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_第1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_第2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_第3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_第4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0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结合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以及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2.结合具体区域,解释地方性分异规律。3.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科学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002预习导学1.长白山苔原花海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在我国境内最高海拔达2691米,圣洁、神秘、美丽,被誉为“东北亚第一神山”。到长白山,大家第一时间肯定是要去看一看天池的,天池景点氛围北坡和西坡,北坡天池雄奇,西坡天池秀美,都很值得一去。不过除了天池以外,长白山还有很多地方值得一去,比如长白山的“高山花园”。从西坡天池下来,沿途见随处可见的是长白山的苔原带,它是神奇的“空中花园”,是东北亚大陆唯一原始高山植被的宝库,现已发现冻原植物170多种。长白山高山苔原没有四季之分,地表以下是永久冻土层。一年365天有300天刮风;一年12个月,有9个月被冰雪覆盖。这里的植物十分神奇,每年7、8两月无霜期,它以极快的速度发芽、开花、结籽,然后进入休眠。这两个月,从海拔2000米的山坡到长白山头,好似魔幻一般,整个高山上铺了厚厚一层花毯,无数的奇花异卉争芳斗艳。人们来到这里,会产生来到天国,欣赏空中花园的感觉。长白山高山花园属于西景区季节性景点,具体开放和关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每年7月初,长白山的野生花卉在海拔500米至2500米的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的林间开放,花期最晚可开放至9月。其中7月中旬前后最为壮观。一眼望去,满山都是七色花彩,各种颜色相互交织在一起,高高低低,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就像一个花仙林境,似乎随时都会在那上演一部童话故事。高山花园的花开规模十分大,远远望去景色十分壮丽,有着空中花园之称,也被人称赞为天使散步的地方。2.横断山脉横断山脉是中国垂直分异最明显的山脉。引起山地垂直分异的因素包括热量和水分,其主要影响因素还是热量,也就是所如果在热带地区有一座山,海拔足够高,山顶有冰川存在,那么从山麓至山顶的自然带变化就几乎和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相似,比如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一座山自然带垂直分异是否明显,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山地的理论垂直分异越多,纬度越高山地的理论垂直分异越少。二是,山地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拔高度越高,山顶有冰川存在,才能完整呈现该区域的垂直分异,如果山地的海拔不够,会导致某些自然带缺失,相对高度也是重要的考量。也就是说,一般垂直分异明显的山地往往是位于纬度较低的高海拔山地,同时最好相对落差巨大。根据这个条件,在我国境内寻找,横断山区就是符合条件的区域,横断山脉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而隆起的巨大褶皱山脉,加上流水的不断侵蚀,形成了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山顶多有终年积雪,落差巨大。在我国,横断山脉常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是其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的最好写照。在云南等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部分,自然带通常会从山麓的热带季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亚寒带)针叶林、高山灌木、高山草甸、高山荒漠、以及永久冰川的更替,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知识点一地域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地域差异的产生(1)同纬度地区:(2)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3.地域差异的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1)全球性的地域差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3)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山和谷的差异、山体知识点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阴坡和阳坡的差异。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2)分布:①低纬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如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②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如大陆东岸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2)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知识点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2.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差异。3.分布规律(1)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2)山麓与陆地自然带一致。(3)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知识点四方性分异规律1.形成: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2.举例:温带湿润区随地形从高到低形成了地方性的针叶林(或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草甸带的分布规律。1.自主判断(1)我国南稻北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降水的纬度差异。 ()(2)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景观的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所有山地都存在垂直地域分异。 ()(4)赤道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复杂。 ()(5)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 ()答案:(1)×南稻北麦是由于南北方热量差异的结果。(2)√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景观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森林带到荒漠带的过渡,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垂直地域分异是由于海拔变化导致的水热条件差异,与山地纬度、海拔高低都有关系。(4)×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不仅取决于纬度,还取决于海拔,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的垂直带谱才更复杂。(5)×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常绿硬叶林可以耐高温、抗干旱。003核心整合核心0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核心整合】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小试牛刀】读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自然带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落叶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影响图示自然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肥力【答案】1.C2.A【解析】1.图中甲自然带位于40°60°大陆西岸,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正确、A错误;图中显示的是水平自然带的分布,不是山地自然带的分布,B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D错误。故选C。2.从赤道到极地,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不同,因此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水分是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光照和土壤肥力不是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A。核心0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核心整合】(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小试牛刀】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答案】B【详解】图示可知N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S坡高,说明热量N坡更丰富,为向阳坡;C、D错误;图中雪线S坡更低,说明S坡降水更丰富,为迎风坡。A错误;综合前述,B正确。故选B。核心03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核心整合】成因地方地形阴坡与阳坡水分条件的差异;坡度大小引起的土壤厚度、肥沃程度的差异;背风坡因焚风效应引起的气温、降水的差异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地面组成物质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水分如地势低洼处,水分过多,不适合树木的生长,但可能适合草类植物的生长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等风如风力较大的地区,植被低矮,具有耐旱性的特点表现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小试牛刀】祁连山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

)A.蒸发少B.温度高C.降水多D.坡度大【答案】A【详解】祁连山区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高,蒸发较多,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少。因此山地阴坡热量条件较差,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比阳坡好,植被明显多于阳坡,A对B错;阴阳坡与降水无关,C错;若阴坡坡度大,则不利于森林生长,该题材料无法比较祁连山阴阳坡坡度,D错,故选A。004重难拓展一、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的分布基本一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典例〕2020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答案】1.D2.B【解析】1.我国大兴安岭是季风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地区以西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的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一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2.东北平原的气候是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了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水分条件变差,形成温带草原带,到我国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极少,从而形成温带荒漠带。所以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荒漠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被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洋流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西部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典例〕下图示意新西兰某地沿海小尺度范围内沙丘地带随着向陆地距离的增加而出现的不同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景观在新西兰的主要分布位置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东海岸,洋流性质 B.东海岸,盛行风向C.西海岸,洋流性质 D.西海岸,盛行风向2.该景观(

)A.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森林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生物 D.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B2.D【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地处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大,其西海岸为迎风坡,东海岸为背风坡,而位于背风坡的东海岸降水相对较少,从而形成了图中的沙丘,故B正确,D错误;新西兰西海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而东海岸受洋流影响不明显,故洋流不是影响该地区自然景观形成的因素,AC错误。故选B。2.该景观主要体现了随着向陆地距离的增加,其植被类型出现小尺度的分异,尺度小,受局地地形、土壤、水分等微观条件影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而生物对该地景观影响程度不大,D正确,C错误;图示区域纬度差异小,热量差异不大,A错误;由于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气候,森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误。故选D。005知识总结006强化训练考点0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A—B—C三地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2.图中A—B—C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沿纬度方向的分异 D.非地带性的分异【答案】1.A2.A【解析】1.读图可知,A处为森林,B处为草原,C处为荒漠,A、B、C三处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由水分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图中自然带由森林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自然带大致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不是纬度地域分异,也不是非地带性的分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带的变化有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四种变化。经度地带性主导因素一般是水分,纬度地带性主导因素一般是热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①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3.B4.C【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①自然带处于60°N附近,该区域热量条件较差,但比较湿润,适合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生长,从而形成亚寒带针叶林,B符合题意;图中①自然带与苔原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位置不同,排除ACD。故选B。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均处于温带,水分条件差异是导致这三个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分异的规律,又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符合题意;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没有明显体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排除ABD。故选C。考点0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山可能是(

)A.天山 B.大兴安岭 C.阴山 D.秦岭6.图中甲植被带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针阔叶混交林带【答案】5.A6.C【解析】5.由该山的基带是荒漠,可判断出它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的基带存在荒漠的可能性较低,再结合山地海拔可知该山为天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由带谱分布(荒漠草原草甸),可推断出沿山坡向上,水分条件变好,甲植被带位于山地草原以上、山地草甸以下,说明水分条件优于草原,热量条件优于草甸,为森林带。结合海拔高度及位置信息,可推断出甲植被带是山地针叶林带,C正确,甲的位置的热量和水分条件难以满足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的生长,ABD错误。故选C。【点睛】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影响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是山体所在纬度和坡向。纬度低,则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纬度高,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同一山体,阳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阴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高大的山脉通过山体和海拔的差异进而影响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下图示意四川某山地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推测该山地N坡为(

)A.夏季风迎风坡 B.夏季风背风坡C.冬季风迎风坡 D.冬季风背风坡8.推测甲地的自然带为(

)A.山地针叶林带 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草原带 D.山地草原荒漠带【答案】7.A8.D【解析】7.据图可知,该山地N坡森林植被较多,而同高度的M坡草原分布广,故N坡水分条件更好,又因其位于四川,属于季风气候区,所以N坡应为夏季风迎风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8.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夏季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处山谷,垂直落差较大,降水较少,水分条件差,故此处应为山地草原荒漠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山地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较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考点03地方性分异规律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地方性分异特征。图甲示意湖南某丹霞地貌山顶和悬崖植被类型,图乙示意该丹霞地貌沟谷坡麓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9.导致该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土壤 C.热量 D.坡向10.图中沟谷雨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低 C.陡崖反射阳光 D.地形封闭【答案】9.B10.D【解析】9.图中显示,山顶土壤中间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较好,四周土层较薄,保水性差,因此导致山顶土层较厚地区分布常绿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等对水分需求大的植被,而四周地区则分布硬叶小乔木和灌木等耐旱植物,B正确;山顶区域面积相对较小,降水、热量等差异较小,AC错误;材料显示植被差异主要体现在中间和四周,并没有体现在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D错误;故选B。10.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雨林区位于崖底,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沟谷被山块包围,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形成湿热的小环境,该类区域也被成为“热岛+湿岛效应”,D正确;湖南位于亚热带地区,而雨林植被一般分布于纬度较低的热带气候区,因此该地的纬度条件、海拔条件均不是在亚热带气候区形成雨林植被的主要原因,AB错误;阳光的强弱对雨林的形成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点睛】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是“顶平、崖陡、坡缓”,丹霞地貌的山顶与山麓、沟谷的植被差异很大,因顶部与底部的土壤厚度差异大、也因悬崖本身的陡峻而造成。山顶偏向于“干岛效应”,崖底则偏向于“热岛+湿岛效应”。从山谷到山顶垂直自然带一般呈现乔木—灌木—草甸的渐变规律,但在横断山区的河谷地带,谷底是灌丛或荒漠草地,森林一般生长在山顶或半山腰,有地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自然带”。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15'N)两岸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甲自然带为(

)A.荒漠带 B.针叶林带 C.针阔叶混交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12.金沙江河谷谷底多灌丛的主要原因是(

)A.谷底海拔高,热量不足 B.谷底风力强劲,蒸发旺盛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D.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答案】11.B12.C【解析】11.由图可知,甲自然带下部为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甲自然带所处地区海拔较高,温度较低,且金沙江(28°15'N)河谷地区森林一般生长在山顶或半山腰,故甲应为耐寒的针叶林带,B项正确。12.金沙江(28°15'N)河谷地区纬度低,谷底气温较高,热量充足,A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谷底地形封闭,风力较小,B错。金沙江(28°15'N)谷地位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气温高、降水少,水分条件差,谷底多灌丛或荒漠草地,C对。横断山区距离印度洋较近,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较大,D错。故本题选C。【点睛】横断山使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两股气流受到阻拦,从南向北水分和热量不断降低,由暖湿气流带来的水分被高大山体阻隔在迎风面形成降雨,在背风面的峡谷中气流下沉绝热增温即“焚风”效应。随着青藏高原继续抬升,这一区域干旱可能进一步加剧,东南和西南两大季风气流也会相应减少,河谷气候呈变干变暖趋势。玉山位于台湾省中部,主峰(海拔为3952m)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台湾玉山西坡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类似于图中的(

)A.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⑩ C.②→④→⑤→⑨ D.⑥→⑦→⑤→④→⑩2.图示②⑧两自然带植被差异较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地形坡度3.图中⑩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西岸低,其主要原因是(

)A.受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B.以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低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 D.受寒流降温作用强,热量条件差【答案】1.B2.B3.D【解析】1.玉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山麓地带终年高温,西侧为迎风坡,加上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降水丰富。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山麓地带形成类似于热带雨林的季雨林,向上随着水热条件的变化,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图中①为热带季雨林带,②为亚热带阔叶林带,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⑩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2.②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形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⑧为在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尤其是夏季降水稀少,因此与②相比,⑧自然带植被的最大特点是耐旱性较强。B正确,热量差异不大,A错误;土壤对于植被类型影响较小,C错误;地形坡度无法通过图判断,D错误,故选B。3.⑩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分布区的纬度较高,在大陆东岸分布区的纬度较低,因为中高纬地区大陆的西岸受暖流影响,大陆的东岸受寒流影响。D正确,主要受气温影响,与降水关系不大,海拔差异小,土壤肥力对植被分布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点睛】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4个规律:①基带。山麓地区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脚山顶。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越来越稀疏;③迎风坡、阳坡。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样的海拔时,植被比背风坡和阴坡更加茂盛(或者说,同一植被分布的海拔更高);④自然带的个数:同一座山脉,纬度越低,相对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个数越多)。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如火山喷发)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经研究发现,该地火山锥阳坡的林线与雪线比阴坡高,其影响因素是(

)A.风力 B.热量 C.水分 D.土壤5.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6.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答案】4.B5.A6.B【解析】4.由材料可知当地气候冷湿,水分充足,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为热量,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故林线更高;雪线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因此影响因素是热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5.气温和降水会影响森林的发育,从而影响林线的高度。气温上升、降水增加,林线升高;反之,林线降低。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为气温上升,因此影响当地雪线下降的因素为降水,即降水减少,雪线升高;降水增加,雪线降低。由题干“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可知,当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气候变得暖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火山喷发的熔岩会掩埋地表植被,原有森林被毁,林线较火山喷发前低;火山熔岩同时会使原有冰雪融化,火山喷发后地表缺乏植被,保水保湿能力下降,水分减少,形成的冰雪相应减少,雪线较火山喷发前高。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植被和冰雪将逐渐恢复或近似恢复至原有状态,林线升高,雪线降低,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爆发后的硫磺是很好的矿产;可以使原本贫瘠的土地变肥沃;还可以保留完整的城市,几百年后会是很好的古迹;山爆发可以形成降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会伤及很多人,毁灭沿途的城市;火山爆发带来的热量会加速温室效应;爆发产生的二氧化硫会使酸雨增多;火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也可能会形成洪水灾害。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下图是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海拔 D.坡度8.天山雪莲的分布区最可能在(

)A.高山冰雪带 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草甸草原带 D.云杉林带9.天山雪莲已人工栽培成功,在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中气候和土壤的突出特点应该是(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答案】7.B8.B9.A【解析】7.图中显示天山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自然带谱较南坡复杂。北坡为阴坡,光照条件较差,A错误;北坡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B正确;天山南坡和北坡的海拔和坡度差异较小,CD错误。故选B。8.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而雪线以上常年冰雪覆盖,温度在0℃以下,雪莲难以生长,A错误;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推测雪莲最有可能生长于雪线下方的高山草甸带,B正确;山地草甸草原带和云杉林带位于雪线下方,离雪线较远,CD错误。故选B。9.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应与天山雪莲的原生长环境基本一致。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所以气温低,CD错误;雪线附近,有冰雪融水渗入,土壤较为潮湿,故其生长环境的突出特点是冷湿,A正确,B错误。故选A。【点睛】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植被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环境(包括热量、光照、水分等)影响植物的种类、形态以及分布。在稳定的植被中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横断山区是我国兽类、鸟类以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也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南北走向相间排列的高山深谷,让横断山区为不同类群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有着极高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材料二:梅里雪山,坐落在香格里拉西北地段怒山山脉的主脊线上,是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首。它虽没有珠穆朗玛般至高的海拔,却因主峰卡瓦博格从未有人登顶而被称作"登山者的禁地,。梅里雪山虽然是人类的禁地,却也是自然万物的乐园。由于极大的海拔起伏,从山脚的澜沦江河谷到峰顶,形成了几乎囊括整个北半球的自然气候类型,森林、灌丛、草向、冰川..生态植被类型和自然景观类型之多样,在世界同纬度地区极为罕见。下图为梅里雪山景观图。(1)梅里雪山从山麓到山顶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甸、冰川。这种垂直自然带的变化是由于状况差异形成的。(2)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指出横断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水热(2)水热条件丰富;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地形闭塞,人类活动干扰少。(3)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发育的河流含沙量小;调节区域气候。【分析】本题以横断山区的相差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是水热条件,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条件发生明显变化。(2)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受水热条件,气候的多样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因素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横断山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且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同时地形闭塞,人类活动干扰少。(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指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横断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有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河流含沙量小;丰富的生物资源还可以调节区域气候。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丹霞地貌最基本的坡面特征是陡崖坡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都为陡崖,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孤岛状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丹霞地釔海拔一般不高,大多海拔在300~400m,山块悬崖的相对高度也大多不超过200m。这个高度在一般山地还不会导致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但在丹霞地貌区,特殊的地形特征造就了许多特殊的小环境,产生了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丹霞地貌的山顶与山下植被分异的重要原因是山顶的干旱性导致山顶产生“干岛效应”,沟谷产生“热岛十湿岛效应”。沟谷中常见树木板状根、茎花现象和绞杀现象,被称为“沟谷雨林”。下列左图示意丹霞地貌沟谷中植被垂直分异模式,右图示意丹霞地貌山顶的植被分异。(1)分析图中山顶植被分布差异的成因。(2)丹霞地貌沟谷产出“热岛十湿岛效应”,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3)通过分析“沟谷雨林”植物的特征,说明沟谷雨林板状根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答案】(1)山顶的中心部位较平缓,土层有一定厚度,土壤保水条件相对较好,可生长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边缘部位坡度较陡,土层较薄,土壤含水量少,只能生长硬叶小乔木和灌木。(2)丹霞地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