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_第1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_第2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_第3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_第4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蔬菜常见病虫害PPT课件1第一部分蔬菜主要病虫害PPT课件2蔬菜上常见的病虫害有: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白粉虱、蓟马、跳甲、瓜绢螟、地下害虫、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疫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等。一、小菜蛾PPT课件3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4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吊丝虫或两头尖。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芥蓝、菜心、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5成虫体长6-7cm,翅展12-15cm,为灰褐色小型蛾子,有趋光性;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5cm,多为单粒产于叶背凹处;蛹长5-8cm,淡黄绿色至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0mm,淡黄至深绿色,头部褐色,纺锤形,体节明显,两头尖细,初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4龄幼虫将菜叶食成孔洞或缺刻,幼虫很活跃,遇惊扰即扭动、滚落,并能吐丝,幼虫以

三龄危害严重。3、发生规律:PPT课件6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为害较重。华北年发生4-6代,华中10-15代,广东20代,海南22代,长江以南无越冬、越夏现象。每代约20-40天,幼虫共4龄,历期12-27天。发生适宜温度20-30℃,相对湿度70%以下,北方5-6月份及8月份,南方3-6月份及8-11月份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重叠。4、抗性水平分类PPT课件7二、甜菜夜蛾PPT课件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9鳞翅目,夜蛾科,俗称青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萝卜、辣椒、番茄、茄子、大葱、姜等几乎所有蔬菜及棉花、大豆等多种植物,食性杂。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10成虫体长10-14mm,灰褐色蛾子,有趋光性;卵馒头状,块产;蛹长10mm左右;幼虫有5个龄期,少数6龄,体长20-24mm,体色多变,多为深绿色,体表蜡质层较厚,体背上线条斑纹不明显,但气门下有一黄白色体线,各节气门后方有一白色斑纹。以幼虫危害,3龄前群居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叶

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三龄以上的幼虫才可以钻蛀青椒、番茄等果实,造成落果和烂果。该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和假死性。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11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长江以北年发生4-5代,广东年发生10-11代,终年繁殖危害,世代重叠,5-7月份、9-10月份危害严重。华北地区7-8月份危害较重。该虫具有假死和趋光性,夜间及早晚无阳光直射是出来为害作物。与斜纹夜蛾同时发生。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宜温度25-35℃,相对湿度80%-95%。4、防治情况及方法:PPT课件12该虫目前已成为蔬菜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南北方均为害较重,南方抗性略高于北方,以珠江三角洲为首,但差异不是很大。由于幼虫表皮蜡质层较厚,并具有假死性,加上近年来抗性发展较快,使其防治较困难,需要高效药剂,根据种植作物情况价位可在每喷雾器2-5元,现以甲维盐类药剂为主。在幼虫盛孵期至一二龄高峰期施药;注意轮换用药和交替用药;傍晚施药,最好在太阳落山一小时以后,效果更佳。三、斜纹夜蛾PPT课件13PPT课件14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15鳞翅目,夜蛾科,俗名黑头虫。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芋、葱、韭菜、菠菜及其他农作物达99科290种以上。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16成虫体长14-20mm,深褐色蛾子,前翅灰褐色,有一条白色宽斜纹带;卵馒头状,块产;蛹长15-20mm左右;幼虫有6个龄期,体长35-47mm,体色多变,多有黑色斑纹,从中胸到第九腹节上有近似三角的黑斑各一对。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和趋化性。主要以幼

虫为害作物,多在傍晚,三龄前仅食叶肉,四龄后

进入暴食期,有假死性和自相残杀现象,生活习性

改为昼伏夜出。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

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在甘蓝、白菜上可蛀入叶球、心叶,并排出粪便,污染使之失去商品价值。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17北至黑龙江南至台湾都有发生,在华北地区4-5代,长江流域5-6代,福建6-9代,在两广、福建可终年繁殖无越冬。长江流域7-8月大发生,黄河流域

8-9月大发生,华南地区6-10月份均危害较重。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15-42℃,最适宜温度

28-32℃,相对湿度75%-95%。在28-30℃下卵历期3-4天,幼虫期15-20天,蛹6-9天。四、豆荚螟PPT课件18图谱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19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豆野螟、豇豆荚螟、豇豆钻心虫。主要危害豇豆、菜豆、蚕豆、扁豆、四季豆、豌豆、大豆(毛豆)等豆科作物。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20成虫暗黄褐色蛾子,体长约13mm,有趋光性;卵扁平椭圆形,淡绿色,表面有六角形网状纹;蛹体长约13mm,黄褐色;幼虫5龄,老熟幼虫体长18mm左右,体色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幼虫危害豆叶、花及豆荚,常卷叶危害或蛀入花、豆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初孵幼虫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荚脱落,3龄后蛀入荚内食害豆粒,每荚一头幼虫,少数2-3头,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便,被害荚在雨后常致腐烂。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21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山东以南危害较重,在华北地区发生3-4代,华中地区4-5代,华南地区7代。每年6—10月为幼虫危害期,幼虫共五龄,幼虫期8-10天。该虫对温度适应范围广,10-36℃都能生长发育,但最适温度为25-29℃,相对湿度为80-95%。4、防治情况及方法:PPT课件22该虫由于生活习性特殊,属较难防治害虫,南方抗性水平比较高,一般药剂很难起到好的防治效果,以甲维盐、锐劲特等新药效果较好。最佳防治适期是作物的始花至盛花期。该虫具有趋光性且喜欢食甜性物质,常夜间出

来为害豆叶及花蕾,因此,最佳防治时期应为早晨

鲜花盛开期或傍晚和夜间害虫活动期喷药效果最好。另外,在施药时加入一些白糖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五、斑潜蝇PPT课件23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24双翅目,潜蝇科。常见有瓜菜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番茄斑潜蝇、甘蓝斑潜蝇。其中美洲斑潜蝇和拉美斑潜蝇为害最广,发生作物有葱、大蒜、韭葱、黄瓜、冬瓜番茄、豇豆、扁豆、芹菜、棉花等20多科110多种植物。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25美洲斑潜蝇成虫体长1.3-2.3mm,小型淡灰黑色蝇类;卵约0.2mm,米色半透明;蛹椭圆形约2mm,橙黄色;幼虫共3龄,长约3mm,蛆状,初孵无色,渐变为淡橙黄色,后期变为橙黄色。斑潜蝇以成、幼虫危害,雌成虫飞翔刺伤植物叶片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白色虫道,严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26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广东、云南、山东、北京、天津等很多地区危害较重。华北地区年发生5-8代,

5-7月份和8-10月份发生较重,华中地区年发生9-11代,4-7月份和9-11月份发生较重,华南地区年发生

12-15代,3-6月份和9-12月份发生较重。生长发育温度范围15-35℃,最适温度20-32℃,相对湿度80%-85%,32℃以上抑制生长。4、防治情况及方法:PPT课件27斑潜蝇中以美洲斑潜蝇和拉美斑潜蝇防治最为困难,抗性最高。该虫由于成虫具有迁飞性,防治时具有熏蒸作用的药剂效果较好,幼虫潜伏在作物茎、叶表皮内部,一般药剂很难渗透进去,防治时要选择具有内吸渗透性的药剂效果会更好。以阿维菌素类药剂为主,但已产生抗性,注意轮换用药。六、白粉虱PPT课件2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29同翅目,粉虱科。俗称小白蛾子。主要危害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芹菜等各种蔬菜及花卉、农作物200多种作物(多发生在温室)。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30成虫体长1-1.5mm,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色蜡粉;卵长椭圆形,长0.22-0.26mm,初产时淡绿色,孵化前变黑;若虫4龄长椭圆形,扁平,老熟时体长0.5mm左右,淡黄色或黄绿色,半透明,体表有蜡丝,体侧有刺。成虫或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其繁殖力强、速度快、种群数量大,群居危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面和果实。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31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温室一般可发生

10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

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通过温室开窗通风

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粉虱迁入露地。白粉虱的种

群数量,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

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到高峰,集中为害瓜类、豆类和瓜果类蔬菜。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

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生长发育温度范围15-40℃,最适温度25-30℃,相对湿度70%以上,40℃以上抑制生长。4、防治情况及方法:PPT课件32白粉虱由于成虫及若虫对作物均有为害,且成虫具有迁飞性特点,给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要考虑综合防治、集中防治。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防治用药均不太理想,只突出了对若虫或对成虫之一的防治,具有片面性。在温室白粉虱种群密度较低时早期施药,必须连续几次用药才能控制危害。七、蓟马主要包括三个类别:棕榈蓟马、黄蓟马和烟蓟马PPT课件33(一)、棕榈蓟马PPT课件341、分类及危害作物:缨翅目,蓟马科。别名瓜蓟马,棕黄蓟马,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危害节瓜、黄瓜、苦瓜、冬瓜、白瓜、茄子、甜椒、豆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35成虫体长1mm,金黄色,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卵长椭圆形,长0.2mm,淡黄色;若虫4龄,体白色或淡黄色。成虫和若虫锉吸瓜类嫩稍、嫩叶、花或幼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茸毛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后亦硬化,毛变黑,造成落瓜。怕光,多在节瓜嫩稍或幼瓜的毛丛中取食,少数在叶背为害。卵产于叶肉组织内,每雌产卵22-35粒。若虫也怕光,到3龄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3、发生时间、规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

藏),在广西年发生17-18代,在广东20多代,世代重叠,终年繁殖,3-10月为害瓜类和茄子,冬季取食马铃薯、水茄等植物。在广东5月下旬至6月中旬、

7月中旬至8月下旬或9月为发生高峰期,以秋季严重。在广西

造毛节瓜上4月中旬、5月中旬及6月中下旬PPT课件36有3次虫口高峰期,以6月中下旬最重。卵期2-9天,若虫期3-11天,蛹期3-12天,成虫寿命6-25天。生长发育适温为12-32℃,最适温度为

24-30℃,较耐高温。4、防治情况及方法:PPT课件37繁殖快、易成灾,嫩稍或幼瓜处茸毛较多,药叶难以进入,且成虫活跃、善飞,防治较难,已成为南方地区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主要药剂为吡虫啉、啶虫脒、好年冬、锐尽特、高氯等。(二)、黄蓟马:PPT课件381、分类及危害作物:缨翅目,蓟马科,又名菜田黄蓟马、棉蓟马、节瓜蓟马。主要危害节瓜、胡瓜等瓜类蔬菜作物、葱、油菜、百合、甘薯、玉米、棉、豆类等作物。2、生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成虫体长1mm,全体黄色。淮海以南及长江以南各省。发生代数不详,河南以成虫潜伏在土块下、土缝中或枯枝落叶中越冬,5-9月进入为害期,秋季受害重。(三)、烟蓟马:PPT课件391、分类及危害作物:缨翅目,蓟马科,又名葱蓟马主要危害大葱、小葱、洋葱(圆葱、葱头)、大蒜、水葱、香葱、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及烟草、棉花等作物。2、生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成虫体长1.2-1.4mm,淡褐色,以锉吸式危害心叶、嫩芽,使葱形成许多长形黄白斑纹,严重时,葱叶扭曲枯黄,无法生食。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几年危害大葱严重。华北地区一年3-4代,山东6-10代,华南地区20代以上,一年以4-5月危害最重。在25℃和相对湿度60%以下,易于发生,高温高湿不利。八、黄曲条跳甲PPT课件40PPT课件41∆

鞘翅目、叶甲科害虫,俗称狗虱虫、跳虱,简称跳甲∆主要为害叶菜类蔬菜,以甘蓝、花椰菜、白菜、菜薹、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PPT课件421、分类及危害作物: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43∆

为害以蔬菜为主,但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成虫和幼虫两个虫态对植株直接造成危害。成虫食叶,以幼苗期最重;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害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萝卜被害呈许多黑斑,最后整个变黑腐烂;白菜受害叶片变黑死亡,并传播软腐病。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成虫和幼虫两个虫态对植株直接造成危害。成虫食叶,以幼苗期最重;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害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萝卜被害呈许多黑斑,最后整个变黑腐烂;白菜受害叶片变黑死亡,并传播软腐病。PPT课件443、发生时间、规律:生活史和习性黄曲条跳甲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3~5

代,南方7~8代,上海6~7代。在华南及福建漳州等地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在江浙一带以成虫在田间、沟边的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越冬期间如气温回升10℃以上,仍能出土在叶背取食为害。越冬成虫于3月中下旬开始出蛰活动,

在越冬蔬菜与春菜上取食活动,随着气温升高活动加强。4

月上旬开始产卵,以后越每月发生1代,因成虫寿命长,致

使世代重叠,10~11月间,第6~7代成虫先后蛰付越冬。春季

1、2代(5、6月)和秋季5、6代(9、10月)为主害代,为

害严重,但春节为害重于秋季,盛夏高温季节发生为害较少。PPT课件45发生规律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PPT课件46湿度湿度对黄曲条跳甲的发生数量关系最大,特别是产卵期和卵期。成虫产卵喜潮湿土壤,含水量低的极少产卵。相对湿度低于90%时,卵孵化极少。春秋季雨水偏多,有利于发生。温度黄曲条跳甲的适温范围21~30℃,低于20℃或高于30℃,成虫活动明显减少,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食量剧减,繁殖率下降,并有蛰伏现象,因而发生食料黄曲条跳甲属寡足食性害虫,偏嗜十字花科蔬菜。一般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区,终年食料不断,有利于大量繁殖,受害就重;若与其他蔬菜轮作,则发生危害就轻。4

防治药剂与方法PPT课件47∆

农业防治策略:∆

A、清除菜地残株败叶,铲除杂草。∆

B、播种前深耕晒土,消灭部分蛹。∆

药剂防治:哒螨灵、啶虫脒九、瓜绢螟图谱PPT课件4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49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瓜螟、瓜野螟。主要危害黄瓜、丝瓜、苦瓜、甜瓜、节瓜、冬瓜、西瓜、番茄、茄子等作物。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50成虫体长约11mm,翅展25mm左右,头胸部黑色,前后翅白色半透明状;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网纹;蛹长14mm,深褐色;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3-26mm,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背部有两条较宽乳白色纵带,气门黑色。幼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戳缀合匿居其中危害,致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幼虫常蛀入瓜内影响产量和品质。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51辽宁以南均有发生,山东和长江以南密度较大,华中地区年发生5代左右,华南年发生6代左右,7-10月份为盛发期,世代重叠。生长发育温度范围18-36℃,最适温度23-28℃,相对湿度85%-100%。4、防治情况及方法:PPT课件52近年来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夏秋黄瓜等作物的主要害虫。对瓜绢螟的最佳防治

时期为二、三龄幼虫高峰期。目前抗性水平不很高,合理施药常规药剂基本能控制住。十、地下害虫PPT课件53蛴螬金针虫蝼蛄地下害虫PPT课件54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

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在中国

各地均有分布。地下害虫PPT课件55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因地而异,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尤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根蛆最为重要。作物等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的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有的种类以幼虫为害,有的种类成虫、幼(若)虫均可为害。地下害虫为害方式可分为3类:长期生活在土内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昼伏夜出在近土面处为害;地上地下均可为害。常见地下害虫危害情况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梁受害较重。2、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梁、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3、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

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细幼苗调枯死亡,谷

子受害较重。4、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危害大豆,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到多种作物,白天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56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PP严T课件重缺苗,甚至毁种地下害虫PPT课件57防治方法:一般都用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等成分的产品灌根或撒施防治。十一、霜霉病PPT课件5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59真菌性病害,鞭毛菌亚们真菌古巴假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黄瓜、丝瓜、菠菜、莴苣、莴笋、茴蒿、白菜、甘蓝、萝卜等作物。2、生态习性及危害特点:PPT课件60苗期、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后,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渍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至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但病部不易穿孔,不腐烂。该病主要侵害功能叶片,嫩叶和老叶危害较少,对于一株黄瓜,侵入是逐渐向上扩展。病症表现与品种有关。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61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或北方有温室、塑料棚地区发生较重,北部地区6-9月份发生较重,南部地区5-7月份和9-10月份为两个发病盛期。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日均15-22℃,相对湿度90%-100%,昼夜8-10℃。病菌的孢子囊在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以上才可以产生,且湿度越高孢子越多,叶面有水膜或水滴,持续3小时以上孢子囊萌发或侵入。田间始发期均温15-16℃,流行气温20-24℃,低于

15℃或高于30℃受到抑制。在病叶中越冬,可由季

风从临近地区传入。4、防治情况:PPT课件62该病为黄瓜等蔬菜最主要病害,危害严重,发病迅速,要求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期7-10天。主要防治药剂:代森锰锌、霜脲腈、烯酰吗啉、丙森锌、甲霜灵、霜霉威、恶霜灵、铜制剂等。十二 白锈病PPT课件63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64∆

鞭毛菌亚门真菌∆

主要危害白菜、萝卜、芥菜类、根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65∆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生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孢子囊。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66∆在温暖地区,寄主全年存在,病菌可以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完成其周年循环。白锈菌在

0~25℃均可萌发,潜育期7~10天。故此病多

在纬度或海拔高的地区和低温年份发病较重,如内蒙古、吉林、云南此病有上升趋势,在广东一带如遇冬春寒雨天气,本病为害有时也很严重。在这些地区如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露水重,连作或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好及地势低排水不良田块发病重。4、防治药剂PPT课件67∆

该病主要为害白菜等十字花科类蔬菜∆

防治药剂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60升,隔10~15天1次,防治1至2次。十三、白粉病PPT课件6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69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黄瓜、南瓜、苦瓜、番茄、茄子、蚕豆、豌豆、白菜、莴苣、莴笋、等蔬菜作物,或月季等花卉、草莓、葡萄等果类。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70苗期至收获均可染病,叶片发病重,茎叶发病轻,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

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

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株布满白粉,发

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枯黄,有时病斑上长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3、 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71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春、夏、秋季均有发生,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日均20-25℃,相对湿度45%-95%,对湿度适应范围较广。病菌以病残体在地上或在月季、大棚瓜类上越冬,南方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病菌从叶表皮侵入,从萌发到侵入需24小时,5天后产生白色菌丝壮病斑,7天病菌成熟再侵染。15-30℃,相对湿度80%以上,

孢子萌发,开始发病。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易流行,尤其当高温干燥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容易流行。4、防治情况及市场需求:PPT课件72该病为黄瓜等蔬菜、瓜果主要病害,发生较广,危害较重。发病初期需开始喷药防治。主要药剂有氟菌唑、醚菌酯、嘧菌酯、四氟醚唑、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百菌清等。十四、灰霉病PPT课件73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74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番茄、茄子、黄瓜、菜豆、西葫芦、莴苣、辣椒、白菜、甘蓝等多种蔬菜。2、生态特点及危害特征:PPT课件75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侵害叶、茎、花、果。主要危害花和果实。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至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尔向幼瓜扩展,至脐部呈水渍状,幼花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较大的瓜组织先变黄并生灰霉,后霉层变灰、腐烂、脱落,叶片一般由烂花引起,形成直径20-50mm大病斑,近圆形或“V”字形,有深浅相间灰褐色轮纹,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花或烂果附在茎上,可引起茎腐烂,至植株枯死。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76南北方均有发生,北方温室内和山东以南较重。春秋发病较重。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2-31℃,最适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始花至座果期,发病潜育期5-10天。春季连阴天多,持续的90%的高湿条件,结露时间长,气温不高,通风不好,发病较重。4、防治情况及市场需求:PPT课件77危害瓜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北方保护地发生较重,较难防治,主要药剂有嘧菌酯、啶酰菌胺、咪鲜胺、异菌脲、百菌清等。十五、疫病(晚疫病)PPT课件781、 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79鞭毛菌亚门真菌疫霉属。发生在不同作物上有差异。发生较为普遍的为晚疫病。主要危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瓜、马铃薯等作物。3、生态习性及危害特点:PPT课件80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秃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显著萎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果实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扩展后软腐变褐色,高湿时产生白色霉层,空气干燥后成僵果。早疫病和晚疫病病征差别较大,并且在各种作物上也表现不同。4、发生规律:PPT课件81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形成孢子囊,通过雨水或气流传播侵染,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1-37℃,最适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宜感病生育期在开花前后到座果期,发病潜育期1-5天,在结果初期,大雨后暴晴,最易发病。持续高温干旱抑制其发生。5、防治药剂PPT课件82是近年来发生较重且较难防治的病害,在辣椒、黄瓜、番茄上危害较重,发病迅速,适时防治。主要防治药剂:霜脲腈、氰霜唑、代森锰锌、烯酰吗啉、普力克、铜制剂等。十六早疫病PPT课件83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84∆

异名番茄轮纹病、番茄夏疫病。∆

半知菌亚门真菌。∆

主要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2、生态习性及危害特点PPT课件85∆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86∆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有利于发病。28-30℃时。分生孢子在水滴中35-45分钟的暂短时间内就可萌芽。初夏季节,如果多雨、多雾,分生孢子就形成的快而且多,病害就很易流行。在浙江地区一般是5月中、下旬为盛发期,在山东地区一般是6月上、中旬为盛发期。除去温、湿度条件外,发病与寄主生育期关系也很密切。当植株进入1-3穗果膨大期时,在下部和中下部较老的叶片上开始发病,并发展迅速,然后随着叶片的向上逐渐老化而向上扩展,大量病斑和病原都存在于下部、中下部和中部植株上。当然,肥力差、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更重。另外土质粘重者出土质砂性强的地块发病重。4、防治药剂PPT课件87∆主要防治药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异菌脲、腐霉利十七、炭疽病PPT课件8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89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丝瓜、番茄、茄子、辣椒、菠菜、大葱、白菜、甘蓝、萝卜等多种作物。2、生态习性及危害特点:PPT课件90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果实,苗期和成株均可

发病,叶片染病,初期产生灰白色水渍状小点,扩

大后病斑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边缘深褐

色,发生严重时病斑连续成片,形成不规则大病斑,叶片干枯,潮湿时叶面生出粉红色粘稠物。叶柄染

病,产生黄褐色长条形病斑,稍凹陷。果实染病,

处呈水渍状,扩大后为黄褐色椭圆形病斑,稍凹陷,病部长出小黑点,高温高湿时病部生粉红色粘稠物,病部后期开裂。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91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侵染。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为22-27℃,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宜感病生育期在开花座果期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7天,孢子在4-30℃间均可萌发。南方5-6月份,北方7-9月份,低温多雨条件下易发

生,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低于60%,抑制其发生。4、防治药剂:PPT课件92该病发生较为普遍,危害严重,是蔬菜、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在蔬菜瓜类上防治炭疽病常用的成分有:溴菌清、苯醚甲环唑等十八 锈病PPT课件93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94∆

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

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梨等。2、生态习性及危害特点PPT课件95∆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3、发生时间、规律PPT课件96∆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次侵染来源是担孢子或夏孢子,而后以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孢子,靠夏孢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的萌发,而夏孢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此外,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夏,如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须在高寒地区的自生麦苗和不同生育期的麦株上越夏。4

防治药剂PPT课件97∆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对锈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的理想药剂。常见品种有粉锈宁、羟锈宁、立克秀等。十九菌核病PPT课件981、分类及危害作物PPT课件99∆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攻属菌核菌。∆菌核病分布主要限于温带,寄主范围很广。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菜豆、豌豆、蚕豆、大豆、花生、马铃薯、番茄、辣椒、莴苣、胡萝卜、菠菜、黄瓜、洋葱等。2、生态习性及危害特点PPT课件100∆∆病原菌均为兼寄生菌。一般只侵害成熟或衰退的植物器官,侵入后迅速引起植物组织坏死。典型症状是茎、果实、花序等腐烂,有时叶部呈坏死斑点。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可引起猝倒。成株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部、叶柄和叶片上发生水渍状淡褐色病

斑,边缘不明显,常引起叶球或茎基部腐烂。种株易在

终花期发生菌核病,茎秆上病斑初为浅褐色,后变成白

土色,稍凹陷,最终导致组织腐朽、表皮易剥、茎内中

空、碎裂成乱麻状。种荚受害也可产生黄白色病斑,严

重者早期枯死、变干。在高湿条件下,茎秆、种荚和病

叶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硬块,

病斑发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