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_第1页
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_第2页
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_第3页
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

古诗《樊增祥·采茶词》原文赏析

分龙雨小不成丝,晏坐斋中试茗旗;乳燕出巢蚕上簇,山家又过炒青时。

仿佛悬一轴图画,山家初夏雨景,逼人眼帘。读《采茶词》,使人嗅到一股强烈的泥土味和山区农家特有的生活气息,感觉到生活的节奏和旋律,一种蕴涵在平和、宁静、闲适中的可喜的生命搏动。

樊增祥曾师事张之洞,是晚清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学诗初好温庭筠、李商隐、韩偓诸人,又嗜随园、瓯北诸大家,专取清新,强调创作个性和自我发抒。佳制“如美女簪花,高僧说法”(南社鹓雏语),风姿绰约、富于唐韵,堪称诗藻富丽的才子。曾作《采茶词》三首,清新的笔触,饱蘸山家浓郁的泥土气息。

“分龙雨小不成丝”,描摹山家初夏景色,诗人首先着笔于“雨”。雨,往往是季节变换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光阴荏苒的象征,大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四季布景,常常在雨帘下更换——初夏景色雨中来。“不成丝”,指如丝如织的小雨。所谓“不成”者,只是比“如丝”小雨更稀疏罢了。何以知道这“不成丝”的是初夏小雨?因为前有“分龙”二字。把雨与季节巧妙地绾结在一起,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天地,是古代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王维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用雨中树的“春树”,表明下在树上的雨是春雨;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用雨中纷纷坠舞的黄叶,表明声催黄叶离枝的是秋雨。同样,僧志安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陈与义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怀天经智老因访》),都将雨与杏花联系在一起,从而暗示读者是早春雨。樊增祥此句同样用了暗示和点染的方法。江浙一带山区,以夏历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前后称“分龙”,这一时期的雨称“分龙雨”,谓时节入夏,雨势转暴,龙分域行雨,阴晴隔一辙而异。因此,此句既表明了雨量,又暗示了雨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在春夏转换的生活节奏里,山农正“晏坐斋中试茗旗”。“宴”是安然的样子,“斋”是山农的茅庐瓦舍。农舍里又是一番情景——“乳燕出巢蚕上簇”,宛然一幅山家初夏情趣盎然的生活图画:远远近近,浓浓淡淡的山峦;茅屋上织成一层烟雨;山农在农舍里静静地品茶,屋梁上几只燕窝,架上数盘蚕匾,燕子毛羽将丰,春蚕昂首脱皮,整个山家生活写得那么亲切细腻。我们闭目可以想见,也许一连下了几天雨,也许春蚕即将上簇,最忙碌的季节已经过去,山农不必再冒雨采摘嫩桑饲蚕或炉边焙茶,可以安闲地坐在茅屋中稍事休息了。且将新火煮新茶,正可以度过这段细雨霏霏的光阴。从“试茗旗”的“试”字上,我们可以知道,所试“茗旗”,正是今年焙制的新茶。品试的目的,既是享受劳动成果,也是检验劳动成果。看看今年焙制的情况,明年要不要改进等等。

从“山家又过炒青时”一句可以看出,诗人笔下的山家是闭塞的,没有日历,不解数甲子。“山中无日历,寒暑不知年”;“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但山农毕竟与山僧不同,山僧既日以化缘诵经为能事,一切任其自然,不用也不必去精确地计算时间。山农不同,一年四季,该种的要种,该收的要收,不知节气就要误了农活,时间观念往往与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著“炒青时”这一模糊概念,则山区之闭塞,民俗之淳厚,劳动的喜悦,都跃然纸上,其意蕴比“山家又过晚春时”隽永得多。

眼下,一切都是恬淡、安闲的,乳燕刚刚出巢,春蚕开始上簇,品茶人有轻轻的呷水声,炒青时节一过,晚春便在分龙雨中结束,与前来接班的初夏在冥冥中充满默契却没有一句语言。只有小雨,带着微微倾斜的不大的动势,像浅浅的铅笔涂线,中和了强烈的阳光,使整个天地显出一片透明和朦胧,使人对笼罩在小雨中宁静、淡远的意境神往不已。但正在这平和、宁静的外表之下,蕴藏着强劲的生活旋律;在闲适静谧之中,潜伏着可喜的生命搏动——哺乳了一春的雏燕,学着试飞;饲养了一春的蚕儿,试着上簇;生命出现了新的节奏和转折。试茗旗,看起来是悠闲地品茶,实际上是前一个农忙结束,后一个农忙尚未到来之际的片刻闲暇,是两个生活强音符号之间一段休止符号。试上、试飞、试品,预示着生活新节奏的开始,而这种生命的搏动,生活的节律,又是在晚春与初夏交替的总的自然节奏中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