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发展_第1页
幼儿期的发展_第2页
幼儿期的发展_第3页
幼儿期的发展_第4页
幼儿期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幼儿期的发展第一节学龄儿童期身体发展身体发育浑圆——苗条,修长身高体重肌肉和骨骼(软骨;神经系统的成熟)各个系统不同的发育模式(非同步性)第2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脑发展大脑的进一步发育,促使幼儿认知能力得以改善(90%)3-6:前额叶左右半脑的发展不同——大脑偏侧化第一节学龄儿童期身体发展第3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技能粗大动作技能(大动作发展,但还不能参加有组织的运动)精细动作技能:扣衣服和画画第一节学龄儿童期身体发展第4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技能儿童绘画涂鸦(2-4):基于肌肉运动最早的图画,随后成为心理活动的表征,各种各样的涂鸦包括无序乱涂、纵向乱涂和话圈,在此后期,儿童可为自己的涂鸦命名形状:大约在3岁,出现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十字叉等,表现事物的基本造型。图案:组合成更为复杂的图式,用线条描绘事物的形状eg,蝌蚪人图画:补全蝌蚪人;真实性;家长的不懈努力第一节学龄儿童期身体发展第5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认知发展2-4岁表征能力:语言的发展、假装游戏、绘画以及对双重表征的理解观点采择:能够区分动物和非动物;否认魔法能够改变日常经验掌握守恒,会逆向思维,能够理解熟悉背景中的很多因果关系根据共同的功能对事物和行为进行分类,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熟悉的物体进行分层组织分类区分外表和真实4-7越来越意识到假装游戏是表征活动用似是而非的解释替代仙女、妖精等魔法信念对违反期望事件的解释,对事物有更为可靠的理解第7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前运算思维(使用符号来反映外部世界的各个方面;以自己的观点与世界建立联系;思维缺乏逻辑性)符号思维符号功能——用一种东西代表另外一种东西的能力(1)语言:皮亚杰观点(2)假装游戏自我中心&泛灵论Eg.三山任务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自我中心阻碍了他们适应过程,即妨碍了他们对自己在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错误推理进行反思和修正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8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前运算思维一天,萨米18个月的弟弟德温来到教室。德温转悠了一会,拿起玩具电话的话筒,说,“嘿!妈咪,”然后放下了话筒。在房屋保管区,他发现一个杯子,假装喝水,然后又丢下走开了。同时,萨米和一群孩子在积木区发射航天飞机,“那是控制塔,”他指着书架附近的一个角落对万斯和林耐特说。“倒计时!”萨米喊着,他假装边走边说,“5、6、2、4、1,发射!”林耐特让一个布娃娃按下一个假装的按纽,火箭发射了。比较德温和萨米的假装游戏,可以看出假装或假装游戏发展几个特征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9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一:脱离生活情境在一段时间内,游戏日益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早期的假装活动中,学步儿只是使用现实存在的物体。由于游戏符号不必与它所代表的物体一定要相似,因而儿童的表征也日益灵活。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0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二:自我中心“作为自我的儿童”参加游戏的方式随年龄而变化。起初,假装是指向自我的。当儿童意识到假装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不是他自己时,假装行为的自我中心性逐渐降低。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1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三:图式结合假装逐渐包含了更多复杂的图式的结合。儿童能把图式结合起来,尤其是在与他人一起进行的社会戏剧游戏中,假装活动到2岁半还在发展,并在以后的几年中迅速增多。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2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中心化(集中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Eg.守恒实验不可逆性以外表作真实幼儿认为物体的外表就表明了其真实的样子,不能在同一时间对一个物体进行多重表征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3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心理理论

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和Woodruff(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

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4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信念-愿望心理理论的起源年幼的儿童认为愿望是行为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因为他

们自己的行为往往由愿望驱动,从而认为他人的行为反映了

同样的动机。3岁大的儿童对信念看法颇为有趣:他们认为信念准确地反映

了现实,而且所有人的信念都一样。和年长的儿童不一样,

他们不认为信念只是对现实的解释,人与人有所不同,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5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错误信念(FalseBelief)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

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

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6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7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8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测试结果与分析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19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岁: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3岁: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4-5岁: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20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语言和认知

语言和认知发展,让儿童对他们的想法进行反思是很重要的。4岁或4岁以上儿童的一般语言能力和计划、认知的灵活性可以预测他们对错误观念的理解情况。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21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社会经验社会经验也促进了儿童对心理的理解。同伴互动也起着重要作用。与较成熟的社会成员交往也大有助益。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22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学基础

一些研究者认为,要从社会经验中获益,儿童必须在生物学意义上形成心理理论的准备状态。与这种假设一致的事实是,具有婴儿期孤独症的儿童对人冷漠,关于社会规则的知识贫乏,他们的心理理解能力似乎受到损伤。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23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认知发展幼儿的信息加工注意记忆社会文化观私人语言——内部语言“手脚架”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24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语言发展词汇的发展(主动词汇和被动词汇)句子的发展由简单—复合由陈述句—复合句沟通技能的发展关注自身语言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根据对象,学会调整有效沟通的3个基本成分尝试校准信息,配合听者和背景没有意识信息的模糊性早期读写能力举个栗子:如五六岁的幼儿对被动句不易理解,因而把“小狗被小兔推着走”误认为“小狗推小兔走”。又如,对双重否定句更难正确理解,因而把“哪个盒里没有一个娃娃不是站着的”误解为“没有娃娃站着”,或完全不理解第二节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第25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心理社会性任务主动对内疚喜欢做事情开始独立探索环境(好奇、爱问问题、想象力丰富)人格分为两部分:第26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绪发展情绪理解对积极情绪理解由于消极情绪4-5岁能够意识到情绪与信念、期望之间的关系:eg.我高兴是因为妈妈给我买了新玩具父母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共情能力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27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在2岁末就已经出现了。当她帮助照顾年迈的奶奶时(这种行为在她所在的文化中受到高度的崇敬,这个2岁的危地马拉儿童无疑有一种自豪感)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情绪第28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意识到的情绪的功能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帮助儿童获得了受到社会和文化赞扬的行为和目标。在美国,儿童从很早就被教育要为他们自己的成就自豪——

把球扔得最远、在比赛中取胜、得到好分数。大约2岁时,美国孩子就叫道:“看,妈妈!”让父母看他们解答了一个难题。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29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1.积极活动策略包括那些儿童试图改变自己所处的压力情境的行为,如在

陌生人情境中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在延迟情境中招呼主试进来

在分离-单独情境中,试图找回妈妈(不包括哭的孩子)等;2.分心策略儿童通过玩替代性物品(如门把手、室内的风机开关、椅子、

诱惑物外的玩具)和探索房间等活动(不包括与母亲或与陌生人

一起玩)进行情绪调节;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0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寻求他人安慰。在压力情境中(分离-单独情境除外),儿童寻求母亲或陌

生人的安慰。4.被动行为。在陌生情境中,儿童怒视着陌生人;在分离情境中,儿童呆立

盯着门;在延迟满足任务中,将手放在诱惑物上(不包括拿起

来画画或吃食品的儿童)等行为;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1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自我安慰使用这种策略时的儿童行为表现是,吸吮手指、抓扯衣服、搔头、躺在地毯上,身体在墙壁上蹭来蹭去等,在言语上,儿童可能会自言自语道“阿姨一会儿就会来”,“我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大孩子”,“妈妈去厕所了,马上就会来抱我”等等安慰自己的话语(不包括对母亲或陌生人讲的话)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2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6.回避策略当刺激物出现时(延迟任务中的诱惑物,陌生情景中的陌生人),儿童表现为目光移开,转身离开,拒绝陌生人的接近等行为(不包括离开后立刻去找母亲)。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3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发展主体自我:客体自我:哈特自我表征具体水平上的个人的或自传式的记忆,与情景记忆有关eg我记得上次与这个人在一起时,我感到害羞语义表征或关于自我的概括化的知识eg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抽象或概念水平上是关于自我的理论eg一些人拥有“我总是害羞”的信念,而另一些人认为“

如果我付出努力,我能克服自己的害羞”等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4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自我概念(3-5岁)具体的、身体的、所有物、会做的活动

3到5岁的儿童自我描述,大多数的答案是他们的生理特征(我有蓝色的

眼睛)、拥有物(我有新自行车),或者他们最为骄傲的行为,如会打

棒球或能自己上幼儿园7岁:概括化的特质来进行自我描述;对自我概念进行自我批评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5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举个栗子:若让这个4岁女孩说说她自己,她会说,“我能自己穿袜子,还能自己穿鞋。”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6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形成的标志:对物品的占有欲幼儿的自我概念与具体物品和行为的联系非常密切,他们花很多时间来捍卫自己对东西的占有权,儿童的自我概念越强,对物体的占有欲(宣称某些东西是“我的”)也越强。这些研究表明,早期为争夺物品而进行的斗争似乎是用来划分自我和别人界限的自我形成的标志,而不是自私的标志。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7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意识的另一方面:合作和妥协更明显的自我意识使儿童开始在游戏、简单的问题解决和解决争夺物品的冲突方面学会合作。为了努力促进友好的同伴交往,成人会兼顾这两方面的发展教师和父母会把幼儿的占有欲看作自信的标志(“是的,那是你的玩具”),并鼓励妥协而不只是分享别人的东西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8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我价值感的萌芽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相应的情绪体验4岁—对自我几个方面的自我判断: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任务的难度极端:“全或无”“我好”“我坏”自我价值观对幼儿的自主行为促进作用自我价值感的文化差异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39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生物性——社会性“心理性别定型”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行为的性别定型模式的发展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40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年龄性别认同性别刻板印象性别类型化行为0-3出现区分男性女性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儿童能够准确地标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现一些性别刻板印象出现对性别类型化玩具和活动的偏好。出现对同性玩伴的偏好—性别隔离。3-7性别恒常性的出现在兴趣、活动和职业上的刻板印象变得非常僵硬对性别类型化的玩具和活动的偏好变得更强了,尤其是对男孩而言。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41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性别认同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基本理解是逐渐发展的性别自认:对自己有相应的标识(2-3岁)性别稳定性:开始理解性别是稳定;但是不完善性别恒常性:4-7岁时,大多数幼儿理解了男性女性不会随着情境或者个人的愿望而改变当具有性别图式时,行为与自我图式保持一致性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42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儿童3岁时,就形成了对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知道女孩应该玩洋娃娃,要穿的像女人一样,男孩则应该去玩卡车,扮演救火员等。到4、5岁时,他们知道了大部分有关成人职业的条条框框。学前儿童在划分这些性别行为时比较刻板,比如认为男人是一定不能换尿布的。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行为的性别定型模式的发展第43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岁的儿童开始从心理意义理解不同性别的行为模式。总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抽象概念的进一步认识、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也逐渐脱离表面性而趋向深刻化。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行为的性别定型模式的发展第44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性别刻板印象你认为男性和女性有什么区别?哪一性别更可能流露感情?更喜欢整洁?更具有竞争性?更有可能说粗话?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45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获得性别身份的同时儿童就习得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外部特征:如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3-7岁,对性别的认识很刻板,对逾越性别角色的行为不能容忍。性别的划分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尤为重要,因此他们会夸大刻板印象以获得认知上的明了,这样,关于性别角色的认知才和自己头脑中形成的图式相一致。8-9岁,儿童在性别的认知上开始变得较为灵活。他们对女性的违规行为更加宽容。第46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性别差异的来源男性和女性真的存在差异吗?第47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8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言语能力女孩的言语能力优于男孩。女孩获得语言、发展言语技能的年龄较男孩早(Bornstein&Haynes,1998);在整个童年期和青少年期,女孩在阅读理解测验上也比男孩有微小但持续的优势,言语的流畅性也胜于男孩(Halpern,1997;Hedges&Nowell,1995)第49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视觉/空间能力男孩在视觉/空间能力测验上的表现优于女孩。所谓视觉/空间能力,即根据图片信息进行推理,或在心理上操作图片信息的能力。男性在空间能力上的优势虽然不大,但在4岁时就已经有所体现,而且贯穿生命全程(Levine,1999;Voyer,Voyer&Bryden,1995)。第50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数学能力从青春期开始,男孩在算术推理测验上表现出了相对于女孩的微小但持续的优势女孩在计算技能上优于男孩,但男孩掌握着更多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因而能够在复杂的填词问题、几何题和学业评估测验的数学部分上比女孩有更好的成绩第51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男性在数学问题上的优势在高中阶段最为显著;也有更多的男性在数学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天才似乎视觉/空间能力问题解决策略上的性别差异共同促成了算术推理能力上的性别差异。第52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攻击性从2岁时开始,男孩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就都多于女孩;在青春期时,男孩卷入反社会行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但是,女孩却更容易以隐蔽的方式向他人表现敌意,如冷落他人,忽视他人,或是故意破坏他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地位。第53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活动水平甚至在出生之前,男孩的身体活动就比女孩活跃而且在整个童年期,特别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男孩都一直保持着比女孩更高的活动水平事实上,男孩表现出的高活动水平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发起和参与非攻击性的打闹游戏第54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发展的脆弱性从母亲受孕的时候开始,男孩对怀孕期和围产期的各种危险以及疾病的不良影响就更为敏感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也比女孩更容易出现各类发展问题,这些发展问题包括阅读障碍,言语缺陷,多动,情绪障碍和智力落后第55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感表达女性似乎的确比男性更善于表达情感。2岁的女孩即比2岁的男孩更多地使用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学前儿童的父母与他们的女儿比与他们的儿子更多地谈论情绪以及与情绪有关的事件事实上,这种对于反思自身情绪的社会支持或许能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女性通常认为她们的感情比男性的更为深沉和强烈,而且也感觉自己比男性更善于表达情感第56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女孩和妇女一贯地报告她们比男孩和男子更善于照料他人,更能体会他人情感(他人报告的结果也是如此)但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研究发现,男孩的同情心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并不逊于女孩。例如,男孩对他们的宠物和年长的亲戚至少表现出了与女孩同等程度的关心和照料。敏感性第57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结RecognizingmalesversusfemalesKnowledgeofgenderroles/behaviorToyplayandpreferenceStereotypes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58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幼儿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写完作业再出去玩好吗?头疼吗?别写了,赶紧歇一会今晚不写完别睡觉!什么事?快说,我还有事呢!第59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鲍姆林德:控制—要求、监督、约束以及对反抗的正面对待反应—需求和要求做出的反馈:支持、协商和默许教养方式的类型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第60页,共6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权威型——控制+爱(接受)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