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率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探究2700字】_第1页
【中美利率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探究2700字】_第2页
【中美利率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探究27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美利率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目录TOC\o"1-2"\h\u10390中美利率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 125807摘要 131325关键词:金融市场;利率决定理论;利率走势 128530一、利率决定理论 129089二、利率影响因素 232444三、中美利率走势及产生影响 313476参考文献 4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金融市场改革不断发展,资本管制自由化是一种趋势。因此,在与世界各国日益密切的关系中,我们必须面对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国际资本。美国作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大国,不仅具有国内影响,而且对世界各国也有重要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势头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经济与美国特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根据利率决策的理论和影响因素,研究中美两国的利率走势和产生的影响意义重大。关键词:金融市场;利率决定理论;利率走势一、利率决定理论利率决定理论是指假定利率是一国资本资产确定的数额。同样条件下,国民经济的资本结构越大,即储蓄越多,利息就越低。相反,根据这种观点,货币供应只能暂时影响高利率;从长远来看,利息被视为实际数额,其数额由商品经济活动决定[1]。例如,如果一个经济体只生产消费品,所有家庭将其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消费品,则该经济体的货币循环很简单:总收入为消费,收入流始终与支出流相对应。一方面,储蓄主要表现为需求赤字,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贷款来为企业收到的投资融资。从利率决定理论的角度来看,周期的延长是可能的,但尽管信贷需要,货币流通仍停留在整个收入水平上,而且不会因储蓄和投资而改变[2]。也就是说,储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放弃消费;第二,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收入将转换成信贷市场上可用的货币,以满足企业筹集投资资金的需要,即购买资本货物而不改变整个货币周期。从经济角度看,储蓄无非是消费品需求,因为投资需求本身就取代了消费品需求。而是根据相关投资产生的需求,根据利率决定理论进行估算,储蓄和投资通过利息等同起来。投资与利息成反比关系,又因为资本品的使用服从收益原则,故资本品的净生产率随着投入资本的增加而下降。当储蓄和投资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利率为均衡利率。二、利率影响因素作为信贷机制的利率是资源配置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连接实体和金融部门的一个重要变量。一国经济活动的状况决定利率状况和变化,进而导致市场主体行为的变化,影响到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变化[3]。利率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水平。一般来说,利率和经济发展是周期性的“周期性”变化,在经济繁荣阶段,人们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预期资本收益很高,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需求高于对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利率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在经济衰退中,人们对经济前景、经济资源预期回报低、企业和私人投资相对谨慎的态度、融资要求较低、为避免失业而增加储蓄、资本要求较低、储蓄较高以及利率普遍下降持悲观态度[4]。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利率很低,利率也无法下降。第二,投资水平。利率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上升,当一个国家的投资需求很高时,对金钱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资本市场的萎缩。这反过来导致利率上升。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需求不足,资本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就不能再借贷,如果资本大于需求,供求之间的竞争就会得到融资。第三,货币供应量。利率由货币需求确定,如果没有贷款,也就是说没有利率,就是货币需求平衡时的货币信贷价格利率。因此,较高的利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变化。如果货币需求保持不变,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如果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对货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利率也随之上升。第四,世界经济。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经济日益网络化,各国对世界经济日益依赖,各国的利率趋势逐渐协调一致,因为利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许多影响,在费雪效应的作用下,所有国家和地区平等参与的经济周期。另一方面,全球资金可能迅速流入有利可图的货币中心,而不考虑政府的压力,即由于财政资源增加而降低高利率地区的利率,由于财政资源减少而提高低利率地区的利率,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利率变化。一种现象是,美国利率发生变化,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和全世界都在变化。三、中美利率走势及产生影响根据利率决定理论和影响因素,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就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如果外国利率高于国内利率,就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外流。从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银行储备作为无风险金融产品,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银行储蓄提供不同的利率,从而使投资者能够为短期国际资本提供无风险利率。我国从1996年6月人民银行开放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到2015年开放存款利率变动上限为标志,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期限可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从准备阶段到发展阶段到全面自由化阶段。1996年到2003年,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准备阶段,我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政策性金融债券市场和国债市场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2004年至2013年利率市场化发展阶段,2004年10月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被取消,存款利率下限被取消,2007年1月Shibor正式推出,这是逐步引入基于市场的基准利率的标志。2013年后,利率市场化开始进入全面开放阶段,人民币信贷利率的控制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完成的标志是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利率市场改革的基本完成意味着Shibor能够反映利率的市场基础。图1显示了2005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2季度美国短期利率市场上的利率差趋势[5]。图1中美利差在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第一阶段(2005年至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短期利率在大多数情况下高于中国短期利率,但并未阻止短期国际资本继续流入中国,这很可能是因为利率私有化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真正对市场利率作出反应。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第二阶段(2008年底至2011年初)和第三阶段(2011年初至2014年初),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及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的联系导致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迅速下降,中美短期利差由负转正并迅速扩大。尽管美联储对QE2和QE3的“扭转操作”提高了美国短期利率,暂时缩小了中美之间的差距,但中美之间扩大的利率差距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导致两个阶段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都大于流出,而QE继续推进。由于美联储决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回到利率上升周期,美国也从金融危机中上升,利率上升,中美差距扩大,投资者将撤回资金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从而缩小中美之间2014年第二季度后短期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的差距。参考文献[1]孙明春,张萍.人民币汇率、利率与套利资本流动[J].金融研究,1997(08):7-14.[2]汪洋.中国的资本流动:1982-2002[J].管理世界,2004,(7):43-52.[3]刘璐,吴洪鹏.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