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数学【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济南专用)_第1页
2021年中考数学【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济南专用)_第2页
2021年中考数学【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济南专用)_第3页
2021年中考数学【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济南专用)_第4页
2021年中考数学【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济南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I

备战2021年中考数学【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

绝密★启用前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据统计,截止2020年12月18日全球累计已超过7500万人确诊感染了“新冠

病毒",数据"75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7500X104750X1057.5xl()77.5xlO8

【答案】C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icr的形式,其中14|a|V: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

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0时,n是正整数;

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整数.

【详解】

7500=75000000=7.5x107.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lO。的形式,其中ls|a|<10,n为整数,表示

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答案】C

【分析】

俯视图是从上面所看到的图形,可根据各几何体的特点进行判断.

【详解】

A.正方体的三视图均为正方形,故A错误;

B.圆柱的俯视图是圆,故B错误;

C.三棱柱的俯视图是三角形,故C正确;

D.球体的三视图均为圆,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如图,已知直线1对h,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Na=40。,则等于()

A.202B.309C.409D.509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过点A作ADIIk,如图,

则NBAD=Z(3.

「11IIL,

・•・ADIIl2,

,/ZDAC=Za=40°.

V△ABC是等边三角形,

ZBAC=60°,

・•.ZP=ZBAD=ZBAC-ZDAC=60°-40°=20°.

故选A.

4.如图,已知点A,5的坐标分为(5,0),(0,3),将线段AB平移到8,=点C的坐标为(6,3),则

点。的坐标为(

A(1,6)(2,5)c.(6,1)D.(3,6)

【答案】A

【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解题即可.

【详解】

•・•点A,3的坐标分别为(5,0),(0,3),将线段A3平移到8,点C的坐标为(6,3),则点。的横坐标

由点B的横坐标加1,纵坐标由点B的纵坐标加3,即。(1,6),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直角坐标系点坐标的特征等知识,是常见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

题关键.

5.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a2Vb2B.ac<bcC.adVbc2D.a-b<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当a,b均为负数时,由a<b,得到标>炉,故A不正确;

B.若c为负数,则时,ac>bc,故不正确:

C.若c2=0,则如2=加2,故不正确;

D.1,-a<b,移项得a-b<0,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把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

号的方向改变.

6.已知2001年至2012年杭州市小学学校数量(单位:所)和在校学生人数(单位:人)的两幅统计图.由图

得出如下四个结论:

①学校数量2007年〜2012年比2001—2006年更稳定;

②在校学生人数有两次连续下降,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

在校学生人数

③2009年的大于1000;

学校数量

@2009-2012年,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和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都是2011~2012年.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B

【分析】

根据两幅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详解】

①丫学校数量2007至2012年减少了473-415=58所,2001至2006年减少了1354-791=563所,

学校数量2007至2012年比2001至2006年更稳定;

②由折线统计图知,在校学生人数有两次连续下降,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

在校学生人数445192

③2009年的------------«1067大于1000;

学校数量417

@2009~2012年,各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最快的都是2011~2012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都是

2010~2011年.

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

故选B.

考点:1.条形统计图;2.折线统计图.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2a-a=2lab1+3a2b=5a%,

-(a-b)=-a-b-(a+b)=-a-b

【答案】D

【分析】

根据题意直接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解:A.2a-a=a,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2ab2+3a2b<无法合并同类项计算,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a-b)=-a+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a+b)=-a-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当选.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说法:

①2018个有理数相乘,其中负数有2005个,那么所得的积为负数

②若m满足|m|+m=0则m<0

③有理数2的倒数是:

ab

④若三个有理数a,b,c满足国+囤+恒L1,则回+雪出一

abacbeabc

其中正确的是有()个

A.0B.1D.3

【答案】A

【分析】

利用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绝对值,以及倒数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中当有理数中有。时,结果为0,故①错误;

②中若m满足|m|+m=0则mso,故②错误;

③中有理数2当分子b=0时,它没有倒数,故③错误;

a

④中若三个有理数a,b,c满足色4+回+凶=-1,可得ab,ac,be中有两个为负的,

abacbe

■.a,b,c中负数有2个正数1个或者负数有1个正数2个,

回+也1+@=一1或1,故④错误,

abc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绝对值以及倒数的概念等,有理数中0常常作为一个特例需要特别注意,

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9.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D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注意找到对称轴可很快的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②相等的角叫对顶角;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

行;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⑤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分析】

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说法正确;

②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不一定是对顶角,也可能是内错角,同位角等,说法错误;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说法错误;

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说法错误;

⑤因为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线段的长度,而不是是两点间的线段,说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x<3

11.不等式组《「,勺最小整数解为()

/+5>4

A.-1B.0C.1D.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最小值.

【详解】

解":!fx<3®

x+5>4②

解①得定3,

解②得x>-l.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VX43.

不等式组整数解是0,1,2,3,最小值是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确定x的范围是本题的关键.

12.如图,为测楼房的高,在距楼房50米的A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则楼房的高为(

A.50tana米C.5OsinaD.

tanasin。

【答案】A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计算可以求得BC、AC的关系,根据AC即可求得BC的长度,即可解题.

【详解】

5d.BCAC

解:在直角△ABC中,sina=-----,cosa=-------,

ABAB

BC

..---二tana,

AC

BC=AC*tana=50tana.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定义,考查了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本题中计算BC、AC的关系是解题的

关键.

第H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3.分解因式:3a(m—n^+2b(rn—ri)=

【答案】(〃?-〃)(3"+2份

【分析】

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即可求解.

【详解】

解:

3a^m—n)+2b(<m—n)—^m—n)(3a+2b'),

故答案为:(m-n)(3a+2b).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注意要将看成一个整体提公因式.

14.如图,正五边形ABCDE为内接于。。的,贝l」NABD=.

【答案】72。.

【解析】

连接AO、DO,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求出NAOD,再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

得解.

V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2

ZAOD=-X360°=144°,

5

11

ZABD=-ZAOD=-xl44°=72°.

22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正多边形的性质,熟记定理并作辅助线构造出弧AD所对的圆心角是解题的

关键.

三2=二3匚1________.

x-3x

【答案】x=9.

【分析】

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答即可.

【详解】

去分母得:2x=3x-9,

解得:x=9,

经检验x=9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x=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牢牢掌握其步骤就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6.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3x3网格中有点A、点8两个格点,在网格的格点上任意放

置点C(点A、8除外),恰能使△ABC的面积为1的概率是.

【分析】

按照题意分别找出点C所在的位置:当点C与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符合条件的点C有2个;当点C与

点B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符合条件的点C有2个,根据概率公式求出概率.

【详解】

可以找到4个恰好能使△ABC的面积为1的点,

4_2

•••概率为

16-2-7

2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图形中的概率计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恰好能使^ABC的面积为1的点.

17.如图,在AA8C中,ZACB=90°,点D,E分别在AC,8c上,且NCDE=N8,将ACDE沿。E折叠,

点C恰好落在AB上的F处,若CD=4,CE=3,则AB的长为.

【解析】

【分析】

由勾股定理可求。£=5,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C=y由折叠的性质可求CF=g,由直角三角形的性

24

质可得AF=CF=BF=,即可求A8的长.

【详解】

解:如图,设DE与CF的交点为。,

0£=〃0+金=5,

・.■将ACDE沿0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上的F处

OC=OF,CF2.DE,

I1

SACDE=—xCDxCE=—xDExC。

22

ZACB=90°,

:.ZA+N8=90°,且NCDE+ZDCF=90°,ZCDE=ZB

:.ZA=NACF

24

;.AF=CF=,

24

同理可求:BF=CF——,

48

AB=AF+BF=——,

5

_48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明AF=CF=BF是本题的关键.

18.你知道吗,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我国古代数学家还研究过其几何解法呢!以方程x2+5x-14=0即x(x+5)

=14为例加以说明.数学家赵爽(公元3〜4世纪)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的方法是:构造

图(如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x+x+5A,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4x14+52,

据此易得x=2.那么在如图①,②,③三个构图(矩形的顶点均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格点上)

中,能够说明方程x2-4x-21=0的正确构图是.(只填序号)

【答案】②

【分析】

仿造案例,构造面积是(x+x-4)2的大正方形,由它的面积为4x12+42,可求出x=6,此题得解.

【详解】

X2-4x-12=0即x(x-4)=12

•••构造如图②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x+x-4)2,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

即4x12+42,

据此易得x=6.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仿造案例,构造出合适的大正方形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9.计算:

(1)V27-22:

⑵A/4+|V3-2|

【答案】(1)-1;(2)4-V3.

【分析】

(1)按照立方根的定义与平方的含义分别计算,再求差即可;

(2)按照算术平方根的含义与绝对值的应用先化筒,再合并即可.

【详解】

解:(1)原式=3—4=—1.

(2)原式=2+2-6=4一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乘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运算,实数的加减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2,l),<2(l,m).

(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

反比例函数的值?

(3)求平面直角坐标中原点0与尸,。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3

【答案】(1)y=-x-1,y=一一;(2)图见详解,x<—2或0<x<l;(3)

x2

【分析】

kk

(1)设反比例的函数解析式为y=—,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将点P代入y=—可得k值,将

xx

点Q代入可得m值,将点P、Q代入y=6+b求解即可;

(2)描点、连线即可画出函数的图象,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

反比例函数的值,由此可确定x的取值;

(3)连接PO,Q0,设直线与y轴交于点M,由SypoQ=POM+S\JOMQ求解.

【详解】

解:(1)设反比例的函数解析式为丁=^,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8,

X

将点尸(一2,1)代入y=幺得1=K,解得上=一2,

x-2

2

・•.》二——

x

2

将点。(1,,力代入y=-(得加=-2,

.••2(1,-2)

将点尸(一2,1),。(1,一2)代入丁=以+〃

一2a+。=1

得:

。+/?=-2

a——1

解得《

b=-\

/.y=-x—1

2

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X

2

(2)函数丁=一%一1和丁=一一的图象如图所示,

x

由图象可得,当XV—2或Ovxvl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3)如图,连接PO,Q0,设直线与y轴交于点M,

直线y=-x—1与y轴的交点坐标M(0,-1),即0M=1,点P到y轴的距离为2,点Q到y轴的距离为

1,

113

:•SvPOQ=SvPOM+SWMQ=-xlx2+-Xlxl=-,

3

所以平面直角坐标中原点。与P,。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二.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涉及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画函数图象、根据函数图象

及函数值的大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

学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在以88中,点E是A8边的中点,DE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BC=BF.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8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可证明AADa△BFE由

此可得AD=8F,进而可证明BC=BF.

试题解析:解:•••四边形A8CD是平行四边形,二ADIIBC,AD=BC,又•点F在CB的延长线上,..A。IICF,

Z1=Z2.♦.,点E是4B边的中点,AE=8E.

在AA0E与ABFE中,:NDEA=NFEB,Z1=Z2,AE=BE,;.△A阻△BFE(AAS),AD=BF,BC=BF.

D

J

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

角形间的公共边、对顶角以及公共角.

22.已知口⑷?。中,点O是AC中点,连接B0并延长到D,使OD=OB,连接DA,DC.

⑴如图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过点A作AE_LBC于E,F为AB的中点,连接EF,若NCAD=45。,且OA=20,BE:EC=ls

2,求EF的长;

⑶在⑵的条件下,若P是边BC上一动点,当△R45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P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V5:(3)BP的长为2逐或4或5.

【分析】

(1)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OA=OC,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得;

(2)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C=40,AD//B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ZACE=ZC4£>=45°,

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E、CE的长,从而可得BE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的

长,据此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

(3)先求出BP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48=族、=和=三种情况,然

后分别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

【详解】

(1)•••点o是AC中点

:.OA^OC

OD=OB

•••AC与BD互相平分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0A=2也

AC=2OA=4>/2,AD//BC

NACE==45。

•:AE上BC

B

.•.Rf口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E=CE=^AC=4

2

又•;BE:EC=k2

:.BE=LEC=2

2

在R/ZVIBE中,AB=yjAE2+BE2=742+22=275

•.•点F为AB的中点,即EF是斜边AB上的中线

:.EF=LAB='X2布=布;

22

(3)•.•点P是边BC上一动点,BC=BE+EC^2+4=6

:.0<BP<6

由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时,,△PAB为等腰三角形

此时8P=AB=2逐,符合题意

②当AB=AP时,△PAB为等腰三角形

•:AE上BC

;.BP=2BE=2x2=4,符合题意(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③当AP=3P时,△PAB为等腰三角形

AE=4,BE=2

AE>BE

•••点P一定在点E右侧

设AP=5P=x,则EP=BP—BE=x-2

在&AAEP中,AE2+EP2=AP2>即4?+(x-2)2=f

解得x=5

即6P=5,符合题意

综上,BP的长为26或4或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较难

的是题(3),依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正确分三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

23.某服装店用2600元购进A,B两种新型服装,A型服装进价60元,标价100元,B型服装进价100元,

标价160元,按标价售出A,8两种服装后可获得毛利润1600元.

(1)求A,8两种服装各购进多少件?

(2)如果A型服装按标价的7折出售,8型服装按标价的8折出售,那么这批服装全部售完后,服装店比

按标价出售少收入多少元?

【答案】(1)A型服装购进10件,8型服装购进20件;(2)940元

【分析】

(1)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

(2)由题意带入计算即可.

【详解】

(1)设A型服装购进x件,8型服装购进y件,

日”,J60x+100y=2600

依题目得:j(lOO_6O)x+(16O_lOO)y=16O0,

x=10

解得:〈

y=20

答:A型服装购进10件,B型服装购进20件.

(2)100x10+160x20—(100x0.7x10+160x0.8x20)=940(元)

答:服装店比按标价出售少收入940元.

【点睛】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中销售问题,难度一般,理解销售关系是关键.

x-l<3

24.解不等式组:〈

3(x-2)-x>0

【答案】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V4.

【解析】

【分析】

通过移项、系数化为1的分别解出①、②的解集,再求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

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

'尤-1V3①

<3(A:-2)-X>0(2)

解不等式①,得x<4,

解不等式②,得x>3,

不等式①,不等式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5~^2~~~012gI5,'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Vx<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和数轴.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5.数学教师将班中留守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成AB,C,£>四个等级,制成不完整的统计图:

留守学生学习等级扇形统计图

(1)该班有多少名留守学生?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数学教师决定从C,。等级的留守学生中任选两名进行数学学习帮扶,使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

求出所选帮扶的两名留守学生来自同一等级的概率.

【答案】(1)10名(2)-

3

【解析】

分析:(1)因为C组留守儿童有2名,占20%,所以可得该校班级个数为20个,再求出每组对应的人数,

关键数据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2)由(1)可知,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有2个,共4名学生,设4、

Az来自一个班,用、来自一个班,列表,从图中可知共有12种可能情况,其中来自一个班的共有4种

情况,根据概率的计算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1)2。20%=10,该班共有10名留守儿童;

条形图略

(2)列表如下

I

1—Cic2DD2

C1CiC2CiDiClD2

C2C2C1C2Dic2D2

DiDiCiDiC2DID2

D2D2CiD2C2D2Di

P=———•

33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用列举法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26.如图,在R汇IA3C中,ZC=90°,AD平分NBAC交BC于点D,点。为AB上一点,经过点A,D的。O

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DF,连接OF交AD于点G.

(1)求证:BC是。。的切线;

(2)设AB=a,AF=b,试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D的长;

3

(3)若BE=5,sinB=-,求DG的长.

8

【答案】(1)证明见解析;(2)AD=J茄;(3)£)G=1Vn.

【分析】

(1)先判断出ODIIAC,得出NODB=90°,即可得出结论;

AQAF)

(2)连接EF,证明AABDsAADF,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AD2=AB・AF=ab,则可得出答

ADAF

案;

r3

(3)设圆的半径为r,则OD=r,0B=r+5,得出----=-,解得:r=3,则AE=6,AB=11,求出AF,进而求

r+58

出DG的长即可.

【详解】

证明:(1)如图1,连接0D,

AD平分NBAC,

ZBAD=NCAD,

OA=OD,

ZODA=ZOAD,

ZODA=ZCAD,

ODIIAC,

ZODC=ZC=90°,

OD±BC,

即BC为。O的切线;

(2)连接EF,

•「AE为。0的直径,

/.ZAFE=ZC=90°,

EFIIBC,

/.ZB=ZAEF=ZADF,

♦「ZBAD=ZDAF,

△ABD〜△ADF,

.ABAD

…茄一赤’

即AD2=AB>AF=ab,

:AD=;

(3)设圆的半径为r,则0D=r,OB=r+5,

在RtABOD中,sinB-------——,

OB8

r3

即——=一,解得:r=3,

r+58

/.AE=6,AB=11,

39

在RtAAEF中,AF=AE-sinZAEF=AE-sinB=6x-=—

84

IQO

AD=y/ABAF=Jllx-=-VTT.

V42

AFIIOD,

DGDO34

•-.^G-AF-V-3,

4

DG4

即Hn---=-,

AD7

DG=-AD=-y/u.

77

【点睛】

此题是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

求出圆的半径是解本题的关键.

2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0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4,2).过点D(0,3)和E(6,0)的直线分别与AB,BC交于点M,N.

(1)求过O,B,E三点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2)求直线DE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

(3)若反比例函数窜=逑(x>0)的图象经过点M,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判断点N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