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初中测试_第1页
安徽省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初中测试_第2页
安徽省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初中测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安徽省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部分:(40分共20题提示:每小题均有ABCD四个选项但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你认真审题将正确选项选出)有关地球形状描述正确的是()A圆形B天圆地方C天如斗笠地如覆盘D不规则球体2、最长的纬线圈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3、本初子午线是指()A赤道B00经线C1800经线D200w经线4、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是()A本初子午线B00C经线C1800经线D200W和1600E经线圈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6、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7、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由南向北纬度纬度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纬度逐渐增大C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由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8、中纬度和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是()A00和300纬线B300和600纬线C00和600纬线D600和300纬线9、表示南纬、北纬、东经、西经的英文字母,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S、N、E、WB、N、S、W、EC、E、W、N、SD、W、E、S、N10、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0N、1160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方向是自东向西B绕地轴转动C周期是一年D绕太阳转动1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昼夜更替现象B昼夜长短的变化C太阳的东升西落D时差13、6、7、8月是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4、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限是()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B北极圈和南极圈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15、地球上极昼和极夜现象只出现在()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D高纬度地区16下列各项中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世界地图B海淀区地图C中国地图D北京市地图17俗话说“找不到北了”地理学角度此地应是()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上D回归线上18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1000B1:10000C1:500000D1:3000019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2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43米B9266.43米C7844.43米D8844.43米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曾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突出处的山体部位是()A鞍部B山脊C陡崖D山谷二、填空题(15分)1、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和——。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是——。3、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和——。4、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和——五种。三、判断题(5分)1、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是00经线。()2、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3、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才产生了昼夜更替。()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小,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大。()5、冬至日时北半球白昼最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答题卷选择题(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