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_第1页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_第2页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_第3页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_第4页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在满意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电厂,普遍存在的是白色烟羽,有少数燃用中、高硫煤的电厂会消失蓝色烟羽。重点分析了蓝色烟羽和白色烟羽治理技术及其投资、运行费用以及其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对于白色烟羽的治理,其污染物减排效益有限,甚至有可能增加污染物排放,不宜全面推广。对于蓝色烟羽的治理,需加强对烟气中SO3检测与治理技术的讨论与示范,并出台SO3的排放标准,指导存在蓝色烟羽现象的电厂进行规范治理。自2016年上海市出台《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963—2016),要求燃煤发电锅炉应实行烟温掌握及其他有效措施消退“石膏雨”和“有色烟羽”等现象,加之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冬季大气污染仍频繁发生,对有色烟羽的成分、成因等讨论不够,“有色烟羽”治理开头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截至2018年底,已有天津市、浙江省、河北省以及江苏省徐州市和镇江市、山西省临汾市等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要求对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进行综合治理。“石膏雨”、“烟囱雨”、“大白烟”、“有色烟羽”、“湿烟羽”、“蓝烟”、“黑烟”和“黄烟”等各种词汇见诸于政府文件、学术论文及媒体,导致肯定的概念混淆,使得政府、企业无所适从。本文从有色烟羽的定义、成分、颜色、治理技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系统讨论,为客观分析满意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电厂的烟羽治理供应决策依据。1烟羽定义及其成因分析1.1烟羽及其成分当烟气从烟囱或其他装置排入大气后,由于它具有肯定的动量和浮力,在向下风向传输过程中,其中心线会上升,同时烟体向四周集中。烟气在集中过程中其形状有时像羽毛状,因此被称为烟羽。烟羽颜色与烟气成分及环境条件亲密相关,在光线充分的条件下,烟气中的不同成分与颜色之间的关系见表1。<imgsrc=“/UploadFiles/2021001/20223/Env/202203051945185007.jpg”alt=“微信图片_20190903092435.jpg”width=“456”height=“294”/带有颜色的烟羽被称为有色烟羽,不同的颜色显示出烟气中的不同成分,颜色深浅可显示其浓度凹凸,在浓度很低时一般均呈现为无色。1.2石膏雨及其成因石膏雨是指采纳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对烟气进行脱硫的过程中,脱硫系统除雾器及后续净化设备对逃逸石膏液滴的脱除效率不高,导致大量石膏液滴逃逸并从烟囱排出,在烟囱四周落于地面形成白色斑点的现象。石膏雨形成是脱硫系统的烟气流速过高、流场不均及除雾器效果较差等缘由造成的。中国早期投运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由于设计阅历不足以及过分强调降低造价等缘由,造成部分电厂存在石膏雨现象,对周边建筑物、生产设备、作物、居民等产生了肯定的不良影响。随着超低排放政策的推动和对烟气脱硫装置相关设备的改进,石膏雨现象最近5年明显削减。1.3烟囱雨及其成因烟囱雨是指烟囱排放的湿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大颗粒液滴,由于来不及集中和蒸发,经重力沉降落到地面形成的降雨现象。产生烟囱雨的缘由有3种:一是由于脱硫系统除雾器的除雾效果较差,致使排放的湿烟气中液滴含量高,消失烟囱雨并经常伴随有石膏雨现象,液滴粒径一般在1000~2000μm;二是湿烟气经过烟道及烟囱时,由于温度下降冷凝形成大量的液滴,液滴粒径一般在1000~5000μm;三是湿烟气中的气态水在与环境温度低、湿度大的空气混合时,由于温差较大,部分气态水冷凝直接形成了较大的液滴(甚至冰晶小颗粒),来不及再次挥发而降落地面。第1种缘由引起的烟囱雨可通过提高脱硫系统除雾器的除雾效果来解决。第2种缘由引起的烟囱雨可通过在烟囱内装设液态水收集装置来解决。第3种缘由引起的烟囱雨主要发生在冬季极寒冷的地区,对环境影响范围较小,假如烟囱四周500m范围内环境不敏感,可不进行特地治理,否则需要对烟气进行加热处理。1.4灰黑色烟羽及其成因黑色烟羽(或灰色烟羽)是指由于烟气中烟尘等固体颗粒物排放浓度高,烟囱排放口四周的烟气呈黑色或灰色的现象,对于干烟气排放,在烟囱排放口就会形成黑色或灰色烟羽;对于湿烟气排放,烟囱口的白色烟羽会掩盖黑色或灰色烟羽,但白色烟羽消散后,黑色或灰色烟羽还会集中很长的距离,即产生拖尾现象。颗粒物排放浓度越高,林格曼黑度越高。当颗粒物质量浓度小于50mg/m3时,干烟气排放烟羽为无色,湿烟气排放为白色烟羽,且白色烟羽消散后看不见颗粒物的拖尾现象。超低排放要求烟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小于10mg/m3,因此,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不会再消失黑色或灰色烟羽。1.5黄色烟羽及其成因黄色烟羽是指烟气中NO2浓度较高,烟囱排放的烟气呈黄色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实现超低排放的燃煤电厂一般不会消失,主要发生在燃气电厂启动负荷阶段、焦炉、转炉、化工厂等。燃煤电厂排放的NOx主要是NO,NO2的浓度很低。1.6白色烟羽及其成因白色烟羽是指烟气通过湿法脱硫装置或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的湿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由于温度下降烟气中的水蒸气凝聚产生的白色水雾,由大量1μm左右的细小水滴组成,在阳光反射下一般呈白色,但也会因天空背景色和光照、观看角度等缘由呈现灰色,且自然集中后会很快消逝,不会产生拖尾现象。满意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电厂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又称“湿烟羽”,俗称“大白烟”或“冒白烟”,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1.7蓝色烟羽及其成因蓝色烟羽是指由于烟气中硫酸雾(即SO3气溶胶或硫酸气溶胶)排放浓度较高,烟囱排放的烟气呈蓝色的现象。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过程中,烟气中的SO3基本上全部以硫酸雾形式存在。依据美国的阅历,当烟气中的硫酸气溶胶体积浓度在5×10–6~10×10–6(10×10–6相当于质量浓度为36mg/m3的SO3)时就可能消失蓝色烟羽,超低排放中部分治理设施对烟气中的SO3有较好的协同脱除作用,但仍有少数超低排放的电厂会消失蓝色烟羽。SO3主要来源于锅炉燃烧、烟气脱硝催化剂氧化以及电除尘器放电氧化等过程。因此,该现象主要消失在燃用高硫煤电厂的烟囱四周。SO3对后续设备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也是大气雾霾中的细颗粒物的成分之一,需要进行相应的掌握。由此可见,不同有色烟羽成分及其成因有较大差异,满意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电厂可能消失的有色烟羽仅有SO3含量较高的烟气生成的蓝色烟羽或烟气中气态水冷凝形成的白色烟羽。因此,下面仅论述蓝色烟羽和白色烟羽的危害及治理。2蓝色烟羽的危害及治理的经济与环境效益2.1蓝色烟羽的危害及治理要求烟气中的SO3主要以亚微米粒径的硫酸气溶胶形式存在,粒径越小,对于短波的散射越强,从而使烟羽呈现蓝色。硫酸气溶胶本身就属于细颗粒物,排入大气后还会和大气中的氨气(NH3)等反应生成盐。目前,中国SO3排放尚无国家标准,仅部分省(区、市)如北京等地方标准提出SO3(或硫酸雾)须掌握在5mg/m3以下。在美国对于SO3排放也没有国家标准,但已有22个州对燃煤电厂SO3提出了排放限值要求,其中有9个州的排放限值低于5mg/m3,12个州介于5~10mg/m3。2.2蓝色烟羽治理技术对烟气中SO3的掌握主要有3条途径。一是掌握燃煤含硫量和SCR烟气脱硝过程中SO2/SO3的转化率。二是利用烟气治理中的低低温电除尘器(LL-ESP)、湿式电除尘器(WESP)、湿法烟气脱硫工艺(WFGD)、相变分散器等对烟气中的硫酸雾进行协同脱除,部分电厂的脱除效果见表2,SO3的排放质量浓度全部小于5mg/m3。<imgsrc=“/UploadFiles/2021001/20223/Env/202203051945187929.jpg”alt=“微信图片_20190903092900.jpg”width=“956”height=“308”/另据对上海6个电厂的测试,在燃煤中硫含量为0.35%~0.95%时,超低排放改造前SO3排放质量浓度为4.58~31.30mg/m3,平均值为13.40mg/m3;超低排放改造后SO3排放质量浓度降低至0.80~3.68mg/m3,平均值为2.29mg/m3,减排率为53.6%~95.1%。低低温电除尘器对SO3的脱除效率一般在60%~80%以上,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对SO3的脱除效率在30%~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