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_第1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_第2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_第3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_第4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卡尔•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谈到的“使命与抱负”——“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和幸福而工作”。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演讲词的特点,疏通文意。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段落之间的关联及行文思路。审美鉴赏与创造:针对课文内容和手法的鉴赏和评价。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革命导师的使命担当。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演讲词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词根据表达方式分为三种类型。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用“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演讲词6个特点:①针对性;②可讲性;③鼓动性;④整体性:⑧口语性;⑥临场性。背景

1848年至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这一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在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崭露头角,第一次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并立相争。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高涨,掀起了一场为争取工人政治利益的“宪章运动”。到1848年,运动经历三次高潮均被镇压,逐渐衰落。1848年后,以厄.琼斯为首的宪章派左翼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支持下力图复兴宪章运动,《人民报》就是他于1852年创办的、无产阶级宪章派纲领的宣传阵地。步骤一:梳理文脉——把握行文思路1.请大家通读全文,思考这篇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主旨: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2.请划分层次,梳理各层次层意。第一段:马克思用比喻的方式阐明了无产阶级拥有巨大的潜力,能够改变世界,开篇便吸引并鼓舞了群众。第二段:马克思通过比喻等手法阐明工人阶级远比资产阶级更具毁灭性和革命性。第三、四段: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直观鲜明、翔实准确地阐述了社会上已存在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它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提升了听众的信任度。步骤二:分析内容——深度理解课文1.本文是马克思1856年4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演说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却首先从1848年革命导入演讲,这样开头有什么特殊用意?(1)从写作背景来看,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战友的战斗豪情,惊醒处于低潮中的怀疑论者。(2)从演讲技巧来看,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3)从演讲主题来看,马克思意欲以它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2.为什么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这一生产方式产生了无产阶级;而“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代表,由他们发起的革命必将被无产阶级革命取代,所以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更危险”。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1)机器提商生产效率起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商:(2)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丽太全数人更加贫困;(3)无序竞争使社会道德日益沦丧;(4)人所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成为束缚人自身的枷锁;(5)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总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国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4.演讲从第三段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原因的集中阐释,这段演讲内容紧扣社会核心矛盾,讲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逻辑链条严密,请结合文章,分析马克思是如何针对这一核心矛盾加以论证阐释的。(1)这段演讲内容以“提出社会矛盾—一分析社会矛盾——提出解决方法”为基本思路,条理清晰。(2)作者从这种矛盾的起因(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说起,继而谈到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各种进步发展引发了负面甚至反向的效果),接下来点出矛盾的本质,最后指出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途径(发动社会革命,由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新生力量)。(3)整篇演讲的思路清晰严谨、集中,有高度的整体感。步骤三:分析写法—探究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1.这篇演讲多处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用典的修辞手法,将深邃的思想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装述出来,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特点。(1)开篇将“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比作“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将“无产阶级运动”比喻成“一片汪洋大海”,两个比喻互相对照,无产阶级革命的磅礴气势和深远意义,便不言而喻了,演讲的气势也在比喻中深刻起来。(2)马克思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典故,将革命比喻为“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士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既风趣幽默,又拉近了与在场的英国听众的距离。(3)文末,马克思谈到了“菲默法庭”,颇有庄严之感,而最后一句,“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更是将演讲推向高潮,庄重有力,颇具感染力。2.作者在结尾中写道“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产生了怎样的效果?(1)这句话套用菲默法庭的典故,意味着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都是历史的必然,而无产阶级这个执刑者既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又以自己不懈的斗争创造了历史。(2)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心,又给听众以鼓舞和力量。3.如何理解这篇演讲词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

在当今社会,马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