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_第1页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_第2页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_第3页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_第4页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最终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的质量为m,人与车的总质量为2m,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反弹回来后被小明接住.求:(1)推出木箱后小明和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v1的大小;(2)小明接住木箱后三者一起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答案】①;②【解析】试题分析:①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2mv1-mv得②小明接木箱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2mv1=(m+2m)v2解得考点:动量守恒定律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物块甲和乙,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m、m,甲与地面间无摩擦,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现让甲以速度向着静止的乙运动并发生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若甲在乙刚停下来时恰好与乙发生第二次碰撞,试求:(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甲对乙的冲量【答案】(1);(2)【解析】【详解】解:(1)设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甲、乙的速度分别为、,之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以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乙刚停下时甲追上乙碰撞,因此两物体在这段时间平均速度相等,有:而第一次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有:由以上两式可得:,所以第一次碰撞中的机械能损失为:(2)根据动量定理可得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甲对乙的冲量:3.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A=1kg、mB=2kg、mC=6kg,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v0=9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1)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答案】(1);(2);(3)零.【解析】试题分析:(1)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碰后A、B的共同速度损失的机械能(2)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三者共同速度最大弹性势能(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B在前,C在后.此后C向左加速,A、B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B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此时A、B的速度,C的速度可知碰后A、B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故B的最小速度为零.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名师点睛】A、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C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C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4.28.如图所示,质量为ma=2kg的木块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b=lkg的木块B以初速度v0=l0m/s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与A碰撞后都向右运动。木块A与挡板碰撞后立即反弹(设木块A与挡板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后来木块A与B发生二次碰撞,碰后A、B同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m/s、4m/s。求:木块A、B第二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答案】9J【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第二次碰撞后速度大的物体应该在前,由此可知第二次碰后A、B速度方向都向左。第一次碰撞,规定向右为正向mBv0=mBvB+mAvA第二次碰撞,规定向左为正向mAvA-mBvB=mBvB’+mAvA’得到vA=4m/svB=2m/sΔE=9J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视频5.[物理─选修3-5](1)天然放射性元素经过次α衰变和次β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中的一种)(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成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答案】(1)8,4,;(2)≤4%【解析】【详解】(1)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2x-y+82=94,239=207+4x;由数学知识可知,x=8,y=4.若是铅的同位素206,或208,不满足两数守恒,因此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是(2)设摆球A、B的质量分别为、,摆长为l,B球的初始高度为h1,碰撞前B球的速度为vB.在不考虑摆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题意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①②设碰撞前、后两摆球的总动量的大小分别为P1、P2.有P1=mBvB③联立①②③式得④同理可得⑤联立④⑤式得⑥代入已知条件得⑦由此可以推出≤4%⑧所以,此实验在规定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6.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来源于不合格的水泥、墙砖、石材等建筑材料.呼吸时氡气会随气体进入肺脏,氡衰变时放出射线,这种射线像小“炸弹”一样轰击肺细胞,使肺细胞受损,从而引发肺癌、白血病等.若有一静止的氡核发生衰变,放出一个速度为、质量为m的粒子和一个质量为M的反冲核钋此过程动量守恒,若氡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粒子和钋核的动能。(1)写衰变方程;(2)求出反冲核钋的速度;计算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3)求出这一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计算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答案】(1);(2),负号表示方向与离子速度方向相反;(3)【解析】【分析】【详解】(1)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定律可知,核反应方程式为(2)核反应过程动量守恒,以离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负号表示方向与离子速度方向相反(3)衰变过程产生的能量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解得7.如图,水平面上相距为L=5m的P、Q两点分别固定一竖直挡板,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B静止在O点,OP段光滑,OQ段粗糙且长度为d=3m.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A以v0=6m/s的初速度从OP段的某点向右运动,并与B发生弹性碰撞.两物块与OQ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两物块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均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A与B在O点碰后瞬间各自的速度;(2)两物块各自停止运动时的时间间隔.【答案】(1),方向向左;,方向向右.(2)1s【解析】试题分析:(1)设A、B在O点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解得:方向向左,方向向右)(2)碰后,两物块在OQ段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均为:B经过t1时间与Q处挡板碰,由运动学公式:得:(舍去)与挡板碰后,B的速度大小,反弹后减速时间反弹后经过位移,B停止运动.物块A与P处挡板碰后,以v4=2m/s的速度滑上O点,经过停止.所以最终A、B的距离s=d-s1-s2=1m,两者不会碰第二次.在AB碰后,A运动总时间,整体法得B运动总时间,则时间间隔.考点:弹性碰撞、匀变速直线运动8.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0/2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答案】(1)(2)【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mv0=m+MV①解得②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ΔE=③由②③式得ΔE=④(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则⑤s=Vt⑥由②⑤⑥得S=⑦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点评:本题采用程序法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处理,是动量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简单的综合,比较容易.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物体与物体间发生反复的多次碰撞.如图所示,一块表面水平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它的右端与墙之间的距离L=0.08m.现有一小物块以初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木板,已知木板和小物块的质量均为1kg,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木板足够长使得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不与墙接触,木板与墙碰后木板以原速率反弹,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时的速度大小;(2)从小物块滑上木板到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与墙碰撞的总次数和所用的总时间;(3)小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右端与墙之间的距离.【答案】(1)0.4s0.4m/s(2)1.8s.(3)0.06m【解析】试题分析:(1)物块滑上木板后,在摩擦力作用下,木板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木板加速度为a,经历时间T后与墙第一次碰撞,碰撞时的速度为则,解得①②,③联立①②③解得,④(2)在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前,在每两次碰撞之间,木板受到物块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而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因而木板与墙相碰后将返回至初态,所用时间也为T.设在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前木板共经历n次碰撞,则有:⑤式中△t是碰撞n次后木板从起始位置至达到共同速度时所需要的时间.由于最终两个物体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前进,故⑤式可改写为⑥由于木板的速率只能处于0到之间,故有⑦求解上式得由于n是整数,故有n=2⑧由①⑤⑧得:⑨;⑩从开始到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为:(11)即从物块滑上木板到两者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与墙共发生三次碰撞,所用的时间为1.8s.(3)物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与墙之间的距离为(12)联立①与(12)式,并代入数据得即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右端与墙之间的距离为0.06m.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名师点睛】本题中开始小木块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长木板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当长木板反弹后,小木块继续匀减速前进,长木板匀减速向左运动,一直回到原来位置才静止;之后长木板再次向右加速运动,小木块还是匀减速运动;长木板运动具有重复性,由于木板长度可保证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不与墙接触,故直到两者速度相同,一起与墙壁碰撞后反弹;之后长木板向左减速,小木块向右减速,两者速度一起减为零.10.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的水平部分处于竖直向下的B=4T的匀磁场中,两导轨间距L=0.5m,导轨足够长金属棒a和b的质量都为m=1kg,电阻.b棒静止于轨道水平部分,现将a棒从h=80cm高处自静止沿弧形轨道下滑,通过C点进入轨道的水平部分,已知两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两棒始终不相碰.求a、b两棒的最终速度大小以及整个过程中b棒中产生的焦耳热(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答案】2m/s2J【解析】a棒下滑至C点时速度设为v0,则由动能定理,有:(2分)解得v0=4m/s;(2分)此后的运动过程中,a、b两棒达到共速前,两棒所受安培力始终等大反向,因此a、b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2分)解得a、b两棒共同的最终速度为v=2m/s,此后两棒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回路产生的总的焦耳热为:(2分)则b棒中的焦耳热(2分)联立解得:Qb=2J(2分)11.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v0射向B球,如图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与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求:(1)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2)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答案】(1)(2)【解析】(1)设C球与B球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时,D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有:mv0=(m+m)v1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D与A的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有:2mv1=5mv2由两式得A的速度为:v2=v0(2)设弹簧长度被锁定后,贮存在弹簧中的势能为Ep,由能量守恒有:撞击P后,A与D的动能都为零,解除锁定后,当弹簧刚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势能全部转变成D的动能,设D的速度为v3,则有:以后弹簧伸长,A球离开档板P,并获得速度,当弹簧再次恢复到原长时,A的速度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关系可知:;解得:(3)当A、D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到最短时,此时D球速度最小.设此时的速度为v6,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3=5mv6设此使弹性势能为EP′,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如图所示,固定点O上系一长L=0.6m的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原来处于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