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监测(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15分,每小题3分)校园文化广场有一片玉兰花树,①一冬的沉默,玉兰花似乎等不及萌出新芽,在春寒料峭中争先恐后地从光滑的枝干上涌出蓓蕾,散在树上,如满天的星斗。待到花开时节,一朵朵花苞竞相绽放,颀长的花瓣、细嫩的花蕊,白的像雪、粉的若霞、红的似火,满树繁花,摇曳多姿。②无须绿叶陪衬,不用蜂蝶流连,典雅娴静,宛如盛装女王,雍容华贵。春风过处,各种花草争奇斗艳,只有玉兰花淡定从容,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她的花语:③纯洁的爱,真挚的情,高洁的趣,感恩的心……【甲】,师生手捧书卷,或闲坐秋千,或漫步画廊,仰视怒放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乙】,三三两两的学生来到花团锦簇之间,操场上的生龙活虎,树荫下的谈笑风声,青春的容颜在绚丽的玉兰花映照下,显得分外妖娆。【丙】,父母跟着孩子在斜晖脉脉的林荫道上漫步,抓起粉红色飘飞的一片玉兰花瓣,`放到鼻尖一嗅,自然妙不可言。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带着同学们驻足玉兰树下,听我娓娓讲述老校长的故事。老校长(惨淡经营/苦心经营)几十载,(振兴/振作)了风雨飘摇的老学校。他爱读书,图书馆、阅览室、公共图书角设施完善,藏书过万。他喜欢植树,每年带领师生在校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这些玉兰树就是他当年亲手种下的。难忘我生命中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成绩蝉联年级桂冠的森,文采飞扬的曼,叱咤球场的鹏,沉稳善良的明,埋头苦学的宁……他们正像这一树树玉兰,五彩斑斓,香溢四海!又到毕业季,有几株晚开的玉兰花正姹紫嫣红。“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无论天涯海角、沧海桑田,每个人心中(还都)氤氲着这一园芳香。、有学生悄悄接住飘舞的花瓣,夹进诗集,让那份馨香沁入隽永的诗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光阴荏苒,几十年天翻地覆,先进设施一应具全。当年呕心沥血如老校长般的开拓者们多已离开了三尺讲台,唯有那玉兰花树一如既往生机勃勃,无声见证着春风化雨。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颀长(qí)谈笑风声心旷神怡B.蝉联分外妖娆(ráo)一应具全C.叱咤天涯海角光阴荏(rěn)苒D.隽永(jùn)文采飞扬呕心沥血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惨淡经营振作都B.惨淡经营振兴还C.苦心经营振作还D.苦心经营振兴都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处,与原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课间闲暇②晨光熹微③傍晚时分A.③①②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4.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争先恐后”“姹紫嫣红”“漫步画廊”三个短语的结构是相同的。B.“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她的花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读懂了花语。C.“白的像雪、粉的若霞、红的似火”句中的顿号使用有误,应改为逗号。D.“抓起粉红色飘飞的一片玉兰花瓣”这句语序合理,不用调换。5.下面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句①运用拟人,把玉兰花蕾迫不及待萌发的状态及繁多似星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B.句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玉兰姿容仪态的典雅娴静、雍容华贵。C.句③四个短句构成排比,具体点明了玉兰花语的内涵。D.选段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结合,节奏明快,富有韵律。二、(8分)班级开展“汉字与中华文化”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6.【欣赏书法美】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2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与诗词、音乐、绘画、对联、建筑等都联系紧密,书法因文化而更具深刻内涵。书法的美呈现出多种样态,如:字法呈现结构美,,墨法展示墨韵美……字法、笔法、墨法等审美元素共同构成了书法美的世界。7.【创作汉字诗】参照示例,从下面的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为班级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上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来表达情思,句式不限。(4分)备选汉字:人云灯旦示例一示例二小诗创作一站着是1倒下也是一雨夜中的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8.【布置文化墙】为宣传汉字和中华文化,筹备组准备在文化墙上粘贴活动寄语,节选部分有两处语病,请你帮他找出并修改。(2分)①汉字的出现是汉民族走向文明的标志。②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③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形态不断变化,既反映了书写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④例如,隶书的出现标志着官方文书的规范化和统一化,而行书、草书的流行则体现了文人墨客对个性和自由,⑤汉字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了重大作用。(1)第句,修改:(2)第句,修改:三、(10分)9.古诗文填空。(10分)(1)微动涟漪,(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2)?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3),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关雎》)(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蕴含着天地万物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理趣,也表现出了作者的乐观精神。(7)人人都难免有过错,改过迁善才能防止止步不前,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第二部分阅读(57分)四、(2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7分)寒硖①杜甫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②,未敢辞路难。[注释]①寒硖(xiá):地名,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北四十里。②殳:(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悄悄”描写跋涉时间之长,“势多端”极言谷壑幽深,重峦叠嶂,山路险峻。第一联通过险恶的环境,烘托日长人困之情态。B.第二联承第一联描写环境的恶劣:阴云密布,峡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线昏暗,似乎无路可寻。诗句中透露着严峻紧张的气氛。C.三、四两联运用想象,着重描写诗人途中饥寒交迫的感受,表达了长期饱受饥寒艰辛之苦和凄凉沉郁、哀壮感伤之情。D.第五联描写诗人走出寒硖后,沿途所见景象:时局动荡,流离失所的百姓到处寻找做饭的烟火,流浪的行人只能无可奈何地在河边充饥。11.有诗评家说这首诗在主题上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①叛,民贫役重,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摘其表语,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四年知杭州。(西湖)湖水多葑②,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③以报。(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元昊,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②葑,读fèng,古书上指茭白根。③生祠,古代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比冠比:(2)轼诣武卫营诣:(3)卒全其城全:(4)再莅杭再: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辄能语其要其真无马耶(韩愈《马说》)B.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C.庶有补于国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望之如画图已而之细柳营(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自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20岁,博通经史,每天可以写出数千字的文章。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C.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积蓄湖水。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3分)(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2分)五、(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6分)当表董益新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谁?”“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吴掌柜说:“两个人。”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作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儿银元是老朽自捐的。”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儿见识,这法兰西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鬼子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村有村规,国有国法,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鬼子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何大队长台鉴:鬼子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鬼子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选自《小小说月刊》)16.小说开头写到“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7.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阴雨之夜拜访,增添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等方法塑造了吴老爷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吴老爷当时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C.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就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读来感觉语言更加凝练、典雅。D.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做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18.文中何大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9.本文结尾何大队长的一声“好”内涵丰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佳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让平民百姓以极少的花费就能获得较丰盛的饮食。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摘自《人民日报》)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个有趣的人。B.“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是说:有趣是一种宝贵的品质。C.现在的年轻人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作者认为这样的趣也是真趣。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如“开心果”“调味剂”。21.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2.请分析第②——⑦段的论证思路。(3分)2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放在哪一段?请简述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