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冯延巳_第1页
《鹊踏枝》冯延巳_第2页
《鹊踏枝》冯延巳_第3页
《鹊踏枝》冯延巳_第4页
《鹊踏枝》冯延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枝冯延巳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李煜冯延巳李璟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他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境界。其词集名《阳春集》。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根底上,又有突破和创新。他的创作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开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说:“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谁说闲愁被抛弃了很久呢?等到春来之时,还是一样的满腹惆怅。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堤上碧草丛生,柳树成荫,面对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添加新的忧愁?

我独立在小桥上,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营造了一种孤寂、清冷、落寞的意境,这首词的结句,以景结情,最为人激赏,有画意。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寒风满袖,那样孤寂,那样清冷,那样落寞,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此两句情景交融,抒情主人公孤寂忧伤的形象分外动人.正因为他心中长久萦绕着那抛掷不掉的“闲愁”,所以一经春色触发,便会生出这似旧实新的惆怅之情。温词:秾艳华美,镂金错彩,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冯词:闲愁词,但“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明确:“皱”,皱纹、波纹,写出了春风吹拂水面,荡起波纹的样子。用“皱”字把景物写活了,化静景为动景。同时也揭示出春风乍起,迷人春色勾起女主人公愁绪的内心活动。(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析“吹皱一池春水”中“皱”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拓展训练(2)诗评家认为,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请从这一角度做简要分析。明确:词中无论写景还是对人物外表的描写,都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开头由景人情,引出思春少妇,接着用“闲”字描摹出她那无所事事的生活,她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