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44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44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44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44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4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44

A型题

第1题:

在静脉采血时,操作错误的是

A.静脉穿刺部位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

B.进针时将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立刻松开压脉带

D.取出血后立即将血液注入试管

E.如抗凝血,将取出的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轻轻混匀

参考答案:D

抽血时针栓只能外抽,不能内推,以免静脉内注人空气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放血与混匀时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

泡沫产生。

第2题: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瑞氏染料包括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B.进行瑞氏染色的最适宜pH为7.35-7.45

C.瑞氏染液配制后需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使用

D.染色时间不受血涂片厚度的影响

E.缓冲液pH偏低,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参考答案:C

瑞氏染料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深浅与血涂片中细胞数量、血

膜厚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pH值密切相关。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

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

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

易与美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

色,中性颗粒偏粗,呈紫黑色。

第3题: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B.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橘红色颗粒

C.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大小和分布不均,蓝黑色颗粒

D.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

E.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参考答案:E

淋巴细胞胞浆透明、淡蓝色多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紫红色

颗粒。

第4题:

1

某患者女,60岁,头晕,贫血近1年。外周血检查:Hb75g/L,RBC2.9X

10<sup>12</sup>/L,HCTO.26,ESR32ram/h,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中

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直方图曲线所显示应为

A.主峰左移,RDW正常

B.主峰左移,RDW增宽

C.主峰右移,RDW正常

D.主峰右移,RDW增宽

E.主峰正常,RDW正常

参考答案:B

第5题:

对外周血涂片进行镜检,观察200个中性粒细胞,其中含有中毒颗粒的细胞数为

75个,则毒性指数为

A.0.375

B.0.75

C.1.0

D.1.75

E.2.75

参考答案:A

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

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颗粒小而稀少,散杂在正

常中性颗粒之中。毒性指数是计算含有中毒颗粒的细胞数与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

(100个或200个)的比例,即毒性指数=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数/所计数的

中性粒细胞数。

第6题:

高渗尿中红细胞多为

A.皱缩红细胞

B.棘形红细胞

C.影细胞

D.新月性红细胞

E.颗粒红细胞

参考答案:A

尿中红细胞因高渗环境发生皱缩,表面突起数量多,排列整齐。

第7题:

有机溶剂抽提后,用苏丹III染色呈阳性的是

A.脓尿

B.胆红素尿

C.血红蛋白尿

D.肌红蛋白尿

E.乳糜尿

参考答案:E

2

根据脂肪特性,用乙醛等有机溶料苏丹III对乙酸抽提物进行染色。

第8题:

浆膜腔液理学检查应留取的标本量为

A.1ml

B.2ml

C.3ml

D.4ml

E.5ml

参考答案:B

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经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和心包穿刺术采集。常规

及细胞学检查约留取2ml,生化检查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如检查结

核分枝杆菌则需要10mlo

第9题:

前列腺液外观为

A.较稀薄、不透明的淡乳白色液体

B.较稀薄、透明的无色液体

C.较稀薄、混浊的黄色液体

D.较浓稠、不透明的淡乳白色液体

E.较浓稠、混浊的白色液体

参考答案:A

正常前列腺液呈乳白色,稀薄、不透明而有光泽的液体。

第10题: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意义的是

A.贫血

B.白细胞减少

C.LE细胞

D.类风湿因子

E.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C

Hargraves(1948)首先在骨髓中发现,Haserick(1949)从外周血中找到LE细胞。

约90%〜70%活动性SLE患者,LE细胞检查阳性。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类风湿性

关节炎等中约10%病例可查见该细胞,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疹如普鲁卡因

酰胺及游猷嗪(胧苯哒嗪)等引起也可阳性。

第11题:

患者外周血涂片检查红细胞较小,中央淡染区扩大,1^)1丫为>17.9%,可能诊断

A.白血病

B.某些继发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铁幼粒细胞贫血

3

参考答案:C

涂片见红细胞较小,RDW增大可知细胞大小不等,且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考虑小细

胞低色素性。

第12题:

患者为A型,与献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发生凝集,次侧也发生凝集,献血

者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0型

E.孟买型

参考答案:B

交叉配血试验分两管,主侧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次侧供血者血清与受血

者红细胞,因主次侧均凝,所以为B型。

第13题:

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酮体,检测出的化学成分是

A.丙酮、乙酰乙酸

B.丙酮、B-羟丁酸

C.乙酰乙酸、B-羟丁酸

D.丙酮、乙酰乙酸、B-羟丁酸

E.P-羟丁酸

参考答案:A

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酮体,采用亚硝基铁氟化钠法,尿乙酰乙酸或丙酮与亚硝基

铁氟化钠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而B-羟丁酸不与其反应,因此无法检测出。

第14题:

邻联甲苯胺法隐血试验

A.灵敏度高,易出现假阳性

B.灵敏度高,易出现假阴性

C.灵敏度低,易出现假阳性

D.灵敏度低,易出现假阴性

E.试剂不够稳定,淘汰

参考答案:A

邻联甲苯胺法具有高灵敏度、假阳性高的特点,Hb在0.2〜1.Omg/L即可检

出,消化道有1〜5ml出血就可检出。

第15题:

下列疾病中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4

E.多发性骨髓瘤

参考答案:D

缺铁性贫血需要铁染色再根据其他实验室指标以确诊。

第16题: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不正确的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

明显变化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明显

降低

参考答案: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增

高,因此碱性磷酸酶染色可作为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简称急淋)的方法之一。

第17题: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应考虑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地中海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缺铁性贫血

参考答案:C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寒

冷性血红蛋白尿、药物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引起溶血性贫血和新生儿同种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阴性不能排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18题:

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92%,早幼粒细胞6临红系2%,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M<sub>K/sub>

B.M<sub>2</sub>

C.M<sub>3</sub>

D.M<sub>4</sub>

E.M<sub>5</sub>

参考答案:A

^1《1±>1</5面>骨髓中原始粒细胞290%(用0,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细胞以

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第19题:

下列选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是

A.白细胞计数增高,见大量成熟淋巴细胞

5

B.白细胞计数增高,见大量异型淋巴细胞

C.白细胞计数正常,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

D.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E.白细胞计数减少,见到大量异型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无限增殖

所致的恶性血液病。因此见到较多原始淋巴细胞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

意义。

第20题:

区别AML和ALL最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PAS

B.NAP

C.POX

D.铁染色

E.NAE

参考答案:C

最常用的是过氧化酶染色: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

反应,阳性颗粒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

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第21题:

关于Auer小体,错误的是

A.M〈sub>l</sub〉中原始细胞可见

B.M〈sub>2s〈/sub〉中原始细胞可见

C.ALL中原始细胞可见

D.M<sub>3〈/sub>中原始细胞可见

E.M<sub>4〈/sub〉中原始细胞可见

参考答案:C

Auer小体可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但急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不可见。

第22题:

下面可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要点的是

A.血涂片找到幼稚红细胞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C.贫血程度

D.血小板减少程度

E.Ph染色体阳性

参考答案:E

考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

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机

第23题:

6

患者男性,65岁,全血细胞减少,脾肋下2cm,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7%,

早幼粒细胞10%,环形铁粒幼红细胞8%,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粒细胞缺乏症

E.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难治性慢性进行

性血细胞减少,伴骨髓增生及病态造血。本病曾被称为造血组织异常增生症,低

原始细胞白血病,白血病前期等。骨髓粒细胞系增生活跃或减低,原粒和早幼粒

细胞可增高,大多数病例的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有的可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第24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

A.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E.淋巴细胞减少伴异型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

生的传染病。血象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10〜30)X10〈sup〉9〈/sup>/L;淋

巴细胞增多,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

第25题:

二期止血缺陷的筛查实验主要有

A.出血时间和血块退缩实验

B.出血时间和束臂实验

C.凝血酶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

D.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

E.纤维蛋白原测定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参考答案:D

二期止血缺陷的筛查实验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测定。

第26题:

APTT测定检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不恰当的是

A.它是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的首选指标

B.应用小剂量肝素可以不监测APTT

C.应用肝素1万U/24h者,APTT可延长至正常值的1.5~1.7倍

D.应用中等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2倍

E.应用大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5~2.5倍

参考答案:D

7

应用中等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5〜2.5倍。

第27题:

肝硬化肝实质损害的最主要依据是

A.血氨升高

B.胆固醇降低

C.血清胆红素增加

D.白蛋白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甲胎蛋白增高

参考答案:D

白蛋白及多数凝血因子是在肝合成,白蛋白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往往预示肝

实质的损害。

第28题:

在正常人A/G比值为

A.1-1.2/1

B.1-1.5/1

C.1.5-2.0/1

D.1.5-2.5/1

E.1.8-2.5/1

参考答案:D

在正常人A/G比值为1.5~2.5/lo

第29题:

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分光光度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火焰光度法

E.比色法

参考答案:D

火焰光度法是用火焰作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

度特点,是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

第30题: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为&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

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

A.白蛋白、B-球蛋白、a<sub>l〈/sub〉-球蛋白、a<sub〉2〈/sub>-球蛋白、

Y-球蛋白

B.白蛋白、a<sub〉l</sub>-球蛋白、a<sub>2〈/sub>-球蛋白、B-球蛋白、

Y-球蛋白

C.白蛋白、a<sub>l</sub〉-球蛋白、a<sub>2〈/sub>一球蛋白、丫一球蛋白、

B-球蛋白

D.a<sub>l〈/sub>-球蛋白、a<sub〉2</sub>-球蛋白、B-球蛋白、丫-球蛋

8

白、白蛋白

E.白蛋白、B-球蛋白、a<sub>l〈/sub〉-球蛋白、y-球蛋白、a

<sub>2</sub>一球蛋白

参考答案:B

第31题:

以下哪项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

A.HDL-C

B.LDL-C

C.CHO

D.TG

E.LP(a)

参考答案:A

第32题:

Apo-B为下列哪项的主要成分

A.HDL-C

B.LDL-C

C.VLDL

D.CM

E.Lp(a)

参考答案:B

第33题:

某病人胸痛6小时后入院,临床检验心电图未见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改变,为进一

步明确诊断应选择

A.肌红蛋白

B.CK、LDH

C.LDH、a-HBDH

D.CK—MB、cTnT

E.CK、CK-MB-AST,a-HBDH、IDH

参考答案:D

CK—MB,cTnT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第34题:

酒精性肝损害时,下列哪种酶增高最显著

A.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单胺氧化酶

D.Y-谷氨酰转移酶

E.脯氨酰羟化酶

参考答案:D

第35题:

9

某男,45岁,右肋痛三个月,巩膜轻度黄染,食欲差,肝肋下1cm,质中等,未

触及结节,肝扫描见肝有大小不等的斑块放射性缺损区,边缘不整齐,实验室检

查:甲胎蛋白540ug/L,HBsAg(+),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乙型肝炎

B.阿米巴肝脓肿

C.肝硬化

D.原发性肝癌

E.淤胆性肝炎

参考答案:D

AFP>400pg/L,HIbsAg(+),结合影像学考虑诊断原发性肝癌。

第36题:

内源性胆固醇的运输主要靠

A.VIDL

B.LDL

C.CM

D.HDL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第37题:

人体内合成尿素的主要脏器是

A.心

B.肝

C.肾

D.脑

E.肌肉

参考答案:B

尿素是在肝中经鸟氨酸循环合成的,肝含有合成尿素所需的各种酶。

第38题:

关于Apo-AI的描述以下哪项错误

A.由肝和小肠合成

B.是LDL的主要载脂质的成分

C.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极为重要

D.急性心肌梗死时降低

E.2型糖尿病常偏低

参考答案:B

Apcr-B是LDL的主要载脂质的成分。

第39题:

隐匿性糖尿病患者,常需做的实验室检查是

A.葡萄糖耐量试验

B.空腹血糖测定

10

C.尿糖

D.胰岛素C肽测定

E.肾功能检查

参考答案:A

葡萄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空腹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而达不到诊断标准的糖尿病病

人,可尽早发现隐匿性糖尿病患者。

第40题:

载脂蛋白B是何种脂蛋白的主要蛋白

A.CM

B.VLDL

C.LDL

D.IDL

E.HDL

参考答案:C

Apo-B是LDL的主要的载脂蛋白,占95%以上。

第41题:

肌酸激酶(CK)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产生的同工酶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参考答案:B

第42题:

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糖尿病人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

A.高血糖和糖尿

B.高脂血症和酮症酸中毒

C.三多一少

D.黏液性水肿

E.微血管神经病变

参考答案:D

糖尿病人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包括三多一少,高脂血症和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和

糖尿和微血管神经病变,不伴黏液性水肿。

第43题:

葡萄糖的重吸收,主要发生在下述哪一部位

A.集合管

B.远曲小管

C.髓神升支粗段

D.近曲小管

E.髓神降支

11

参考答案:D

原尿中的水、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磷酸盐、重碳酸盐、钠(60%〜70盼、钾

等绝大部分由近曲小管重吸收。

第44题:

正常人血清钾正常值为

A.2.5〜3.5mmol/L

B.4.1~5.6mmol/L

C.3.5~5.5mmol/L

D.3.5〜4.Ommol/L

E.4.0~5.Ommol/L

参考答案:C

血清钾正常值为:3.5~5.5mmol/L。

第45题:

OCV与RCV的关系是

A.OCV>RCV

B.OCV<RCV

C.OCV=RCV

D.两者无关系

E.RCV=40CV

参考答案:B

最佳条件的变异的确定(op—tionalconditionvatiation,oCV):OCV是指实验

室在最佳条件下,某项检测所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ou

一tineconditionvariation,RCV):是指在目前条件下,实验室某项检测在常规

工作所达到的精密度水平,故RCV比OCV大。

第46题: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

D.甲基

E.甘氨酰基

参考答案:C

由于胆红素有毒性,胆红素人血后形成胆红素一清蛋白复合物。在进入肝之前胆

红素一清蛋白复合物分离成胆红素和清蛋白。

第47题:

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中性粒细胞

12

E.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

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

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以NK细胞为主。

第48题:

外斐试验是利用了

A.过量抗原

B.亲和性

C.过量抗体

D.共同抗原

E.可逆反应

参考答案:D

第49题:

关于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B.可定性检测

C.可作半定量分析

D.可用于新生儿溶血检测

E.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

参考答案:A

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已黏附在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即将受检红细胞

充分洗涤后,将抗球蛋白试剂加入已结合有抗体的受检红细胞悬液中,即可见细

胞凝集。可用玻片法做定性试验,也可用试管法或微量法做半定量测定;用于检

测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医源性溶血性疾病等。

第50题:

关于细胞因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免疫细胞合成

B.由非免疫细胞合成

C.小分子多肽

D.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

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低分子量小分子多肽的统称。

第51题:

导致钩状效应的因素是

A.抗原过量

B.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13

C.抗体过量

D.多态性抗原

E.多克隆抗体

参考答案:A

钩状效应是指抗原过剩致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测抗原出现假阴性的现象。在

抗原抗体反应时,抗原抗体须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才能出现最大凝集,当标本中待

测抗原浓度相当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

心复合物,抗原过量或抗体过量都会导致两者交联度降低,从而导致凝集程度与

实际浓度不符,出现结果将低于实际含量,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第52题:

Percoll分离液法常用来分离

A.红细胞

B.白细胞

C.单个核细胞

D.T细胞和B细胞

E.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E

Percoll是不连续的密度梯度沉淀法,常用来分离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及纯化淋

巴细胞和淋巴母细胞。

第53题:

能使补体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A.37℃,lh

B.45℃,30min

C.56℃,30min

D.60℃,30min

E.80℃,30min

参考答案:C

水浴56℃,30min能使补体灭活而不使抗体灭活。

第54题:

前向散射光(FS)信号的强弱与下述哪项成正比

A.体积大小

B.细胞性状

C.颗粒多少

D.位移速度

E.荧光强弱

参考答案:A

前向散射光的强度与细胞的大小有关,对同种细胞群体随着细胞截面积的增大而

增大;侧向散射光的测量主要用来获取有关细胞内部精细结构的颗粒性质的有关

信息。

第55题:

14

侧向散射光(SS)信号的强弱与下述哪项成正比

A.体积大小

B.细胞性状

C.颗粒多少

D.位移速度

E.荧光强弱

参考答案:C

第56题:

CD4<sup>+</sup>/CD8<sup>+</sup>T细胞比值,正常为

A.<0.7

B.0.8~1

C.1.0-1.5

D.1.5~2

E.2-2.5

参考答案:D

第57题:

目前常用来作为直肠癌、结肠癌治疗后的随访项目,检测肿瘤扩散和复发的非创

伤性指标是

A.AFP

B.CEA

C.CA125

D.CA19-9

E.PSA

参考答案:B

CEA临床意义:①可作为成人结肠癌辅助诊断的重要项目。②作为胰腺癌、乳腺

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第58题:

Arthus反应是一种什么超敏反应

A.局部的III型超敏反应

B.全身的III型超敏反应

c.局部的n型超敏反应

D.全身的n型超敏反应

E.局部的w型超敏反应

参考答案:A

Arthus反应:家兔经皮下反复多次注射马血清,经4〜6次注射后,注射局部出

现水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此现象由Arthus于1903年发现,称为

Arthus反应。其发生机制是:前几次注射的异种血清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

当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时,由于抗原不断由皮下向血管内渗透,血流中相应的抗体

由血管壁向外弥散,两者相遇于血管壁,形成沉淀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静

脉血管壁基底膜上,导致坏死性血管炎甚至溃疡。为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

15

疾病之一。

第59题:

大肠埃希菌能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B.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有动力

C.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无动力

D.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无动力

E.不分解乳糖,不分解葡萄糖,无动力

参考答案:A

大肠埃希菌分解乳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第60题:

合格的痰标本含有较多的物质,但不包括

A.扁平上皮

B.白细胞

C.脓细胞

D.柱状上皮

E.黏液丝

参考答案:A

合格的痰标本即低倍镜下中性白细胞>25个/I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

受污染的标本则是来自颊黏膜的扁平上皮细胞。

第61题:

脑脊液标本离心涂片镜检,离心速度为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E.10000

参考答案:B

脑脊液标本2〜3ml,以3000rpm离心15min,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涂在洁净玻璃

片上。

第62题:

下列不属于A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致病特点的是

A.致热作用

B.细胞毒作用

C.增加动物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D.抗原性弱

E.产生皮肤红疹

参考答案:D

致热外毒素(SPE):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

由A组链球菌溶原菌菌株产生,具有损害细胞或组织,使病人产生红疹并具内毒

16

素样致热作用。为蛋白质,对热稳定,具有抗原性,相应的抗毒素能中和该毒素

的活性。有学者认为,SPE也可导致毒素休克综合征。

第63题:

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

A.二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E.六次

参考答案:B

一般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或根据不同的发热情况在未应用抗生素之前采

集,但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三次。

第64题: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卡氏肺抱子菌

C.疱疹病毒

D.结核分枝杆菌

E.巨细胞病毒

参考答案:B

卡氏肺泡子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病原体,由其引起的感染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

各国及各地区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不一。卡氏肺抱子菌常与HIV合并感染,也是造

成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卡氏肺抱子菌肺炎是艾滋病病人最常

见的并发症,其中艾滋病成人患者感染率为59临儿童患者为81%,是艾滋病患

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第65题:

以下是院内感染常分离到的耐药菌株,除外

A.MRSA

B.MRS

C.PRP

D.VRE

E.coil

参考答案:E

院内感染常分离到的耐药菌株包括VRE、MRS、MRSA、PRP等,但不包括大肠埃希

菌。

第66题:

与8-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能增加其抗菌活性的是

A.亚胺培南

B.甲氧西林

C.红霉素

D.舒巴坦

17

E.克林霉素

参考答案:D

舒巴坦是一个具有特异性和不可逆性的p一内酰胺酶抑制剂,本身虽几乎无抗菌

作用,但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能明显提高对产酶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第67题:

有关药敏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温度为37℃

B.可多个平板堆放

C.制备的平板使用时,从冰箱中取出即可使用

D.接种细菌后在室温放置片刻,再贴纸片

E.细菌在药敏培养基开始生长,再贴纸片,可使抑菌圈变大

参考答案:D

药敏培养温度为35℃,平板从冰箱中取出后应于37c培养箱内烤干平皿表面水

滴再用,药敏培养时不可多个平板堆放,细菌在药敏培养基开始生长,再贴纸片,

可使抑菌圈变小。

第68题:

MRSA的筛选培养条件是

A.35℃24小时

B.35℃48小时

C.35℃12小时

D.37℃24小时

E.37℃48小时

参考答案:A

MRSA的筛选培养条件是空气35℃24小时。

第69题:

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超过

A.24小时

B.48小时

C.73小时

D.12小时

E.2小时

参考答案:A

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第70题:

抗酸染色脱色剂为

A.1%盐酸

B.3%盐酸乙醇

C.95%乙醇

D.99%乙醇

E.5%盐酸乙醇

18

参考答案:B

抗酸染色脱色剂为3%盐酸乙醇。

第71题:

关于非典型肺炎,错误的是

A.病原是肺炎支原体

B.可用青霉素治疗

C.可以用冷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清

D.可取患者痰液接种人工培养基

E.患者血清可与某些株链球菌发生凝集

参考答案:B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

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血清学方法检测主要有补体结合试

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冷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是一种诊断肺

炎支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试验,有33%〜76%感染者为阳性(效价21:32)。可取

患者痰液接种人工培养基培养病原菌,临床首选红霉素,疗程2〜3周。

第72题:

用生物指标法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紫外线消毒生物

学检测的指示菌是

A.嗜麦芽假单胞菌

B.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C.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

D.蜡样芽胞杆菌

E.炭疽芽胞杆菌

参考答案:B

用生物指标法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生物学检测的指示菌是嗜

热脂肪芽胞杆菌。

第73题:

用于鉴别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的培养基

A.沙堡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尿素琼脂

参考答案:E

石膏样毛癣菌(石毛)和红色毛癣菌(红毛)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因菌落形态及显

微结构相近,常不易鉴别。可以应用尿素琼脂鉴别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

第74题:

下列关于肝吸虫流行因素的描述均正确,除外的是

A.肝吸虫对宿主的要求特异性不高,是本虫能在广大地区存在的主要原因之

19

B.人、畜粪便污染水源是中间宿主感染的重要因素

C.流行区的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蝌帖或蟹的习惯

D.保虫宿主感染的地区范围广,感染率与感染度高,对人群的感染具有潜在

的威胁

E.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本病的预防

参考答案:C

第75题:

下列对牛带绦虫成虫形态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虫体长4〜8米,有1000~2000节片组成

B.头节呈方形,有4个吸盘

C.成节的卵巢为左右2叶

D.孕节子宫每侧分支为7〜13支

民从链体脱落的孕节片肥厚,活运动性强

参考答案:D

第76题:

有关线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错误的是

A.晨起便前检查烧虫卵

B.晚间采血检查微丝坳

C.肌肉组织压片检查旋毛虫

D.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钩虫卵

E.粪便检查蜕虫卵

参考答案:E

第77题:

红细胞直径曲线基线越宽,顶点越低表示

A.红细胞形态差异不明显

B.红细胞大小差异不明显

C.红细胞平均直径大于正常

D.红细胞大小不均差异明显

E.红细胞平均直径小于正常

参考答案:D

第78题:

关于网织红细胞的结构与性质,哪项是错误的

A.通常胞体比成熟红细胞稍大,直径8〜9.5um

B.网状结构愈多表示细胞越幼稚

C.网织红细胞没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D.网织红细胞比成熟红细胞比密低,离心时聚集于红细胞的上层

E.是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RNA的红细胞

参考答案:C

第79题:

20

点彩红细胞计数一般选用下述何种染液最佳

A.瑞氏染液

B.姬姆萨染液

C.碱性美蓝染液

D.煌焦油蓝乙醇染液

E.新亚甲蓝

参考答案:C

第80题:

如果目镜测微器上40个小格与镜台测微器5个小格相重合,则目镜测微器上每

一小格等于

A.0.125口m

B.1.25Pm

C.12.5Hm

D.8um

E.80um

参考答案:B

B型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30%

B、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周围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出现“干抽”现象

D、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

E、周围血中易见盔形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

第81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周围血中可见较多中晚幼粒细胞,并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

和嗜碱性粒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