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三上】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三上】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三上】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三上】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伟大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①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纪从新生代②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四纪③冰河时期到来之前。还有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两个大致相当的时期,即古近纪(距今6500万~2400万年)和新近纪(2400万年前至今)。在新生代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并且与任何时代的界线都不吻合,这一点多多少少让人难以理解。新生代地质时期(包括古近纪的3个地质时期)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地层的进一步划分使人们对地球的这一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环境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②发生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的恐龙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陆生脊椎动物群落的组成,此前被恐龙占据的生态位一下子向其他动物敞开了大门。哺乳动物取代了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的地位。不仅如此,进入古近纪以来,哺乳动物还开创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态位。这些特化的类群包括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它们都是由陆生哺乳动物分化而来的。很多这些看上去样子奇特的动物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由灭绝动物空出的生态位。然而,在重新填补过程的早期阶段,演化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③混乱的哺乳动物演化不仅发生在陆地上,还发生在海洋里——鲸正是在古近纪出现的。鲸是由古近纪早期踝节类动物中一种叫作“中兽”的肉食性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最早的鲸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早、中始新世地层。不仅如此,古近纪的海洋还见证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其他重大事件,包括现代鲨鱼的繁盛。虽然鲨鱼的软骨很容易被分解,但是它们的坚硬牙齿可以形成精美的化石。因此,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一直热衷于收集古近纪的鲨鱼牙齿化石。④17世纪中叶,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在解剖鲨鱼头部时,注意到几个世纪以来在马耳他岛上发现的“舌石”与鲨鱼的牙齿非常相似。在1667年出版的《鲨鱼头部解剖》一书中,斯丹诺提出“舌石”其实就是葬送在《圣经》故事所述的洪水中的远古鲨鱼的牙齿,他的理论流露出现生生物死亡后其结构可以保存为无生命的化石的观点。斯丹诺这位医生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而如今,我们对当年给予斯丹诺灵感的古近系岩层的重要性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⑤古近纪剧烈的气候变化一直没有停歇,尽管有所波动,但从古近纪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了长期凉爽的阶段在古新世,全球气候开始变冷之后,从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的时期全球气候又曾出现过短暂的回暖.这次回暖与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从晚古新世到早始新世(距今5600万~5100万年)的碰撞息息相关这段回暖期也成为最近5.5亿年来地球上最温暖的时期之一。紧接着,全球气候又从晚始新世的温室效应迅速过渡到了早渐新世的冰室效应,⑥白垩纪印度洋板块的向北漂移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直到印度洋板块与巨大的亚洲板块碰撞,这些火山活动才逐渐平息由于大陆边缘抬升使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事件进而导致了中始新世全球气温的升高。所谓的二氧化碳来自海洋中浮游生物、鱼类以及微生物的遗骸。这一事件削弱了部分海洋的碳汇效应,同时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又加剧了温室效应。根据现代地质学理论,发生在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时期的全球变暖是由多种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触发的。除了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碰撞,还包括由格陵兰与北美和欧洲大陆分离引起的北大西洋的火山活动以及海洋中有机物生产率的提高等其他因素;而由火山活动引起的高纬度地区的海水升温进一步削弱了大气环流。⑦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各地区差别不大。因此,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的气候都与今天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在这些地区发现的植物化石包括木兰、柑橘、月桂、鳄梨、黄椲、樟树、腰果树、阿月浑子树、杧果以及其他热带藤蔓植物。这里的气温也常年稳定在20~25摄氏度,全年的气温波动不超过10摄氏度。三角洲地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缠绕着藤蔓植物的树木,河水在广阔的冲积平原上蜿蜒流淌,这一切都与今天亚马孙平原的三角洲没什么区别。这一时期的水椰和苏铁植物化石更是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葱翠。⑧尽管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渐新世末期它们才从沼泽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扩散开来并走向繁盛。这一过程与植物抵抗植食性动物取食的能力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植物需要演化出快速且可靠的繁殖方式。只有当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而不再仅仅依靠昆虫传粉时,它们才开始了快速扩散并形成辽阔的草原。(摘编自理查德·穆迪等《地球生命的历程》,王烁、王璐译)【注】①第三纪: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②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古近纪又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③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提出了“第三纪”的概念,第三纪是新生代中最老的一个纪,与第四纪一同包含在新生代之中。B.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这与“第三纪”的提出并不冲突。不管哪一时期,都是地球漫长生命演化过程中一个小的阶段。C.随着恐龙的大灭绝,地球上演化出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比如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D.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纪这一时期,发生了哺乳动物取代恐龙、气候由变冷到变暖再到变冷、草本植物快速扩散等事件。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哺乳动物在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灭绝后,取代了它们的地位,填补了生态位。B.从发现的最早的鲸化石看,哺乳动物鲸至少在古近纪的第二阶段就生活在海洋中。C.白垩纪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D.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一些地区的气温常年稳定在20~25℃。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生代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第①段只是将其当代问题提出,下文并未论及。B.文中提到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关于“舌石”化石的研究成果,意在突出他是世界上第1位古脊椎动物学家。C.中始新世全球气温升高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火山活动、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密切相关。D.第⑦段举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大量植物化石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的观点。4.下列有关此篇文章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括号,这些括号都起到了解释或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与新生代有关的信息。B.“多多少少”“进一步”等副词以及“不仅……还”“尽管……但”等关联词语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C.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科普文章,作者在说明地球发展演化中的某些特点时,与今天地球相关情况作比较,易于读者理解。D.文章在说明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这一中心话题时,注重文章的层次结构,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行文脉络清晰。5.达尔文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说:“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请结合达尔文的这句话,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内容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两个人的历史余华一一九三○年八月,一个名叫谭博的男孩和一个名叫兰花的女孩,共同坐在阳光无法照耀的台阶上。作为少爷的谭博和作为女佣女儿的兰花,时常这样坐在一起他们的身后总是飘扬着太太的嘟哝声,女佣在这重复的声响里来回走动。两个孩子坐在一起悄悄谈论着他们的梦。八岁的谭博时常在梦中为尿所折磨,他在梦中为他布置的场景里四处寻找便桶,他在自己朝南的厢房里焦急不安。现实里安放在床前的便桶在梦里不翼而飞。无休止的寻找使梦中的谭博痛苦不堪。“你呢?”男孩的询问充满热情,显然他希望女孩也拥有同样的梦中经历然而女孩面对这样的询问却表现了极大的害臊,她双手捂住眼睛。“你是不是也这样?”男孩继续问。他们的眼前是一条幽深的胡同,两旁的高墙由青砖砌成。①并不久远的岁月已使砖缝里生出羞羞答答的青草,风使它们悄然摆动。“你说。”男孩开始咄咄逼人。女孩满脸羞红,她垂头叙述了与他近似的梦中情景。她在梦中同样为尿所折磨,同样四处寻找便桶。二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七岁的谭博已经不再和十六岁的兰花坐在门前的石阶上。那时候谭博穿着黑色的学生装,手里拿着鲁迅的小说和胡适的诗。而兰花则继承了母业,她穿着碎花褂子在太太的唠叨声里来回走动。谭博十七岁的身躯里青春激荡,他有时会突然拦住兰花,眉飞色舞地向她宣讲一些进步的道理。那时候兰花总是低头不语,毕竟已不是两小无猜的时候。或者兰花开始重视起谭博的少爷地位。然而沉浸在平等互爱精神里的谭博,很难意识到这种距离正在悄悄成立。在这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里,兰花与往常一样用抹布擦洗着那些朱红色的家具。谭博坐在窗前阅读泰戈尔有关飞鸟的诗句。兰花擦着家具时尽力消灭声响,②她偶尔朝谭博望去的眼神有些抖动。她希望现存的宁静不会遭受破坏。然而阅读总会带来疲倦,当谭博合上书,他必然要说话了。在他十七岁的日子里,他几乎常常梦见自己坐上了一艘海轮,在浪涛里颠簸不止。一种渴望出门的欲望在他清醒的时候也异常强烈。现在他开始向她叙述自己近来时常在梦中出现的躁动不安。“我想去延安。”他告诉她。她迷茫地望着他,显而易见,“延安”二字带给她的只能是一片空白。他并不打算让她更多地明白一些什么,他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她近来梦中的情景。这个习惯是从一九三○年八月延伸过来的。她告诉他近来她也有类似的梦。不同的是她没有置身海轮中,而是坐在了由四人抬起的轿子里,她脚上穿着颜色漂亮的布鞋。他听完微微一笑,说:“你的梦和我的梦不一样。”“你是想着要出嫁。”那时候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他们居住的城市。三一九五○年四月,作为解放军某文工团团长的谭博,腰间系着皮带,腿上打着绑腿,回到了他那一别就是十年的家中。此刻全国已经解放,谭博在转业之前回家探视。那时候兰花依然居住在他的家中,只是不再是他母亲的女佣,而开始独立地享受起自己的生活。谭博家中的两间房屋已划给兰花所拥有。谭博英姿勃发走入家中的情景,给兰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兰花已经儿女成堆,她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苗条,粗壮的腰扭动时抹杀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在此之前,兰花曾梦见谭博回家的情景,居然和现实中谭博回来的情景一模一样。因此在某一日中午,兰花告诉了谭博她梦中的情景。“你就是这样回来的。”兰花说。兰花不再如过去那样羞羞答答,毕竟已是儿女成堆的母亲了。她在叙说梦中的情景时,丝毫没有含情脉脉的意思,③仿佛在叙说一只碗放在厨房的地上,语气十分平常。谭博听后也回想起了他在回家路上的某个梦,梦中有兰花出现,但兰花依然是少女时期的形象。“我也梦见过你。”谭博说。他看到此刻变得十分粗壮的兰花,不愿费舌去叙说她昔日的美丽。有关兰花的梦,在谭博那里将永远地销声匿迹。四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垂头丧气的谭博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去世,他是来料理后事的。此刻兰花的儿女基本上已经长大成人。当谭博走入家中时,兰花正在洗塑料布,以此挣钱糊口。谭博身穿破烂的黑棉袄在兰花身旁经过时,略略站住了一会儿,④向兰花胆战心惊地笑了笑。兰花看到他后轻轻“哦”了一声。于是他才放心地朝自己屋内走去。过了一会儿,兰花敲响了他的屋门,然后问他:“有什么事需要我?”谭博看着屋内还算整齐的摆设,不知该说些什么。母亲去世的消息是兰花设法通知他的。这一次,两人无梦可谈。五一九八五年十月,已经离休回家的谭博,终日坐在院内晒着太阳。还是秋天的时候,他就怕冷了。兰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可她依然十分健壮,现在是一堆孙儿孙女围困她了。她在他们之间长久周旋,丝毫不觉疲倦,同时在屋里进进出出,干着家务活。后来她将一盆衣服搬到水泥板上,开始洗涮衣服。谭博眯缝着眼睛,看着她的手臂如何有力地摆动。在一片“刷刷”声里,他忧心忡忡地告诉兰花:他近来时常梦见自己走在桥上时,桥突然塌了;走在房屋旁时,上面的瓦片奔着他脑袋飞来。兰花听了没有作声,依然洗着衣服。谭博问:“你有这样的梦吗?”“我没有。”兰花摇摇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30年,八岁的谭博向七岁的兰花诉说自己在梦中寻找便桶的经历,此时的梦,是青涩纯洁的。谭博把兰花当成可以倾诉秘密的朋友,兰花亦然。B.1939年,谭博经常梦见自己坐在颠簸的海轮上,他想前往延安,并希望兰花可以和自己一起走、而兰花则诉说了自己上花轿结婚的梦。C.1950年,谭博归来,雄姿英发,而此时兰花早已嫁为人妇。兰花向谭博诉说了自己的梦,谭博却发现兰花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不复当年的光彩。D.1972年,谭博落魄,回家处理母亲的丧事;兰花则忙于生计,在底层挣扎。两人已无梦可谈,说明两个人渐行渐远,已经没有共同的话题。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羞羞答答”运用拟人的手法,侧面体现了兰花被谭博问及梦境时的害羞与窘迫。B.句子②中兰花望向谭博的眼神“有些抖动”,是因为兰花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产生了担忧的情绪。C.句子③中兰花叙说梦境时已褪去了少女的羞涩,“仿佛在叙说一只碗放在地上”,表现出兰花此时内心的平静。D.句子④中“胆战心惊地笑了笑”,主要采用了神态描写的手法,表现谭博因自身落魄的处境而自卑,不敢直面兰花。8.请根据小说内容,分析谭博的人物形象(5分)9.余华曾在采访中坦言:“小说能够让你理解人类的灵魂,也能引导你理解社会的机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文帝)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罢卫将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颍阴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曰:“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今陛下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向风而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古者大臣不得与宴游,使皆务其方而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礼。夫士,修之于家而坏之于天子之廷,臣窃愍之。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游不失乐,朝不失礼,轨事之大者也。”上嘉纳其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文本二: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呜呼,仁哉!(节选自《汉书·文帝纪》)10.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与之驰A驱B射猎C一日D再三出E臣恐朝廷之解F弛G百官之H堕于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仆,始置于春秋时期,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舆马和马政。B.狱,案件,与《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狱”词义相同。C.绝,断绝,与《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词义不相同。D.治,修造,与《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的“治”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帝请群臣荐举贤良、方正、以正直的言论谏诤的人,主要目的是纠正他的过失和未知、未见的问题,以弥补他的不足。B.贾山认为有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君主就没必要知晓别人对他过失的评价了,这样下去、国家不会再有危险的。C.贾山感到惋惜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在自己家中养成的良好品行,却在天子的朝廷之上被破坏掉了。D.汉文帝曾想造一座露天台榭,招工匠预算,造价颇高;后来文帝担心这样做会使先帝蒙羞,于是没有修筑露台。13.把文本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4分)(2)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向风而从。(4分)14.文本二赞扬汉文帝“仁哉”,汉文帝的“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点绛唇·醉漾轻舟①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②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注】①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②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到花深处”一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B.上片三、四句写词人被“尘缘”牵累,不能解脱,只好在这如花的仙境中住下去。C.下片一、二句勾勒出一幅烟水迷蒙、日暮途远的画面,体现出词人被贬后的凄冷之情。D.“不记”二字虽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暗含词人备受压抑而无法自解的深深悲愁。16.本词下片的景物描写具有暗示性,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黄庭坚《登快阁》中既描绘了诗人登快阁亭时所览之胜景,又写出诗人胸襟怀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太阳从东海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震撼之美。(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论语〉十二章》中也有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拜访陈子展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像瞻望一棵树。老先生从楼上走下来,稳稳地;坐在那里,腰板挺得笔直;眉毛重,斜挑上去,有几分武人之相。听我们说清来意,呵呵笑起来:“你们这个刊物,在三十年代,最适合中青年了,可以训练很多年轻人。廖沫沙、徐懋庸,都是这样的刊物培养出来的。李健吾,也是那时出来的,署名刘西渭,写得真好。三十年代出了一大批人。现在关乎中青年的刊物,政治的有,文艺的没有,你们正好补这个空子。你们这个(刊物)是有用的,积极的,培养人的写作能力,做学问的能力,使其(能力)成熟了。”在我们外出组稿的同时,家里也在

地筹备刊物的封面设计、广告文宣、邮局征订二十年代初,茅盾曾在上海主编《小说月报》,如今借用这个题目出选刊,自然请茅公题写刊名最当。轮到《散文》,请谁题这两个字最合适,意见就不一致了,还是美术组拿出个主意:谁也不找到碑帖里选古人的墨宝美编陶家元原本就是书法家,比对诸家法帖,千挑万选,辑出了王羲之两个行书字,单看倒也没什么特别,拼在一起,却是工稳又不失随意,古雅中带着灵气,就像右军生专为我们(散文)创刊题写的,大家齐声叫好。有了这样两个字,美编朱欣根又邀请画家孙其峰(吴墨画出梅、兰、竹、菊,逐期铺做底纹,古字名画,

。封面站住了,发刊词都不必再写,物拿在手里,宗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老先生稳稳地从楼上走下来,腰板笔直地坐在那里,眉毛重且斜挑上去,有几分武人之相”,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0.下列句子中的“成熟”和文中加点的“成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款产品的销售市场已经成熟。B.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幼稚得很,一点都不成熟。C.一定要挑选硬实但已成熟的水果。D.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如今正是柚子上市的季节,柚子作为日常水果食用是极好的。不过,最近网上流行了一种柚子减肥法。柚子的热量为42kcal/100g,是一种低能量、低脂肪、高纤维的水果,

。营养学研究表明,每天在饭前吃半个柚子,坚持大约12周的时间,就能起到很好的减肥作用。这是由于柚子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质能够减少脂肪的燃烧,同时还能增强饱腹感,减少正餐进食量导致的。此外,柚子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保健作用。然而,柚子虽好,也不能吃太多。柚子吃多了的常见不良症状就是腹泻。柚子属于寒性食物,食用过多会导致脾胃虚寒,引起腹泻。

,大量食用会导致胃肠内水分量过高,引起腹泻。高血压患者食用柚子也需注意,服用降压药时,如果同时吃柚子,就好比服用过量的降压药,

,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孟子·尽心上》有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在孟子看来,有的时候,追求就得到,舍弃就失去,那么主动追求有利于得到,所求得与否在于我。有的时候,追求时也讲究了方法,但最后能否得到却不由自己控制,只能取决于天命,那么即使追求也无益于得到,所求得与否取决于外部因素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求”与“得”之间的关系?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提出了‘第三纪’的概念”说法错误.原文第①段只是说“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2.【答案】C【解析】C项于文无据。3.【答案】C【解析】A项“下文并未论及”说法错误.下文第⑤、⑥段论述的温室效应和冰室效应就是对该处的论述。B项“意在突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说法错误,原文第④段中“斯丹诺这位医生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位占脊椎动物学家”这句话只是一个评价,并非文章提到他“舌石”化石研究成果的用意所在,D项“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大量植物化石”说法错误,应是“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发现的植物化石。4.【答案】D【解析】“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错误.文章开头提出有关地质年代划分的问题后,后文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并非“总分总”的结构。5.【答案】①渐新世末期,草本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用以抵抗植食性动物的取食,这一变异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发展,因而它们快速扩散,形成辽阔的草原、②这一时期草本植物走向繁荣,是它们通过自然选择保存和积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的结果。(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6.【答案】B【解析】“并希望兰花可以和自己一起走”表述错误,谭博并不打算让兰花更多地明白“延安”意味着什么,他“需要知道的是她近来梦中的情景”、这是谭博一直以来的习惯、是好友之间的交流、文中并未说谭博希望兰花和他一起走。7.【答案】D【解析】“谭博因自身落魄的处境而自卑”错误,根据后文“兰花看到他后轻轻‘哦’了一声。于是他才放心地朝自已屋内走去”可知.此时谭博胆战心惊地笑是害怕,担心兰花也将其当作反革命分子而告发他。8.【答案】①单纯直率。再三询问女孩的梦中经历,没得到答复便“开始咄咄逼人”。②心系家国、追求进步,手里拿着鲁迅的小说和胡适的诗,向兰花宣扬进步思想,想去延安参加革命。③平等待人。没有因为少爷身份而疏远兰花,沉浸在平等互爱精神里。(心饱经沧桑。历经不同时期世事变动,从文工团团长到被诬陷为反革命分子,最终获得平反。(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9.【答案】①小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思想情感,进而更好地启迪自我;小说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进而与时代关联。②文中谭博和兰花虽出生不同、人生选择不同,但他们身上都彰显出人类共有的美好精神:潭博追求进步、心系家国;兰花勤劳、本分、善良。③小说将二人命运置于时代的变迁中,深刻展示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时代对个人命运影响之大.发人深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10.【答案】CEC(每处1分。涂黑超过一处、整题不给分)【解析】“驰驱射猎”整体是谓语,A、B两处不能断开C处断开;“一日”是修饰“再三出”的,所以D处不需断开;“臣”是“恐朝廷之解弛”的主语,所以E处需断开;“解弛”是一个词,所以F处不需断开;“百官”是“咱于事”的主语.所以C处需要断开。11.【答案】D【解析】“词义和同”错误,前一个“治”是“修造”的意思;后一个“治”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12.【答案】B【解析】B项对应的内容是文本一第二段中“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贵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意思是“在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之下,人即使有尧和舜那样的智谋,有孟责那样的勇力,难道就能不被摧毁吗!若这样,君主就不能知晓(别人对)他的过失(的评价)了,国家就危险了”B项理解反了,曲解文意,13.【答案】(1)(君主即便)和颜悦色地接受臣下的建议,采纳他们的意见并予以重用,臣子也仍然惧怕而不敢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和颜色”“显其身”各1分,句意2分)(2)现在功业刚刚建成,好名声刚刚显扬、四方仰慕跟从。(“方”“从”各1分,句意2分)14.【答案】①“因各教以职任,务省系费以便民”休现了汉文帝的勤政爱民(“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体现了汉文帝的节用爱民);②“今陛下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体现出汉文帝善于招揽人才;③“上嘉纳其言”体现出汉文帝善于纳谏。(每点1分。其他答案包括事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答到“受百姓拥戴”、这是侧面体现汉文帝的“仁”、也可以给分)【参考译文】文本一:(文章)下诏书说:“群臣都要认真思考我的过失和我所未知、未见的问题,并请大家告诉我。还请大家向朝廷筹举贤良、方正、能以正直的言论谏诤的人,以便纠正我的不足,”于是下诏使他们分别任职,并命令务必减少徭役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罢免卫将军。太仆将现有马匹仅留下够朝廷使用的,其余的全部拨给驿站使用。颖阴候的骑从贾山上书交帝,谈论起治乱的方法说:“君主即便广开言路主动地请求大家进谏,和联悦色地接受臣下的建议,采纳他们的意见并予以重用,臣子也仍然惧怕而不敢将自己的意见和意托出;更何况君主纵欲残慕,又厌恶听到别人议论他的过失呢!在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之下,人即使有尧和舜郡样的智谋,有流贡那样的勇力,难道就能不被摧毁吗!若这样,君主就不能知晓(别人对)他的过失(的评价)了,国家就危险了,现在,陛下命令天下人荐举贤良方正的人士,天下人都欢欣鼓舞地说‘(皇上)将复兴尧、舜治理天下之道,成就三王的功业了’。天下的人才,无不努力自我完善以求能被皇帝选用。现在方正人士都已被远入朝廷;又从中选择贤能者,让他们做常侍、诸兖,陛下与他们共同驰器射猎,一天之内多次出谱,我担心朝政自此而松弛,百官因此而玩忽职守。陛下自即位以来,自我勉励,厚养天下,节省开支,爱护百姓,断奖公平,刑罚宽缠;(对此,)天下人无不喜悦,我听说崤山以东的官吏宣告诏令时,百姓即使是老弱病残的,也都往着手杖前去聆听,希望暂时不死,想看到仁德教化的成功。现在功业刚刚建成,好名声刚刚显扬,四方仰慕跟从;(在此关键时刻)陛下却只与豪杰才俊、忠正贤良的人,天天射猎,击兔捉狐,从而伤害国家大业,断绝天下人的窃望,我私下为陛下感到痛惜。古代规定大臣不得参与宴饮游乐,为的是让他们都追求方正的品格和提高自身的节操、这样,群臣就无人敢不竭正自身、約束自己,尽心事君,按君臣大礼办事,士的品行,在自己家中养成,却在天子的朝廷之上被破坏,我私下为之感到惋惜。陛下与群臣宴饮游乐,与大臣、忠正贤良的人在胡廷之上议论国事,游娱不失乐,朝会不失礼,这是极为重大的法则、”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文本二:班团评论:李文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殿、范围、车骑、服御无所增加。当百姓感到不便时,常放开禁令以利百姓。他曾想造一座客天台衔,招工匠预算,造价达百念。文帝说:“百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守先帝的宫室,常担心使先帝蒙羞,何必要筑露台!”身穿黑色绨衣,所宠爱的慎夫人衣服不施地,帷帐不绣花,以表示自己的俭朴,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