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言林大学教案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时间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简单介绍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经历的四个阶段及重要事件。2、计算机网络定义:强调定义中的几个要点,举反例加深理解。3、举例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五大功能。4、简单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5、计算机网络组成和结构:通过画图讲解,使学生理解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各自的特点,二者的关系。6、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包括:15分钟15分钟15分钟2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简单介绍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概念并举例。本次课小结:总结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教学目的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问题。教学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概述课后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问题。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分层:>网络协议:重点介绍网络协议的定义和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体系结构:介绍体系结构的定义,体系结构与具体实现的主要区别(抽象与具体的区别):>体系结构分层:简单介绍体系结构分层的优点、原则和目标。2、ISOOSI七层模型:>七层模型:画图讲解OSI/RM,包含地层次名称及顺序,使学生掌握OSI七层模型结构;>简单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层间关系使学生了解OSI的通信过>通信子网:介绍通信子网由哪几层组成,通信子网的作用。3、通信方式与服务>画图讲解OSI参考模型中信息的封装和解封过程;>区分相邻层间通信与对等层间通信关系;>区分实通信与虚通信的概念;>数据单元的概念,种类,各种数据单元间的关系;》介绍四种服务原语及其相互关系、服务原语的组成;>OSI中的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及各自特点,举例讲解。4、网络互连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评价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参数;信道利用率:定义。本次课小结:总结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15分钟30分钟2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教学重点重点:OSI七层模型。难点:对等层间的通信;服务。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ISO/OSI网络7层模型,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关系和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关系,网络互连,网络性能参数。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网络协议及其三要素;2、OSI七层模型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3、.相邻层间的通信和对等层间的通信;4、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特点。5、网络互连概念和设备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参数。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第1、2、3、4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数据通信系统应解决的主要问题。2、两种信号:>模拟信号:特点,画图讲解,举例;:与数字信号相关的概念:比特率比特间隙带宽信道容量3、主要的编码方法:>数字—数字编码的主要方法:画图介绍每种编码方法的实现方法、特点,以双向位编码为重点;>数字—模拟编码的主要方法:画图介绍每种编码方法4、线路配置和传输方式:>线路配置:概念,画图讲解两种线路配置方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特点,使用场合;串行和并行传输:各自的特点、有缺点、使用场计算机网络使用串行传输;>两种串行通信方法:同步和异步传输的特点,实现方本次课小结;总结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10分钟20分钟30分钟25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编码技术,线路配置和数据传输方式。教学重点重点: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难点:编码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编码技术,线路配置和数据传输方式。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2、两种信号类型;3、主要的.数据编码技术;4、两种线路配置方式和数据传输模式。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第5、6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多路复用技术,主要介绍以下内容:>多路复用的作用,主要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的特点及原理用的特点及原理。2、错误检测和纠正部分主要介绍以下内容:>奇偶校验码:计算校验码的方法,奇偶校验的原理;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计算循环冗余码的步骤,校验原理,应>检查和算法:计算检查和的方法,应用举例;本次课小结:总结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主要介绍多路复用技术,错误检测技术。教学重点重点:几种检错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多路复用技术,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主要的多路复用技术;2、错误检测的主要方法原理。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三章物理层第1、2、3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物理层概要介绍:物理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介绍通信中涉及到的4个基本功能单元,每种设备的>物理层接口四个方面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主要介绍X.21接口标准具有的物理层上的四个特性5、物理层网络互连>重发器和集线器的工作原理>物理层网络互连实例10分钟10分钟25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以EIA-232和X.21为例介绍了物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几种常用传输介质,物理层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重点:物理层的主要功能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物理层的主要工作原理与技术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2、三种有线传输介质。3、物理层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回顾物理层的主要作用。2、数据链路层概述:>主要任务:相邻节点间可靠通信;>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帧;>数据链路层与其他层次的数据关系,>主要服务功能:线路规程、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简单介绍每种服务的作用、方法。>3、线路规程:询问/应答模式与轮询/选择模式,两种模式的使用场合、工作方式,工作过程,地址问题。4、流量控制的作用、两个要点,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的结合,简单介绍停止等待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5、停止等待协议:>画图讲解停止等待协议实现流量控制的原理;停止等待协议的优点、缺点:停等ARQ实现差错控制的要点。>6、停止等待协议的定量分析:>完成一帧的最短时间;>无差错时的信道利用率和有效数据传送速率;有差错时正确传送一帧的时间和系统的最大吞吐量。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5分钟15分钟15分钟10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了数据链路层的线路规程,停止等待协议工作过程,数据链路层的差错和流量控制。教学重点重点: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三种服务功能,线路规程,停止等待协议。难点:停止等待协议的定量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数据链路层的线路规程,数据链路层的差错和流量控制,停止等待协议工作过程。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2、数据链路层上的两种的线路规程:3、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主要方法;4、停止等待协议。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滑动窗口协议:>画图讲解滑动窗口协议的特点,并与停止等待协议进行比较;>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的原理:帧的编号方式,窗口尺寸的定2、滑动窗口协议实现差错控制的两种技术:回退NARQ和选择拒绝ARQ;>回退N自动重复请求:原理、特点、窗口的大小与编号范围的关3、滑动窗口协议的效率及窗口大小的选择: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15分钟30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滑动窗口协议教学重点重点: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和差错控制的方法。难点:差错控制中窗口大小的选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滑动窗口协议,面向字符通信协议BSC.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的原理;2、会退N自动重复请求;3、选择拒绝自动重复请求;4、滑动窗口协议的效率与窗口大小的选择;5、信道的利用率与最佳帧长的关系,计算方法。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五章数据链路层第3、4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简单介绍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SDLC、HDLC及基于HDLC的协议,这些协议的共同特点;2、采用HDLC协议的系统的特点:>支持的三种站点类型:主站、从站、复合站点,各自特点;>三种链路配置方式:非平衡式、对称式、平衡式,各自特点;3、详细介绍HDLC的帧格式:>三种帧类型:I帧、S帧、U帧:>信息帧(I帧):用途,格式,各个域的作用、特点,讲解比特填充法;>监管帧(S帧):用途,格式,各个域域的作用、特点;>无编号帧(U帧):用途,格式,各个域域的作用、特点。4、四类S帧:RR、RNR、REJ、SREJ,各自的用途,使用方式。5、U帧:种类,实现的五种基本功能。6、通过实例讲解HDLC协议的通信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帧的作用。7、数据链路层的互连>网桥的功能;>网桥路由算法;>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45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HDLC,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教学重点重点:HDLC协议定义的三种帧:格式,用途,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难点:HDLC协议如何实现流量和差错控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滑动窗口协议,面向字符通信协议BSC。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特点;2、HDLC支持的站点类型、链路配置和通信方式;3、HDLC的三种帧类型、帧格式、各类帧的用途;4、HDLC协议的通信过程;5、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路由算法。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五章网络层第1、2、3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网络层的功能和服务>2、网络层网络互连路由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网关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路由选择的基本要求>路由选择策略15分钟30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了网络层主要功能和服务,网络互连设备和原理,路由选择策略基本要求和原理。教学重点重点:网络层两大功能,网络层互连的原理,路由选择策略的基本要求。难点:路由选择策略原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网络层的主要功能,网络互连,路由选择策略。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网络层的两大功能;2、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式;3、网络层互连原理与设备;4、路由选择策略的基本要求与分类。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六章网络层第4、5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基本的路由算法3、互连网络路由选择45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了两种主要的路由选择算法,互连网络的路由选择协教学重点重点:路由选择算法。难点:互连网络的路由选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路由技术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网络层上的路由选择,拥挤控制,流量控制。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两大类路由选择算法;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六章网络层第6、7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虚电路中包的传输路由表:设置路由表的作用,路由表的结构;>路由表的建立:针对例子网络,逐步建立虚电路及路由表。画图说明;>数据传送过程;2、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1)拥塞控制:>包交换节点的模型:画图;>拥塞产生的原因:节点的处理速度、链路的传输速度不够高;>拥塞对系统的影响:吞吐量和包延迟两个方面;>控制拥塞的5种方法。(2)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的层次:主机—主机间的流量控制;源节点一目的节点间的流量控制;主机—源节点间的流量控制;相邻节点间的流量控制。>存储转发死锁:直接死锁和间接死锁。引起死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重装死锁:引起死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35分钟15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网络互联,两种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教学重点重点:虚电路中数据包的传输,拥挤控制、流量控制方法。难点:死锁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虚电路中数据包的传输,拥挤控制和流量控制。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虚电中数据包的传输过程;2、拥挤控制方法;3、流量控制方法。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六章传输层(1、2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通过画图讲解,总结传输层的几个具体功能,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2、传输层地址: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传输层地址及其作用。为什么传输层需址(如FTP:21)。3、传输层复用功能:介绍传输层上的两种复用:向上复用和向下复用。使学生了解两种复用的含义及作用。向上复用是多个TSAP使用一个NSAP来降低费用;而向下复用是一个TSAP使用多个NSAP以提供传输速度。注意:向上复用的前提是下层能为传输层提供虚电路服务。法:使用序列编号。(画图讲解)>丢失控制:使用序列编号。重复控制:使用序列编号。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20分钟25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1.掌握传输层的位置和重要的中间层的作用;2理解传输层地址的作用和传输层的复用功能.;教学重点重点:传输层在OSI模型中的位置和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传输层的基本概念,传输地址,传输层的复用功能及1.在ISO/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位置和作用;2.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传输层地址,即端口号;3.传输层提高传输效率的两种复用功能,各自的特点及区别;4.可靠传输的四个方面,注意理解传输层需要差错控制的原因及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六章传输层(2、3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首先启发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流量控制的作用;流量控制的层次;数据链路层上的流量控制方法(提问);网络层上的流量>传输层流量控制方法特点、实例:画图讲解传输层流量控制实例,使学生掌握传输层滑动窗口协议的特点和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注意: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通常结合在一起,在传输层的流量控制中没有否定应答报文,差错控制是如何实现的?>明确传输层可为其上层提供的两种服务: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3、OSI传输协议:简单介绍OSI传输协议类型。主要让学生理解网络层提供种方式:与固定的远程传输地址的连接、通过注册用户的共用传输地址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25分钟20分钟25分钟15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1.掌握传输层流量控制方法;2.掌握传输连接建立的三向握手及连接断开的三向握手过程.;3.理解三向握手的必要性;4.了解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的三类服务,及其与传输协议的关系。教学重点重点:传输层流量控制方法和传输连接。难点:三向握手的必要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传输层的流量控制方法,传输连接建立和断开的三向握手过程,OSI的传输层协议。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传输层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2.面向连接传输的三个步骤;3.连接建立和连接断开的三向握手过程;4.传输协议的复杂性与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间的关系;5、传输服务用户间通信连接建立的两种方式。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七章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第1、2、3、4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介绍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2、IEEE局域网标准:>介绍IEEE802标准,以及相关与实际局域网的对应关系,以及与OSI模型的层次对应关系。>深刻理解LAN的层次划分及相应功能,LAN与OSI模型比较。3、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LLC-PDU与相邻层的PDU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层间数据流动过程。>LLC帧的类型与结构。>深刻理解LLC地址与MAC地址,并理解二者的联系、链路复用方法。>LLC子层提供的3种类型服务方式、特点及用户服务原语。>介绍LLC的3种操作类型。4、以太网的物理地址和电气规范:网络接口卡NIC提供6字节的物理地址及地址结构,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5、以太网访问模式CSMA/CD:以太网共享媒体的访问方式MA、CAMA、CSMA/CD,深刻理解CSMA/CD的算法、冲突窗口以及退避算法;6、以太网的MAC帧格式:掌握以太网帧结构及各字段的含义,理解LLC-PDU长度/类型;7、无线局域网8、其它局域网技术目等。5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IEEE局域网标准,IEEE局域网参考模型,以太网等。教学重点重点:IEEE局域网参考模型,以太网访问模式及种类。难点:CSMA/CD。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局域网的一些知识,包括IEEE局域网标准,IEEE局域网参考模型,以太网技术、无线局域网等局域网技术。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IEEE局域网标准;2、IEEE局域网参考模型;3、以太网:访问模式CSMA/CD,种类。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异步传输模式(ATM)>2、帧中继>帧中继的层次结构>帧中继的操作>帧中继的实现45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简单介绍ATM、帧中继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重点:ATM、帧中继的工作原理。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技术课后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ATM、帧中继的工作原理。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以下内容:1、帧中继原理和实现;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八章TCP/IP基础(1、2、3、4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TCP/IP的历史:让学生了解TCP/IP产生到和发展过程及其在计算机网络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意义。2、TCP/IP模型及其与OSI的对应关系:介绍TCP/IP的五层模型以及每一层绍每一层上的协议数据单元。4、IP协议的特点:介绍IP协议不可靠、无连接的特性。让学生理解不可靠5、IP地址:>子网编址和子网掩码:介绍划分子网的重要意义;举例讲解子网划分的方法,子网掩码的表示方法,子网掩码的作用。介绍几种特殊IP地址及其应用。6、IP报文格式:详细介绍IP报文格式,每个字段的含义和作用,重点介绍以下字段:服务类型,总长度,标志字段,分段偏移,生存时间,协议,首部校验和。7、IP路由选择:介绍路由表的构成和作用;路由器为一个数据报查表寻址的具体过程,理解默认路由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IP路由选择的过程。9、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报文格式>IGMP协议功能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15分钟分钟30分钟20分钟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了TCP/IP网络体系结构,IP、ICMP、IGMP协议。教学重点重点:1、TCP/IP网络体系结构;2、IP协议的特点及报文格式;3、IP地址的分类;难点: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的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网络安全TCP/IP详解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TCP/IP协议模型,IP、ICMP、IGMP协议。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TCP/IP协议模型及其与OSI七层模型的对应关系;2.TCP/IP的核心协议:IP协议的主要特点;4.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分类方法,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表示方法;5、IP路由选择过程;6、ICMP协议的作用与报文类型;7、IGMP协议的作用。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八章TCP/IP基础(5、6、7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作用和特点;>UDP报头格式和各字段的作用;>UDP校验和的作用和计算方法;2、TCP: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的作用和特点;>TCP提供的服务类型;>TCP的报头格式和重要字段的作用;>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及协议3、IPv6基础>IPv6协议主要特点;>IPv6报头格式和重要字段的作用;和阅读书目等。15分钟30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TCP/IP协议簇中传输层协议UDP、TCP,IPv6协议基础。教学重点重点:1、UDP、TCP工作原理。难点:IPv6地址分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详解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输层协议UDP、TCP,IPv6协议基础。通过本次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UDP特点、报文格式、工作原理;2、TCP特点、报文格式、工作原理;3、IPv6协议特点、地址表示、地址分类方法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九章网络程序设计基础(1、2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传输层寻址方法>两种通信模型:介绍面向连接和面向非连接两种SOCKET通信的模型。2、面向连接编程模型面向连接服务流程>面向连接服务程序例子:使学生初步掌握SOCKET网络客户-服务员程序2、顾客/服务员程序设计:>服务员程序的流程、设计方法;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45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SOCKET网络程序设计和客户/服务员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教学重点重点:1、管座的含义和作用;2、面向连接和非连接的客户-服务员程序模型;3、主要的系统调用。难点:客户-服务员程序设计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原理网络程序设计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管座,客户-服务员程序模型,主要的系统调用,程序设计方法。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Socket管座的含义和作用;2.面向连接的客户-服务员程序模型;3.主要的系统调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5.简单客户-服务员程序设计方法。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九章网络程序设计基础(3、4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面向无连接编程模型>发送和接收数据过程和函数>面向无连接服务流程>面向无连接服务程序例子>两种模型的区别:区别面向连接和面向非连接两种SOCKET通信的模型。2、进程通信原语>报文传递>远程过程调用>进程通信原语的实现问题>RPC实例:SUNRPC守护进程>RPC实例:SUNRPC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30分钟30分钟3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介绍面向无连接SOCKET网络程序设计,进程通信原语,Inetd超级服务员。教学重点重点:1、面向无连接SOCKET网络程序设计方法;2、进程通信原语。难点:Inetd超级服务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原理网络程序设计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管座,客户-服务员程序模型,主要的系统调用,程序设计方法。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面向无连接SOCKET网络程序设计方法;2、进程通信原语;3、Inetd超级服务员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十章Internet服务(第1、2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DNS服务,在本部分重点介绍:>DNS的工作原理>DNS与ARP的比较2、Email服务,在本部分重点介绍: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DNS的历史>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45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1.掌握DNS的工作原理2.了解Email服务的原理;教学重点重点:1、DNS特点及原理;2、邮件收发过程及主要协议。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INTERNET服务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DNS协议,电子邮件相关协议。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1、DNS服务的历史、工作原理、ARP的比较2、Email服务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十章Internet服务(第3、4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1、FTP服务,在本部分重点介绍:>FTP的工作原理>FTP的主要命令>文件传输软件简介2、Web服务,在本部分重点介绍>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Web浏览器的结构>万维网网站的软件架构本次课小结: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布置作业和阅读书目等。45分钟40分钟5分钟教学目的1.掌握FTP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命令2.了解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教学重点重点:1、DNS特点及原理;2、邮件收发过程及主要协议。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INTERNET服务课后小结本节课讲了FTP协议,WEB服务的相关协议。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3、超文本(Hypertext)的概念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课程类型课堂理论教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5学期全体本科生授课内容第十一章网络管理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