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发育位置。2.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成因分为①______地貌和堆积地貌。(2)成因:与②______作用有关。2.河流侵蚀地貌(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③______”型。(2)“V”型河谷形成后,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④______”型。3.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⑤______的情况下⑥______下来而形成。(2)典型地貌类型:⑦____________平原、⑧______平原、⑨______。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⑩______,由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⑪______,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⑫______。2.有利条件(1)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2)作为⑬________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为聚落提供丰富的⑭______产品。3.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⑮________的威胁。我的疑惑1.2.3.探究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探究材料教材P77图4.17河谷的演变,P78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的内弯环抱处,为凸岸)。如下图所示:1.教材中阐明的河流的侵蚀方式有哪三种?各有何影响?2.“河谷的演变过程”请用流程图的形式加以表示?3.分析“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4.说明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考例探究1】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1.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2.“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南岸或北岸)?为什么?3.“桑落洲”是怎样形成的?探究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探究材料河流是流在地球身体上的血管,河流是哺育灿烂文明的摇篮。河流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害,但河流更多的是为我们奉献了灌溉、饮用的水源,提供了养育人类的土地——三角洲、平原、冲积扇。教材P80图4.21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P81图4.22河流地貌对聚落造成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带来的有利作用?2.河流对聚落分布有哪些影响?【考例探究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巧学速记]1.图解河流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下图所示:2.河谷地貌的成因分析(1)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①)。(2)河漫滩的形成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图②)。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河流侵蚀地貌三种侵蚀方式;过程“V”字形→河湾→“U”型河流堆积地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海口为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影响聚落规模和位置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侵蚀②外力③V④U⑤减弱⑥堆积⑦洪积—冲积⑧河漫滩⑨三角洲⑩山前⑪中下游⑫密集⑬交通运输⑭农副⑮洪水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如下表所示:形式概念影响河段时段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河源、上游河谷发育初期(沟谷前期)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上中游河谷发育初期(沟谷后期)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中下游河谷发育中后期(“U”型期)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3.农业: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4.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洪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考例探究1(1)②处。(2)南岸。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右偏,使长江南岸受侵蚀。(3)泥沙沉积而成。解析(1)诗中的“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②处,即江中心的江心洲上。由于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所以长江的北岸沉积、南岸冲刷。(2)“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南岸。(3)“桑落洲”即江心洲,它是含有较多泥沙的河流在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探究点二1.河流的有利作用(1)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