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时集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宁津县时集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宁津县时集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开创了“开元盛世”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2.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中心是①——长安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3.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4.下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

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A.兴盛的原因B.农业的发展C.割据的结果D.衰落的过程5.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A. B.

C. D.7.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8.盛唐气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哪些方面(

①经济的繁荣②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开放的社会风气④多彩的文学艺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9.下列那个选项不符合“唐朝的对外交往”这个主题()A.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C.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D.文成公主出嫁吐蕃10.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是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的因素在不断增长。这里“统一的因素”包括(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费干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12.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A.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13.唐朝后期的动乱局面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14.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藩镇割据,加强皇权 D.重农抑商,稳固政权15.“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建立刺史制度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16.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元朝建立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17.“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其中的杭州是哪一朝代首都?当时叫做什么?()A.北宋余杭 B.北宋临安 C.南宋余杭 D.南宋临安19.如图为1974年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木船,有13个水密隔舱。它的出土证实了我国古代文献对此技术记载的真实性。这说明(

)A.考古发现可实证历史记载B.文献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C.未被考古证实的文献记载都不可信D.考古发现只能用于证实文献的记载20.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诗《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该诗句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安史之乱B.宦官专权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21.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地。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

)A.

山东山西河北B.

山东山西河南C.

山东山西陕西D.

山东山西北京22.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A.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B.元朝设宣政院掌管藏族地区军政事务C.清朝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清朝时期创立金瓶掣签制度23.下列四副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B.C.D.24.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A.隋朝 B.唐朝C.汉朝D.南北朝25.关键词检索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精忠报国、靖康耻、郾城大战、“莫须有”A.卫青北击匈奴 B.文天祥抗元 C.岳飞抗金 D.戚继光抗倭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0分)26.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20分)。材料一他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二在返日留唐的学生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华浸染,他们吟唱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走在唐朝的都城,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宽衢大道上,你遇见的绝不仅仅只是唐朝人。你随时会遇见突厥人、西域人、波斯(编者注:伊朗)人、大食(编者注:阿拉伯帝国)人、拂蒜(编者注:东罗马帝国)人、日本人、新罗人、天竺人、真腊人、骠国人……(1)材料一中的“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2分)?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浸染主要得益于哪些人群(3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举出一例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3分)。(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唐朝的都城”是哪座城市(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交往主要有哪些特点(3分)?(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2分)?请你为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变化篇】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这一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2分)?何时完成(2分)?

(2)经济重心出现南移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繁荣篇】材料二: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材料三:(3)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请结合材料二、三说说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2分)?

(4)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府采取的政策密切相关,宋代在对外贸易上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请结合史实说明(2分)?

(5)试举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分)。当时海外贸易得以繁荣的技术原因是什么(2分)?

(6)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什么启示(2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材料二

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