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病人护理研讨培训教学课件_第1页
垂体瘤病人护理研讨培训教学课件_第2页
垂体瘤病人护理研讨培训教学课件_第3页
垂体瘤病人护理研讨培训教学课件_第4页
垂体瘤病人护理研讨培训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垂体瘤病人护理目录Contents1疾病介绍主要内容2护理原则3健康教育1疾病介绍基本概念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由异常生理调节引起。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丧失。下丘脑激素的异常调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激活等。病因1.激素分泌异常症群

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过少症群。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因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痿常最早发生而多见。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1)神经纤维刺激症呈持续性头痛。(2)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压迫症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其他压迫症群。3.垂体卒中。4.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临床表现1.颅X线平片正侧位片示蝶鞍增大、变形、鞍底下陷,有双底,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2.CT扫描垂体密度高于脑组织;3.磁共振成像(MRI)对垂体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可弥补CT的不足;4.气脑和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1.临床表现病人年龄,性别,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2.内分泌检查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3.影像学(1)头颅X线平片(2)CT扫描(3)MRI检查4.病理学检查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并发症术后可出现尿崩症、蝶窦炎,水、电解质紊乱,脑脊液漏、视力障碍加重、脑神经麻痹、脑膜炎、血管损伤、中枢神经受损等。综合治疗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放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手术治疗2护理原则常见护理问题231舒适的改变——头痛自我形象紊乱感知的改变——视觉改变潜在并发症——垂体危象潜在并发症——尿崩症潜在并发症——脑脊液鼻漏4临床表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伴黑色素沉着、闭经、溢乳、性功能障碍等。1.自我形象紊乱

功能垂体瘤分泌过多激素护理问题与措施护理措施:与患者交谈,正面引导,使患者增加战胜疾病信心。鼓励患者保持经常修饰的习惯:恰当的衣着和恰当的修饰。鼓励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临床表现:持续性头痛,位于前额,双颞侧,眶后等处,也可呈胀痛性阵发加剧。2.舒适的改变

头痛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护理问题与措施护理措施: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室温适宜。协助患者满足生活需要。指导患者使用缓解疼痛的方法疼痛加剧时立即报告医生。临床表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底改变。3.感知的改变

视觉改变肿瘤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护理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提供适当的光源。把水、餐具、呼叫器等物品放在患者视力范围内。移去环境中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相对固定。避免让房门半开,一定要全开或全关。保持床位低水平,床边有扶栏。当患者行走时要搀扶,提供适当的辅助用具。护理问题与措施临床表现:精神失常、谵妄、高热、低温、恶心、呕吐、低血糖症、昏厥、昏迷等。4.潜在并发症

垂体危象与垂体瘤压迫正常腺垂体有关。护理措施:予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保持身心健康。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嘱病人避免受凉、过度劳累与激动。若并发垂体危象,即作如下处理:>>护理问题与措施垂体瘤危象处理:遵医嘱静脉滴注50%葡萄糖40-60ml及糖盐水,以抢救低血糖及失水等。低温者可将病人放入24-35℃温水中,逐渐加热水温至38-39℃,当病人体温回升至35℃以上则擦干保暖。高热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降温方法。禁用或慎用吗啡、巴比妥类、氯丙嗪等及各种降糖药,以防诱发昏迷。护理问题与措施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多尿,尿糖阳性;神志淡漠,精神差或意识障碍加重,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低钠血症、低氯血症。4.潜在并发症尿崩症与蝶鞍区附近病变或损伤有关护理措施:严密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比重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用药的反应严格记录24h出入量,量出而入,满足病人对水的需求,及时发现并纠正病人的脱水状态护理问题与措施临床表现:脑脊液鼻漏;低颅压所致头痛。4.潜在并发症脑脊液鼻漏术中鼻中隔破损所致护理措施: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禁用棉球、纱条填塞鼻腔,以防感染。禁用用力擤鼻涕,以免加重脑脊液鼻漏。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颅内感染护理问题与措施3健康教育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有癫痫病史: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抗癫痫药物。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避免加重病情。

加强康复锻炼:对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练,户外活动须有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发生,鼓励病人对功能障碍的肢体需经常做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多与患者沟通,加强舌肌运动锻炼。健康教育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和重体力劳动,行动不便者要防止跌伤,最好有人陪伴。

心理护理:给予形象紊乱者精神支持,改善情绪,多给予鼓励。使患者正确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

出现下列指征应及时就诊:

(1)原有症状加重。

(2)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健康教育感谢聆听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

病史简介Historyofintroduction疾病相关知识Diseaserelatedknowledge护理相关要点Keypointsrelatedtonursing知识链接Knowledgelinks01病史简介Historyofintroduction基本情况丨检查丨入院后护理丨引流量病史简介姓名:孙应和性别:男年龄:74岁入院原因:头晕、行走不稳两周、伴呕吐。既往史:既往有心衰及房颤病史,服用华法林、美托洛尔、地高辛、托拉塞米、螺内酯。入院检查:意识模糊、瞳孔右>左灵敏。入院生命体征:T:36.2℃P:98R20BP:107/78mmhg心电监护:房颤律病史简介入院后常规护理、完善检查7月11日16:40尿失禁、手置尿管7月12日17:30医嘱下手术医嘱,家属因担心风险大,放弃手术7月12日23:00医嘱停,病重改病危7月13日9:00神志改变:意识模糊→昏睡7月15日15:00昏睡→浅昏迷复查CT:出血量增加7月16日10:40下手术医嘱,予16:30接往手术室7月16日19:30返回病房,待会双侧硬膜下引流管,术后神志为昏睡病史简介日期7.177.187.19左侧量(ML)120100210右侧量(ML)304045病史简介CT照片病人照片02定义丨病因丨临床表现丨检查丨治疗疾病相关知识Diseaserelatedknowledge疾病相关知识脑的三层被膜软脑膜:软脑膜较薄,富有血管,紧贴于脑的表面,并随血管分支伸入脑中形成鞘,围于小血管的外面,在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脑软膜含有大量的血管丛,叫脉络丛,能产生脑脊液。蛛网膜:脑蛛网膜很薄,包围在软膜外面,以无数纤维与之连接。位于蛛网膜和软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硬脑膜:脑硬膜较厚,包围于蛛网膜外。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称为硬膜下腔,内含少量液体。硬膜紧贴于颅腔壁,期间无腔隙存在。疾病相关知识定义: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损害,发生率约为5%。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当颅脑损伤导致脑皮质动静脉破裂或桥静脉破裂出血,使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或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了硬膜下血肿。疾病相关知识分类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在颅内血肿中发生率最高。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根据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根据出血来源不同分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单纯型硬膜下血肿疾病相关知识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系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有时可与脑内血肿相融合。病情发展快,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单纯型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断裂,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出血较缓,病程发展常呈慢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至3周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周以上,CT成像示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疾病相关知识硬膜下血肿MRI成像疾病相关知识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T成像区别疾病相关知识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影像区别疾病相关知识硬膜下积液CT成像疾病相关知识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着力点在着力对侧多,同侧少在着力同侧脑挫裂伤重,在对冲部位多轻,在冲击部位多颅骨骨折约半数绝大多数有血肿与骨折的关系约半数在同侧绝大多数在同侧原发性意识障碍多较重多较轻中间清醒较少较多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较广较少,较轻疾病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急性、亚急性者,由于原发性脑挫裂伤较轻,出血速度稍缓,故血肿形成至脑受压的过程略长,使颅内容积代偿力得以发挥,因此常有中间清醒期。1.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同时,较早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亚急性者,则往往表现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至脑疝形成时即转入昏迷。2.局灶性体征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伤后即有相应的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若是在观察过程中有新体征出现,系伤后早期所没有的或是原有的阳性体征明显加重者,均应考虑颅内继发血肿的可能。疾病相关知识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多数病人有头痛、乏力、轻偏瘫,偶有癫痫发作。疾病相关知识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法睁眼反应计分言语反应计分运动反应计分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按吩咐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能定位5刺痛睁眼2乱说乱讲3刺痛能躲避4不能睁眼1只能发音2刺痛肢体屈曲3不能言语1刺痛肢体过伸2不能运动1疾病相关知识检查:1.CT扫描既可了解脑挫裂伤情况,又可明确有无硬脑膜下血肿;在CT扫描上表现为高密度的、新月影。2.颅骨X线平片检查约有半数患者可出现骨折,但定位意义没有硬膜外血肿重要,只能用作分析损伤机理的参考。疾病相关知识检查:3.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直接显示损伤程度与范围的优点,同时对处理CT等密度期的血肿有独到的效果,因红细胞溶解后高铁血红蛋白释出,T1、T2均显示高信号,故有其特殊优势。4.其他检查此外,脑超声波检查或脑血管造影检查,对硬膜下血肿亦有定侧或定位的价值。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中,有部分原发性脑损伤较轻,病情发展较缓的病例,亦可在严密的颅内压监护下或CT扫描动态观察下,采用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但治疗过程中如有病情恶化,即应改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须依病情而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三种:①钻孔冲洗引流术。②骨窗或骨瓣开颅术。③颞肌下减压或去骨瓣减压术。2.非手术治疗急性、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无论手术与否,均须进行及时、合理的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急性血肿术后,尤为重要。虽有个别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以自动消散,但为数甚少。03护理诊断护理相关要点Keypointsrelatedtonursing护理相关要点1.焦虑恐惧:与环境的改变,担心手术效果有关护理目标:病人焦虑情绪减轻(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管床医生、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2)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消除病人疑虑。(3)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病人焦虑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和支持。(4)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动作应轻柔、家属陪同使其放松。(5)指导患者掌握放松心情的方法,如听轻音乐等。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目标:能讲解主要事项,积极配合治疗(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同类疾病的治愈情况。(2)告之病人家属应避免病人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一些不良刺激。(3)观察患者心理及进食情况,嘱其放松心情,多食水果蔬菜。(4)出院病人要给予各方面指导:包括正确指导患者营养摄入、半个月内不洗头,定期门诊复查随访等。护理相关要点3.潜在脑疝形成:与水肿压迫脑组织有关护理目标:生命体征平稳,无颅内高压出现。(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1∽2小时1次,或遵医嘱监测并记录。(2)掌握脑疝的前驱症状: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床头抬高15°至30°,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病人大便通畅。(4)绝对卧床休息,遵嘱使用脱水剂,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5)有呕吐时及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返流造成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相关要点4、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护理目标:术后无发热,无感染(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4)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更换引流管遵循无菌操作原则。(5)嘱患者勿抓饶及沾湿伤口。(6)加强营养。护理相关要点5、疼痛:与手术有关护理目标:病人疼痛感消失(1)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感觉,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2)各种护理操作应准确轻柔,避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合理安排诊疗时间。(3)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分散注意力,如听轻音乐、聊天、缓慢深呼吸等。(4)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如双氯栓等),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护理相关要点6、潜在并发症:便秘,导管脱落,癫痫等护理目标:无并发症出现(1)妥善固定引流管,翻身时避免牵拉,折叠,扭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其重要性。(2)进食高纤维素,水果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三天未解大便者,予穴位按摩,避免用力排便,或尊医嘱用药,观察疗效。(3)防止组织长时间受压,指导每2小时翻身,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按摩,改善营养,加强观察。(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护理相关要点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使用说明:①0-3分:轻度疼痛;对日常生活无影响;可采取阅读、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②4-6分:中度疼痛;已影响休息、睡眠与活动;需汇报医生给患者镇痛药以减轻疼痛;③8-10分:重度疼痛;患者不能耐受的疼痛,无法休息与睡眠;需立即汇报医生给患者使用药物镇痛。护理相关要点04知识链接Knowledgelinks房颤知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知识链接知识链接病因: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分类:房颤分类没有统一,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通常认为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按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分为病理性房颤和特发性房颤(临床检查无基础心脏疾病)。特发性房颤往往发生在年龄较轻者,多数小于50岁,特发性房颤有时也称孤立性房颤。知识链接临床表现:1.心悸感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或感劳累;2.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昏倒;3.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等。知识链接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治疗:1.治疗原则(1)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知识链接治疗:2.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知识链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