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观察下图,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英国与清朝贸易关系出现的变化是A.白银大量流入印度 B.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C.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英国向印度大量走私鸦片2.1839年6月23日,?下令将缴获的20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中销毁。?应填写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3.下侧目录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第五章天国的悲喜剧一、拜上帝会二、洪秀全的思想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4.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下列选项符合这一主张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 B.筹建新式海军 C.创办民用工业 D.收复新疆地区5.某同学搜集了以下研究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英国强租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制度的变革。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8.《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四年的一幅漫画,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宋教仁遇刺 B.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9.下面资料为新潮社社团杂志的征稿要求,其反映的历史现象会出现在须与本志有精神之同情其古典主义之骈文与散文概不登载句读须用西文式小说、诗、剧等文艺品尤为欢迎但均以白话新体为限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下面资料反映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会宁会师11.1921年7月23日,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天。这一天,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上述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C.中共三大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12.某同学搜集到一则材料:“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翻越高山,抄小路绕到吴佩孚守军的背后,迅速突破阵地,与其他部队一起攻占了汀泗桥。随后,独立团攻克咸宁,并于8月30日攻克贺胜桥。”据此推断他的学习内容是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C.张学良东北易帜 D.工农红军的英勇作战13.“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这一理论的最早实践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古田会议 D.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14.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央红军长征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A.遵义会议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突破腊子口15.下侧报纸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A.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企图 B.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6.毛泽东在1945年10月17日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C.重庆谈判的举行 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7.关于从1947年开始的解放区土地改革,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①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③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④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历史人物是·清末状元·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A.张謇 B.荣宗敬 C.卢作孚 D.侯德榜20.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厂的变化,促使其变化的原因是工厂数资本(千元)工人数1913年前中国近代工厂6983308242707171921年前中国近代工厂1871500620557662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C.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扩张第二部分材料解析题(共40分)21.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废除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沉沦与崛起。材料一图一1842年8月,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约画押图二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两个条约的名称。并分别说出其影响。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清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合约”。部分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2)结合所学,写出与材料二“合约”中第八项相关的条约名称。指出义和团团民希望清政府通过这份“合约”能收回的主权。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反帝废约斗争历程历史阶段斗争情况特点建党初期中共三大提出:“取消帝国主义的列强与中国所订一切不平等条约。”把废约纳入党的革命纲领国共合作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采取废约反帝方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在实际斗争中,中共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发②动群众,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帝废约浪潮,推动国民政府成功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遭受“围剿”的艰难处境中,一方面在国统区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废约斗争,另一方面在苏区彻底清除条约特权和帝国主义的势力困境中仍在坚持废约反帝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为争取其他国家对抗日救国的支援,党的废约方针由原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抗战时期废约的基本实现,中共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③抗战胜利后独立领导反对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条约斗争,彻底清扫了残留的条约特权独立领导废约斗争——摘编自李育民《中国共产党反帝废约斗争的历史考察》(3)补全表格中的空白处。(4)回望不平等条约签订与废除的历程,谈谈你的感受。22.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材料一忆吾幼年,从学村塾……又数年即回祖国,就学于广州之博济医院……以医亦救人苦难术。然继思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欲救国救人,非除去此恶劣政府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时时涌现心中。——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救国思想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至完美的国家”的构想。材料三辛亥革命大事示意图(部分)

(3)把以下事件补充在材料三的空缺处。(填序号)

材料四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的讲话》(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2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材料一(1)结合所学,补全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材料二《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左侧漫画为发表于1937年11月5日的《救亡漫画》画面上一个穿着和服的日本武士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把标着“全面抗战"的大刀插入他的胸口(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材料三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拖住了侵华日军的一半以上。设想,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侵华日军全部压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上,国民党政府能够坚持两年以上吗?……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抗战坚持到胜利的把握也是不大的。——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3)依据材料三,指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关系。材料四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美国3年9个月;苏联4年2个月;英国6年,中国14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民总共伤亡9000余万人,其中美国伤亡100余万人;英国伤亡120余万人;苏联牺牲2700余万人;中国伤亡3500余万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区总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中国占600余万平方千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参战总人口约20亿,其中中国占4.5亿

1941年秋,日、德、意三国法西斯军队共1110万人,中国牵制日军240万人(4)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24.北京的历史遗迹承载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记忆。材料一历史遗址圆明园遗址宛平城的弹坑遗址遗址说明1937年7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炮轰宛平城。此处为日军攻打宛平城留下的弹坑(1)补全材料一的遗址说明。材料二京师同文馆旧址丰泰照相馆遗址京报馆旧址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1862年正式成立,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增添算学、天文等。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把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若干片段拍摄成电影,这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1918年,邵飘萍创办《京报》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进步报纸,与上海的《申报》齐名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是由“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改建而成。该车站1906年建成,由英国人修建,建筑为欧式风格(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北京红色地标(部分)①五里桥谈判纪念碑:1949年1月15日—16日,中共代表与国民党傅作义的代表在五里桥进行了谈判,最终达成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②北大红楼: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这里诞生。③长辛店二七纪念馆:1923年2月4日,长辛店3000多名工人参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长达1200公里的京汉铁路完全陷入瘫痪。2月7日,罢工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在“二七惨案”中,长辛店牺牲了8位工人。④香山双清别墅: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在这里联合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3)将材料三中的红色地标与下面的主题分别对应。(写序号,不得多选、错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________。工人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________。(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

参考答案1.观察下图,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英国与清朝贸易关系出现的变化是A.白银大量流入印度 B.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C.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英国向印度大量走私鸦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中18世纪英国与中国贸易中可以看出英国产品滞销,处于贸易逆差;面对这种情况英国通过用工业品向印度换取鸦片,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使中国处于贸易逆差,B项正确;ACD项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项。2.1839年6月23日,?下令将缴获的20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中销毁。?应填写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禁止鸦片,1839年6月2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20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中销毁,A项正确;关天培、陈化成、邓世昌均是清军将领,不是钦差大臣,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3.下侧目录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第五章天国的悲喜剧一、拜上帝会二、洪秀全的思想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推广了拜上帝的思想,要推翻清朝统治,推动了运动的发展,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英之战,义和团运动要扶清,一二·九运动要求抗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4.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下列选项符合这一主张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 B.筹建新式海军 C.创办民用工业 D.收复新疆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创办了一系列“民用工业”,C项正确;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排除A项;为筹划海防,创建了三支海军,排除B项;19世纪70年代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5.某同学搜集了以下研究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英国强租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D.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英国强租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因此这位同学研究的主题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正确;材料考查的是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对中国瓜分,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B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族的觉醒,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制度的变革。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戊戌变法,B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是制度变革,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一场革命,不是制度变革,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7.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示意图可知从赔款的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①对应的是1901年,结合所学知识,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D项正确;“割香港岛给英国”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而且不属于赔款,排除A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出自1895年《马关条约》,而且不属于赔款,排除B项;“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属于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但不属于赔款,排除C项。故选D项。8.《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四年的一幅漫画,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宋教仁遇刺 B.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民国四年即1915年,加上漫画上“万岁”等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倒行逆施,结果遭到举国反对,最终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就在绝望中死去,C项正确;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排除AB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生在19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9.下面的资料为新潮社社团杂志的征稿要求,其反映的历史现象会出现在须与本志有精神之同情其古典主义之骈文与散文概不登载句读须用西文式小说、诗、剧等文艺品尤为欢迎但均以白话新体为限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须与本志有精神之同情、其古典主义之骈文与散文概不登载句读须用西文式、小说、诗、剧等文艺品尤为欢迎但均以白话新体为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戊戌变法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都没有对文学进行革命,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10.下面资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会宁会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可知与五四运动有关,1919年。在一战的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人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A项正确;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的武装起义,排除B项;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陈毅等人率领的革命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会宁会师是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11.1921年7月23日,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天。这一天,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上述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C.中共三大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确定了党的名称,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纲。中国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中共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项;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排除C项;中共七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2.某同学搜集到一则材料:“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翻越高山,抄小路绕到吴佩孚守军背后,迅速突破阵地,与其他部队一起攻占了汀泗桥。随后,独立团攻克咸宁,并于8月30日攻克贺胜桥。”据此推断他的学习内容是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C.张学良东北易帜 D.工农红军的英勇作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翻越高山,抄小路绕到吴佩孚守军的背后,迅速突破阵地,与其他部队一起攻占了汀泗桥。随后,独立团攻克咸宁,并于8月30日攻克贺胜桥。”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攻打吴佩孚军队中的战役,叶挺独立团因此获得了“铁军”的称号,A项正确;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28年底张学良“改旗易帜”,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而“工农红军”是在秋收起义中打出的旗帜,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

13.“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这一理论的最早实践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古田会议 D.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工农割据”战略思想实践的光辉起点,B项正确;南昌起义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排除A项;古田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4.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央红军长征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A.遵义会议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突破腊子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1935年1月”,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①处是遵义会议,故A项正确;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是在四渡赤水以后,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15.下侧报纸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 B.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蒋委员长在西安被劫持”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发动了事变,扣押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项正确;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排除A项;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6.毛泽东在1945年10月17日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C.重庆谈判的举行 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1945年,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参加了重庆谈判,“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充分体现了共产党要和平的诚意,故C项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17.关于从1947年开始的解放区土地改革,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①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③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④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衣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①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与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

18.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地图所给提示信息可知,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人民解放区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项正确;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74是,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地图没有显示孟良崮,排除A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排除C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9.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历史人物是·清末状元·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A.张謇 B.荣宗敬 C.卢作孚 D.侯德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知识卡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A项正确;荣宗敬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排除B项;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排除C项;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

20.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厂的变化,促使其变化的原因是工厂数资本(千元)工人数1913年前中国近代工厂6983308242707171921年前中国近代工厂1871500620557662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C.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扩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1913年1921年中国近代工厂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民族工业(工厂数量、资本额均有增加)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有“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C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军阀割据混战不利于经济发展,故B说法不符题意,排除B项;19271936年间是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第二部分材料解析题(共40分)21.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废除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沉沦与崛起。材料一图一1842年8月,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约画押图二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两个条约的名称。并分别说出其影响。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清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合约”。部分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2)结合所学,写出与材料二“合约”中第八项相关的条约名称。指出义和团团民希望清政府通过这份“合约”能收回的主权。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反帝废约斗争历程历史阶段斗争情况特点建党初期中共三大提出:“取消帝国主义的列强与中国所订一切不平等条约。”把废约纳入党的革命纲领国共合作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采取废约反帝方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在实际斗争中,中共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发②动群众,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帝废约浪潮,推动国民政府成功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遭受“围剿”的艰难处境中,一方面在国统区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废约斗争,另一方面在苏区彻底清除条约特权和帝国主义的势力困境中仍在坚持废约反帝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为争取其他国家对抗日救国的支援,党的废约方针由原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抗战时期废约的基本实现,中共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③抗战胜利后独立领导反对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条约斗争,彻底清扫了残留的条约特权独立领导废约斗争——摘编自李育民《中国共产党反帝废约斗争的历史考察》(3)补全表格中的空白处。(4)回望不平等条约签订与废除的历程,谈谈你的感受。【答案】(1)图一:《南京条约》,图二:《辛丑条约》。影响:《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马关条约》。收回台湾、大连湾,中国人管理中国海关;领海主权。(3)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②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采取废约反帝方针,并发动群众掀起反帝废约浪潮;③为争取其他国家对抗日救国的支援,党的废约方针由原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4)不平等条约签订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图一是1942年《南京条约》签订的场面,图二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场面。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问2详解】根据“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通过《马关条约》,中国割台湾给日本。根据“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得出收回台湾、大连湾,根据“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得出中国人管理中国海关;根据“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得出领海主权。【小问3详解】①根据“大革命失败后”,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历史进入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②根据“中共联合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采取废约反帝方针”“发动群众,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帝废约浪潮”,概括得出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采取废约反帝方针,并发动群众掀起反帝废约浪潮;③根据“为争取其他国家对抗日救国的支援,党的废约方针由原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概括得出为争取其他国家对抗日救国的支援,党的废约方针由原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一分析得出不平等条约签订是近代中国的屈辱;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得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根据中国共产党反帝废约斗争历程,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点睛】22.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材料一忆吾幼年,从学村塾……又数年即回祖国,就学于广州之博济医院……以医亦救人苦难术。然继思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欲救国救人,非除去此恶劣政府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时时涌现心中。——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救国思想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至完美的国家”的构想。材料三辛亥革命大事示意图(部分)

(3)把以下事件补充在材料三的空缺处。(填序号)

材料四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的讲话》(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答案】(1)变化:从学村塾到从医再到政治革命。背景: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清政府逐渐腐败;维新变法运动失败。(2)构想: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实行共和政体,平均地权。(3)A:②;B:③;C:①。(4)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的进程。【解析】【小问1详解】变化,根据材料“忆吾幼年,从学村塾……就学于广州之博济医院……以医亦救人苦难术”“若欲救国救人,非除去此恶劣政府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时时涌现心中”等信息可知,孙中山幼年时期从学村塾,回祖国后从医,以医术救人,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逐渐认识到清王朝统治的腐败,推翻封建专制体制的必要性,因此其救国思想转变为推翻清王朝的政治革命。原因,根据材料“而革命思潮遂时时涌现心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这时期西方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同时这时期清王朝统治逐渐腐败,革命党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必要性;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失败,革命党人认识到政治革命的重要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可知,孙中山强调推翻清朝统治;根据材料“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可知,孙中山强调推翻封建专制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根据材料“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孙中山强调平均地权。因此孙中山“至完美的国家”的构想是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实行共和政体,平均地权。【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因此A处应是②;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因此B处应是③;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标志着清王朝的灭亡,因此C处应是①。

【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它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深入人心,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点睛】2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材料一(1)结合所学,补全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材料二《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左侧漫画为发表于1937年11月5日的《救亡漫画》画面上一个穿着和服的日本武士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把标着“全面抗战"的大刀插入他的胸口(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材料三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拖住了侵华日军的一半以上。设想,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侵华日军全部压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上,国民党政府能够坚持两年以上吗?……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抗战坚持到胜利的把握也是不大的。——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3)依据材料三,指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关系。材料四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美国3年9个月;苏联4年2个月;英国6年,中国14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民总共伤亡9000余万人,其中美国伤亡100余万人;英国伤亡120余万人;苏联牺牲2700余万人;中国伤亡3500余万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区总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中国占600余万平方千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参战总人口约20亿,其中中国占4.5亿

1941年秋,日、德、意三国法西斯军队共1110万人,中国牵制日军240万人(4)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答案】(1)①九一八事变;②全民族抗战开始。(2)通过漫画,宣传抗战的决心,鼓舞国人抗战的信心。(3)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敌后战场对日军形成牵制和打击,使得正面战场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4)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民族牺牲;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有力的支援和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因此,①处是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因此②处是全民族抗战开始。【小问2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也开始了全面全民族抗战,9月,国共正式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一背景下,作者以漫画的形式,积极宣传抗战的决心,鼓舞国人抗战的信心。【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拖住了侵华日军的一半以上”,可知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敌后战场对日军形成牵制和打击,使得正面战场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因此,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关系是,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小问4详解】依据材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美国3年9个月;苏联4年2个月;英国6年,中国14年”可知,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依据材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民总共伤亡9000余万人,其中美国伤亡100余万人;英国伤亡120余万人;苏联牺牲2700余万人;中国伤亡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