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历史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地球的历史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地球的历史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地球的历史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地球的历史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年级:高一学科:高中地理(人教版)

作为最容易辨认的恐龙之一,梁龙(图1)是巨型恐龙中的明星,它们体型巨大,最大的身长超过36米,脖子长度超过6米,尾巴长度更在10米以上。1.5亿年前,在北美洲大平原上,它们是最常见的巨型恐龙。然而,现在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通过化石骨架来认识它们。身材这么庞大的动物为什么没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呢?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图1

1908年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安装中的梁龙化石骨架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一)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地层和化石1、根据图2、图3说出什么是地层?什么是沉积岩?图2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4页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破坏的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图3沉积岩形成过程示意图来源/s/wh4MCM5jTS4e3fr-a-cQpQ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2、结合图4、图5说出什么是化石,化石和地层有什么关系?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图4三叶虫化石来源/s/63OTNaS4nSgBcyS6qTIFEw

图5地层和化石的形成来源(2019)地理图册必修一星球地图出版第14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一)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地层和化石(二)读懂“书页”和“文字”——地层、化石与环境的关系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根据图6,小组探究: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或凹陷;可能是环境变迁导致的海侵和海退;可能是流水、风等外力的侵蚀;……图6A、B两地地层对比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5页

2、结合材料,说出生物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读懂“书页”和“文字”——地层、化石与环境的关系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材料:马什及海彻尔根据梁龙的鼻孔位置是在头盖顶,而假设梁龙是生活于水中的。其他大型蜥脚类恐龙,如腕龙及迷惑龙,也被认为有类似的水栖生活方式。但是在1951年,KennethA.Kermack提出研究反对这个假设,因为当蜥脚类浸在水里时,胸部水压太大,会令它不能呼吸。自1970年代以来,蜥脚类恐龙被认为是陆地动物,以植物为食。(来源/item/%E6%A2%81%E9%BE%99/12701?fr=aladdin)地层和化石,反应不同时期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由此我们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如: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图7地质年代表示意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5页

(三)地球历史的“书籍”——地质年代表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单细胞生物4:0021:04

三叶虫

23:00

恐龙哺乳动物23:40

0:0023:58:43

24:00

人类地质年代表地层化石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地球演化阶段性宙、代、纪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6页案例: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阅读教材第16-19页,小组合作从距今时间、海陆变迁、生命演化、矿产形成等方面做好记录(如下表),并向同学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及古生物特点。地质年代距今时间海陆变迁生命演化矿产形成其它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一)前寒武纪(地球诞生——距今5.41亿年)冥古宙地球环境来源http://www.jingcaiqi/a/qiwen/qwgs/201902/2676.html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蓝细菌来源/content/20/0326/19/137012_901860755.shtml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蓝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狄更逊水母化石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26/19/137012_901860755.shtml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海陆变迁: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生命演化:矿产形成:是成矿时期,包括铁、金、镍、铬。(二)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海陆变迁:古生代期间地壳活动剧烈,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联合古陆示意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7页生命演化: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陆地开始出现低等植物。寒武纪海洋复原图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7页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海生脊椎动物(鱼类)大量繁衍,两栖类、爬行动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云南早泥盆世西屯脊椎动物群来源/content/19/1230/08/48503472_883045343.shtml矿产形成: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古生代蕨类化石来源/archives/5060古生代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95%的物种(三叶虫等)灭绝。(三)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海陆变迁: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联合古陆解体来源/a/325836060_508463侏罗纪景观复原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8页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生命演化:矿产形成: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1996年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研究表明,中华龙鸟和鸟类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它的发现为鸟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龙鸟复原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8页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三)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裸子植物/item/%E8%A3%B8%E5%AD%90%E6%A4%8D%E7%89%A9%E9%97%A8/229100?fromtitle=%E8%A3%B8%E5%AD%90%E6%A4%8D%E7%89%A9&fromid=281465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新的研究表明,梁龙消失前,地球经历了一次特别炎热的时期,这可能导致了许多植物的减产,使得梁龙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身体活动。已灭绝的梁龙复原图来源/s?id=1763129304923129163&wfr=spider&for=pc海洋退潮说陨星撞击说火山爆发说……梁龙灭绝的原因的相关推测地球环境的变化可能会推动生物的演化,但也可能会引起生物灭绝。现代海陆分布形成来源/a/325836060_508463海陆变迁: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这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四)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世界地形图来源/ditu/49828.htm阿尔卑斯山脉洛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第四纪早期北美大平原景观复原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9页

生命演化:气候变化: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低洼的地方。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四)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人类进化来源/whzh/wxzp/xzkb/content_19774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局部)来源(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9页来源/tianqi/news110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