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二四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将姓名、考场号、考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4.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愿你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有一学派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该学派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2.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3.读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D.经济重心南移4.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到如图图片(图1-图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图1司母戊鼎图 图2曲辕犁 图3玄奘西行 图4《清明上河图》(局部)A.图1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B.图2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C.图3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D.图4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5.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6.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7.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的评述正确的有()序号书籍评述①《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齐民要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③《本草纲目》对药物重新分类的药物学巨著④《红楼梦》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乾隆时,英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内,西藏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这表明()A.清驻藏大臣不掌管外交等事务 B.清廷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C.中央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D.清朝政治体制挫败了英国图谋9.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10.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除此,政府还尝试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A.提高教育水平 B.开启西化浪潮 C.引领文明开化 D.为了洋务需要1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A.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B.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12.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A.脱离了中国实际 B.忽视了农民力量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13.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14.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A.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D.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15.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6.“一五计划”期间,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主要有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重要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在建设沿海地区工业的同时,华中、西北等地区的新工业区也初步形成。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A.加速推进航空业,注重自主研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区域均衡C.突出建设交通业,关注协调发展 D.大力投资制造业,完成三大改造17.时间轴(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时期是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8.《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19.读《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图》(如图),推动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大幅增长的直接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万隆会议召开 D.中美建交20.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如图),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产生于图中的()A.A B.B C.C D.D21.如图是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学习成果汇报卡。它的研究主题应是()A.郑和下西洋与物种交流 B.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流C.新物种与明清人口增长 D.殖民掠夺与三角贸易兴起22.如图示意图中的史实都和英国有关,该示意图说明()A.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巴黎公社起义 B.英国工人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C.《共产党宣言》指导拉美民族革命 D.英国引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23.阅读历史著作,要关注历史解释,关注历史论证的过程和结论。现摘引《世界史·现代卷》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段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引文中的论证结论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 B.战争导致美洲亚洲的工业竞争力加强C.战争使欧洲的海外市场萎缩 D.战争根本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24.张建华主编的《世界现代史》一书中写道:他是一个始终不渝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卫道士。他曾表示:“从来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他”是()A.林肯 B.胡佛 C.罗斯福 D.杜鲁门25.读图,该图说明()A.北约与华约对峙局面形成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C.雅尔塔体系形成D.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______年,卫温率军队到达夷洲;______年,明朝建立。27.______初年,玄奘西行。______在位时,鉴真东渡。28.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______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29.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30.______使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1861年,林肯领导的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______。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小题8分,5个小题,共40分)31.(8分)材料一:如图:明朝清朝政治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外交他是登州卫(今山东蓬莱)人,青年时立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壮志,中年时率领“戚家军”,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离。——郑成功《复台》(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和清朝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或事件)。(4分)材料二:雍正皇帝指出:“从俗从宜”,“各安其习”。强调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形式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摘自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在西藏地区“从俗从宜”“各安其习”的具体表现。综合两则材料,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4分)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摘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来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摘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图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图二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材料四: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人物。明朝初期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一例中国近代屈辱外交的史实。写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2分)(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得的哪项成就?(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想。(2分)3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摘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材料二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强国。——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五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摘自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请回答:(1)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材料一提到了三大发明,还有一大发明是什么?北宋哪一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工业革命最先在哪一国家开始?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列举两例“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的科技成果。(2分)(4)材料四中“新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根据材料五并结合自身,谈谈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怎么做。(2分)34.(8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经波折与劫难,又不断焕发新的生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纳尔美尔法老石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石碑上还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埃及王朝时代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952年,纳赛尔领导了埃及革命,推翻了殖民国家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思想,复兴民族文化。——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非暴力”是甘地不断挖掘、倡导、吸收本土文化、以及西方思想资源后“再造”与“发现”的,已成为印度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改编自周骅《圣俗之间:甘地宗教哲学的特征》(1)材料一中的“石碑上还刻有文字”,刻的是哪种古老文字?(2分)(2)材料二中的“殖民国家”指的是哪个国家?(2分)(3)材料三中,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哪一运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他吸收的“本土文化”中,源于古印度的等级制度是什么?(2分)(4)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现代埃及和印度对民族文化都持有怎样的态度?(1分)(5)古埃及与古印度文明的中断,现代埃及与印度历史的变迁,带给你哪些启示?请写出一点。(1分)35.(8分)【新中国的发展】材料一:改革开放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并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所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精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或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并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2分)

二○二四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5CBBDD 6-10CABCD11-15CCBDA 16-20BDADB21-25BDDCB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26.230 136827.贞观唐玄宗28.公车上书《新青年》29.八二十30.《权利法案》美国内战三、解答题(40分,每小题8分)31.(8分)(1)明朝:政治上,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归六部;外交上,戚继光抗倭。(2分)清朝:政治上,设立军机处;外交上,郑成功收复台湾。(2分)(2)表现:册封达赖、班禅;创设“金瓶掣签”制度。(3分)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分)32.(8分)(1)人物:张骞。壮举:郑和下西洋。(2分)(2)史实: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屈辱求和,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入北京,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北京条约》;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与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