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1□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nuclearstationthermaldischarge

monitoringbasedonsatelliteremotesensing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规范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工作,防治

水体环境热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技术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滨海核电厂温排水造成的海水热污染监测。

内陆核电厂温排水热污染源监测和向水体直排的火电厂热污染监测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T30115卫星遥感影像植被指数产品规范

HY/T147.7海域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

GB/T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像元pixel

包含空间和光谱两个变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单元。其中,空间变量确定了分辨单元的视元

在具体信道中的光谱响应强度。数字图像中由每个数字值代表的地面面积单元。该数字值代

表按要求的取样间隔对遥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取样。

3.2

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

在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对应的视场

角度。

3.3

时间分辨率temporalresolution

传感器能够重复获得同一地区影像的最短时间间隔。

3.4

黑体blackbody

指如果某一物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全部吸收,该物体称为绝对黑体,在自然界是不存在

的,在理论上具有重要地位。试验室可以通过人工制造出接近于黑体的表面。

3.5

比辐射率emissivity

指物体在温度T,波长处的辐射出射度M1(T,)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的黑体辐射出

射度M2(T,)的比值。

3.6

大气校正atmospherecorrection

消除或减弱卫星遥感影像在获取时在大气传输中因吸收或散射作用引起的辐射畸变。

3.7

几何校正geometriccorrection

为消除影像的几何畸变而进行投影变换和不同波段影像的套合等校正工作。

3.8

辐射校正radiometriccorrection

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

1

正。

3.9

亮度温度brightnesstemperature

当一个物体的辐射亮度与某一黑体的辐射亮度相等时,该黑体的物理温度就被称之为该

物体的亮度温度。

3.10

海水表面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

指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一般指海水表面到0.5米水深的平均动力学温度。

3.11

表皮温度skintemperature

又称皮肤温度,在给定波长范围内,电磁辐射穿透的那一层的温度就是皮肤温度。在热

红外中,由于电磁辐射只有表面非常薄的穿透深度,所以热红外中的皮肤温度就是目标薄层

表面的温度。

3.12

温排水基准温度referencetemperature

温排水热污染等级参考的四周环境温度,温排水的绝对温度与基准温度的差值即温排水

温度升高的等级。

3.13

温排水影响区域thermaldischargeinfluencearea

指核电厂温排水与四周水域混合后所影响的区域。

3.14

温升区temperaturerisingarea

指核电厂温排放的循环水进入自然水体扩散后,高于温排水基准温度的区域。

3.15

水体掩膜watermask

利用海水水体和陆地在近红外波段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发射率存在较大差异来区分水陆,

获得水体掩膜,用来对遥感图像上非水体区域进行屏蔽,使其不参加后续的温升提取和统计

等处理过程。

3.16

云掩膜cloudmask

利用云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与植被、土壤、雪和水域等不同下垫面的反射率和辐射亮温

值存在差异来识别云,进而获得云掩膜,用来对遥感图像上云区域进行屏蔽,使其不参加后

续的温升提取和统计等处理过程。

4总则

4.1基本原理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原理是热红外遥感器探测温排水区域与正常海水水体

热辐射能量差异。由于核电厂三分之一的核裂变能量转为电能,而三分之二的核裂变能量是

以热能的形式进入环境,对于采取直流冷却的滨海核电厂,大量的余热经冷却水进入海洋环

境,形成持续的温排水现象。温排水与四周海域海水相互混合,形成以排放口为中心的扇状

热排放分布,越远离排放口,温升等级越小。利用中高分辨率星载热红外遥感数据可以获取

核电厂温排水热扩散区域海水表面温度空间分布,海表温度与温排水基准温度的差异可获得

热污染不同等级的空间分布,统计不同温升(即温度升高)等级像元数即可获得不同温升等

级分布面积。

4.2监测目的

通过卫星遥感热红外数据获得滨海核电厂附近海域海表温度空间分布,进而获得海上温

排水造成的水体热污染温升区位置及分布面积。

2

4.3监测内容

a)有无明显热污染。

b)不同温升等级的热污染温升区位置。

c)不同温升等级的热污染温升区分布面积。

4.4监测频率

与核电厂温排水监管需求相关,同时取决于所采用的卫星遥感的重访周期以及该核电厂

所属区域的常年晴天天数。

4.5遥感数据源要求

a)空间分辨率:对于发电机组在百万千瓦功率以上直流冷却循环的滨海核电厂,空间

分辨率在300米或优于300米较为合适,以监测更多的温排水热污染细节。

b)时间分辨率:考虑到监测区域的常年晴天数有限,时间分辨率在16天或优于16天较

为合适。

c)波段设置:具有8-12.5m范围的热红外通道,单通道或多通道均可。

4.6辅助数据

除了卫星遥感的波段数据外,还应准备水陆掩膜、云掩膜及观测几何条件等辅助数据。

4.7监测处理流程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处理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核电厂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处理的技术流程

3

5监测方法

5.1遥感数据选取

选取的遥感数据要完全覆盖核电厂温排水影响区域;在核电厂温排水影响区域内,云覆

盖率不应大于10%。

5.2空间裁剪与几何校正

以核电厂温排水排放口为中心,完全覆盖温排水影响区域为原则,裁剪范围依据制图的

具体需求;基于参考影像或空间几何信息,进行几何校正和空间投影转换,精度控制在2个

像元内。

5.3图像辐射校正

参考GB/T30115规定的辐射定标方法,基于卫星数据头文件提供的信息,利用绝对定标

系数将灰度值图像转换为表观辐亮度图像,计算公式为:

L=(DN-b)/g

式中:L——表观辐亮度;

DN——灰度值;

b——偏移量;

g——绝对定标系数增益。

5.4水陆分离和云识别

通过核电厂区域的水体掩膜和云掩膜等辅助数据,获得温排水排放口附近海域无云覆盖

的水体区域表观辐亮度L值。

5.5热红外大气校正

通用海表温度反演算法可参考HY/T147.7,本标准推荐的是辐射传输模型方法进行热红外

大气校正来进行海表温度反演。输入卫星过境时刻的大气温湿压廓线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模

型的方法(如MODTRAN模型),计算获得大气透过率、大气上行辐射和大气下行辐射三

个基本参数,海水的地表比辐射率值为0.98。海面水体辐射的辐亮度,即海表温度为Ts(单

位,K)的黑体辐射计算公式为:

LL(1)L

LTsensorupdown

s

211

式中:Lsensor——表观辐亮度,Wmsrm,由卫星影像辐射校正获得;

211

Lup——大气上行辐射,Wmsrm;

211

Ldown——大气下行辐射,Wmsrm;

——大气透过率;

——地表比辐射率。

5.6亮度温度计算和海表温度获取

本标准推荐采用构建查找表方法来计算亮度温度,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温度与对应热红外通道等效辐亮度Beff(Ti)的关系:

4

max

f()

B,Ti

BTmin

effimax

f()

min

式中:f()为通道响应函数,[min,max],即通道响应的波长区间,B,Ti为

温度、波长的黑体辐亮度,可以根据下式普朗克方程计算得到,

Tiλ

5

c1/

B,Ti

expc2/Ti1

8211

式中,c1=1.19014×10Wmsrm,c2=14387.7K。

利用以上两个公式可以构建热红外通道辐亮度Beff(Ti)与温度Ti关系查找表,建表过程,

Ti1Ti取0.25K,Ti[193.15,353.15K]。

通过查找表,海面水体辐亮度L(Ts)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海表温度Ts值。

5.7基准温度提取

5.7.1基本原则

核电厂温排水基准温度的提取对于最终温升区范围的大小和客观性环境评价意义重要。

对于卫星遥感监测而言,温排水基准温度以当天遥感图像反演的海表温度结果为基础,不宜

用当天实测的动力学海表温度(包括浮标测量手段和船只测量手段),而历史平均的温度资

料为可为参考。本技术规范推荐以下几种常用方法,进行基准温度提取,对于同一个核电厂,

遥感监测温排水基准温度提取方法需保持一致,以保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一致性。

5.7.2常用方法

5.7.2.1取水口方法

选择核电厂取水口附近的海表温度作为基准温度,海表温度是遥感反演的结果,不是地

面实测温度。

5.7.2.2多点平均方法

采用多个点(包括取水口,海湾湾口)遥感反演温度值的平均值。

5.7.2.3海湾平均温度方法

选择海湾的海表温度平均温度为基准温度,海湾区域参考数模模拟空间范围,可依据实

际进行调整。

5.7.2.4临近区域替代方法

对于开放式海域类型,由于无法确定海湾分布范围,且远近海区域温度差别较大,可以

采用核电厂附近区域内不受温排水影响的区域,以此核心区的平均温度为基准温度。该临近

区域的选择需要在历史本底温度反演基础上,通过数学统计手段获得临近区域位置。

5.8热污染提取与统计

核电厂温排水基准温度确定后,根据遥感反演的水面温度分布图,采用“阈值”法提取核电

厂温排水的热污染分布信息,并通过分级来标识不同温升强度(热污染强度),具体的分级

标准及专题图各级对应的色标(RGB值)参见附录A。

根据各级水温水体所占的像元数,计算各级水温的分布面积。根据得到的不同等级海水

温度分布结果进行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专题制图,并依据统计结果与专题制图制作专题报

5

告。

6监测结果验证

6.1地面实地观测验证

采取野外星地同步试验验证方法。利用测量水体动力学温度的仪器和卫星定位系统,测

量温排口附近多个点的实测水表温度,与遥感监测水表温度进行比对,如果遥感与实测的绝

对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即认为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和监测结果可靠。

6.2其他卫星数据验证

利用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其他热红外数据进行交叉检验。用本方法生成的产品要和同期过

境高分辨率核电厂温排水产品结果进行相互比较,验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7监测产品制作

监测产品以文字、专题图及统计表格等形式表示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结果。文字信息

是指描述卫星遥感核电厂温排水结果的有关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卫星及传感器等。核电

厂温排水专题图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核电厂温排水导致的热异常分布信息以及其他人

为热污染源导致热异常分布信息。遥感专题图的平面坐标西和比例尺执行GB/T15968相关规

定,用户按照需要可选择不同比例尺制图。统计表格包括核电厂温排水热异常面积总体统计

分析和不同等级的热异常面积分级统计分析,包括热异常分布的面积、面积比例、最小温度、

最大温度、平均温度和标准差等信息。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双月报内容可参照附录B。

8质量控制

8.1卫星数据质量控制

监测时采用最接近卫星过境时刻的发布的辐射定标系数;选取卫星数据时需要选取监测

区域覆盖云层较少或无云的影像;选择卫星数据避免选用有明显条带或大面积数据缺失的原

始数据。

8.2卫星数据处理质量控制

不同波段的数据几何配准精度保证在一个像元之内;几何校正的精度控制在两个像元之

内;提高云掩膜和水体掩膜的精度,减小云层和水陆混合像元对温排水监测的影响。

8.3温排水监测结果质量控制

通过相近时间过境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得的温升面积,或者通过星地同步试验测

得的地面温度结果为相对真值,来交叉验证业务采用的遥感影像核电厂温排水监测结果的精

度。

9标准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温升强度制图分级标准

表A不同温升强度制图分级标准

温升范围标准R值G值B值

<基准温度<基准温度107214

<1℃<1℃163255155

[+1℃,+2℃)+1℃2552550

[+2℃,+3℃)+2℃2550195

[+3℃,+4℃)+3℃2551700

[+4℃,+5℃)+4℃11500

>5℃+5℃25500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核电厂温排水卫星监测产品模板

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双月报

20xx年(第x期)

环境保护部卫星中心20xx年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大亚湾和田湾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

(一)xx年x月大亚湾核电基地温排水遥感监测

x年x月,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利用环境一号卫星红外相机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对

大亚湾核电基地温排水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x月x日大亚湾附近海域热异常区面

积为34.51平方公里。

如图B-1、B-2显示,离大亚湾核电基地正东北8.71公里和西南1.86公里范围内海域内出现

热异常,以温排水入海口为中心向周围海域递减分布,热异常最高区域位于核电厂排水口附

近,温度高于正常海温1度以上,周边海域经过海水稀释热异常温度逐渐降低。另外如图B-1

显示,大亚湾石化新城周围海域出现小范围1度以上热异常区域。

温度遥感反演和热异常面积统计(见表B-1、B-2)结果表明,由于核电厂温排水导致的

核电厂附近海域热异常区(大于基准温度1˚C)面积总共为34.51平方公里。1度异常区为27.63

平方公里;2度异常区为4.7平方公里;3度异常区为1.21平方公里;4度异常区为0.83平方公里;

5度异常区为0.14平方公里。

8

图B-1大亚湾海域温度热异常遥感监测图

表B-1大亚湾核电基地温排水热异常面积总体统计分析

指标名称面积(km2)最小值(˚C)最大值(˚C)均值(˚C)标准差(˚C)

热异常面积34.5116.5020.9217.070.78

9

图B-2大亚湾核电基地温排水遥感监测图

表B-2大亚湾核电基地温排水热异常面积分级统计分析

热异常值域范围(˚C)面积面积比例最小值(˚C)最大值(˚C)均值(˚C)标准差(˚C)

(km2)(%)

1-227.6380.05%16.5017.3416.740.27

2-34.7013.63%17.6218.4517.870.31

3-41.213.52%18.7319.2818.920.24

4-50.832.41%19.5520.3719.850.29

>50.140.39%20.6420.9120.780.14

(二)x年x月田湾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

x年x月,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利用环境一号卫星红外相机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对

田湾核电厂温排水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x月x日田湾附近海域热异常区面积为17.14

平方公里。

10

如图B-3、B-4显示,离田湾核电厂东南6.64公里和东北3.18公里范围内海域内出现较为明

显热异常,以温排水入海口为中心向周围递减分布。热异常最高区域位于核电厂排水口附近,

温度高于正常海温5度以上,周边海域经过海水稀释热异常温度逐渐降低。

图B-3田湾海域温度热异常遥感监测图

温度遥感反演和热异常面积统计(见表B-3B-、4)结果表明,由于核电厂温排水导致的

核电厂附近海域热异常区(大于基准温度1˚C)面积总共为17.14平方公里。其中1度异常区为

9.43平方公里;2度异常区为3.21平方公里;3度异常区为2.29平方公里;4度异常区为1.04平方

公里;5度异常区为0.81平方公里;6度异常区为0.36平方公里。

表B-3田湾核电厂温排水热异常面积总体统计分析

指标名称面积(km2)最小值(˚C)最大值(˚C)均值(˚C)标准差(˚C)

热异常面积17.141.087.252.321.36

11

图B-4田湾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图

表B-4田湾核电厂温排水热异常面积分级统计分析

热异常值域范围(˚C)面积面积比例最小值(˚C)最大值(˚C)均值(˚C)标准差(˚C)

(km2)(%)

1-29.4254.99%1.081.961.370.27

2-33.2118.77%2.132.832.440.24

3-42.2913.39%3.013.873.350.29

4-51.046.04%4.044.894.440.25

5-60.814.72%5.075.925.410.32

>60.362.09%6.257.256.750.39

12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监测方法.........................................................................................................................................4

6监测结果验证.................................................................................................................................6

7监测产品制作.................................................................................................................................6

8质量控制.........................................................................................................................................6

9标准实施与监督.............................................................................................................................6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温升强度制图分级标准..................................................................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核电厂温排水卫星监测产品模板……..10

ii

GB□□□□□-201□

表11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标准

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方法标准编号

1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

2颗粒物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

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

甲苯

3

乙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

HJ584

苯乙烯相色谱法

4丙烯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

HJ/32

5酚类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38

6甲醛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法GB/T14669

7氨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

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4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67

8氟化物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480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48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7

9氯化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