配,防止过湿。防止菇房的二氧化碳过浓,原基大量发生时每小时应通风4~8次。(6)pH值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值为6.5~7.5。真姬菇发菌需30~45天,菌丝成熟达到有出菇能力要30~60天,菇蕾分化需7~12天,子实体发育成长约5~7天。时间控制应根据不同菌种和温度适当伸缩。细致观察,及时控制是栽培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关键。7.2生产真姬菇工艺及技术7.2.1工艺流程生产真姬菇优势在于,人为提供真姬菇的生长的最适宜条件,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避免了自然条件下的不稳定对菇生长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菇的产量和品质,缩短了其生长周期,另外比普通农民种植更科学分布空间,纵向发展,提高了单位亩产。××××××××××有限公司周年生产真姬菇具体的栽培技术路线见下图7-1:生产原料配料(棉籽壳、麸皮等)及野草等生产原料配料(棉籽壳、麸皮等)及野草等装袋灭菌接种打包出售出菇管理培养采收废菌袋锅炉燃料有机化肥图7-1真姬菇栽培技术路线图真姬菇栽培工艺简述如下:(1)配料:将新鲜、干燥、无虫、无霉的棉柴用筛网网孔直径0.5~1厘米的粉碎机粉碎,按棉柴、麸皮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并加水混合搅拌均匀。(2)装袋:将拌好的培养料调节含水量,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栽培料装入袋中要松紧适中,太严实则菌丝生长慢;太松则菌丝生长快,菌丝疏稀,影响产量。注意不要弄破料袋。菌袋装好后,用直径1厘米的木棒沿菌袋中间扎一洞,有利于通风换气,可加速菌丝发育。塑料袋最好用塑料套环和棉花塞好口,外面包上一张纸或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或草绳捆好,待菌丝延伸覆盖料面时,可松动棉花,以利于通风。(3)灭菌菌袋用常压蒸汽灭菌,一般100℃保持12小时。(4)接种接种真姬菇发菌时间长,接种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将有活力的菌种接入灭菌的菌袋。(5)培养菌丝接种后菌袋应及时搬到发菌室发菌,室温保持18~26℃。经40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再培养30天左右,菌丝分泌浅黄色素时,才达到生理成熟。(6)出菇管理出菇管理依下列次序进行:①搔菌:要出菇时,取出栽培袋,打开袋扣,轻轻地去掉栽培料表面的老菌种和菌丝表层,刺激料面形成籽实体。搔菌之后,把清水加入每一个栽培袋中,经2小时后把多余的水倒掉,进行催蕾。②催蕾将菌袋搬至菇棚架上摆放,可把原接种口上的菌种块挖掉,穴口向下横排于层架上,让其在穴口定向长菇。催蕾时温度保持在15~16℃,散射光线刺激,以诱导原基形成;同时向空间喷洒雾化水,保持相对湿度90%~95%,一般7~10天原基即可形成菇蕾。③育菇菇蕾出现后,揭去覆盖物,菇房温度保持在14℃左右。采取向周围和地面喷水的办法保持90%的湿度,切勿直接向菇蕾喷水。加强通风,使空气新鲜,并有500勒克斯左右的光照,5~7天真姬菇即可育成。(7)采收①采前及时喷水:采收前要喷1次水,这样既可以提高菇房内的空气湿度,又可以降低空气中漂浮的孢子,因此能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并使菌盖保持新鲜、干净,不易开裂。但要注意千万不要喷水量过大,且不能朝已采收的子实体喷水,以免菇体腐烂。②大小一起采收:同一丛菇体如果大部分已经成熟就应该一起采收,不要等小菇长大后再采收,因为剩下的小菇不会继续生长。一潮菇一般以两次采摘为宜。③采用正确的收菇方法:如果是单生菇.可以一只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只手捏住菇柄轻轻扭下;如果是丛生菇,切不可硬掰,以免将培养料整块带起,最好用利刀紧贴菇床表面将菇体成丛切下。④采收后管理:菇体采收后要注意轻拿轻放,并尽量减少拿放次数。采下的菇体要放入干净、光滑的容器内,避免造成菇体的机械损伤。菇体表面可以盖一层湿布,以保持菇体水分。⑤及时清理料面:采完一潮菇后,要把料面清理干净,将死菇和残留在培养料中的菇根捡净,停止喷水1~2天,以利于下一茬菇的形成。7.2.2技术指标①灭菌温度100℃保持12小时。②利用空调设备控制培养房温度为25℃。③蟹味菇、海鲜菇菌袋菌龄为90天,杏鲍菇菌袋菌龄为45天。④出菇温度控制在14℃~16℃,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⑤采菇适龄,一般在八成熟时采收。7.3设备清单××××××××××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所使用到的主要设备见下表7-1:表7-1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项目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水冷机组10匹套502水冷机组8匹套503灭菌罐100m³台24打包机zYd-17台35锅炉1吨台2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及节能、节水8.1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8.2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主要原料为棉籽壳、木屑、麸皮等,生产后的菌包为棉籽、木屑等混合物,可以晾干后作燃料,或者破碎了重复栽培或作有机肥等。真姬菇种植栽培过程不产生有害气体、无生产污水排放,整个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本项目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锅炉废气、废渣、废菌袋等。8.2.1烟尘及废气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锅炉进行灭菌处理,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气和烟尘,锅炉的废气经除尘设施处理后,锅炉废气可达标排放,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本项目的烘干尾气主要为水蒸气,不含有害物质。8.2.2固体废弃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真姬菇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菌袋、锅炉燃煤产生的煤渣、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等。制种剩下的棉籽壳、废菌袋可回收利用,或作燃料烧和有机肥料使用,不对土壤造成污染。锅炉燃煤产生的炉灰渣,由附近农民拉走作为建筑材料或铺路,变废为宝。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存于垃圾池内,经压实处理后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8.2.3厂区绿化厂区进行绿化,以改善环境,美化厂容。厂区尽量利用空地进行绿化。厂区道路两侧种植绿树和绿篱,围墙内侧空地植树绿化,综合楼前后为厂前区重点绿化区。8.3节能措施(1)墙体保温,墙体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达到50%的要求;(3)门窗设计,菇房门窗设计要达到保暖、通风、自然采光使用要求,办公室门窗按照建筑节能要求进行设计;(4)电器设备和照明灯具的选择充分考虑采用节能型电器和灯具;(5)设备布置在满足工艺要求及生产规范的前提下,尽量紧凑布置,少占面积,以减少厂房采暖负荷;(6)变电所设备容器柜集中补偿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7)强化节能意识,定期在职工中举办节能讲座,同时开展在车间班组间举办节能竞赛;(8)建立建全设备维护和维修制度,保证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状态;(9)建立建全各项节能规章制度并遵照执行。8.4节水措施(1)用水采用功能分区计量设施;(2)室内生活用水设备及卫生设备应选用节水型,以达到合理节约用水目的;(3)有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的应装设可靠的水位控制装置;(4)与管网连接的设备、管件、阀门等质量应安全可靠,以避免有跑、冒、滴、漏现象;(5)为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3号令)《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ZBZ1-200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5-2006)《食用菌卫生标准》(GB7096-2003)《真姬菇》(DB35/574-2004)9.2安全措施(1)总平面设计合理、安全、适用,道路转弯半径满足《厂矿道路设计规范》TJ22-77,并设置交通标志;(2)凡加热设备和管道均应按照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4-2008)做好保温处理,以防烫伤;(3)设备机械外露部分设安全防护罩,标注醒目标志;(4)楼梯、操作平台均应设置防护栏杆;(5)各车间采光、通风良好,符合国家标准;(6)加强职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9.3卫生措施(1)不得将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物品与食品混装、混运,防止食品污染;(2)保证食品成品安全卫生;(3)制定食品安全责任制度;(4)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5)公司成立质量领导小组,对质量实行一票否决权;(6)公司应定期、不定期将产品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9.4消防建筑物消防设计本着“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关键是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增强职工防火意识,使职工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杜绝火灾发生。本工程设计在总图布置中,所有建筑物之间按规范要求均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和道路,道路分街区环形布置,留有足够的消防通道。9.4.1消防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各建筑物均为丁类防火标准,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设计。9.4.2防火措施(1)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5L/s,火害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算。室内、室外消防均采用临时高压制,为独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管网为环状,并设有气压给水泵系统保压。在室内设有消火箱,箱内配有消防水龙带,水枪和启动消防水泵按钮等,以供消防时启用。在各建(构)筑物等处应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以满足消防需要。(2)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第十章公司组织及员工培训10.1机构设置××××××××××有限公司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建设功能齐全、划分合理、职责明确、运转灵活、协调有力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其组织机构见下图10-1:图10-1××××××××××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10.2人员配置根据该项目运营管理的特点并结合七实际情况,建议本项目的劳动定员为100人。管理人员共10人,普通工人共90人。具体人员配置情况见下表:表10-1人员配备情况表管理人员岗位人数岗位人数总经理1销售1技术员3仓管1财务1车间主任1会计1人事1普通工人岗位人数岗位人数门卫2摆包12搬运4接菌12卫生2原种4食堂2试管3拌料6采购1装袋14采菇12锅炉4包装1210.3员工培训项目建成后,选择当地具有一定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并由技术顾问负责,集中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项目建成后,对择优录用的技术员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培训。并定期与开展部门培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保障培训工作。第十一章实施方案11.1建设期××××××××××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即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项目投产时间为2010年12月。11.2项目进度安排××××××××××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2010年1月组织成公司股东会,对该项目有初步设想;(2)2010年2月对产品进行调查;(3)2010年3月选择项目地址;(4)2010年4-6月项目可行性研究、调研、编制报告、论证;(5)2010年6-7月报告审批,落实资金,合资合同正式签订;(6)2010年8-10月建设厂房;(7)2010年11月生产线部分调整,充实,人员培训等;(8)2010年12月正式投产。11.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真姬菇周年栽培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见下表11-1:表11-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时间项目阶段123456789101112项目选址、立项等前期工作土建施工人员培训投产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1.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本项目投资估算编制范围:菇房、菌包车间、仓库、锅炉房、配电房、办公宿舍楼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及铺底流动资金。12.1.2投资估算编制主要依据(1)《××××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101-2005)及《××××建筑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年)》、《××××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201-2005)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综合单价表》(2002年版)、《××××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年版)。××××建设厅“关于调整《××××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利润率的通知”(闽建筑[2005]15号),××××建设厅“关于调整《××××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费率的通知”(闽建筑[2005]25号)。(2)材料预算单价:《××××工程造价信息》2010年第4期的××××材料综合价。(3)人工预算单价:《××××建设厅关于调整建设工程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闽建筑〔2007〕15号文)。(4)当地同类工程的单位造价。(5)设备价格根据厂家询价。(6)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工程量。12.1.3投资估算编制说明(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文规定计算。(2)前期工作费用参照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文规定计算。(3)工程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规定计算。(4)工程建设监理费按××××物价局闽价房[2007]273号规定计取。(5)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国家计委计价[2002]1980号文规定计算。(6)本项目不涉及征地费用。(7)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7%计取。12.1.4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采用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本项目流动资金为140.8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2.2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流动资金×30%)。12.1.5项目总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787.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86.60万元、安装工程费5.0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257.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7.56万元、预备费48.7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2.26万元。总投资估算详见表12-1,建筑工程费估算详见表12-2、生产仪器设备购及安装工程费估算详见表12-3。12.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787.22万元,其资金全部由××××××××××有限公司自筹。第十三章项目财务评价13.1财务评价依据本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规定的计算方法、原则、内容和指标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项目财务评价。13.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产品方案:年售鲜菇100万公斤。(2)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实施期为1年,第2年达到设计能力的90%,第3年达到设计能力的100%。计算期为10年。(3)主要参数: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取10%,项目资本金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取10%。13.3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本项目营业收入为鲜菇销售收入,鲜菇平均销售价格为10元/公斤。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000.00万元。本项目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费。正常年份营业税金及附加为零。13.4成本费用估算(1)外购原材料的估算:棉籽壳平均单价1000元/吨,玉米粉平均单价1900元/吨,过磷酸钙600元/吨,麸皮1500元/吨,木屑300元/吨,碳酸钙720元/吨,菌袋8.4元/百个。正常年份外购原材料费为395.38万元。(2)外购燃料及动力费的估算:电价0.7元/度,水价3元/吨,煤价850元/吨,正常年份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66.62万元。(3)工资及职工福利费的估算:年平均工资及职工福利费为2.20万元/人。正常年份工资及职工福利费为220.00万元。(4)修理费的估算: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计取。(5)固定资产折旧的估算: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5%。(6)其它费用的估算:其他营业费用按营业收入7%计取,其他管理费用按营业收入3%计取,土地租赁费每年2000元/亩。总成本费用估算见附表1。13.5利润总额及分配免征企业所得税,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见附表2。13.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根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见附表3)、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见附表4)计算以下财务评价指标:表13-1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基准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资本金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总投资收益率(ROI)=总投资收益率(ROI)=项目总投资×100%=16.74%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项目资金本利润率(ROE)项目资金本利润率(ROE)=项目资本金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100%=18.16%13.7不确定性分析(1)敏感性分析本项目作了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的敏感性分析。基本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建设投资、经营成本、营业收入作了提高10%和降低10%的单因素对内部收益率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见表13-2、图13-1。表13-2敏感性分析表图13-1敏感性分析图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内部收益率,其中营业收入的提高或降低最为敏感,经营成本次之。(2)盈亏平衡分析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计算(BEP):BEPBEP=年平均固定总成本年平均营业收入-年平均可变总成本-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100%=65.46%图13-2盈亏平衡分析图上述计算结果及图13-2表明,该项目要达到设计能力的65.46%,企业可以保本。由此可见,该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13.8财务评价结论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的收益率,项目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因此,本项目从财务效益上看是可行的。第十四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年生产鲜菇1000吨。项目建成达产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100人。此项目属于新型农业、设施农业范畴,对环境基本不会造成负担,该项目建设期短,抗风险能力强,制种、种植、深加工管理技术成熟先进,投资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将调整农业产业,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周围地区做出示范作用,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真姬菇真姬菇Hypsizygusmarmoreus(Peck)H.E.Bigelow又名玉蕈、斑玉蕈,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真姬菇外形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鲜,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真姬菇包括:白玉菇,蟹味菇等。一、药用价值斑玉蕈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日本及中国已人工栽培。与榆生离褶伞形态近似,但此种表面不呈现花纹状印斑。有报道抗癌。斑玉蕈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说。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90年代以来张婤先生就对斑玉蕈的栽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且获得了成功,"蟹味菇"的名称由此而来。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量92.5克,蛋白质2.1克,脂质0.3克,碳水化合物(糖质3.7克,纤维0.7克),灰分0.7克(其中钙2毫克,磷75毫克,铁1.1毫克),维生素A1U,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5毫克(可以加速体内脂肪的代谢,有美容的效果)。斑玉蕈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对青少年智、增高起着重要作用。斑玉蕈子实体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而且从斑玉蕈中分离得到的聚合糖酶的活性也比其它菇类要高许多,其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因此,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独特功效。作为大众消费的食品其货架期长,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品种介绍真姬菇学名(Hypsizygusmarmoreus(Peck)H.E.Bigelow),又名玉蕈、斑玉蕈、荷叶离褶伞。因它具有独特的蟹鲜味,故有人称它为蟹味菇、秀珍菇、海鲜菇。目前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深受市场欢迎。多为工厂化栽培。该菇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鲜菇中含粗蛋白3.22克、粗脂肪0.22克、粗纤维1.68克、碳水化合物4.56克、灰分1.32克,磷、铁、锌、钙、钾、钠的含量非常丰富,维生素B1、B2、B6、C的含量也较一般菇类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用菌。从20世纪70年代起,真姬菇就开始风靡日本市场,后引入中国。1986年至1990年间,中国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进行小面积栽培,产品以鲜菇或盐渍菇出口日本。真姬菇栽培与其他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区别是在菌丝长满菌袋后需要较长的后熟期,后熟期一般为30-60天。近几年随着需求的增加,真姬菇的生产和发展逐渐趋热,各地的发展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二、栽培技术目前,真姬菇栽培的主要方式是瓶栽和袋栽。可利用现有菇房、菇棚、地下室或半地下菇棚栽培。现将真姬菇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培养料配方:①木屑55%,棉子壳29%,麸皮10%,玉米粉5%,石膏粉1%。②棉子壳83%,麸皮或玉米粉8%,黄豆粉4%,石灰粉2%,过磷酸钙3%。③棉子壳80%,玉米心14%,麸皮5%,石膏粉1%。以上三种配方可任选一种。2.接种发菌:将培养料的含水量调到65%,进行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冷却至室温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接种后将菌袋搬入发菌室内培养。瓶栽采用6行6层式长垛排列,袋栽采用井字形多层式排列。切忌大垛堆积,以免高温烧菌。发菌温度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调至60%~70%,培养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4%以下,在黑暗或弱光下发菌。真姬菇的菌丝长满料后不会马上扭结现原基,必须在自然条件下越季保存,待贮足营养物质,达到生理成熟后,在适宜温度下才能出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志是色泽由纯白色转为土黄色。3.出菇管理:菌袋(瓶)进棚前,先在棚内地上每隔50厘米筑一条22厘米宽、10厘米高的土埂,并向空间喷雾,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再将菌袋两头在地上轻柔一下,使袋膜与料面分离,再解开袋口,用带锯齿状小铁片搔去料面的厚菌苔,将菌袋分层卧置土埂上,随手将两头袋口薄膜轻轻拉直自然张口,以维持料面处于一个湿润的小气候环境之中,菌袋叠放5~8层高为宜。如果是栽培瓶,应将瓶底相对,瓶口朝外双行排放,搔菌后仍要加盖,以保护料面。催蕾期间,室温在13~16℃,光强度500~1000勒克斯,保持空气新鲜、湿润,二氧化碳浓度0.5%以下,空气相对湿度90%~95%。当针头状菇蕾分化出菇盖时,室温保持在12~14℃,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5%~90%,光照250~500勒克斯。在这种稍低温、不过湿、光线适宜的条件下培育出的菇肉质脆嫩,菇盖肉厚,菇色好,菇柄粗,质量好,产量高。4.采菇:中国栽培的真姬菇产品,主要以盐渍品出口,对产品的要求是色泽正常,盖径在1~3.5厘米,3.5厘米以上的不超过10%。所以,不能待子实体完全成熟时采收,应在每丛中最大一株菇盖直径达4厘米左右时整丛采下,这样大部分菇体经加工后符合出口要求。三、生物特性真姬菇子实体丛生,每丛15~50株不等,有时散生,散生时数量少而菌盖大。菌盖幼时半球形,边缘内卷后逐渐平展,直径4~15厘米,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带有深色大理石状斑纹。菌褶近白色,与菌柄成圆头状直生,密集至稍稀。菌柄长3~10厘米,粗0.3~0.6厘米,偏生或中生。孢子阔卵形至近球形,显微镜下透明,成堆时白色。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9-30℃,适温22-24℃;子实体原基分化在4-18℃,生长适温10-14℃;培养料含水量在65%左右为宜,出菇前补充水分,使含水量达70%-75%。菇蕾分化期,菇房相对湿度98%-100%为宜。菇体发育期菇房相对湿度90%-95%;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但菇雷分化期应有弱光刺激。子实体生长有向光性,如在地下室或山洞栽培,每昼夜应开日光灯10-15小时;真姬菇生长的各阶段需要新鲜空气,尤其是原基大量发生时每小时应通风4-8次;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值6.5-7.5。真姬菇是北温带秋季和冬季发生的食用蕈菌。四、发育特性真姬菇的菌丝体白色,棉毛状,气生菌丝不旺盛,不分泌黄色液滴,不形成菌皮。在培养程中可产生节孢子和厚垣孢子。真姬菇抗逆性较强,其生活条件与香菇、平菇等其它木腐菌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而且真姬菇的不同菌株对各种生活条件的需求不完全相同,对它们还未完全了解清楚,现将主要的要求介绍如下①营养。真姬菇是一种低温型的木腐菌,栽培原料比较广,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和棉籽壳等都可作为主要原料,以用棉籽壳的产量最高。在栽培过程中加少量的辅料,如米糠、麸皮、大豆皮、棉籽饼和玉米粉等可以提高单产。②温度。真姬菇与金针菇、滑菇、香菇和平菇等一样具有变温结实特性。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9~30℃,适温22~24℃;子实体原基分化在4~18℃,生长适温为10~14℃。③水分。真姬菇培养料含水量以调到65%左右为宜。因其发菌时间较长,培养料会逐渐失水变干,出菇前应补充水分,使含水量达70%~75%。菇蕾分化期,菇房相对湿度应调节到98%~100%。菇体发育时,菇房相对湿度应为90%~95%。④光线。真姬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但菇蕾分化阶段应有弱光刺激。子实体生长时有向光性,如在地下室或山洞栽培真姬菇,每昼夜应开日光灯10~15小时。⑤空气。真姬菇生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培养料的粒度要粗细搭配,防止过湿。防止菇房的二氧化碳过浓,原基大量发生时每小时应通风4~8次。⑥pH值。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值为6.5~7.5。真姬菇发菌需30~45天,菌丝成熟达到有出菇能力要30~60天,菇蕾分化需7~12天,子实体发育成长约5~7天。时间控制应根据不同菌种和温度适当伸缩。细致观察,及时控制,是栽培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关键。五、真姬菇食谱蘑菇炒肉丝主料:真姬菇150克,猪瘦肉80克;配料:尖椒1个,辣酱、生姜、大蒜、葱花、蚝油、生抽、白糖、干淀粉、水淀粉各适量;做法:1.瘦肉洗净切成丝,加入少许干淀粉拌匀腌制10分钟,再倒入少许油,拌匀待用;2.真姬菇剪去根部,洗净沥干;尖椒洗净切成圈,生姜切丝,大蒜去皮切片;3.将真姬菇放入沸水中焯烫一下后捞出沥干待用;4.热锅放油,下入瘦肉丝,炒散至变色后舀出待用;5.锅内再加入少许油,下入姜丝、蒜片、辣酱,炒出香味后下入尖椒圈,翻炒几下;6.放入先前炒好的肉丝与焯烫过的真姬菇,加入适量的盐、蚝油、少许白糖,翻炒均匀;7.倒入水淀粉,放入生抽与葱花,炒匀即可.真姬菇烧泡椒鸡真姬菇鸡翅六块水发真姬菇在体积上与鸡块差不多等量泡椒泡姜1又1/2Cups蒜一头,剥成蒜瓣,拍松。葱两根准备工作:鸡翅切成段,以少许盐、胡椒、料酒腌一个钟头。真姬菇买的是乾货,需要温水浸泡数小时。(一)炒香炒锅烧热两汤匙的素油,生鸡翅下锅爆。到表面呈熟色,下泡椒泡姜和蒜头一起爆炒,淋少许料酒。(二)放水烧炒到香味出锅,加清水4-5cups,刚刚没过表面,并淋下适量淡色酱油(生抽),盖盖焖煮。总共煮二十分钟。大火十分钟,小火十分钟。鸡煮开几分钟之後下蘑菇,免得开始就下,作料味全部吸到蘑菇上了。最後五分钟下葱,留得一点新鲜佐料的香气。心得一点:1、水发後的乾蘑菇这样一烧,既有了鸡肉的味道又有了泡椒的味道。真姬菇炒三椒主料:真姬菇,红、黄、绿彩椒,配料:葱,生抽,盐,淀粉吃菜提高免疫力~~真姬菇炒三椒~~做法:1)真姬菇洗净,焯水2)彩椒、葱洗净,改刀切块3)锅中放油,待油热后放入葱花爆香,然后放入真姬菇翻炒两下。4)再放入切好的彩椒,再次翻炒,然后放入生抽,盐,最后勾个薄芡即可出锅。豉汁真姬菇炒花蛤材料:花蛤、食养家真姬菇、干豆豉、青红椒、姜做法:1、将花蛤[1]

浸养在水中,滴几滴食用油,中途多换几次水,将沙吐尽后清洗备用;2、干豆豉用少量水浸泡备用;3、姜、青红椒切块;4、锅内加适量油烧热将生姜爆香;5、倒入花蛤翻炒片刻,加入广东米酒或料酒;6、倒入沥干水份的豆豉炒香;7、再加入真姬菇同炒;8、倒入适量豉油(或生抽);9、青红椒放进去翻炒片刻即可起锅。注意:1、花蛤泥沙比较多,最好食用前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好让花甲吐沙,气温较高的时候可以将花蛤放进冰箱,即可以让它吐沙又可以保持鲜活。2、这道炒花蛤制作时没有加盐和鸡精,使用的生抽或豉油味道较咸,可以不放盐,花蛤本身较鲜美,鸡精也可以省了。3、炒制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肉质容易老,花蛤都张开口后翻炒一会就可以出锅了。仔鸡炖蟹味菇原料:净仔鸡1只,蟹味菇200G,生抽2汤匙、老抽2汤匙、料酒2汤匙、大葱段2段、老姜3片、大蒜2瓣、八角3瓣、香叶1片、油2汤匙、香菇上汤原汁1汤匙(超市有买)。

做法:

1。仔鸡用清水洗净,沥净水份,切成4CM大小的块,蟹味菇去蒂洗净。

2、将油烧至6成热,将大葱段、老姜片、大蒜、八角和香叶放入爆香,再放入鸡块翻炒至表皮微黄,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