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3年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3年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3年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3年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的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根本的天体。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源: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响产生巨大能量。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直接为地表供给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供给能量风能、水能)②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③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因其丰富、廉价、清洁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②地形: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空气越淡薄,对太阳辐射的减弱越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大。③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小。④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越大。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的影响〔〕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影响航天活动等1太阳系地球的一般性:公转特征全都: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物理性质相像:和水星、金星、火星一样,都是类地行星;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像之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三个“适中”〔温度、大气、液态水〕,如以以下图所示:【问题举例】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试分析其主要缘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试分析其主要缘由。盆地地形,水汽不易集中,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缘由。西侧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东侧反之。城市的太阳能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试分析其缘由。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强。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宽阔的缘由。〕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2航天放射基地选择的条件〔〕尽量选择纬度较低的地区。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地势平坦开阔、透亮度高的地区;〕交通便利;〕人烟稀有,有建立禁区的可能;〕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我国海南卫星放射基地的区位因素:〕纬度低,放射方向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放射效率高,费用少,技术难度低并可延长卫星寿交通便利,海运便利大型运载火箭运输;〕后勤支持强劲有力;〕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带动旅游等产业进展。其次讲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化石: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地质年月:描述地球历史大事发生早晚或者先后挨次的时间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分别对应于地层单位宇、界、系等。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生第四古纪,中生白垩侏叠三;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纪;原始地球: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星云盘内的物质经碰撞吸积,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地核、地幔、地壳形成: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消灭分异。密度大的物质渐渐聚拢到地球的中心,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大气圈: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圈。水圈:随着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分散,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水圈。生命开头:目前觉察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年月大约距今38.5亿年。生命大爆发:大约5.4亿年前,在相对短暂的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消灭了一大批生物种类。此后地球进入显生宙。180万年前。地球演化过程生物演化①生物演化经受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洁到简洁的过程。②分布空间上经受了由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③生物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生物的衰退和灭亡,是另一些生物的诞生和兴盛。海陆变迁32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全部大陆联合在一起,大陆四周是统一的大洋。2亿年前分裂成两个大陆: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6500万年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3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地形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一些矿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矿产形成地质历史上消灭了多个重要成矿期:如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等。【问题举例】1.岩层老关系的推断方法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原有岩层。2.人口增长过快、过量会导致物种灭亡,分析其缘由。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争夺生存空间(人类活动破坏了生物群落中的物质流与能量流)。人类活动及地域联系的扩大侵占了耕地、草地、湿地,使生物丧失了生存的家园;人类过量索取自然资()直接破坏物种,使物种削减;环境污染导致一些物种死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壤板结变硬、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破坏,对生物种群构成严峻威逼;人类社会的战斗、核试验及其他意外灾难和事故会导致物种破坏、削减。3.简化的地质年月表宙代 纪第四纪生 近纪古近纪显白垩纪生宙中

开头年月(百万年前)1.806±0.0055.332±0.00523.03±0.05代33.9±0.165.5±0.399.6±0.9

主要大事冰河时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亡;人类诞生人类的祖先——类人猿消灭大局部哺乳动物目崛起被子植物富强白垩纪末灭亡大事:恐龙等大批生物灭亡;有胎盘的哺乳动物消灭鸟类消灭,有袋类哺乳动物消灭,生 侏罗纪 199.6±0.6代

恐龙富强,被子植物消灭,裸子植物富强(泛大陆)形三叠纪古二叠纪生

251.0±0.4299.0±0.8

成;卵生哺乳动物消灭95%的生物灭亡,盘古大陆轮廓初现4代裸子植物消灭,蕨类富强,成煤期两栖动物消灭,鱼类富强;泥盆纪裸子植物消灭,蕨类富强,成煤期两栖动物消灭,鱼类富强;泥盆纪416.0±2.8昆虫消灭;石松和木贼消灭,种子植物消灭志留纪443.7±1.5陆生的裸蕨植物消灭奥陶纪488.3±1.7鱼类消灭;海生藻类繁盛寒武纪542.0±1.0寒武纪生命大爆发630+5/-30多细胞生物消灭

爬行动物消灭,昆虫富强;前寒武纪(寒武纪之前的时期)

23002300蓝藻、细菌繁盛2500)3600蓝绿藻消灭3850地球上消灭最早的生物——细菌4150地球上消灭海洋4570地球形成1.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内部圈层界面33千米处(大陆局部),纵波、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2900千米处,横波波完全消逝,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局部较厚,大洋局部较薄。地幔: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2800千米。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米。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5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围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可以避开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减弱紫外线对地球的影响,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水圈: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章的圈层。广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狭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格外活泼的圈层。【问题举例】1.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与水中游泳的人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地面上的人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由于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水中游泳的人只会感觉到上下颠簸。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水中的人只能感觉到纵波引起的上下颠簸。第四讲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二氧化碳的作用: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原料,调整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水汽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人类生活的舒适度。尘埃的作用: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作为分散核,促进云雨的形成;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给人体安康造成危害。大气的垂直分层12千米左右,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冬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40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平流运动为主,是航空的抱负空域;臭氧含量较高,水汽和杂质很少,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有假设干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电离层,能反射电磁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逆温现象、分类及其影响一般状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确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消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造成“逆温”现象的缘由有很多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以以下图说明白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6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头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渐渐增加,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渐渐自下而上消逝(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消灭,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逝较慢。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入山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逝。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进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分散物等聚拢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分散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峻的大气污染大事,如光化学烟雾。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①消灭多雾和晴朗枯燥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亲热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消灭交通事故。②加剧近地面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准时集中,从而危害人体安康。假设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峻。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假设消灭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逆温现象假设消灭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由于,逆温的消灭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进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大气的作用减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取、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确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取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的受热过程:7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的一些现象:〔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存等。利用大气的减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空气淡薄,大气的减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减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大气的运动:垂直方向-对流;水平方向-风。热力环流:规律: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受热-上升-近地面低压-天气阴雨;冷却-下沉-近地面高压-天气晴朗。“高凸低凹”(如以以下图所示)。热力环流解释的一些现象:(1)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8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过程地表受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直接缘由:水平气压梯度力风的形成缘由

根本缘由:地表受热不均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F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F2-摩擦力-与风向相反;F3-地转偏向力-总是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高空中的风与近地面的风的比较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向左,北半球向右;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最终与等压线斜交,南半球向左,北半球向右;风向的绘制第一步:作等压线的垂线(地点位于等压线圆弧位置时,先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再作切线的垂线);其次步:在垂线上绘制箭头,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三步:确定所属半球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第四步:顺着运动方向绘制。30°~45°夹角②高空风向:与原箭头垂直【问题举例】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凹凸、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地势凹凸:〔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淡薄→白天大气的减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疆〕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减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存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9简要分析月球外表昼夜温差大的缘由。月球外表无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其温度很高;夜晚无大气逆辐射,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外表散失热量多,使其温度很低。在严寒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范寒潮,试用所学学问解释其原理。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猛烈吸取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局部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热量损失削减、降温减慢,削减寒潮造成的损失。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塑料大棚是怎样起到保温作用的?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存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力气);有利于保持、调整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缘由。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等量的太阳辐射使掩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取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取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大气吸取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取四周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开发利用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依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缘由。开发利用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大气吸取的地面辐射也会削减,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缘由。沙漠白每天气晴朗,大气的减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早晨跑步是否“科学”?不科学。早晨,大气逆温层存在,大气对流运动微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高空集中,污染物浓度高;同时日出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弱而呼吸作用强,大气中此时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利用所学原理分析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存。10第五讲 水圈与洋流水圈的组成:地球上水的主体是海水;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密度。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表层海水温度一般随着纬度的上升而降低;同一海区,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②垂直分布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温度变化大,确定深度以下变化不大;高纬度海区存在冷中间层。海水的影响:①海洋水量多,热容量大,是地球的热量储存库;②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大气都大,可调整大气温度变化;③海水温度增高,体积膨胀,会引起海平面上升;④局部海水温度的特别变化,会引发气候的特别变化。海水的盐度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①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②洋流:暖流经过海疆盐度偏高;寒流经过海疆盐度偏低;③径流: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④结冰与融冰:结冰的海区盐度会上升,融冰的海区盐度会降低。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35‰,最4110‰。②副热带海疆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③赤道海疆虽然温度最高,蒸发猛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④夏季,长江入海水量巨大,使长江口海疆盐度等值线呈舌状或口袋状向外海凸出海水密度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①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大;②温度:冰点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③压力:压力越大,密度越大。11海水密度的分布:①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增大;②密度最小的海疆是波罗的海,最大的海疆是红海。③大河入海口四周一般密度较小,但密度也可能由于河水裹挟泥沙而增大。④随着深度的增大压力增大,海水的密度也增大。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影响船舶的吃水深度,进而影响核载重量;②不同海疆海水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海水运动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的意义;①输送水量、物质和能量;②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天气。风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影响港口建筑、航运、停靠等;②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和水质净化,但也会导致污染物的重悬浮和污染的加剧;③可用来发电。海水的潮汐潮汐定义: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名词:高潮、低潮、潮差、涨潮、落潮。潮汐的影响①大型船舶可趁涨潮进出河流和港口;②可利用潮汐建设潮汐电站。海水的洋流洋流的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确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淌。洋流的分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1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海上航行:船舶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②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世界性大渔场主要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和海水上泛的海区;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舟山渔场:台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