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10课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核心概念1.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2.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1.时空观念: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2.唯物史观:分析全球贸易发展的原因。3.史料实证:认识理解贸易活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4.家国情怀:认识世界各地文明的平等性、多元性,增强文化自信。世界市场万里茶道世界贸易组织文化产业时空坐标全球贸易网的形成知识点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工业革命前的近代世界贸易15世纪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近代以来原因

;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表现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展: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②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③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

和____________表现①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②

大幅增长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商品市场资本输出地世界贸易额二战后的世界贸易障碍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迅速发展原因《

》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现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概念阐释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世界市场指商品、劳务、外汇和信贷资本等的国际流通场所,包括国际商品市场、国际劳务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等。狭义的世界市场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和产品流通,也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商品交换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图解历史世界市场的形成问题思考下图是二战后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示意图,它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主题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合作探究重点突破【名家论史】

材料17世纪,世界性质的贸易圈正在形成,谁垄断了海上贸易,谁就垄断了世界贸易。此时,历史把机遇放在了荷兰的头上,虽然是新兴国家,但荷兰的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却规模庞大。早在1609年,荷兰人便成立阿姆斯特丹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使得荷兰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荷兰人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阿姆斯特丹的股票市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由于上述条件,荷兰在17世纪完全垄断了世界贸易,17世纪真正成为“荷兰世纪”。——摘编自中国网《荷兰:垄断海上贸易的马车夫》解读材料介绍了17世纪荷兰垄断世界贸易所具备的条件,银行的创立和股票市场的开启都为荷兰垄断海上贸易创造了条件。【史料探究】

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材料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提示特点: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主导)地位,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条件: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深化拓展历史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特点(1)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2)市场联系的交通运输、通信方式便捷化: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商品信息传递加快。(3)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从农牧业产品到手工业产品之间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世界范围内资金、劳动力、商业服务的交换。深化拓展(4)市场的资本总额、贸易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5)市场组织、维护机制日益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6)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的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被美国取代。1.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材料主要说明了A.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B.全球贸易网络初步形成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D.世界贸易推动资本流动迁移运用√据题意可知,欧洲在商品贸易中由最初的使用金银交易发展到消费品对外出口,说明东西方之间形成了贸易往来,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网络,故选B项;改变亚欧的社会生活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的不是世界贸易,排除C项;资本流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非世界贸易推动资本流动,排除D项。2.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知识点二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茶文化的传播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_______各国服饰的变化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大胆采用

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中华民国建立后设计的

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茶文化东方女装中山装钟表的传播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

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大量进口钟表。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文化的交流进入20世纪,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澳门概念辨析茶艺、茶道与茶文化茶艺是泡茶与饮茶的技艺,更强调有形的部分,是泡茶的动作、茶器、礼仪或是茶叶知识等外在表现。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更强调无形的部分,如思想、审美、意境等,是内在的表现。茶文化是指以茶为中心形成的文化,包括茶道、茶书、茶故事、茶艺等,是各种有形的外在表现和无形的风俗传承的总称。图解历史中国古代茶叶贸易通道问题思考如图为1879年《申报》刊登的“华文时辰钟”广告。“华文时辰钟”的出现说明什么文化现象?提示“华文时辰钟”采用罗马数字与地支文字共同表示时间,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主题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合作探究重点突破【名家论史】材料富有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第七世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食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解读

19世纪以来,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贵族阶层逐渐普及普通人,午后茶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史料探究】茶的传播与文化交流材料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实际上与中国文化同源,就茶文化而言,日本和朝鲜早在唐代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来往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饮茶需求。宋代的饮茶文化影响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族语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摘编自张莉《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其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提示特点:丝绸之路是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的传播与中华文化圈密切相关。意义:传播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深化拓展1.历史理解——国际贸易背景下文化交流的特点(1)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2)民族化:文化交流是民族性特色文化的互通,把体现自身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的商品进行交流,具有明显的区域化、民族化特点。(3)渐进性: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伴随国际贸易发展,国际贸易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文化传播的程度、广度和深度也体现在文化的交流中。深化拓展(4)包容性:文化交流的状况与各国的政策、文化态度关系密切,从古代传入唐朝的西域乐舞到近现代西方女装设计采用东方样式,各自不同文化的包容或者说交融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结果。(5)创新性、本土化:不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发生了本土化的倾向,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创新。(6)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配合:一般来说,外部商品和文化的传入之初是在上层社会流行,后来逐渐大众化、平民化,体现文化交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配合。深化拓展2.历史解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文化交流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2023·宁波联考)到1750年左右,红茶开始代替绿茶输入荷兰,同时也代替了一部分咖啡,成为早餐中的饮品。这反映出A.荷兰生活方式日益东方化B.东西方贸易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C.茶叶贸易推动了文化交流D.饮茶从上流社会向普通民众普及迁移运用√红茶的输入影响了欧洲人的饮食,说明茶叶贸易推动了文化交流,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红茶影响了荷兰人的饮食,不能说明生活方式日益东方化,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了红茶输入荷兰,没有涉及饮茶的群体,不能说明饮茶从上流社会向普通民众普及,排除D项。2.(2022·阜阳高二月考)近年来,美国利用在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