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学习培训课件_第1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学习培训课件_第2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学习培训课件_第3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学习培训课件_第4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学习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主讲人:XXX主要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结构目录Contents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与疾病关系11呼吸系统的结构鼻(加热加湿、净化气体)上呼吸道咽(防止食物及口腔分泌物误入呼吸道)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呼吸道气管下呼吸道支气管肺内分支呼吸道1上呼吸道-鼻腔1功能:加湿、湿滑和净化作用,可将空气加温至37℃,并达到95%的相对湿度,使进入肺部的气体适合人体的生理需求。故临床上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给氧治疗时,吸入的气体均需经过湿化和加温。不论外界温度是多少?吸入的空气经鼻腔湿化且加温至32ºC。粘液腺

-湿润毛细血管

-加温纤毛

-除尘会厌软腭功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吞咽时会厌软骨将喉关闭,可防止食物及口腔分泌物误入呼吸道。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环甲膜连接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是喉梗阻进行环甲膜穿刺的部位。上呼吸道-咽、喉1气道内的流速与其所流经的管腔横截面积成反比。从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随着气道的逐级分支,气道相应横截面积总数逐级增大,造成气流速度逐渐减慢,使气体在肺泡内基本均匀。发生炎症时,小气道容易痉挛导致通气障碍。构成:环状软骨以下的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是气体传导通道。气管向下逐渐分级,通常分23级。下呼吸道2气管和支气管主要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层构成粘膜:粘膜表层几乎全部由纤毛柱状上皮构成。纤毛以同一频率向咽侧摆动,起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的作用。纤毛活动减弱可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层,含有粘液腺和粘液浆液腺。外膜:由软骨、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气管平滑肌的舒缩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是决定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粘膜下层外膜呼吸道的组织结构31.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每个肺泡上有1-2个肺泡孔,相邻肺泡间气体、液体可经肺泡孔相通。肺泡具有巨大的呼吸储备力。2.肺泡上皮细胞由两层细胞组成:I型细胞:覆盖肺泡总面积95%,与相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合称肺泡-毛细血管膜(呼吸膜)是气体交换场所。II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防止肺泡萎缩。肺肺下叶肺中叶肺泡肺43.肺泡巨噬细胞由血液单核细胞迁移演变而成。可吞噬进入肺泡的微生物及尘埃,释放细胞因子,在肺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肺间质:肺泡上皮与血管内皮之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及淋巴组织。肺间质起支撑作用。一些疾病会累及肺间质,最终可导致永久性肺纤维化。肺4肺循环:

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具有低压、低阻、高血容量等特点。缺氧可使小肺动脉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是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机制。

支气管循环:

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与支气管伴行,营养各级支气管及肺。支气管静脉与动脉伴行,收纳各级支气管的静脉血。支气管动脉在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中可形成动-静脉分流,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大咯血。肺的血液供应5胸膜腔:

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胸内压:

指胸膜内的压力,正常人为负压。如胸膜腔内进入了气体(气胸),胸内压减小,甚至转为正压,可造成非萎陷,可危及生命。胸腔和胸内压6呼吸:是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的气体交换过程,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内呼吸三个同时进行又下次昂户·相互影响的环节组成。呼吸系统通过肺通气与肺换气两个过程完成整个呼吸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外呼吸(肺呼吸)。吸气呼气肺的呼吸功能71.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每分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基础状态下测定)。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2)肺泡通气量: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最大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肺所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相同肺通气时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肺泡通气量改变呼吸特点呼吸频率RR(次/分)VT(ml)MV(ml)VA(ml/min)深大呼吸8100080006800正常1650080005600浅快呼吸3225080003200肺的呼吸功能72.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通过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气体交换。肺换气功能障碍是造成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1)肺弥散量:定义:气压在1mmHg分压差下,每分钟经肺膜弥散的容量,反映肺的换气效率。正常值为188ml/(min·kPa)。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定义:反映肺泡膜氧交换状态,正常值≤15mmHg,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肺的呼吸功能7为防止各种微生物、变应原、毒素和粉尘等有害颗粒的侵袭,肺与呼吸道共同构成了完善的防御机制。气道的防御作用物理防御机制:通过对致病因子的沉积、滞留和气道粘液—纤毛运载系统的作用完成生物防御机制: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对机体是一种防御机制神经防御机制:有害因子刺激鼻粘膜、喉及气管产生咳嗽反射、喷嚏等完成。从而排除异物。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82.气道-肺泡的防御作用广泛分布于气道上皮、血管、肺泡间质、胸膜等处的淋巴细胞、淋巴样组织、淋巴结等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通过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发挥防御作用,以清楚入侵的有害物质。3.肺泡的防御作用淋巴巨噬细胞:在清除肺泡、肺间质及细支气管的颗粒中起重要作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增强防御功能的作用。肺泡I型细胞气液面巨噬细胞II型细胞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8机体可通过呼吸中枢、神经反射和化学反射完成对呼吸的调节,以达到提供足够的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及稳定内环境酸碱度的目的。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而呼吸调节中枢位于脑桥,发挥限制吸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的作用。大脑皮层在一定限度能可随意控制呼吸。呼吸的神经调节主要包括: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反射及J感受器呼吸反射。呼吸的化学调控主要包括:动脉血或脑脊液中O2、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呼吸的调节922护理评估病史11.患病及治疗经过1)患病经过:了解病人患病的起始时间、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表现及其特点。有无诱因及加重因素。2)诊疗经过:询问病人做过何种检查,结果如何。用药名称、用法、用量及用药后症状是否改善。有无特殊治疗,如长期氧疗。3)目前状况:患病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及自理能力造成的影响。4)相关病史: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疾病史。护理评估二病史12.心理-社会资料1)对疾病的认识:病人对疾病的发生、病程、预后及健康保健是否了解。2)心理状况:持续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使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大量咯血可造成病人恐惧等。3)社会支持系统:应了解病人家庭组成、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等基本情况。询问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对病人疾病的认识及关爱程度。护理评估二病史13.生活史及家族史1)个人史:出生地和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重点询问居住地是否处于长期污染环境中。近期有无相关传染病接触史。2)生活方式: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睡眠等是否规律。病人日常的活动量及活动耐力,能否胜任日常工作。患病后角色功能、社会交往等是否改变。3)吸烟史: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询问吸烟史、吸烟量及是否已经戒烟或准备戒烟。护理评估二身体评估2全身状态、皮肤、淋巴结评估:呼吸系统疾病多与感染有关,病人常有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缺氧可致皮肤粘膜发绀等。头颈部评估:有无鼻翼煽动、鼻旁窦压痛;牙龈、扁桃体等有无充血、红肿,颈静脉充盈状况,气管位置是否居中。胸部评估:注意胸廓外形、双肺呼吸运动是否一致,肺触诊有无语音震颤改变和胸膜摩擦感;肺部听诊音变化,有无干湿罗音等。腹部及四肢评估:有无肝脾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有无杵状指(趾)。杵状指护理评估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血常规:病人存在细菌感染时血常规结果多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大咯血可导致血红蛋白降低。痰液检查:包括1)一般检查:观察记录痰液的量、颜色、性质和气味等。2)显微镜检查:痰涂片染色检查。3.动脉血气分析:对于判断机体的通气状态和换气状态,是否存在呼吸衰竭的类型,机体酸碱平衡状态及代偿程度等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护理评估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影像学检查:胸部X片、正侧位胸片、CT检查、MRI检查等对于病变部位、性质和支气管通畅程度等提供依据。现为支气管镜和胸腔镜:纤支镜可深入到亚支气管,直接窥视粘膜有无水肿、充血、溃疡等,检查的同时可以对粘膜进行刷检或钳检,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胸腔镜用于胸膜活检和肺活检。护理评估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肺功能检查:通过对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进行测定,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的检测方法,常用方法:1)肺活量(CV):是尽力吸气后缓慢而完全的呼出的最大气量。男性正常为3500ml,女性为2500ml.2)残气量(RV):是补呼气后,非内不能被呼出的残留气量。男性为1500ml,女为1000ml.残气量受肺弹性回缩力的影响。3)肺总容量(TLC):深吸气后肺内容纳的重气量=肺活量+残气量。4)用力肺活量(FVC):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护理评估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临床上常通过对肺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价病人的肺功能状况,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FRC和RV的升高见于气道阻力增加,降低见于肺顺应性下降。TLC,FVC,RV降低,RV/TLC%正常或增高,提示弥散功能降低,见于限制性通气损害如:肺间质纤维化等RV,RV/TLC%明显增加,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表现,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评估二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主要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结构目录Contents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与疾病关系11呼吸系统的结构鼻(加热加湿、净化气体)上呼吸道咽(防止食物及口腔分泌物误入呼吸道)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呼吸道气管下呼吸道支气管肺内分支呼吸道1上呼吸道-鼻腔1功能:加湿、湿滑和净化作用,可将空气加温至37℃,并达到95%的相对湿度,使进入肺部的气体适合人体的生理需求。故临床上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给氧治疗时,吸入的气体均需经过湿化和加温。不论外界温度是多少?吸入的空气经鼻腔湿化且加温至32ºC。粘液腺

-湿润毛细血管

-加温纤毛

-除尘会厌软腭功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吞咽时会厌软骨将喉关闭,可防止食物及口腔分泌物误入呼吸道。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环甲膜连接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是喉梗阻进行环甲膜穿刺的部位。上呼吸道-咽、喉1气道内的流速与其所流经的管腔横截面积成反比。从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随着气道的逐级分支,气道相应横截面积总数逐级增大,造成气流速度逐渐减慢,使气体在肺泡内基本均匀。发生炎症时,小气道容易痉挛导致通气障碍。构成:环状软骨以下的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是气体传导通道。气管向下逐渐分级,通常分23级。下呼吸道2气管和支气管主要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层构成粘膜:粘膜表层几乎全部由纤毛柱状上皮构成。纤毛以同一频率向咽侧摆动,起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的作用。纤毛活动减弱可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层,含有粘液腺和粘液浆液腺。外膜:由软骨、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气管平滑肌的舒缩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是决定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粘膜下层外膜呼吸道的组织结构31.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每个肺泡上有1-2个肺泡孔,相邻肺泡间气体、液体可经肺泡孔相通。肺泡具有巨大的呼吸储备力。2.肺泡上皮细胞由两层细胞组成:I型细胞:覆盖肺泡总面积95%,与相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合称肺泡-毛细血管膜(呼吸膜)是气体交换场所。II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防止肺泡萎缩。肺肺下叶肺中叶肺泡肺43.肺泡巨噬细胞由血液单核细胞迁移演变而成。可吞噬进入肺泡的微生物及尘埃,释放细胞因子,在肺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肺间质:肺泡上皮与血管内皮之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及淋巴组织。肺间质起支撑作用。一些疾病会累及肺间质,最终可导致永久性肺纤维化。肺4肺循环:

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具有低压、低阻、高血容量等特点。缺氧可使小肺动脉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是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机制。

支气管循环:

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与支气管伴行,营养各级支气管及肺。支气管静脉与动脉伴行,收纳各级支气管的静脉血。支气管动脉在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中可形成动-静脉分流,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大咯血。肺的血液供应5胸膜腔:

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胸内压:

指胸膜内的压力,正常人为负压。如胸膜腔内进入了气体(气胸),胸内压减小,甚至转为正压,可造成非萎陷,可危及生命。胸腔和胸内压6呼吸:是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的气体交换过程,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内呼吸三个同时进行又下次昂户·相互影响的环节组成。呼吸系统通过肺通气与肺换气两个过程完成整个呼吸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外呼吸(肺呼吸)。吸气呼气肺的呼吸功能71.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每分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基础状态下测定)。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2)肺泡通气量: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最大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肺所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相同肺通气时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肺泡通气量改变呼吸特点呼吸频率RR(次/分)VT(ml)MV(ml)VA(ml/min)深大呼吸8100080006800正常1650080005600浅快呼吸3225080003200肺的呼吸功能72.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通过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气体交换。肺换气功能障碍是造成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1)肺弥散量:定义:气压在1mmHg分压差下,每分钟经肺膜弥散的容量,反映肺的换气效率。正常值为188ml/(min·kPa)。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定义:反映肺泡膜氧交换状态,正常值≤15mmHg,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肺的呼吸功能7为防止各种微生物、变应原、毒素和粉尘等有害颗粒的侵袭,肺与呼吸道共同构成了完善的防御机制。气道的防御作用物理防御机制:通过对致病因子的沉积、滞留和气道粘液—纤毛运载系统的作用完成生物防御机制: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对机体是一种防御机制神经防御机制:有害因子刺激鼻粘膜、喉及气管产生咳嗽反射、喷嚏等完成。从而排除异物。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82.气道-肺泡的防御作用广泛分布于气道上皮、血管、肺泡间质、胸膜等处的淋巴细胞、淋巴样组织、淋巴结等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通过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发挥防御作用,以清楚入侵的有害物质。3.肺泡的防御作用淋巴巨噬细胞:在清除肺泡、肺间质及细支气管的颗粒中起重要作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增强防御功能的作用。肺泡I型细胞气液面巨噬细胞II型细胞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8机体可通过呼吸中枢、神经反射和化学反射完成对呼吸的调节,以达到提供足够的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及稳定内环境酸碱度的目的。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而呼吸调节中枢位于脑桥,发挥限制吸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的作用。大脑皮层在一定限度能可随意控制呼吸。呼吸的神经调节主要包括: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反射及J感受器呼吸反射。呼吸的化学调控主要包括:动脉血或脑脊液中O2、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呼吸的调节922护理评估病史11.患病及治疗经过1)患病经过:了解病人患病的起始时间、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表现及其特点。有无诱因及加重因素。2)诊疗经过:询问病人做过何种检查,结果如何。用药名称、用法、用量及用药后症状是否改善。有无特殊治疗,如长期氧疗。3)目前状况:患病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及自理能力造成的影响。4)相关病史: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疾病史。护理评估二病史12.心理-社会资料1)对疾病的认识:病人对疾病的发生、病程、预后及健康保健是否了解。2)心理状况:持续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使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大量咯血可造成病人恐惧等。3)社会支持系统:应了解病人家庭组成、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等基本情况。询问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对病人疾病的认识及关爱程度。护理评估二病史13.生活史及家族史1)个人史:出生地和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重点询问居住地是否处于长期污染环境中。近期有无相关传染病接触史。2)生活方式: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睡眠等是否规律。病人日常的活动量及活动耐力,能否胜任日常工作。患病后角色功能、社会交往等是否改变。3)吸烟史: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询问吸烟史、吸烟量及是否已经戒烟或准备戒烟。护理评估二身体评估2全身状态、皮肤、淋巴结评估:呼吸系统疾病多与感染有关,病人常有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缺氧可致皮肤粘膜发绀等。头颈部评估:有无鼻翼煽动、鼻旁窦压痛;牙龈、扁桃体等有无充血、红肿,颈静脉充盈状况,气管位置是否居中。胸部评估:注意胸廓外形、双肺呼吸运动是否一致,肺触诊有无语音震颤改变和胸膜摩擦感;肺部听诊音变化,有无干湿罗音等。腹部及四肢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