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智慧(全文)_第1页
“包容”的智慧(全文)_第2页
“包容”的智慧(全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包容”的智慧(全文)年过花甲,有机缘背依青山,在馨香浓郁弥漫的百果山下,天天在案头上如火如荼,偶尔闲暇重温《论语》,老夫子的睿智与严谨仍然养眼、润心,使人不得不高山仰止。满眼苍翠盈溢间,随手拈来书中一则,竟然是弟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先不阐释意境,单单心胸之博大,语言之精炼、思想之深邃就让人瞠目结舌。虽然预见在两千多年以前,回望追溯,仍然心服口服。隐约怅然若失,在心中暗暗考量,今生紧追慢赶也必定望尘莫及。圣人到底不愧为千古贤哲,有些思想至今仍是整个世界为之破解、学研、践行和效仿的。

孔子比爱人、知人更宏阔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茫茫宇宙天地间,杏坛之下他长髯飘飘,胸有成竹地授业。发出人源于天地,源于自然的黄钟大吕之音,随又振聋发聩慷慨激越:“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使人不由触目感叹:《论语》字字珠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中,永恒闪烁璀璨。

天地是人类生命的本源和最终归宿,于此,人必须要“顺天、应天、效天”,最终融汇于“参天”。亚圣孟子继之进而倡导:“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还有《易传》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乐天知命”等等,都是在阐释这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相通相融。

儒家这样认为,天地造就人类,创生万物,万物之中人为万物之灵,人为世界统领,自然界因为有了人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从这种意义出发,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旦出现失衡,人类有责任顺天而行,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并且要用更加自觉的态度,消除产生不平衡的现象与隐患,通过人为努力使这种自然的平衡更趋于完善。换言之,人如果为了自己的贪欲而破坏、损伤了生态平衡,那无异于违天命而饮鸩止渴。孔子讲“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这个道理。

何为包容?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更要有厚德载物的襟怀。子贡问孔子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字千金,一个小小的恕字包容如山海,包容如江河;八个字更是解释得平实质朴,说白了,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千万不要强迫别人去干,那是不道德、不仁慈的。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坚持这种操守,能做到这一点点就足够了。

关于“包容”,在孔子的犹如滔滔江河的宏篇大论里满盈满溢。它今天已经漫溢、流淌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当然无可争辩地证明了文化的传播包容力量。同时也证明了在一个开放、清明的社会,“包容”这种形态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今天,提倡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活与自然的相互融入,重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从中寻找生存以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